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实用类真题_高考实用类真题电子版

tamoadmin 2024-06-11 人已围观

简介1.求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版的2.省实2011届高三阶段检测(三)试题3.新高考ii卷语文阅读考实用类文本吗4.高考试题成语熟语类题目 解答技巧?(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

1.求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版的

2.省实2011届高三阶段检测(三)试题

3.新高考ii卷语文阅读考实用类文本吗

4.高考试题成语熟语类题目 解答技巧?

高考实用类真题_高考实用类真题电子版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求2010年辽宁高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版的

冲锋陷阵英姿焕发奋不顾身奋勇当先顶天立地昂首挺胸昂首阔步赴汤蹈火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面不改色勇冠三军骁勇善战镇定自若慷慨就义大智大勇仰不愧天一鼓作气一往无前鞠躬尽瘁傲然屹立居高临下光明磊落百炼成钢百折不挠背水一战堂堂正正力挽狂澜急中生智化险为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碧血丹心谈笑自若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智勇双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一个人把关隘,就是一万个人也攻找不开。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一鼓作气:古时在作战时,打第一通鼓,兵士都鼓足勇气;到第二通鼓,勇气逐渐衰弱;再到第三通鼓,勇气就消失了。一往无前:指不怕困难,一直向前。居高临下:指军事上占领高地,控制下面。鞠躬尽瘁:本指诸葛亮尽忠竭力以报国。现形容为工作不辞劳苦,贡献出全部力量。百炼成钢:比喻经过长时期的锻炼,才能成为坚强的人。百折不挠:形容意志坚强。

省实2011届高三阶段检测(三)试题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历史遗留下来的文学、艺术中的精品都有永久的魅力,后代人无法仿制。像《诗经》、《楚辞》都是被誉为不朽的作品。说它们不朽,无非是说它有比一般文学、艺术作品享有更长的寿命,在较长的时间里能继续发生影响,"不朽"并不具有哲学概念的"永恒存在"的意思。拿屈原的作品来说,汉朝初年的贾谊被感动的痛苦流涕,今天试找了一位大学中文系的青年来读一下,他的感受总难达到贾谊的程度,即使这位青年也有深沉的苦闷,满腹牢骚,《红楼梦》也是一部名著,和《诗经》、《楚辞》一样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五四”前后青年男女知识分子没有读过《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占少数,现在青年读《红楼梦》的比例显然要少得多。

以上现象,借用电信通讯的概念,可以称为“文化影响衰减”现象。远距离的通讯联络,讯号逐渐衰减,距离越远衰减越明显,为了防止衰减,中间没有接力站,是讯号得到增益,衰减现象之所以出现,是因为古人的处境与今人不同,古人的思想感受有与今人相同处,也由与今人不同处,世代相去久远,古今人之间感受的差别越大。

中国哲学有极丰富的文化遗产,孔子、老子等思想流派到今天还有影响。我们常听人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要继承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首先要发扬孔子的哲学。也有人认为孔子思想与今天中国的现代化关系不大,倒是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这两种看法都有根据,现在从文化影响的衰减现象来看,我不相信世界上有一种文化现象两千多年永远长寿而不衰减。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影响长久不衰,完全是凭借了两次接力站的补充,得到增益的结果,第一次增益,西汉的董仲舒抬出孔子为号召,增加了汉朝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宗教神学,在他的带动下,中国哲学史上出现了全国性的第一个高潮。思想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而变革的,当董仲舒的哲学不能应付佛教、道教的冲击,孔子的独尊地位保不住了,宋朝的朱熹起了第二次接力作用,把魏晋隋唐时期已经趋于衰减的儒家振兴起来。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形成了儒教经学,为了壮大自己,儒教洗去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从而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经典文句是凝固的,它的影响会随着时移世变而衰减,但对经典的解释却可以随时改变、充实,使它免于衰减,记载孔子言行的可靠经典《论语》,这部书不过一万多字,它对后世的影响主要来自各家的解释、阐发。朱熹的《四书集注》就经常用注解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取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不得不抬出孔子作为招牌。以迷为作,是古代学者通用的办法。辨明这个事实,就不难看清董仲舒的孔子是汉代的孔子,朱熹的孔子是宋代的孔子。“五四”时期提出“打到孔家店”,要打到的不是鲁国孔丘,而是经过朱熹改造的巩固封建社会的儒教。长久不衰的不只孔子一家,道教老子也火了两千多年,道教老子也是一个招牌。(摘编自任继愈《文化遗产的寿命》)

1. 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文化影响衰减”现象的一项是

A.《诗经》、《楚辞》虽然被人们称为不朽的作品,但在事实上它们只是比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存世的时间更加长久一些罢了。

B. 屈原的作品可以使汉初的贾谊感动的痛哭流涕,但是无法是今天的青年有同样深切的感受,尽管这个青年可能也由痛苦的遭遇。

C. “五四”时期,《红楼梦》在青年男女知识分子当中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但是现在《红楼梦》在青年中的影响则要小得多。

D.古人的处境跟今人有所不同,所以古人的思想感受也就可能跟今人有所不同,时代距离越远,古人和今人思想感受的差别就越大。

2. 下列关于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的理解,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 虽然孔子的思想在当时和后代都有影响,但是实际上按“文化影响衰减”的说法来看,单凭孔子思想自身,影响的力量只会越来越小。

