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试题分析_高考试题分析2024版蓝皮书

tamoadmin 2024-06-12 人已围观

简介1.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2.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试题分析_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试题分析3.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试题分析4.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评难不难,附word文字完整版5.怎样解答高考地理选择题6.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摘要 高考英语试题整体题型结构当中,阅读理解回答问题(包括本文将要评述的阅读理解四选一试题)占据高考试卷相当的比例。一线教学当中也会使用此

1.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2.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试题分析_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试题分析

3.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试题分析

4.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评难不难,附word文字完整版

5.怎样解答高考地理选择题

6.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高考试题分析_高考试题分析2024版蓝皮书

摘要

高考英语试题整体题型结构当中,阅读理解回答问题(包括本文将要评述的阅读理解四选一试题)占据高考试卷相当的比例。一线教学当中也会使用此类试题作为评价英语学习的方式,那么如何判断一篇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优劣呢?本文以2819年11月浙江高考英语阅读理解B篇作为实例来进行客观分析。

文章首句22个词。并非是一个短句。而且句中没有生僻词汇,也没有复杂句式。但是却没有出现本文的主题词汇summer vacation 。却巧妙地运用了forget about classroom bells and set off for grandparents homes, sleep-away camps and lifeguard stands这样的描述,引出了下面可能的主题。此处正常来说不会设立命题点,因为单从本句看,没有命题点需要的支撑信息。甚至读者也可以跃过此句直接阅读下文,因为接下来的but summer vacation 提示主题内容开始描述了。首句中可以通过阅读学习的短语为forget about ,set off for,sleep-away camps,life guard stands。假如此处欲命题的话可以命制一个简单推断题,但是干扰项不好设计。而此句在写作情感上属于比较欢快的文字,用于句首平衡了文章在语意上的表达风格。

接下来But引出的转折意义并非是首句的直接转折而是引出本文的核心阐述脉络。以三个关键转折时间点为依托,突出summer vacation 的发展历程,以及每一个阶段的特点。也就是说从此处开始文章主要以时间顺序来描述。层层递进。

第一个时间点Before the civil war ,关键信息neither of which included a summer vacation ,rural ,urban……。此处命题人命制24题:

24. What did the rural school calendar before the Civil War allow children to do?

A. Enjoy a summer vacation.

B. Take a break each quarter.

C. Have 48 weeks of study a year.

D. Assist their parents with farm work.

本套试卷阅读理解部分命题人均采用了问答式提问。大约看了一下提问风格,没有特别的测试学角度意义,应该只是命题人的个人喜好而已。本题题干部分信息很完整了,个人甚至认为因为题干信息提示过多,这条题目的干扰项会是一种“倾向于绕脑的考查”,而不是纯粹的对文章主题信息的理解程度的考查。看选项,BC项是描述当时的urban school 相应情况的,所以题干限制在rural上,A项的设置还是比较好的,有对于文中信息neither of which 部分的一个理解误判的可能性。答案是D项。

接下来是时间标志词in the 1840s,而命题人也是根据三个时间发展段的相关信息来设计命题点的。文章脉络没有特殊分析价值,看试题25题干依然是全包含具体信息题干,关键词educational reformers ,in the 1840s,基本就完全制约限制了读者的思维,只需要根据提示回读原文信息即可。此题的特点是,选项B项的设置为原文信息第一段Rural(农村的)schooling was divided into summer and winter terms, leaving kids free to help with the farm work in the spring planting and fall harvest seasons.和本段中that rural schooling was not enough ,甚至可以说直接根据后者就可以否定,这种干扰项命题方式属于民间所说的原文信息反面paraphrase ,既然not enough,自然不能再shortenen 了,此干扰项的设置还可以算作阅读理解范围内的可能误判而出现的信息误差点,尽管选项内容和题干内容的信息提示都过度具体,但是可以接受。C项在原文信息链中是不存在相关信息支持的。从原文介绍summer vacation 到此处promote the study of farming,基本没有逻辑和思维关联性。原文提示farming calendar 是改革的措施之一。D项也是“张冠李戴”式的干扰项设置,原文it offered a rest for teachers,而rest则在summer vacation 的信息链条上。这就是信息链条紧密结合相关主题的阅读模式,可以有助于此类阅读理解命题的理解和解答。答案A。A项的确认可以从文章发展脉络以及第二段整体信息可以推测出来,也就是“先无后有”,而通过常识也知道summer vacation 是存在的了。

25. What did the educational reformers do in the 1840s?

A. They introduced summer vacation.

B. They shortened rural school terms.

C. They promoted the study of farming.

D. They advocated higher pay for teachers.

按照时间发展顺序看接下来一段信息,modern age,为了便于直观理解把本段内容复制过来:But people's opinion about the modern U.S.school year, which averages 180 days,is still divided. Some experts say its pleasant but lazy summer break, which took hol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reasons math skills and graduation rates of U.S. high schoolers ranked well below average in tw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7. Others insist that with children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to devote their downtime to internships(实习)or study, there's still room for an institution that protects the lazy days of childhood.看段落衔接词But从语篇分析角度这是一个对于之前信息的转折,也就是说,上面的信息内容传递的核心含义在此段会有转折性的表述,此处以people’s opinion 的形式出现,而首句中的180days,school year暗示假期也是180days,根据逻辑解读判断,此假期时间是比较长的。而此句当中divided的运用说明相关观点是有分歧的,所以26题当中提到了some people unhappy 也就是其中一部分人的观点。看接下来的一个长句Some experts say its pleasant but lazy summer break, which took hold in the early 20th century, is one of the reasons math skills and graduation rates of U.S. high schoolers ranked well below average in tw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7. 首先作者采用了expers的观点,且提到了two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ports published in 2007,作者如此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证明观点的权威性,增加可信度。pleasant but lazy 即可以根据紧接着的举例而肯定所要强调的是lazy带来的后果。此句尽管略长,但没有影响阅读的生僻词汇和句式,所以基本可以掌握传递的信息。到此处可以完成26题:

26. Why are some people unhappy about the modern U. S. school year?

A. It pushes the teachers too hard.

B. It reduces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C. It ignores science instruction.

D. It includes no time for internships.

因为接下来文章最后的观点属于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和26题关联不大。此题的作答最佳方法就是直接从题目到原文到正确答案。不要细致琢磨干扰项,因为正确答案可以直接判断,防止被干扰和节约作答时间。答案为B。

简要总结:

本文文本选取还是可以的,内容为中学生相关,且具有跨文化差异性,可以辅助了解美国中学summer vacation 的相关信息。文章写作风格比较平铺直叙,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罗列,因此结构比较清晰,围绕核心话题论述比较紧凑,信息链明确。但由于文章风格是细节描述非常多,所以留给读者的深层次阅读和推理审辨阅读理解的空间不大。命题人全部设置了完全细节问答模式,把阅读者思维限制在局限范围内。题目设置优点在于干扰项的设置,大多比较巧妙(通俗说比较绕),避免了细节题目可能的弱干扰或者无效干扰。本篇作答特点是题干——原文——正确答案。尽量减少在干扰项上的徘徊。

求高考历史大题的答题技巧!!!

