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2015福建文综政治答案及解析,2015福建高考政治
tamoadmin 2024-06-04 人已围观
简介1.2015年2016年高考哪些省份采用“全国统一命题”2.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有哪些新的加分政策?1.一档多投范围扩大 范围从艺术类扩大到高职单招 变化:2015年福建省将扩大“平行志愿一档多投”改革试点范围,在“高职单招”(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11个类别招生试行“一档多投”的投档与录取模式,同时,首次试行按专业进行细化投档。 解读:2014年福建省艺术类单独
1.2015年2016年高考哪些省份采用“全国统一命题”
2.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有哪些新的加分政策?
1.一档多投范围扩大
范围从艺术类扩大到高职单招
变化:2015年福建省将扩大“平行志愿一档多投”改革试点范围,在“高职单招”(中职生升入高职院校学习)11个类别招生试行“一档多投”的投档与录取模式,同时,首次试行按专业进行细化投档。
解读:2014年福建省艺术类单独提前批在全国首创的“平行检索、一档多投、院校预录、考生确认”录取创新模式试点取得成功,得到考生家长的认可,2015年福建省将“一档多投”的范围从艺术类扩大到高职单招。这里有两个变化:一是范围扩大到高职单招所有科类,二是细化到按专业进行“平行检索、一档多 投”,改变以往按考生总人数投档,由院校进行专业录取的模式,进一步提高考生专业选择的有效度,这也是我省改革高招录取办法的重大突破和创新。
2.招生批次进行调整
2015年的高招“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将有一定幅度的下调
变化: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这三所具有博士招生资格的省属高校纳入本一批招生;2015年高招录取将取消本三批设置,将本三院校全部调整到本二批招生;闽江学院新华都商学院试点班的“会计学”和“金融学”专业调整到本一批招生。
解读:近年来我省陆续新办了一批本科院校,原有的老牌本科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将三所符合条件的省属老牌本科升入本一批招生,主要是适应我省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局面。
2015年2016年高考哪些省份采用“全国统一命题”
福建高考日程安排如下:
2023年福建高考时间为6月7日-6月9日。
6月7日考语文、数学;6月8日考物理/历史、英语;6月9日考化学、地理、政治、生物。
福建省普通高考实行“3+1+2”模式,考试科目由全国统考科目和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组成。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1”为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2”为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
全国统考科目中的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在报名时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NationwideUnifiedExaminationforAdmissionsto GeneralUniversitiesandColleges),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有哪些新的加分政策?
2015年全国各省市所有用卷类型:
河北、山西、河南、江西:新课标全国卷I
辽宁、吉林、内蒙古、广西、黑龙江、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新课标全国卷II
北京:北京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天津:天津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上海:上海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广东:广东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山东:山东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江苏:江苏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
安徽:安徽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浙江:浙江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福建:福建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湖南:湖南卷(语文、数学、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理综、文综)
湖北:湖北卷(语文、数学、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理综、文综)
陕西:陕西卷(数学、英语)?新课标全国卷I(语文、理综、文综)
四川:四川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重庆:重庆卷(语文、数学、英语、理综、文综)
海南:海南卷(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新课标全国卷I(语文、数学、英语)
? 高考125教育 提供
按教育部文件要求,今年奥赛、科技类、体育项目等“铁人5项”已不再有加分优待。
江苏、河南、广西等8地明确提出要取消思想品德加分,而北京、吉林、海南、江西则注明“突出事迹记入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吉林也规定,2015年1月1日后散居地区不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取消加分资格。
仍保留的加分项目:
除去“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等政策性加分项目外,部分地区个人事迹加分还是得以保留。
例如福建保留了“全国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和“区市及以上见义勇为先进分子或其子女”2项,加分分值调整为5分。内蒙古保留了2003年、2004年因公感染“非典”死亡或持有“非典”伤残证人员子女加分资格。
然而,各地加分项目虽然保留,但分值却大幅降低。湖南就将原加15分(含)以上分值的项目调整为加5分,加10分的调整为加4分,加5分的调整为加3分,可谓大幅度缩水。
根据规定江西体育优惠加分项目限定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等10项,由省体育部门重新对二级运动员资质进行复核,且须经省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体育专业复试合格,方可获得加分资格。
全国13省出台过渡方案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处于改革阶段,多地还放宽了政策,制定出过渡时期方案。据记者统计,有13个省份出台的加分方案中,都提到了“过渡性办法”,注明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有关称号、奖励、名次的考生,仍可在高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分值均不超过5分,此后获得名次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例如,浙江规定,少数民族自治县、民族乡(镇)、民族村以外的少数民族考生保留加分政策到2016年,分值为5分,只适用于本省所属高校在本省招生。2017年起取消这一政策。
北京从2017年起,加分考生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分值为5分。
2015年重庆高考加分政策:
据了解,按照市教委的规定,有三类考生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这三类考生包括:少数民族聚居地(含自治县、民族乡)的少数民族考生;烈士子女;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此外,还有三类考生,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这三类考生是: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报考市属院校的因公牺牲军人子女、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及荣立二等功(含)以上荣誉称号的人民警察子女。
还有两项政策今年继续实施,但2017年时将取消这两项政策:报考市属院校的三峡库区搬迁移民考生,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报考市属院校的农村独生女,线下5分可视为达线,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2015年山东高考加分政策:
山东高考加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不设任何省定加分项目。从今年起,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见义勇为和先进劳模等5项鼓励性加分项目。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受到省、市人民政府或省综治委表彰的见义勇为考生和获得省级以上表彰的先进劳模青年,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上述加分项目后,山东考生的相关特长、突出事迹、优秀表现等情况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或考生档案,供高校录取时参考。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高校可按照有关程序破格录取或单独考试录取。
2015年吉林高考加分政策调整:
一是加分项目大幅减少。体育特长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2015年1月1日之后获得的,取消高考加分资格;2015年1月1日之前获得的,继续保留加分资格。
对于省级三好学生、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省级优秀团干部、市(州)级见义勇为称号获得者等地方性加分项目,将从2015年高考起直接取消。
暂时保留散居地区少数民族加分政策,2015年1月1日后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取消加分资格。但考虑到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性,予以保留少数民族预科班报考资格。
此外,取消了地区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照顾政策。
二是加分分值进一步缩减。2015年1月1日之前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已取得体育特长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等全国性加分项目有关奖项、名次、称号的考生,可继续保留加分资格,但加分分值统一调整为5分。
三是加分适用范围进一步明确。对于散居地区非本民族语言文字答卷的少数民族考生,2015年1月1日前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继续保留加5分资格,但只适用于吉林省省属高校在本省招生;2015年1月1日后取得我省高中学籍的,取消加分资格。
2015年高考吉林省保留以下考生高考加分资格:
1。烈士子女。2。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少数民族考生。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4。自主就业退役士兵。5。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