B. 孔子的思想在秦汉之际出现了衰减,西汉董仲舒把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阴阳五行学说加进孔子思想中,使儒家学说在全国形成了一个高潮。

C. 魏晋隋唐时期孔子思想出现了第二次衰减,宋朝的朱熹把儒家学说变成儒教吗,并洗去了佛教、道教的心性修养内容,大大丰富了儒家经学。

D. 孔子的思想主要表现在《论语》一书中,由于这部书只有一万多字,不可能造成深远的影响,造成深远影响的主要是后代各家的解释和阐发。

3.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当我们说孔子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时候,是把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思想影响也一起考虑在内而这样说的。

B. 有人说,今天中国有些保守思想是孔子哲学造成的。其实这种保守思想应该后人加入的,并不是当初鲁国孔丘原来的思想。

C. 以述为作,就是通过注解古代经典的姓氏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为了获得权威性的理论根据,朱熹《四书集注》一书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D. 中国哲学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老子的道家思想和孔子的儒家思想同样长寿,当然道家思想中也同样存在着后人的接力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赵良淳,字景程,丞相乳愚曾孙也。少学于其乡先生饶鲁,知立身大节。及仕,所至以干治称,而未尝干人荐举。初以荫为泰宁主簿,三迁至淮西运辖,浮沉冗官二十余年。考举及格,改知分宁县。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讦,良淳治之,不用刑戮,不任吏胥,取民之敦孝,身亲尊礼之,至甚桀骜者,乃绳以法,俗为少革。咸淳末,除知安吉州。良淳至,日与僚吏论所以守御之备,悉举行之,时岁饥,民相聚为盗,所在蜂起。或请以兵击之,良淳曰:“民岂乐为盗哉?时艰岁早,故相率剽掠苟活耳。”命僚属以义谕之,众皆投兵散归,其不归者众缚以献。有掠人货财诣其主谢过而还之者。良淳劝富人出粟振之,尝语人曰:“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其言恳恳,足以动人,人皆倒囤以应之,已而范文虎遣使持书招降,良淳焚书斩其使。大兵至,军其东西门。先是,朝廷遣将吴国定援宜兴,宜兴已危,不敢往,乃如安吉见良淳,愿留以为辅。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已而国定开南门纳外兵,兵入城呼约:“众散,元帅不杀汝。”于是众号泣散去,良淳命车归府,兵士止之曰:“事至此,侍郎当为自全计。”良淳叱去之。命家人出避,乃闭合自经。有兵士解救之,复苏,众罗拜泣曰:“侍郎何自苦?逃之犹可求生。”良淳叱曰:“我岂逃生者邪?”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未尝干人荐举 干:请求

B.初以荫为泰宁主簿 荫:功绩

C.分宁,江西剧邑,俗尚哗汗 尚:盛行

D.取民之敦孝者,身亲尊礼之 身:自己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良淳关心百姓疾苦的一组是(3分)

①民岂乐为盗哉 ②时艰岁旱,故相率剽掠苟活而

③良淳劝富人出栗振之 ④使太守身可以济民,亦所不惜也

⑤其言恳恳,足以动人 ⑥人皆倒囷以应之

A.①②④ B. ①⑤⑥

C.②③⑥ D. 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良淳具有良好的素养和才干。他身为丞相赵汝愚的曾孙,自小师从同乡饶鲁,养成立身处事的操守,出仕后,他在所到之处都以干练而有治理才能著称。

B.赵良淳主管分宁县时多方改变当地不良习俗。他一方面礼尊敦厚孝顺的人,力求为百姓树立榜样;一方面对极为桀骜不驯者绳之以法,习俗因此稍有变化。

C.赵良淳主管安吉州时善于解决聚众哄抢事件,当时正值粮荒,抢劫之事频繁发生,他不同意以武力镇压,命令僚属晓以大义,以致有人交还了抢掠去的财物。

D.赵良淳面临危难时能够舍生取义,在安吉防守战中,吴国定打开南门让敌兵涌入。

良淳见大势已去,让兵士逃生,令家人出避,自己却不愿逃命,自杀而死。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

(2)众犹环守不去,良淳大呼曰:“尔辈欲为乱邪?”众涕泣出,复投缳而死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雨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繁华地:指京城。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高余冠之岌岌兮, 。芳与泽其杂糅兮, (屈原《离骚》)

(2)水何澹澹 。树木丛生, 。(曹操《观沧海》)

(3)噫!菊之爱, 。莲之爱,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周敦颐《爱莲说》)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页、四页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的大题对应大题号下方的方框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至⑷题(25分)

洗澡

王安忆

行李房前的马上路上没有一颗大树,太阳就这样直晒下来,他已经将八大包书捆上了自行车,自行车再也动不了了,那小伙子早已注意他了,很有信心的骑在他的黄鱼车上,他徒劳的推了推车,车却要倒,扶也扶不住,小伙子朝前骑了半步,又朝后推退了半步,然后说;’师傅要去哪里?”他看了那人一眼,停了一下,才说:“静安寺。”小伙子就说:“十五块钱。”他说:“十块钱。”小伙子又说:“十二块钱。”他要再争,这个时候,知了忽然鸣了起来,马路对面原来有一株树,树影团团的,他泄了气似的,浑身没劲,小伙子跃下黄鱼车,三五下解开了绳子,将书两包两包地搬上了黄鱼车,然后,他们就上路了。