对于2023年安徽高考理综科目难易程度的预测,我们无法做出确切的推断,因为高考是由国家教育部门统一组织和管理的,其考题内容和难度都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设计和评审的,同时也受到考生群体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因此无法简单地从历年的趋势和特点上得出结论。

然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和猜测2023年安徽高考理综科目的难易程度:

一、历年高考试题分析

从历年安徽高考理综科目试题的难度和分值等方面来看,难度和分值的波动较为平稳,整体难度适中,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高中课程的改革和调整,理综科目的考察范围和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变化,这也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备考机会。

二、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影响

近年来,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教育教学方法和内容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和调整。这也意味着教育教学中的一些新思想、新理念和新方法可能会被纳入到高考理综科目中,从而增加考生的备考难度。

三、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社会和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科学技术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这也为高考理综科目的考察内容提供了更多的新素材和新思路。考生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备考计划和方法,积极学习和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以应对未来的高考理综科目。

综上所述,对于2023年安徽高考理综科目难易程度的预测,我们无法做出确切的判断,因为高考的考题是根据国家教育部门的要求和标准而设计的,难度和内容都是经过科学设计和评审的。但是,从历年高考试题分析、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影响、社会和科技的发展等方面来看,考生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扎实的学习,积极适应和应对高考理综科目的变化和调整。

2018高考英语全国卷3试题分析_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试题分析

高考历史答题技巧

一、历史单选题应试策略和技巧

(一)审题方法 第一,明确题目结构中答题项、主干语和条件限定语。答题项是指答案包括的内容和项目,主干语是选项论述的直接对象,条件限定语是对回答内容的各方面限定,包括时间、地点、空间、人物、设问角度 。

如’97第20题,“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的抗英斗争,到18世纪末转变为联合一致的美国独立战争。出现这一转变主要是由于: A.英国压迫加剧,北美人民反英意识增强 B.北部几个殖民地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各殖民地间初步形成了统一市场 D.统一的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 其中出现“原因”是答题项,主干语是指“转变”(即由分散的抗英斗争到联合一致的独立战争),限定语有时间(17世纪到18世纪末)、地点(北美)、特点(分联合一致)。

第二,搞清时空范围。根据限定语,特别要注意提取隐性时间信息,明确题目的时间范围和空间。从近四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看, 题干中含有限定语的题目至少占了1/3。因此,抓住限定语,无疑是正确作 答的一个前提。

第三,推敲备选项。对备选项要认真推敲。近年来,备选项的干扰性日益增强,需认真分析。

(二)解题方法

1、直选答案。即直接根据掌握教材知识及信息,可以直接得出答案。可谓“一击即中”。

2、最佳选项

特点是选项与题干隐含着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其它选项虽有一定道理,但因不够全面或不合题意而不能成为最佳选项。

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

例:前期的主要功绩在于 : A.确立了“民主”和“科学”的主导 B.批判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 C.揭开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D.沉重打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权威

解析:

前期,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仍是封建思想,所以A项可以排除;

反对儒家传统道德是的矛头所向,而不是把矛头主要指向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所以排除B项。

C项迷惑性最大,因为揭开传播马克思主义新篇章是前期的功绩之一,但不是主要功绩,排除C项。

正是前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潮流,才是主要功绩,因此,最佳选项是D项。

答案:D

3、因果选择题 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 ,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

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

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

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

例:武昌起义后,列强由准备武装干涉转为“严守中立”,导致这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A.列强之间利益冲突,争执不下 B.受到“门户开放”政策的约束 C.革命形势的发展超出列强的预料 D.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足以应付局面

解析:本题通过辛亥革命中列强调整对华政策的史实,考查分析历史现象与现象间因果关系及辨别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的能力。如掌握好史实,ABD项都能排除。 答案:C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根本原因

同一历史事物的若干原因中,起着决定作用并带有必然性的因素是根本原因 。

①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原理分析。

②从阶级本质分析。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人物所在的阶级、政党对于历史事件不仅有深刻的影响,能延缓或加速历史进程,而且起决定性作用。

③从影响历史事物主要矛盾来分析。每一历史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或主要矛盾来把握其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

例1:法国1848年革命的根本原因是 A.金融贵族的统治阻碍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七月王朝”极端腐败,激起人民强烈愤怒 C.革命前的农业歉收和经济危机使人民生活状况极度恶化 D.人民觉悟普遍提高,要求建立“民主的社会共和国”

例2: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适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中外势力的联合镇压

例3、“府院之争”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北洋军阀内部的矛盾 B.总统与总理之间的矛盾 C.军阀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D.美日争夺中国的矛盾

4、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 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

例:中国***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中,不包括 A.没收官僚资本 B.完成土地改革 C.合理调整工商业

D.节减国家机构经费

解析:本题主要从时间上进行判断,没收官僚资本是在中提出和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实行的,发生在1950年6月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由此可判断A项是正确答案。 答案:A

解题方法: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目要求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

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

5、推理选择题 推理选择题是指对这类选择题可以通过推理达到解题目的。这类题目往往涉及一些规律性问题,考生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掌握,来分析具有同类性质的历史现象

例:

在王安石新法推行过程中,最大的阻力来自 A.大地主 B.中小地主 C.农民 D.皇室

解析:如果考生掌握了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自上而下变法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变法触动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此题就不难选出答案A。

6、排序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要求考生能根据题目要求,把历史事实或历史现象按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如时间先后等,其形式有序号式或非序号式两种。 ————————做此类题型时可用排除法!!

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议会组建“新模范军”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④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A.②①④③ B.④②①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①④ 解析:如果考生能记住最先发生的是②国王宣布讨伐议会,可以确定A 两项可能正确,从而排除了BC两项;然后,再分析A对两项的差别,会发现最后的结束事件,A项是③克伦威尔建立独裁统治,D项是④查理一世被送上台,据此,可用直接推断法或排除法,选出正确答案A。

7、比较选择题 此类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或把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放在一起,通过分析、归纳、比较,找出其相同点或不同点。 例:《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解析:本题通过太平天国运动两个重要文件有关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考查对社会经济主张的理解和评价。两个文献都有反封建的一面,但所反映的本质思想却大相径庭,一方面是封建性的,另一面却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在对两部文献的社会经济主张进行比较,作出客观评价后,不难得出结论,既不能“互为补充”,也难以“大同小异”,更不是“完全一致”,而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答案:A 解题方法: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找出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判断。

8、材料选择题 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 例:“我们让奥地利和法国的这场战争僵持下去,然后我们出动全部兵力挥师南下。”说这句话的是 A.亚历山大二世 B.加富尔 C.俾斯麦 D.尼古拉 解析:本材料选自1859年5月俾斯麦(时任普鲁土驻彼得堡公使)写给阿文斯勒伯爵的信。通过提取材料提供的奥、法及言论者的信息,再联系当时的历史及地理知识和所列人物,先判断出法国与奥地利之间的战争,再据“南下”这一指示语而做出判断。答案:C 解题方法:分三步进行:

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

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

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

二、材料解析题解答

读——是解答的前提 1.先读设问,后读材料。带着问题阅读材料更显思路清晰明确。 2.阅读材料的基本原则:①看两头,找信息。材料的首尾两头,一般是命题者对材料的出处和内容作简要介绍的地方,内容一般包括材料的背景、时间、国别和作者,甚至材料的中心等一个或多个信息。这些说明性文字,往往给解题者某种暗示和引导,有可能埋伏着解题所需的信息,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不可漏读。

②读懂、读透材料。应读三遍:

第一遍粗读,找到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第二遍细读,正确理解材料的观点,获取有效信息。

第三遍重点读,带着设问有重点地阅读,提取有效信息。 找——是解答的关键 “找”就是从材料和有关知识中,找取解题的信息点、信息源,它往往是与“读”交织在一起的,而且方向是一致的。 1.从材料内容本身——找取有效信息。

2.从材料与课本(回到教材)的关联——找取相似点。比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

这里的关联

一是指试题以课本知识为背景或依托。

二是指试题的一两处设问需用课本知识来回答或确定大方向。

3.从材料内容与设问角度——找取相关点。从材料中找出回答设问的信息,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以充分发挥材料本身在解题中的价值。

答——是解答的落点 1.注意答好第一问 。第一个设问的定位作答是否准确、完整,直接影响着下一问的作答。

2.注意审准设问。在好多设问中,都有一些引导性、限制性词语对问题的回答作出限制要求,

如“依据材料概括提炼”,“不得照抄材料原句”,“根据材料……谈谈认识”,“综合材料……得出结论”,“比较材料……”,“如何评价材料的观点”等。这些限制词语大体上代表了设问内容的本质含义和考查的能力要求,要给予充分注意。

3.注意设问分值。分值大,回答要详尽一点;分值小,回答要简省一点

4.注意解析的完整性、层次性。

材料题解答的完整性和层次性如何,直接决定着得分差别。

如:1997年第46题“谈谈你对西进运动的认识”,只答出掠夺印第安人或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给1分;两方面都答出的,给2分;答出两方面并指出推动经济发展是主导方面的,给3分。由此可以看出,对材料的解析要力求完整深入。