路上,小伙子问他:“你家住在静安寺?”他说:“是。”小伙子又问:“你家有浴缸吗?”他警觉起来,心想这人是不是要在他家洗澡?便含含糊糊地说:“恩。”小伙子接着问:“你是在哪里上班?”“机关。”“那你们单位里有浴缸吗?”小伙子再问,他说:“有是有,不过……”他也想含糊过去,可是小伙子看着他,等待下文,他只得说下去:“不过,那浴缸基本没人用,太大了,需要很多热水。”

路两边的树很稀疏,太阳烤着他俩的背心,他俩的汗衫都湿了,从货站到静安寺,几乎斜穿了整个上海,他很渴,可是心想:如果喝汽水,要不要给他买呢?想到这里,就打消了念头。

小伙子又问道:“你每天在家还是在单位洗澡呢?”他先说“在家,可一想到这人也许是想在他家洗澡,就改口说“单位”。”这时有想起自己刚说过单位浴缸没人用,就又补了句:“看情况而定。”那人接着问:“你家的浴缸是大还是小?”他不得已地说:“很小。”“怎样小?”“像我这样的人坐在里面要蜷着腿。”“那你就把水放满,泡在里边;或者站在里面,用脸盆盛水往身上泼,反倒比较省水。”“是的。”他答应道,心里却动了一下,望了一眼那人汗淋淋的身子,想:其实让他洗个澡也没什么,可是想到女人说过“厨房可以合用,洗澡间却不能合用”的一些道理,就没再想下去,这时候已到了市区,两边的梧桐树高大而茂密,知了懒洋洋地叫着。风吹在热汗淋淋的身上,很凉爽。他渴的非常厉害,他已经决定去买两瓶汽水,他一瓶,那人一瓶,可是路边却没有冷饮店。

“我兄弟厂里,天天有澡。”小伙子告诉他。他想问问小伙子有没有工作,有的

话是在哪里。可他懒得说话,正午的太阳将他烤干了。望了望明晃晃的一条马路,他不知到哪里。他想,买两瓶汽水是刻不容缓了。那人也像是渴了,不再多话,只是埋头蹬车,车链条吱吱地响,他们默默地骑了一段。他终于看见了一个冷饮店,冰箱轰隆隆地开着。他看到冷饮店,便认出了路,知道不远了,就想:忍一忍吧,很快到家了。为了鼓舞那人,他说:“快到了,再过一条马路,就有一条弄堂,穿过去就是。”小伙子振作了一下,然后说;“这样的天气,你一般是洗热水澡,还是冷水澡?”他支支吾吾的小伙子又说:“冷水洗澡的时候舒服,热水洗过以后舒服。不过,我一般洗冷水澡就行了。”他心里一跳,心想这人是真要在他家洗澡了,洗就洗吧,然而女人关于浴缸文明的教导又响起在耳边,就没搭话。

到家了,小伙子帮他把书搬上二楼。他付了钱,又从冰箱倒了自制的橘子水给小伙

子喝。小伙子很好奇地打量他的房间,这是两间一套的新公房,然后说:“你洗澡好了,我喝了汽水就走。”这一回,他差一点要说“你洗个澡吧”,可最终还是把话咽了回去。那人坐了一会儿,喝完了橘子水,又问些关于他家和单位的问题,就起身告辞了,出门后说:“你可以洗澡了。”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骑黄鱼车的小伙子虽然早已发现了生意,但他骑车迎上前时,却后推了半步,表明他较有礼貌,也有些害羞。

B.文中使用的“黄鱼车”、“弄堂”等字眼所体现出来的地域色彩,有助于读者理解小说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C.如果“女人”没说过浴缸文明的那些道理,小说的主人公“他”就不会为是否让那小伙子洗澡的问题如此犹豫。

D.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和细致的心理描写,呈现主人公曲折微秒、复杂多变的内心活动,这是本文最突出的手法。

E.本文以写实的笔法,在貌似琐碎的叙述中,塑造了两个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传达出了作者褒贬分明的思想情感。

(2)小说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多次写到“太阳”、“树”和“知了”等,这样有哪些作用?请概括说明。(6分)

(4)“洗澡”作为这篇小说构思的关键,有主题思想,结构艺术、象征意蕴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作分析。(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黄遵宪的外交活动

作为清朝第一任驻日使馆赞,黄遵宪表现出很强的历史责任感,除协助公使处理外交事务外,他“既居东二年,稍稍习其文,读其书,与其士大夫交游”。黄遵宪不愿埋首经籍,主张“识时赏知今,通情贵阅世”,走经世致用之路。为了澄清过去封建士大夫对日本 的糊涂观念,“遂发凡起例,创为《日本国志》一书”。该书以“史家纪述,务从实录”为指导思想,力求客观地向中国人全面、准确地介绍日本的历史及现状,“详今略古,详近略远,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显然,黄遵宪想要通过叙述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历史,为中国的改革提供借鉴,书中以叙述日本历史为经,以评论古今得失为纬,用“外史氏曰”的形式,阐发他的同解,从而把自己的改革思想揉合进日本的叙述之中。

1891年11月1日,黄遵宪被任命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带,到任后,他详察南洋各岛情形,体察侨民疾苦,并着手改善侨胞待遇,当地英国殖民者设立的华民政务司“名为护卫华人,实则事事与华人为难”,甚至敲诈勒索。黄遵宪一面与贡国殖民主义者斗争,一面将《大清律例》中有关财产各条抄出,并译成英文,要求总督交给华侨聚居地承审官“一体遵办”,以保护华侨的财产,同时,黄遵宪还白日提倡发展华文教育,改会贤社为图南社。分亲任社长,拟定学规,每月设定课题,鼓励南洋诸生学习中国文化,研究地方礼俗,关心民事民疾,当他卸任归国时,门生潘百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用“遂 佰文明开”、“无异岭表韩公来”表达对都是的赞誉之情。

《马关条约》签订后,准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中日对方进行其休交涉时,黄遵宪受委派评选苏、杭两地谈判事宜。他谈判的对手是日本著名外交家珍田舍已,当时,珍田摆出一副盛 气凌人的架势,要求在苏、杭开埠,专界专管,并且蛮横地说:“奉本国政府接收专管租界之合,但求按约指地。”黄遵宪毫不示弱,不为其气势所慑。他援引《马关条约》条文,指出“新约所评,只许通商,遍查中文、日文、英文,并无许以苏州让人一地,听日本 政府自行管理 之语”,拒绝了珍田的无理要求,分又新自草拟《商埠议案》,凡时《马关条约》文本语焉不详的地方,只要有有昨于挽回中国自主要利的“无孔不钻”,“无微不至”,从而有理有利有节地挫败了珍田舍已的嚣张气焰,在国家民族危亡的情势下为中国争了口气。

黄遵宪在《上某星使论外交家尽职书》中,把他十几年问处理外交事务的经验总结为“挪展之法” “渐摩之法”和“抵制之法”,其中最重要的是“抵制之法”,因为在他看来,当时清朝处于列强环视之下,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已祸害多年,在对外交涉中只图能多挽回些利权,以保国民生计,又因为在弱肉强食的竞争原则下,弱国无外交,与帝国主义的斗争就不能不讲究策略,分阐述说:“于固执已见,则诿以彼国来明我意;于争夺已权,则托于我国愿同协力;于要求已利,则谬谓两国均有利益,不斥彼之说为无理,而指为难行;不以我之说为必行,而请其酸度。”即在谈判中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把事情弄僵,购误全局,一定要掌握好谈判分寸,应想方设法达到自己的目的,同时又不至于使对方下不了台,交不了差。黄遵宪继续阐述说:“不以彼不悦不怿而阻而不行。言语有时而互驳,而辞气终不愤激;辞色有时而受拒,而请谒终不惮烦;议论有时而改易,而主意终不游移。将之以诚恳,济之以坚贞,守之以含忍。”黄遵宪认为,凡此种种交涉手段和谈判策略,最终是要达到使“吾民受护商之益”,即保护并发展民族工商业的目的。 (摘编自郑海麟《黄遵宪传》)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为了纠正封建士大夫对日本的错误观念,实现他“识时贵知今,通情贵阅世”的主张,黄遵宪一到日本,就开始了《日本 国志》的编撰。

B. 黄遵宪从新加坡卸任回国时,他的学生潘百实实禄在《送黄观察公度夫子返国》一诗中,把他比作唐代曾在岭南蛮荒之地传播文明的韩愈。

C.在中日两国关于苏州、杭州作为通商口岸的谈判中,珍田舍已要求专管按约指地,以挽回自主的权利,而且态度蛮横,盛气凌人。

D.黄遵宪 根据他十几年间处理外交事务的心得,归纳出“挪展之法”、“渐摩之法”和“抵制之法”,从而把分的实践经验上升为外交谈判策略。

E. 本文通过对黄遵宪外交活动及其思想 的记述,反映了他外交思想中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刻划了他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且勤于著述的外交官司形象。

(2)黄遵宪所指撰《日本国志》一书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

(3)从文中看,作为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的主要功绩是什么?请简要论述。(6分)

(4)黄遵宪认为。在当时的形势下,外交谈判应该坚持“诚恳”、“坚贞”、“含忍”三项原则,请选择其中一项,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8分)

新高考ii卷语文阅读考实用类文本吗

2011届广东省实验中学高三阶段检测(三)试题

一、本大题4小题,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运载/主宰 偌大/信守诺言 包扎/垂死挣扎

B.隽永/手绢 频率/濒临灭绝 纤绳/纤尘不染

C.狡黠/狎侮 喷薄/厚古薄今 诋毁/中流砥柱

D.降解/绛红 调动/风调雨顺 褪色/敷衍塞责

2、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3分)