5.注意史学观点的运用。如“尊重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调整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

6.注意答案的简明扼要。

三、历史问答题解答策略

一、审准题目。

准确审题是正确解答的前提。题目的类型虽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因此,审题也就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大致可分三步:

第一,分析试题结构。历史问答题一般包括四部分: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限定语。

例如:“评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一题中,“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主干语,“历史作用”是答项语,“民主革命时期”是限定语,“评述”是提示语。 主干语又称"中心语"。一般位于试题的中间,它告诉考生,试题是针对哪一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进行提问的。

答项语就是求答项目,往往位于试题的最后。它具体规定应回答哪些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通常是原因、影响、异同点、特点、性质、结局、意义之类。

提示语常常出现在试题的最前面(个别试题的提示语融合的答项语之中)。规定用何种方式解答,也就是解决怎么答的问题。常用的词语有:“述”、“评”、“论”、“比较”、“说明”等等。

限定语是对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在范围、程度、角度等方面的限定。规定答案要限定在什么范围内,基本上都是位于主干语、答项语、提示语的前面 。题目的限定条件包括时间、空间、人物、设问角度等,要找出这些要素,将答题范围明确界定出来。

如:"简要评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主要政治活动。"一题中带着重号的词语就属于限定语。其中"简要"是对提示语从程度方面进行的限定,"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对主干语从时间范围上进行限定,"主要、政治"是对答项语从程度、角度方面的限定。

当然,近几年高考问答题的提问方式一般不是那么直截了当。有的是一题多问。有的虽然是只有一问,但问题的各组成部分却不是一目了然。

如98年高考试题第49题:"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试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说明这种现象的原因。“

题中的主干语是"这种现象"即"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相继取得胜利后,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成立了统一的美利坚合众国,而西班牙属拉美殖民地却建立起一系列独立国家",答项语是"原因",提示语是"说明",限定语是"从两个独立战争的背景和进程"。

第二,推敲关键词语。

审题中最易于出错的是限定语。对组成限定语的各词语的推敲,往往决定着考生能否按照命题者限定的范围答题。

第三,推测命题意图。只有认识到了命题者的意图,审题才能算是真正“到位”。做到问什么答什么!切合题意。

二、找齐材料 “材料”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与题目有关的基本史实,二是:答题所需的历史基本理论和基本认识。

“收集”当然是指在自己的“记忆库”中寻找。 三、理清思路 。

1.理清答案的基本结构,筛选要点。设计好先答什么?后答什么?答到什么程度?相关要点如何组合?等等。 2.研究试题的分值分布,确定答题的重点。一般情况下,分值较高的问项,理所当然是解答的重点。 3.理清试题本身并未明确指出思考方向的问项的解答思路,突破难点。

这些问题虽然难以把握,但它们往往也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原因"、"评价"、"体会"等等。

①“原因”。 从各个方面阐述此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

②“评价”。一般应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进行分析。 消极方面,应从“危害”、“局限”、“不足”等几个角度思考。积极方面,通常又称之为“意义”(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

③“体会”(启发、启示、反映出什么、想到了什么?等等)。

四、规范作答 1.答题格式规范。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2.语言规范。使用历史学科语言 ,用最简捷的语言,最准确地表达考生的思想 。

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试题分析

综观2009年高考英语全国卷2这套试题和学生们的反应和成绩来看,试题难度适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取得了较理想的成绩。笔者认为,这套题出题方向正确,它符和现代教学理念,体现了语言能力的考查和高考试题体现的选拔性,突出了考试大纲对语言基本功的测试,反过来对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和向导作用。整套试题采用传统题型,没有变化,设计合理,全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怪题,偏题和有争议的题。

以下从各个题型分析。

一、语音知识

五个语音知识题中出现的词汇都是常见词语。选取了两个辅音字母“c, x”、一个元音字母及一个元音字母组合“i, ei”和一个半元音字母“y”来进行基本语音考查。基本上能涵盖完整的元辅音及组合元音字母发音的考查。从辨音难易度来看,第1、2和4小题读音区别度比较明显,考生不易失分。第3小题的迷惑度较大,再次就是第5小题具有一定的迷惑度,但相对第3小题来看,要容易得分。来看具体的试题及分析:

1、July

A. diary B. energy C. reply D. daily

该题答案为C,该选项y读音/ai/,而,其余发/i/。区别度较大,考生一般不易失分。

2、medicine

A. twice B. medical C. perfect D. clinic

该题答案为A。字母“c”发/s/,而其余排除项发音/k/,比较明显,考生基本能判别。

3、seize

A.neighbour B.weigh C.eight D.receive

该题答案为D。seize中的“ei”读音/i:/。而其余项读音/ei/。一些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发音,是学生平时极易混淆,容易犯的错误。

4、determine

A. remind B. minister C. smile D. tidy

该题答案B。字母i读音/i/,其余排除项读音/ai/。对于minister“大臣, 牧师”一词,可能会有相当的学生不熟悉,但是,其余词汇是学生相当熟悉,对其发音很有把握的,因此,可用排除法做这道题。

5、exist

A. experience B. examine C. excite D. explode

该题答案B。exist读音[i?’zist]。而其余选项的 “x”发音/ks/。

试题单词均侧重基础和高频词汇的考查。所以,总体而言,语音知识这道题,难易度的设置较为适中,有选拔的梯度设计。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应确保学生朗读单词、课文时发音准确;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总结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学生初学英语的时候,教师应足够重视语音和音标的教学,这一点也很重要。

二、语法和词汇知识

这一部分从词汇、词法、句法、句型、日常交际用语等方面全面检测学生的基础英语语言知识。总体来看,15道小题涵盖的知识点有:主语从句、不定代词用法(两道题)、时态、副词最高级、连词和分词搭配连用、形容词辨义、介词短语辨义、冠词用法、动词辨义、现在分词作宾补、定语从句、副词和形容词短语用法区别、日常交际用语和情态动词用法等。只要学生基础知识扎实全面,做绝大部分题是能够驾轻就熟的。其中,稍有难度考查学生能力的是第10题:All the dishes in this menu,otherwise stated, will serve two to three people. A.asB.ifC. though D.unless 考生需具备某些连词可以和分词搭配的知识,同时在整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的基础上要准确理解副词otherwise(另外,别样)和动词state(说明,声明)的意思,才能正确做出答案D. unless。还有第14题:What I need isbook that containsABC of oil painting. A. a; 不填B. the; 不填C. the; anD. a ; the 第二空的用法学生可能没见过,这就要根据全句话意义推断出此处的ABC意思是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是特指,因此要用定冠词,由此答案是D。15题: If you leave the club, you will not beback in . A. receivedB. admittedC. turnedD. moved 欲答对此题,考生要有举一反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很熟悉be admitted into有被接纳、被招收、被录取的意思,这里admit是接收(入学)的意思,那么这道题中,admit就是准许加入(俱乐部,组织)的意思,答案是B。不难看出,考生不仅要有扎实全面的语言语用知识,而且要具备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根据语境和逻辑判断推知新知识,获取未知的语言用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单选题上得高分。

三、完形填空

高考完型填空题多出记叙文,夹叙夹议文和议论文等文体。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学生看到讲述一个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故事这样的文章,做起题来感觉容易,得心应手。但大多数夹叙夹议文和议论文,学生读起来会有不少困难,很难准确到位地理解某些语句甚至整篇文章的意思,因此,答题的正确率较低。此套题选用的是一篇夹叙夹议的励志文章:父亲喜爱的格言“try it!”(尝试!)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己对职业的看法改变了。通过抓住每一个机会,不断尝试新的工作岗位,作者不断获得提升,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让作者深感惊讶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自己以前从未意识到的蕴藏在体内的各种才能。读者自然会得到这样的启迪,只有不断树立新的目标,不断尝试,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拥有丰富多彩、充满意义的人生。这样的励志思想,也正是这篇完形材料在高考中要达到的教育目的。但是,该试题的难易度和前几年相比较而言,难度有所增加,相当考生不能清楚地理解文意。这道试题还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在一些选项上,会出现大范围的答题失误。比如:第一道21题就是一个不小的拦路虎。I couldn’t say I didn’t like21, whatever it might be,22I tried it. 21. A. everything B. somethingC. everybody D. somebody22. A. until after B. ever sinceC. so thatD. long before