呼和浩特警方通报称,蒙牛集团“未来星儿童奶”负责人安勇在网络上别出心裁地发布了多篇诋毁伊利产品的文章。这次恶性营销事件给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敲响了警钟。媒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旦一些不准确的消息发出去,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就要求传媒业的从业人员一定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和高尚的职业操守。如果把捕风捉影、未经核实的消息传播出去,造成了重大损失,即使不构成犯罪,民事责任也不能免除,这一点毋庸置疑。

A.别出心裁 B.不堪设想 C.捕风捉影 D.毋庸置疑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法国工人在大罢工了一个星期后,法国社会经济运转出现严重迟缓。马赛街头垃圾堆积如山,炼油厂工人封堵油库使法国几乎断油,交通也大受影响……

B.由于遭遇近5年来最强冷空气袭击,中国北方多地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中央气象台预计,未来三天,这股冷空气将继续南下,影响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

C.从国际社会的发展经验看,社会转型期一般是黄金发展期,但也容易变成矛盾凸现期;而我国目前的矛盾凸显,主要是因为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作为造成的。

D.夜郎国是我国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小国,它的历史大致可以追溯到战国至西汉成帝和平年间,存在约300年,之后神秘消失。其中心位置至今尚无定论。

4.对下面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或许未来水电的对照物将不仅限于我国三峡、巴西伊泰普或者美国胡佛大坝这些“庞然大物”,那些设计新颖的小水电站也将成为一道养眼的风景。

②现今世界1/5的电力都是来自水电。

③欧洲一批科学家正在思考和设计兼具环保和效率的小水电站,并取得了不错的进展。

④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水电站总是和高高的水塔和巨大的堤坝联系在一起。

⑤水电可以说是可再生能源最古老的表现形式。

⑥作为目前唯一一种技术比较成熟、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的绿色能源,水电的发展突飞猛进。

⑦但是“大块头”的水电站不可避免会深刻影响甚至严重破坏周边生态环境,使得水电总是

头顶一块瑕疵。

A.⑥⑤⑦④①②③ B.⑥②⑤⑦④①③

C.⑤④⑥②⑦③① D.⑤⑥③②①⑦④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一9题。

超然台记 苏轼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

夫所为求福而辞祸者,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福。夫求祸而辞福,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

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如隙中之观斗,又焉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

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行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完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棱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余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

方是时,子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节选自苏轼《超然台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物有以盖之矣 盖:遮蔽,蒙蔽 。

B.余自钱塘移守胶西 守:把守,守住

C.释舟辑之安,而服车马之劳 服:承受,承当

D.岁比不登,盗贼满野 比:接连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 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B、以福可喜而祸可悲也 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

C、美恶之辨战乎中 乐哉游乎

D.自其内而观之 夏凉而冬温

7.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体现作者“超然物外”思想的一组是 (3分)

①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

②斋厨索然,日食杞菊。

③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

④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

⑤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

⑥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⑤ D.①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凡物都有可欣赏的地方,只要有超然物外的思想,就能随遇而安。

B.作者到胶西一年之后,身体丰腴了,白发逐渐变黑了,这是他超然物外的最大快乐。

C.作者登台远望,联想到古人功业,可见作者虽然身在西胶但建功立业的理想尚在。

D.正因为作者能够“超然于物外”,所以其弟才以“超然”二字命名此台。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4分)

南望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

(2)翻译下面句子。(6分)

①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3分)

译文:

②余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7分)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韦庄

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

此去与师谁共到?一船明月一帆风。

注敬龙:日本和尚名。韦庄(836-910),字端己,唐末五代诗人。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这两首诗都是为送别朋友而作,请分析这两首诗所表现的情感的异同。(3分)

(2)请赏析《送魏二》一诗的两种写作手法。(4分)

11.默写。(6分。每句1分。)

(1)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 (陶潜《归园田居》)

(2)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 。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3) ,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

(4)执手相看泪眼, 。念去去、千里烟波, 。(柳永《雨霖铃》)

(5)满地黄花堆积, , 。 (李清照《声声慢》)

(6)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 。(高适《燕歌行》)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

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与文化缺失

蒋信伟

手机文学不是文学的大餐,而是文学的点心。点心虽小,却别有风味。手机文学不可能也不必要承载多厚的社会内容,获得多大的艺术感染力,甚至可以说,手机文学应当是一种“笑”的文学,应该在“笑”字上做文章,能够给人以轻松释放、付诸一笑之感,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起至一种调节心情的作用。如果说艺术张力是手机文学的存在之本,那么幽默、讽刺、灵动是手机文学的生命之根。

幽默可以解开心情凝滞的结扣,释放出生命快乐的种子。幽默风趣,足以让人开心一笑。

讽刺如果离开了幽默,就会丧失内在的艺术韵味,成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绝妙的讽刺总是和幽默互为表里、融为一体的。

灵动剧是生命智慧的自然流露,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心有灵犀”。换句话说,也就是创作者说出了读者想说却没有说出,或者没有想到却极想想到的东西。其实,正如幽默与讽刺交互相融一样,灵动有时也融合在幽默与讽刺之中,从而形成一种多样化的审美意味。当然,在这种幽默、讽刺、灵动的审美追求之中,不时也透露出后现代的气脉,表现为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