对于22题,考生不难选出答案A。此句用了not...until句型,主句部分中say后的宾语从句里又含有一个whatev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因此句意是:无论什么事情,直到尝试以后,我才能说我不喜欢它。答案应是B. something, 某件事情,正是it所指。第29题,I couldn’t have been more29. 29. A. careful B. mistaken C. interested D. prepared乍一看,根据上下文这个形容词似乎不难选出,但要正确理解句意,考生要能看出这是一个否定词和比较级连用表达最高级意思的结构,意为我是大错而特错了。第30和31题,I mastered the skills of that beginning level position and I was given the opportunity(机会)to30through the company into different31. 30. A. look up B. take upC. move up D. put up 31. A. situationsB. choicesC. directions D. positions 这里,要根据语境理解move up是升迁之意,而positions是职位的意思,因而答案分别为C和D. 还有第35、36题,I’ve discovered I35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talents(才能)and skills that I never would have thought were within me had it not been for my being36trying new opportunities. 35. A. show B. possess C. needD. gather36. A. lucky for B. slow atC. open toD. afraid of 这句话的难度在于句子较长且结构复杂,宾语从句中有一个定语从句,此外,定语从句用了虚拟语气,虚拟条件句中省略if用倒装句型,更加大了理解的难度。35题选项A是干扰项。全文主旨是只有勇于尝试,才能挖掘意想不到的潜能,不断取得成功。那么,前提是得拥有潜能。因此,此句中用possess(拥有)才是准确的,而不是show(表现出)。此句的完整意义是,我发现了大量的蕴含在我自身的才能,而要不是我乐意尝试新的机会,我永远是不会知道的。36题应选C. open to.欲在这样的几道题上拿分,考生需具备厚实的语言功底,如熟悉常见句型,会分析句子结构,分辨各种从句,看出语法结构,以及理解全篇,根据上下文语境和线索分析思考的能力。此外广泛大量的阅读和此类文体的专题训练是做好这类题型的金钥匙。完型填空题应该是这套题中考生感觉最难的,是能检测出他们的知识储备量和思维能力的。因此,这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普通生和优秀生的分水岭。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阅读理解

如果说考生完成完型填空是一段艰苦跋涉的话,那么,阅读理解就是一个轻松愉快的驿站了。五篇文章文体基本均为记叙文。题材涉及生活保健,社会问题,科学研究,休闲旅游。内容浅显易懂,而且考题的设计奕无难度。

A篇阅读理解是一篇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话题:“建议吃好早餐。”这篇文章文字简单,就总体而言,考生大致能理解和掌握它的大意:一些人们对早餐的误解;不吃早餐能减肥等错误的观念。从选材和文字特点可以看出,这篇文章通俗易懂,喜闻乐见。

B篇阅读理解的文字风格诙谐但又实际的描述了一个很普遍的社会问题:男女角色在家庭家务活责任承担上随着时期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这是一篇展示社会问题类型的文章。作者通过描绘不同时期的男女:单身――婚后――孩子出生后等阶段他们角色和家务活责任承担量的改变反映了几乎人人都能感受到的发生在几乎每一个家庭的社会现象。从行文上看,影响考生理解完整意思的因素并不多,整篇文章文字比较通顺流畅,难度并不大。

C篇阅读属于一篇对一项自然科学研究的报道――发现并报道一种可以暂时(两个月)脱离水域生活在美洲陆地的鱼(Mangrove Rivulus)的一些特性。这篇文章看似科学发现,但是文字简单,不妨碍绝大多数考生对整篇文章的完全清楚地理解。尤其是试题选项均可以在原文中找到直接句子即该题答案,比如49、50、51小题,都很容易在原文得出。

D篇文章给我们呈现了报业从起源到现在面临的困境――受到更多先进快捷媒体比如internet的冲击的现状。作者通过回顾过去和对现状事实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未来报业何去何从?这篇总体文字流畅,事例逻辑表达完整。从问题的设计方面看,也没有过多的迷惑度。

E篇是一篇旅游景点文笔风格的文章,描写了斐济这个国家的旅游资源比如:维提岛(Viti Levu),斐济第一大岛。最佳气候――仅仅5度的温度变化、各种运动、各种保留完美的土著传统等等的描写,更加突出了其旅游经典篇的风格。该篇文章文字也比较容易理解,试题设计基本没难度,只有57题有一定迷惑度,粗枝大叶,不够细心,对意群断句有困难的学生容易误答。

纵观五篇阅读,可以说是这套试卷比较容易的部分,相信多数考生这部分会有一份得心应手的轻松心情。比较而言,总体难度低于近几年。失分率会小,学生做得相对轻松。缺陷是没有梯度,区分度低,学生之间不容易拉开档次。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一方面,教师应在教科书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多种方法多方位地培养学生各种必备的阅读技巧和能力,摈弃只讲解语言点的落后错误的做法。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大量广泛地阅读难度恰当、各种文体、题材丰富、原汁原味的文章。这样,学生才能获得丰富的知识,熟谙英语语言文化,了解英语文章的行文习惯,区分西方人和我们自身的思维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培养英语思维习惯,从而最终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五、补全对话

对话展现了两个多年未曾谋面的故友重逢,向彼此表示友谊并表达欲再次保持联系的愿望的情景。生活性很强,话题典型。该题难度小,几乎没有什么解题障碍。根据语境和学生会用的基本口语,很容易做出正确答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根据教材单元话题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从这一方面体现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和意义,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成就感。鼓励学生看一些适合他们理解能力和欣赏水平的英语原声片,也不失为增强学习兴趣,培养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好方法。

六、单词拼写

单词拼写题难度适中,其中72题的“shaved”和75题的“pillows”,在课堂教学的话题中和阅读文章中不常用常见,而其他词汇都是常用常见词。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困难的是区分不同词性单词的用法和单词的形式问题。其中,较难的有第68题, Many of his finest pictures are(悬挂)in the National museum.此处,应该用hang的现在分词还是过去分词,是令大部分考生迷惑的问题。如果hang当不及物动词用,有“悬挂,挂在墙上”之意,且多用一般现在时表状态,如Many of his finest pictures hang in the National museum. 所以,这里hang是及物动词,应用过去分词hung,谓语是个被动语态,表动作。第73题, John missed the game because of(幼儿园)in September. 学生对这个单词应用单数还是复数形式拿不准。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句意,John因为九月上幼儿园而错过了比赛。此处应是go to kindergarten的意思。类似于go to school, in hospital, in prison 等结构里的名词抽象化,而非指具体的地方,因而既不用冠词,也不变复数。答案是kindergarten.单词拼写这个题型对大部分学生而言是失分率较高的,只有基本词汇掌握扎实熟练,基本语法知识全面的考生才能显现优势,独领风骚。这也是区分度很明显的题型之一。

七、短文改错

此题选用的短文是一封浅显易懂的道歉信,向对方表达了没能按时交还自行车的歉意,并说明了原因,请求对方理解。设题从动词及物、不及物用法的区别,动词时态,并列连词意义用法的区别,被动语态,冠词用法,宾语补足语,表地点的副词,短语中的名词复数形式,be动词的过去式等方面全方位地检测考生对正确和错误的语言形式的识别能力。相对而言,短文改错也是本卷中容易的部分。但是无论难易,大部分普通学生做此题型都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所给出的错误正是学生们容易犯的问题,学生们很难完全准确地找出并改正所有错误。在这个题上,难免有大范围的失分。这个题型的区分度也很高。凡做地又快又好,得分率高的考生,都是基础词汇和语法知识全面扎实,思维严谨缜密,并懂得做题技巧的学生。

八、书面表达

今年这篇全国高考卷(不含听力)书面表达试题,要求为一位打算暑期来北京旅游的美国朋友写一封回信,简单介绍改建后前门大街的情况。命题难易度稳定,从细节表达和基础语言表达技能上看,略微增加一点繁琐度。但这篇书面表达尤其突出了生活气息和语言的交际实用性。从体裁上看,采用了往年惯用的设计即书信模式,更突出“实用”的交际原则,体现了 “稳定”的高考命题原则。从写作题材上来看,考生们会感受不到“奇”,但是要真正使用规范地道的语言完整清楚地表达出要求的内容,需要比较过硬的词汇、句型等语言运用能力。比如:数词的表达“800米的街道(this 800-metre street),有600多年的历史 (of over 600 years old)。还有介词的恰当应用,如“沿着”(along),“天安门广场南面”(to the south of Tian’anmen Square).乘车路线,17,69,59路汽车(Buses No.17,69or59),地铁2号线(Subway Line 2)”等等的表达对考生有一定难度。需要仔细注意这些表达方式,也要看考生平时积累,练习的功夫。并列连词的适时应用,如not only…but also,和句式的变化,如there be 句型,it’s convenient to do…句型,都能给行文添色不少,给短文带来亮点。由此可见,千万不能对书面表达题存有侥幸心理,贪图走所谓的捷径。综观历年出题涉及的主题包罗万象,千变万化,不一定是学生熟悉的话题,也非老师们所能猜到。要想拿到这宝贵的三十分,技压群芳,只能平时多阅读,重积累,勤练习,才能练就一身写作的深厚功夫,从而奠定高考英语获得成功的基础。书面表达是区分度最高的题型,它拉开了各层次水平学生的档次。

总之,这套试题一方面重基础,重应用,照顾到了广大考生的学习情况,检测出了一般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另一方面,它又有一定的区分度,不乏一些有难度,考能力的试题,达到了高考为高校选拔不同层次人才的目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点评难不难,附word文字完整版

200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I试题分析

作者:贵州省瓮安中学 石世学

 2008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就今年全国高考英语不含听力卷试题设计及试题整体所体现的典型特色,我们就此作一个剖析及归纳。

 就试题总体而言,全国卷II的英语试题体现出难易梯度搭配适度,试题结构科学,考查范围涵盖面广。下面我们来看看考查的具体情况:

 一、语音知识

 语音知识的五小题中,分别按照这样的规律来设计试题:a)元音+辅音字母组合一个小题;考查our组合:course A. journey B. four C. labour D. hour。b)元音字母读音一个小题:具体考查了字母a的读音:match A. separate B. marry C. machine D. many; c)辅音字母读音一个小题,具体考查了s的读音:rise A. purse B. else C. praise D. mouse ; d)辅音+辅音字母组合。具体考查了th组合读音: bathe A. faith B. cloth C. maths D. smooth ; e)元音+元音字母组合。具体考查了ai字母组合读音: Britain A. certain B. train C. against D. contain。

 从试题设计规律不难看出:5个小题中全部涵盖:1、元音字母读音;2、辅音字母读音;3、元音+辅音字母读音组合;4、元音+元音字母读音组合;5、辅音+辅音字母读音组合。

 最近几年高考试题设计思路均是围绕了这样一个原则,而今年这道大题,又是整体涵盖比较完善和科学的。在选词方面,注重了基础词汇和辨音较为明显的词汇。所以,总体易于辨析出答案:1、B;2、B;3、C;4、D;5、A。

 二、语法和词汇知识

 语法及词汇知识考查方面,各小题分别考查到如下的要点:

 1、交际用语:在第6和第10小题中体现,考查到:(第6小题):I’m afraid not (恐怕不知道呢!),该答案B的判断要根据整个对话的后面句:I don’t know any Anna, either;还考查到(第10小题):go ahead (行的,问吧!)答案选B。

 2、连词类辨析:在第7小题和第13小题分别对:once, because, if 及unless;but, till, and及or等词作出在具体语境中的辨析。今年考查的这两道小题设计的语境难度适中,还是易于分辨的。来看看具体的试题:第7题:A small car is big enough for a family of three ________ you need more space for baggage. A. once B. because C. if D. unless.根据语境表达的含义:除非你需要更多放行李的空间,(要不然)一辆小车对于一个三口之家来说,足够了。不难辨别答案D:unless。第13题:Stand over there _______ you’ll be able to see the oil painting better. A. but B. till C. and D. or。根据设计的语境:站到那边去,你就会更清楚的看到那副油画的。选并列的连词and表示顺承,所以答案C。

 3、冠词:在第8小题考查,来看这个高考原题:It’s not _______ good idea to drive for fours without ______ break. 设置的这两空都要填不定冠词a, 其原因是idea和break (休息)都是可数名词,在这里冠词a还表示了概念。故而答案选择A。可以看出,考生对前面一空问题解决有把握,但是如果对break (休息)一词掌握不牢的话,解决这个问题就有些困惑了。但是考生如果能知识迁移:take a break (休息一会),这个冠词也能够迎刃而解的。

 4. 短语辨析:在第9小题及第12小题出现了对turn及pick构成的短语的考查,第9小题更偏向于短语辨析考查,而第12小题则偏向于在结合短语的基础上考查非谓语动词。这两道试题涉及的短语有:turn off (关掉),turn around (转身),turn over (翻页,随便看看),turn up (出现)以及pick up(捡起,拾起)。

 5. 虚拟语气:考查虚拟语气,在这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不常出现,所以涉及到虚拟考查,这属于难度偏大的一道试题。这里通过前面的语境及谓语结构(这是解答虚拟语气试题的关键):If the weather had been better, we could have had a picnic.这个条件句明显的谓语都是展示了时间的过去,及过去时间段上的虚拟。故而在 But it ______ all day的空里,可以判断答案rained.

 6. 情态动词:情态动词由于属于英语学习的难点和热点,全国各地高考年年必考,今年的全国卷II也不例外,本套试题把情态动词设置在第17小题:Lisa ______ well not want to go on the trip----she hates traveling. A. will B. can C. must D. may。考查了may 表推测的语言功能。

 7. 动词时态:动词时态也是英语的热点。今年考查了一般将来时(will+V),来看本试卷第14小题设置的语境:If their marketing plans succeed, they ________ their sales by 20 percent. A. will increase B. have been increasing C. have increased D. would be increasing. 该题选项:A. will increase.语境比较单纯,易于判断出时态。

 8. 从句引导词问题:今年,该试卷设计了定语从句稍微偏难一些的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引导词which(指代前边整句话的内容)来考查。这个考点具体分布在第16小题。来看试题:The road condition there turned out to be very good, ________ was more than we could expect. A. it B. what C. which D. that。答案选择which,which在这里引导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整句话逻辑意思不难得出:“那里的这条道路证明是非常不错,这,超出我们的想像的。

 9. 动词词义辨析:在第18小题中,设计了:collect(收集),contain(容纳),load(承载),以及save(节省)四个动词进行辨析。这需要考生具备比较准确的理解词义的能力。

 10. 介词或副词(短语)辨析:在第15小题和第19小题均考查了对介词的辨析。其中比较有意思的是:在口语中like=like about。所以,第15题考查了介词about和like搭配的口语使用。19小题中,考查了at least(至少)这个状语固定短语。

 11. 强调句型:这个考点分布在该大题的最后一道。考查了强调句型It is +被强调部分+that+句子剩余部分。所以该小题解答,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比较得心应手,得分率较高。

 以上全部是08年这套试卷的语言考查项目的汇总。可以看出,就这道大题来说,设计的语境,结合的语言点都比较科学合理。其试题的难易也有区分度,有利于成梯度考查不同档次的考生。

三、完形填空

 可以说,近几年来的全国高考英语试卷中,都精心选取了一篇富有思想性和教育意义的的材料作为完形填空试题,可以说,优秀的材料展现给考生不仅仅是它的能力测试性,更注重了思想寓意的渗透。

 今年在选材上,同样选取了生活之中一件极其普通的琐事:母亲(即本文的作者)不厌其烦的年复一年的为孩子们上学包午餐,随同午餐盒,这位母亲总坚持给孩子写上简单的一张便条,便条上都是些丁点儿鼓励的话语关于即将到来的考试啊运动比赛啊,还有一个特殊时刻的感激啊等等都写上两句。就这样,这位母亲从孩子一开始上小学到高中毕业都一直坚持这样做。文中特意还刻画了儿子Marc大学毕业后想回家而打电话给母亲的事情。文章没有一个love字眼,但是却让人从内心震撼:天底下的母亲在生活小事上处处传递的伟大的爱!作者用朴实的文字,描述了比天还大,比海还深的亲情和母爱!