手机文学的产生,说到底是技术消费时代对文学产生冲撞的结果,也是文学嫁接现代商业生活方式的结果。走产业化之路,追求商业利益,是手机文学的初衷。下载,送成为事关手机文学命运的两件大事。就传统文学来说,手机文学在技术时代.市场经济的双重语境下,难以避免要犯下“两宗罪”,也就是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

手机文学在机械复制和过分媚俗求利双重缺失影响下,必然产生大量的“快餐文化”甚至“文化垃圾”。手机也就不再是文学的一块阵地,相反,却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点心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变了质的点心毕竟是有害的,对于广大手机文学读者来说,“变了质”的手机文学无疑也会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因而,不能不说,手机文学悄然兴起的背后也 隐含着文化的缺失与忧虑。

不可否认,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对它的任何一种夸大或贬低都是不切实际的妄谈。正视手机文学的艺术诉求和文化缺失,对于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选自《文汇报》)

12、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手机文学无法承载丰厚的社会内容,因而它的艺术感染力不大。

B.手机文学大多令人开心释怀,因而受到许多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

C.手机文学的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交流,常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美好感觉。

D.手机文学就像点心一样,固然花样繁多、别有味道,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

E.手机文学在某些状态下也会变成为一种潜在的“文化毒害”。

F.要引导手机文学朝着健康、优质的方向发展,阻止手机成为了文学沙化的制造者。

13、对手机文学“幽默”“讽刺”“灵动”三种特性相互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幽默”“讽刺”“灵动”相辅相成,是手机文学的根本特性。

B.手机文学惯用讽刺手法,正在演变为一种变相的挖苦与谩骂,缺乏幽默和灵动。

C.灵动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它必须与幽默、讽刺融合在一起,形成手机文学独特的审美意味。

D.当前手机文学平面化、碎片化、解构化的艺术倾向,是追求幽默、讽刺、灵动的结果。

14.手机文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文学建设中有什么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3分)

15.根据文本内容,概括手机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特点。(5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怅对花魂

王充闾

去年中秋节前两天,妻子打来电话,说家里的昙花已经绽蕾,马上就将开放,催我快速回去观赏。

推开屋门,只见妻子正全神贯注地观察着那盆平素并不引人注意的昙花。在扁平的叶状新枝的边缘,翠玉般的花蕾,无风自荡,颤颤摇摇,似乎不胜负载;过了一会##儿,竟和**特写镜头里的一模一样,逐渐地,逐渐地张开了,中心闪现出一簇黄澄澄、金灿灿的花蕊,每一茎都像纤细的金丝,又像粉蝶的触须,在微微地颤动。四围的层层花瓣上的每根筋络,还在拼力地向外舒展,仿佛要把积聚了多年的气力和心血,尽情地倾泻无遗。

有人嫌它花时太短,稍纵即逝。其实,这是过苛的挑剔。生命无论短长,关键是看它有无亮色;没有亮色的生命,再长也不过是一片虚空。只要能在“一现”之中,像一颗陨星冲入大气层之后,能在剧烈的摩擦中发出耀目的光华,同样称得土星云灿烂。

据说,昙花原属热带植物,为了避开日间的燥热,便躲在深夜里开花。史载,南宋画家、词人张铉当牡丹开放时,招邀好友举行赏花盛会,宾客齐集后,吩咐开帘通气,立刻满座皆香,然后伴以歌姬舞女,檀板清樽,喧腾彻夜。我想,这种“厚爱”如果施之于昙花,肯定是难以忍受的。

我默坐一旁,仔细地端详着这隽秀的幽姿。超逸,雅静,妙相庄严,这哪里是花?分明是一颗怦怦跳动着的心!此刻,我既满怀着兴奋,也夹杂着一种酸楚与歉疚,不觉慢慢地沉浸在如烟往事的回忆里。

记得是暮春时节,一位朋友赠给我一段昙花的叶状嫩枝。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我顺手将它插在一个幼苗尚小的菊花盆里。十几天后,它竟扎下根须,渐渐长大起来。我于养花纯属外行,如何给水施肥,全然不懂。有时看盆里发干,就随手将一大杯凉茶倒进去。赠花的朋友发现后,嗔怪我硬拉着李逵去跟张顺泅水。原来菊花耐湿,而昙花喜干。我这么“一锅煮”,岂不苦了它也!此后,我就把它移进另一个小花盆里。转眼间,一千个昼夜过去了,这株昙花却硬是在寂静的秋夜里悄然开放,把心灵中最美好的东西和盘托出,给人们以爱的温馨和羡的享受。

冰心老人写过这样的诗句:“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想到这些,我益发觉察到心中留下的缺憾。我筹划着,明春一定买个大花盆,满装上肥沃、松软的腐殖土,早早地把它移植过来,殷勤、合理地加以培护。

…………

呀!昙花巨大的花冠已经垂了下来,花瓣全部闭合了。再看那青葱的枝叶,似乎也渐形枯萎。这该是长期疏于管理、养分匮乏所致。昙花,昙花!为着绽放一朵奇葩,竟然使尽浑身解数,最后力尽而竭!做人果能如此,也就很够标准了。