 如果考生能吃透作者的写作意图,透过这个角度进行语言的思维,这篇看似比较复杂难懂的文章就会容易多了。就语言特色来讲,它也考查了这些语言点:动词,形容词及副词,名词,动词短语,介词短语及非谓语等等。当然,完形填空试题还有一个重要的侧枝功能,就是上下文逻辑的理解考查,在这篇测试中,也综合考查到了。本测试更多的偏重到了逻辑选词,所以,多数考生在对全文理解不透的情况下,往往感受到了该题偏难。

 四、阅读理解

 如果说完形填空的材料在选材上注重了家庭成员间体现出来的亲情的话,那么阅读试题A篇则围绕“爱”而透过另外一个侧面―――师生间的关爱和感恩而精心挑选了易于为大多数考生理解的文字材料作为阅读第一篇的测试。A篇阅读体裁为叙事性文体,通过第三人称的角度讲述一位女教师Mrs. Thompson和她的学生Teddy之间一件让她观念和教学方法都彻底改变的事情的描叙,再次在试卷中体现了高考测试也同时是思想教育和情感培养的种有效方式。

 文中渲染了一件让女教师Mrs. Thompson彻底感动的事件:失去母亲而同时失去母爱的小男孩Teddy一天把他妈妈以前的香水作为圣诞礼物送给Mrs. Thompson时,还说道“Mrs. Thompson,today, you smell just like my Mom used to.”就是这样一句童真无邪的话,透露出小孩子失去母亲的孤单。这句让她心灵震撼的话语刺激了她的泪水,也同时彻底改变了她对小孩子的成见和彻底让她认识了自己的职业:由教“书”转变为教“孩子”。她的关注也让小孩Teddy彻底发生了改变:慢慢变成了好学生……一直到大学乃至成为医学博士。对老师的感恩之心也一直延续下来。

 阅读B篇则主要通过对事实的研究,论证了人的口音变化的事实。而C篇,则揭露了一个社会问题――商人们对顾客的误导。D篇选材于医学的某一方面的研究――对巧克力中theobromine(可可碱)独特的治疗咳嗽的功效的对比研究,该篇属于科普性读物。而E篇阅读则是一篇广告体的形式也测试考生们的有目的性阅读的能力。

 从五篇阅读测试题综合看来,文字材料和试题设置方面均普遍感觉难度中,甚至还低于前几年的难度,试题普遍的得分率会高于往几年。

五、补全对话

 今年的情景设置上注重交际口语的逻辑性,所以在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出上下句之间逻辑性很强,基本上的上下句都有承前启后的关键词,所以抓住这些关键词选取对应的句子就容易多了。比如:第82小题:What can you do there? 在接下来的答句则出现了:…..you can go for long walks……再比如第84小题:……What a good place to stay in! 接下来的句子就马上:No, you can’t stay on the island……

 所以,这道交际对话试题,在整套试题中相对容易,学生解答得也较为轻松。得分率普遍高。

六、单词拼写

 可以说,这道大题难易交叉搭配,比如,认出(recognize),二月(February),翻译(translate),游泳(swimming),邻居(neighbors)及相反(opposite)这些词复现率高,属于容易的单词。但是对于:听写,三明治这些词,则会出现模糊的现象。

 但十个单词的选择上,均兼顾到高频词,常用词和基础词汇。也结合了具体的语境句来考查。

 七、短文改错

 今年的短文改错较好的融合了时政题:北京奥运这个题材来设计。考查了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灵活度。较为全面考查考生的逻辑理解能力和基础语言掌握能力。逻辑方面比如:第84题;基础方面比如:第76,78,81及85小题。

八、书面表达

 今年(2008)这篇高考卷(不含听力)书面表达试题,难度设计稳定在最近三年来的平均水平内。从体现的试题普遍性方面,这套试卷的书面表达选取了近年来高考试卷较为普遍的书信体裁这种实用文体。体现了 “稳定”的高考测试原则。从写作题材及内容上看,这也是考生们平时训练中比较熟悉的。它没有过多追求 “偏”与“奇”。

 但是,从书信的针对性来说,这可是最近几年来的新突破―――由以前话题“对英文学习方法咨询”变成了对“中文学习方法的咨询”。

 可以说,试题设计体现了“时代性”原则:由以前习惯的对英文学习的建议转向于对中文学习的建议。可以说,这套试卷的书面表达看似与考生们平时所见的没有两样,但,它蕴含着时代性的突出特色,紧跟时代,集中展现了当今世界对中文学习的关注及热情。其实,从另外一个侧面体现了高考试题也会展现它在国家发展和世界主流趋向方面的作用。

 来看今年的书面表达试题原文:

 假如你叫李华,你的英国朋友Peter给你写信来咨询怎样提高中文水平。请你根据以下提供的要点,写一封回信:

 1、参加中文学习班;

 2、多看中文书刊、收看中文电视;

 3、听中文歌

 4、交中国朋友

 要求:1、100字左右;

 2、为使行文连贯,你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

 3、信的开头和结尾已经给出。

 Dear Peter,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ours truly,

 Li Hua

考生在写作中,注意思路不要受到以前训练的固有模式,即:对英文学习方法的建议的干扰,我们已经问卷,发现有学生粗心大意,按照以前的训练思维写成了“英语学习的方法建议信”。其二、考生需要在信中有机的整合试题提供的四点信息:1)、to take a Chinese course; 2)、read more Chinese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and watch more Chinese TV programmes; 3)、to learn and sing Chinese songs; 4)、make more Chinese friends;

 考生在行文的整体性上,要合理使用到一些连接词或短语或结构,比如:you’d better…; I think…; I suggest that….; first/ at first/first of all…; secondly; then; as a matter of fact…; generally speaking; I wish…/I hope…etc.

 来看提供的范文:

 Dear Peter,

 I’m gla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asking for my advice on how to learn Chinese well.

 Here are a few suggestions. First, it is important to take a Chinese course, as you’ll be able to learn from the teachers and practice with your fellow students. Then, it also helps to watch TV and read book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in Chinese whenever possible.

 Besides, it should be a good idea to learn and sing Chinese songs, because by doing so you’ll learn and remember Chinese words more easily. You can make more Chinese friends. They will tell you a lot about China and help you learn Chinese.

 Try and write me in Chinese next time.

 Best wishes,

 Li Hua

 总体试卷看来,今年(2008年)的全国高考英语II(不含听力卷)的布局合理,难易适度。利于考生的语言能力的发挥。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融入了情感教育信息,涵盖面较为广泛。也能突出语言技能的灵活运用。是一套结构合理和科学的高考试卷。

怎样解答高考地理选择题

高考生考后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试卷答案及分析点评,因为这关系到2023全国甲卷高考分数线的高低,本文就此问题整理了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难易程度分析相关信息内容,供大家查阅参考。

一、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下载地址:

二、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难度如何(点评解析)

2023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尚未公布,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理综试卷点评及解析,仅供参考。

物理试题

2022年高考物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育人方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守正创新,依托高考评价体系,深化基础性,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加强教考衔接,促进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助力素质教育发展。

一、深化基础性,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2022年高考物理严格依据课程标准,注重对高中物理核心、主干内容的考查,不偏不怪,引导教学落实课程标准要求,应教尽教。高考物理注重在考查中深化基础性,加强定性和半定量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对物理本质的理解,引导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逐渐形成对物理全局性、整体性认识,避免将学生导向细枝末节知识的过度辨析、典型题套路和技巧的运用。同时,试题注重考查一些通用性的物理方法,引导减少“机械刷题”现象。

比如,全国甲卷第18题设计带电粒子从静止开始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中的运动,要求学生深刻把握电场力、洛仑兹力以及两者做功的特点。全国甲卷第20题考查学生对电路情况、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和推理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能量观念。全国甲卷第21题以带电小球在电场力和重力的作用下运动为情境,考查学生对能量转化与守恒、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等物理观念的深刻理解,渗透等效的思想。

二、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022年高考物理创设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科学技术进步的真实情境,考查学生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

比如,全国甲卷第14题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首钢滑雪大跳台为情境,将学科内容和体育活动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全国甲卷第15题设计高速列车穿过隧道的情境,紧贴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身边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促进学生学以致用。全国甲卷第25题以一种可以测量微小电流的光点式检流计为情境,与科学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领悟仪器设计中蕴含的物理思想,形成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加强实验设计,发展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是培养学生物理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方式。2022年高考物理在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仪器的选择、基本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结论的得出和解释等方面加强设计,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充分发挥对高中实验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引导教学重视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切实提升实验能力。

比如,全国甲卷第22题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目的和提供的实验器材,画出测量微安表内阻的实验电路原理图,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全国甲卷第23题利用气垫导轨对弹性碰撞进行研究,展示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在形成结论部分,要求学生将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此外,全国甲卷第24题、第25题也均以实验为背景,进一步凸现物理实验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引导高中开足开好实验课,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科学探究活动,提高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

化学试题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考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选取真实情境,突出价值观念引领

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出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例如全国甲卷第8题辅酶Q10的性质均表现出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第35题考查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展现我国化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

二、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高考化学试卷围绕这些基础内容,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今年高考化学命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双减”落实。例如全国甲卷第10题围绕一种水性电解液锌-二氧化锰离子选择双隔膜电池设置情境,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以及推测电极反应等。

三、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化学试题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独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碳、氮、氧、氟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第28题给出不同条件对“钛氯化”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本质。

四、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衔接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规律,有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加强教考衔接,今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考查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例如全国甲卷第13题实验题考查水解常数、酸性对铬酸根平衡的影响、醇及二价铁的性质。

2022年化学试题探索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理论两大化学理论与其他模块内容的综合考查,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改革理念同向同行。例如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乙烯、四氟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融合物质结构对性质及其应用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建立宏观性质用途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生物试题

2022年高考生物全国甲卷试题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底色,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为主要特征,注重体现生物学科特色,强化学科素养考查和引导,注重学科基础深度和广度的考查,有助于中学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

1. 强化价值导向,促进全面发展

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立足生物学科考查内容,精心选择运动健康、体育锻炼、自然资源保护、农业生产等主题,突出高考的价值塑造作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学生感受到作为青年一代的责任担当和时代使命。例如,生态学内容的考查突出生物与环境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培植生态文明理念。第31题以林地动植物资源调查入题,考查种群密度调查方法、丰富度等基本概念,并要求学生思考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深刻意义与内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第1题以钙离子的生理作用以及维生素D促进钙离子的吸收为主题,说明晒太阳有助于青少年骨骼生长和预防老年人骨质疏松的生物学原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生活的意识。

2. 丰富考查形式,深化基础考查

全国甲卷生物试题突出了学科基础主干内容的考查,从理解程度和思维深度等多方面设计试题,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思考问题,考查学生的思维深度和灵活程度。如第3题展现某种作物矮生品种在喷施植物激素之后长高的现象,要求学生据此分析该品种矮生的原因,旨在考查植物激素通过特异性受体发挥作用以及赤霉素的生理作用。第4题考查有氧呼吸这一核心概念,在反应场所、参与分子、反应产物等多维度进行全面考查。第29题考查光反应的主要产物,第30题考查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抗体发挥作用的方式等基本概念和基本过程,都是对基础主干内容的考查。第37题给出某同学比较2个菌株的石油降解能力进行实验的结果,要求推测该同学的实验思路,转变根据实验设计推测实验结果或得出实验结论的常规形式。

3. 加强能力考查,促进教考衔接

今年高考生物对理解能力的考查形式特征体现在运用多种形式呈现信息、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图表信息读取以及转化的能力,引导学生注重培养在情境中敏锐捕获关键信息的能力。全国甲卷第5题要求学生根据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的变化趋势,识别结果图中对应的曲线,考查学生图形转换和识别的能力。

高考生物继续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设置丰富的实验探究情境。第2题创设探究细胞液浓度不同的3种植物细胞放入相同浓度蔗糖溶液后发生不同变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渗透压、细胞质壁分离、水分运输等基本概念,以及对细胞浓度和蔗糖溶液浓度在实验前后变化的推理和判断。此类试题学生熟悉,作答门槛不高,注重思维的深度考查。

应用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结合生产生活实践,强调学以致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达成以考促学的目的。第32题围绕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玉米的杂交育种问题,考查遗传基本规律以及人工传粉的具体做法,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强调遗传学应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全国甲卷第38题围绕牧场对一只产肉性能优异良种公羊进行扩繁的实际问题,考查胚胎工程基本原理和流程。这些试题设计注重基础、突出应用,对中学教学发挥较好的导向作用。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

高考地理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

1.比较研究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比较研究是一种对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比较,确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产生异同的 原因的研究方法,是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性的重要手段。比较研究方法在地理学研究方面一直占有很高的地位,特别是在区域地理研究中,比较研究有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考这样具有导向性的考试中,有意识的设置比较型题目,目的是要我们加强在学习过程中对比较研究方法运用,培养对区域地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 析比较能力,通过横向和纵向比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应对策略]在复习时不应把区域割裂开来,应对有相似性的、有联系的的部分加以关注,并联系相关知识进行横向 和纵向的分析比较。特别是在进行两个区域间的比较时,应该首先对要比较的区域特征有较深刻地了解,熟悉区域发展的特点,并且能够迅速再现区域特征,才能对区域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做出比较。地形地势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水文特征、土壤和植被特征、经济特征以及人口、城市等方面的特征常常是区域比较研究的重点。

2.等值线判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等值线图一直是中学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常见的等值线图有等高线图、等压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高度线图、等盐度线图。等值线图用若干条等值线来表示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我们可以根据等 值线数值大小、排列方向、疏密程度、等值线的弯曲等判断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和变化规律等,比文字叙述更严谨和直观。因为等值线图取材广泛,和教材主干知识结合紧密,因此对等值线图的考查在以后的高考试题当中出现的频率仍会很高,在复习中,我们必须重视对各类等值线图的学习和理解,这样才能在高考中面对此类 试题得心应手。

[应对策略]解答这类体型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等值线图的判读可分如下步骤进行:一读图名,根据图名就可以 知道图中所给等值线的类型;二读数值范围和极端值的大小;三读弯曲方向和延伸方向,等值线向高值凸出数值为低,向低值凸出数值为高(“凸高为低,凸低为 高”);四读疏密程度,根据疏密程度判断地理要素变化的缓急,等值线越密,变化越急,反之,变化越缓;五读局部小范围闭合,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其周围数值较大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的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大,反之,若闭合圈上的数值与周围数值较小的等值线数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闭合圈上的值更小;六再结 合具体相关知识和特征进行解读。

在进行此类试题的解答时,经常会碰到判断等值线弯曲处与附近地区数值的高低、大小情况,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辅助线法”。通过辅助线上数值的分布来比较等值线弯曲处与附近地区数值的关系。

3.坐标图判读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一般的坐标图有二维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三维坐标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和多维坐标图(如雷达统计图、风 向玫瑰图等)三种类型。坐标图将数个地理要素的信息反映在一张图上,能够清楚地反映两个或多个地理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或比例关系,是图表判读最基本的类型之一。通过对题目中坐标图的解读,能够较好的考查学生对数据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因此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

[应对策略]坐标图的解读,首先必须准确地判读整个坐标系统中各个坐标的含义,所以必须对图名、图例等仔细观察,搞清楚图中 反映的是那些地理事物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图中所反映的信息判读各要素之间的时空分布特征和比例关系,同时特别注意坐标图中出现的峰值和谷值,并注意分析这些变化与相关地理要素和地理事物的相关性,为题目的解读做好相关知识链接。