自然界的花卉自有其生长的规律,本与人事无关。但事有可鉴,理有可通,有时一些物象也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怅对花魂,我蓦然记起《随园诗话》中记载的一则轶事。一个叫陈浦的老寒士,带着自己的诗稿,请求当时的诗坛巨擘袁枚评点。袁枚日夕游宴于权贵、才女之中,对这个寒士的诗稿并未重视,随手放在一边。几年后想起了这件事,取出诗稿细细品玩一遍,发现作者原是一个才分很高、颇有造诣的诗人,诗稿中不乏一些传世之作。他便忙着打听其人下落。不料,这位老寒士早已在贫病交攻之下黯然故去。袁枚满怀深情地录下已故诗人的七绝:“贫归故里生无计,病卧他乡死亦难。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身后识方干!”然后,凄然地在《诗话》里写道:“呜呼!余亦识方干于死后,能无有愧其言哉!”

这里说的方干,是唐代的诗人,很有才识,科场失意后,息形山林,郁郁以终。后来,朝廷发现了他的才干,追认他进士及第。但逝者已矣,已经于事无补了。这种情况,今天不是也时有出现吗?

(选自2007年8月8 日《今晚报》,有删改)

16. 作者认为昙花之“魂”是什么?(4分)

17. 面对昙花,“我”为什么“既满怀着兴奋,也夹杂着一种酸楚与歉疚”?(5分 18. 常见的昙花之作,大多取“赞”,而本文却取“怅”,你认为恰当吗?既然写“怅”,为什么还花那么多笔墨去写昙花之美?请作简要分析。(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第19~22题。

哭泣的昆虫

徐鲁

法国作家法布尔的一生,是为昆虫的一生。他活着的时候,他尝了生活的贫困和来自人世间的歧视与偏见的滋味,而唯一能够给他带来温暖与安慰的,是他所钟情的昆虫世界。

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雷翁村的一个农家。贫穷的乡村生活并没有给他的幼年送来玫瑰花,可是,慷慨无私的大自然,却给这个天真的纯朴的孩子送来了鸟巢、蘑菇、蟋蟀,以及白鹅、牛犊和绵着等等。他小时候对花草虫鸟一直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当他一心惦记着一只小鸟的时候,他往往是非要亲眼看见鸟巢、鸟蛋和大张着小黄嘴的鸟娃娃不可,说什么也得看。

整个中学阶段,小法布尔家因为生计所迫,几次迁居,飘泊不定。15岁那年,他报考一所师范学校被正式录取。毕业后,他进入一所中学当上了一名教师。

有一次,他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课间休息时,他在一堆石头上突然发现了一个垒筑峰的精巧蜂窝。仿佛是电光一闪似的,他自幼年起就十分感兴趣的、而且一直保留在心灵中的那个昆虫生活的一角,一下子被照亮了!

那一瞬间,他觉得,自己的“虫心”就像一窝正在晒着太阳、睡着午觉的小山鹁,被一位偶尔走过的行人一下子给惊醒了,纷纷张开了晶亮的翅羽。他下定决心,要做一个为昆虫书写传记和生命史的人。他觉得,他从小时候就开始憧憬的,“可以用尊姓大名,向田野大舞台上成百上千的演员们,向田边小道旁或成百上千冲我们张开笑脸的小花们,热情致意”的时候,已经来临了。

这一年,他还不到20岁。

他知道,要想实现这个理想,必须先把自己当作昆虫中的某一种,在十分冷酷和相当复杂的生存环境中抗争、奋斗,就像他写到过的蝉儿,要想获得阳兴下的欢乐,必须首先忍黑暗的地底下的苦工和劳役。

在漫长的教师生涯中,法布尔坚持自修,直到取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同时,他利用所有业余时间,一丝不苟地进行动植物观察记录,废寝忘食地致力于发现和揭示昆虫的生存真相。

某些“科班出身”的生物学权威对他怀有偏见,使他在人世间缺少知音,但他可以向他的昆虫们倾诉衷肠.他写道:“我亲爱的虫子们,一旦你们因为做不出被人称道的事而说服不了那群财大气粗的人,我就会出来说话,会这样告诉他们:你们是剖开虫子的肚子,我却是活着研究它们:你们把虫子当作令人恐惧或令人怜悯的东西,而我却让人们能够爱它;你们是在一种扭拽切剁的车间里操作,我却是在蓝天之下,听着蟑鸣音乐从事观察……你们倾心关注的是死亡,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

1879年法布尔的《昆虫记》第一卷问世。他把第一篇颂歌,献给了一种许多人也许没有什么好感的昆虫——食粪虫。他沿用古埃及人对这种昆虫的尊称,称之为“圣甲虫”。

他怀着对渺小生命的充分尊重与热爱,去描写昆虫世界,去发现那些神奇、美妙的生命的奥秘,去赞美和讴歌那些仁义、高尚的生命的尊严与含义。他相信,无论是在黑夜中的草丛里,还是在雨水之后的泥土下,都闪烁着奇异的人性的光芒。