4.区域定位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通过给出一幅区域经纬网图、轮廓图或景观图,要求学生首先根据图中的信息进行区域定位,然后以区域为背景,考查 区域内相关地理知识。这类题目对区域定位能力要求很高,且定位成功后,学生必须迅速根据题意对区域内的各种要素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进行区域间的对比,得出结论,所以属难度较大的题目。

[应对策略]复习时,应对地球表面重要的经线、纬线通过的地区有较深的印象,了解重要的地区和地理事物所处的大致经纬度范 围,熟悉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各个区域的轮廓、典型地貌、景观等特征。遇到此类问题时,首先根据经纬度确定大致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然后结合图中的典型特征或材料中的相关信息确定具体位置。

5.地理计算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高考中的地理计算是考查最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需熟练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但是因为此类问题的题干常以图表或材料的形式呈现,需要从图表或材料中提取相关信息,然后进行计算,所以难度较大。

[应对策略]常见的地理计算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计算类型

相关计算原理

比例尺的计算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换算)

经纬网中距离计算

经线:111km/度;

纬线:111cosφkm/度(φ为纬度)

海拔和相对高度的计算

等高线图上任两点相对高度的计算:(n-1)d≤H<(n+1)d[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

时区、区时和地方时的计算

某地时区数=该地经度/15°,对商四舍五入取整数;

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相差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

所求地方(区)时=已知地方(区)时±时间差(东加西减)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H=90°-纬度差(同减加异加);

太阳能热水器摆放角度和楼间距的计算

昼夜长短和日出日落时间的计算

某地昼长=该地所在纬线圈昼弧度数/15°;

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

气温计算

根据对流层气温垂直递减率: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

出生率=新生人口/人口总数;死亡率=死亡人口/人口总数;

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密度的计算

人口密度=某地人口总数/总面积

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城市化率=城市人口数/该地区总人口数

6.材料解析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题目的材料呈现方式多样,如文字叙述、图文结合、表格、图表结合、表文结合、图表文结合等。通过文、表、图或者 其不同的组合构成的材料作为题干,要求学生从材料当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作为解答相关题目的依据,或对材料当中的某些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和解释等。对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属综合性很强的题目。

[应对策略]解答材料型选择题要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要注意观察、阅读图、表、材料,充分把握图名、表名、材料中心内容。了 解图表所要说明的最主要的地理要素的分布、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把握图表对材料的定性说明,是观察和分析的基础。其次是要结合设问再读材料。这样可以使我们再一次阅读材料时方向更具体,目的更明确,分析更有针对性。在阅读材料过程中,注意筛选有用的信息,去除干扰信息和无用信息,要特别注意材料当 中的“题眼”,即关键的字、词、数据等,这是做题的关键环节,此外,还应该注意材料中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准确理解材料所表达的内容,这样,才不至于再做题时对感觉模棱两可。

7.排序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排序型选择题一般要求把地理事物或现象按照时间或空间分布进行排序。所以,要求学生首先理解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时间和空间分布规律,然后结合题干的要求进行排序。

[应对策略]解答这类选择题时,一定要抓住关键词语,搞清楚要排列的是什么地理事物或现象,再结合经纬度、海陆位置和国家、 省区、铁路、河流等相对位置类推理他们的位置关系,然后根据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进行排序。在几个选项中,一般只要确定两到三个事物或现象的顺序就能得到正确选项,所以在排序时,应该首先把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把握的内容进行排序,然后逐项进行排除,这样才能保证答案的正确性。

8.综合型(组合型)选择题

[题型特征]这类题目给出的了多层选项,第一层选项中既有错误的,又有正确的,由第一层选项中的若干个选项组合起来又组成第 二层选项,也就是需要考生选择的选项。这类题目在一定程度上代替了高考中已经取消的多项选择题,对考生分析判断的准确性要求极高,因此在高考中这类选择题的失分率也较高。

[应对策略]解答综合型选择题的方法较多,其中排除法是常用的,也是效果较好的一种。即在多个选项中先找出错误项,然后将被 选项中含有错误项的排除,从而缩小选择的范围,然后对不同的的观点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找出其中最合题意的选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选择。此类题目知识覆盖面广,知识联系性较强,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搞清地理事物及原理的生成过程,难度很大,因此需要认真复习,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9.其他类型选择题

除了上述类型的选择题以外,还有其他类型的选择题,例如地质剖面图、关系图、示意图等,只要理清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解答这类题目的难度不是太大。限于篇幅,不再一一列举。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种种,都是对近年高考中常见题型的高度概括,高考是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全面考查,试题中往往对上述若干类选择题从形式或内容上进行综合,且内容取材广泛,考查形式灵活,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不要过于关注试题的“形”,应该抓住试题的“魂”,透过试题看到更深层次的内容,抓住主线,顺藤摸瓜,理清知识网络,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在高考中永远立于不败!

新高考命题特点及趋势如下:

一、政治、科技、时政和文化紧密围绕热点。

考生需要关注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科技领域。包括:航空航天工程、电子信息、5G 通信、量子计算、新能源、纳米芯片、生物与新医学、自动化、碳中和等。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四门科目更将围绕重大的科技前沿和科技成就设题。

考生需要关注时政热点与重大历史事件。包括:共同富裕、十四五规划、中国抗疫经验、世界格局、航天技术、二十大报告等重大问题。尤其是语文、历史、地理和政治四门科目更可能以重大问题为材料素材或题设情境。

考生需要关注中华文明与文化。在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各个学科的命题情境都在不断凸显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和传承,尤其是文史类科目将会持续紧密围绕文化自信进行命题。

二、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考查进一步加强。

未来高考试卷将会延续 2023年的高考命题思路,加强对核心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三位一体的整体性考查,并从多角度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总结归纳、演绎推理批判性思维、辩证思维等能力,具体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高水平阅读与表达。

未来的高考题中,材料信息量、图标内容、数据体量会不断增加,应用类场景会大量出现,考查考生材料阅读理解、知识获取、信息整理与加工、写作表达等能力。

(2)理证分析。

考查学生以已有的信息和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分析、思维建模、推理证明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进一步考查学生在面对各种复杂问题时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证分析。

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对问题情境的分析,运用实证数据分析问题和本质的内在联系,进一步考查学生能够运用综合能力,对各类情境中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实施调研、探究或实验活动的能力。

(4)创新性思维能力。

考查学生运用开放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应对问题,并提出新观点、新方法、新设想,甚至多种合理的解题方案的能力。

(5)跨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在应对跨学科的问题时,能够合理运用各种相关的知识,综合、准确地表达观点。理科试卷还会要求展示正确的解题过程和中间答案,实验题还需写出正确的实验思路和报告等。

三、新高考题目情境设计越发新颖。

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中情境题的设计规律,未来高考试题将进一步加大情境设题的创新性、开放性和综合性。具体而言,新高考试卷会呈现以下特征:

(1)题目涉及的领域增多,包括生产生活、科学与科技、时政热点、社会民生等各个领域,题目的考查方向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题目的文本体量和范围进一步增大,与文本相关联的信息更加开放和多元化。

(2)科学与科技领域的题目更加靠近前沿,信息维度更加广阔,题干中除了直接提供的信息和知识外,还隐藏更多间接信息、数据和结论。题目可以包含近些年主要的科研成果和应用,要求考生不只是熟悉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通过提取关键信息和数据,运用综合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

(3)图文信息和数据表格的考查难度增加,各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并行考查。图文和数据是各个学科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考试中图文信息的增加意味着信息量的广度和深度同时增加,同时更多信息会被隐藏。题目还会呈现跨学科的图书和数据展示,要求考生理解题干情境的设置,快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然后通过建构合理的思路和模型展示解答过程。

总的来说,各学科考查的重点是要求学生在设计新颖的情境下,运用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经由思维活动而不是回忆学科知识去解决专业的学科问题,这是未来新高考命题的发展趋势。

文章标签: # 考查 # 学生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