他观察到,一只蝉儿,从小小的蝉卵到幼虫发育成熟,要在黑暗的地底下生活四年时间。而它破土而出,爬到绿树上高歌的时间,却只有短短的五个星期。

在秋夜的月光下,他悉心倾听那情趣盎然的,“荒石园”里的蟋蟀的音乐会……

1915年11月,严冬即将来临的时候,离他92岁生日只差一个月了,这位终生与昆虫为伴,并且以昆虫为琴拨响了人类命运的颤音的巨人,安然而逝。

他死的时候,在他亲手建造起来的一座昆虫们的乐园——“荒石园”里,那些尚未冬眠的昆虫,都在黑暗的角落里哭泣。它们用各自生命的鞘翅,为它们这位共同的老朋友合奏了一支安魂的乐曲。

(《散文选刊》2009年第10期,有删改)

19.作者引用了法布尔的“我亲爱的虫子们……我悉心观察的是生命……”一段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20.“他相信,无论是在黑暗中的草丛里,还是在雨水之后南泥土下,都闪烁着奇异的人性的光芒”一句中,“奇异的人性的光芒”具体指什么?(4分)

21.为什么文章纪念法布尔却以“哭泣的昆虫”为题目?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

22.下面是日常生活中的三个口语交际情景,在词语运用方面分别存在不恰当的地方,请指出并加以改正。(6分)

①情景一:某访谈节目:当主持人得知对方的父亲因病刚刚离去,立即语气沉痛地说:“我代表观众对家父的过世表示哀悼,请节哀顺变。”

②情景二:某高校学生去看望5年未见的中学班主任,一见面,这个学生紧紧握住老师的双手激动地说:“老师,久仰了。特别想念您,身体还好吧?”

③情景三:某著名作家的博客里有这样一条留言:x老师;拜读了您的新作,受益匪浅,很多地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您真不愧是散文的鼻祖啊!

23.请从下面的材料中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给“功夫茶”下个定义,不超过50个字。(6分)

功夫茶起源于宋代,在广东潮汕一带最为盛行。品功夫茶是潮汕地区最盛行的风俗之一,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功夫茶的影子。功夫茶采用的是乌龙茶叶,如铁观音、水仙和凤凰茶。鸟龙茶介乎红、绿茶之间,为半发酵茶,只有这类茶才能冲出功夫茶所要求的色香味。功夫茶和其他茶的喝茶方法有别也在于茶具。功夫茶所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是陶瓷。一套简单的茶具一般要包括一盖碗、三茶杯、一茶盘、一茶池、一壶、一锅、一炉。之所以叫功夫茶,是因为这种泡茶的方式极为讲究。它冲泡的步骤很容易学,但是易学难懂,说它是一门艺术并不为过。

高考试题成语熟语类题目 解答技巧?

是的。根据查询全国高考显示,新高考2卷语文阅读考实用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是一种偏向于实际工作所需要用到的文章。具有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中简洁、易懂、时代鲜明、实用性强等特点。也是高考考试题型的一类。

成语是每年高考语言运用类试题的考查热点,题型一般以四选一的客观题为主。认真分析近年来高考成语试题的干扰项,我们发现成语误用的类型主要有望文生义、用错对象、褒贬误用、不合语境、谦敬错位、搭配不当、自相矛盾和重复累赘等。下面,结合实例给同学们谈谈不同错误类型的解答技巧。

一、望文生义

所谓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的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有些成语有表、里两个意思,而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如果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就会犯“望文生义”的错误。解答这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握重点语素。例如成语“文不加点”,是说“写文章非常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下笔成章。“点”,在这里是“涂改”的意思,而不是字面意思——“文章不加标点符号”。再如“别无长物”,是指“没有多余的东西”,形容贫穷。“长物”指的是多余的东西,不能理解成“特长”。再如“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这里的“刊”,指削除刻错了的字,“不刊”是说“不可更改”。这类望文生义现象的出现主要是考生对成语中个别语素没有把握到位。

(2)把握引申义。例如成语“坐地分赃”,字面意思是“坐在地上分取赃物”,其真正意义为“不亲自偷抢而坐在家里分取赃物”。如果仅从字面理解就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再如“目无全牛”,比喻技术娴熟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耳提面命”,形容长辈教导热心恳切。这些成语仅从字面理解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把握它们的引申义。

二、用错对象

用错对象,即因不能准确把握成语固定的使用对象、范围而误用。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合对象。例如2010年全国Ⅰ卷第2题C项: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声情并茂”指“声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情感充沛动人。这里用来指“剧本”,不合适

(2)范围扩大。例如将“举案齐眉、破镜重圆、相敬如宾”等用于夫妻之间的成语而用于一般人等。

(3)关系错位。例如:历史上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等,汗牛充栋。此中的“汗牛充栋”只能用来表达书籍多,用于指人就是关系错位。再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B项: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指男性,显然不对。

三、褒贬误用

很多成语有着鲜明的感彩,或褒,或贬。运用时,要注意目的、场合、对象。赞扬、夸奖的时候要用褒义成语,贬斥、批评的时候要用贬义成语。命题者往往故意褒词贬用,贬词褒用。例如2010年辽宁卷第13题C项:奶奶去世已经十年了,但他生前对我的疼爱之情我却一直铭记在心,耿耿于怀,这份情和爱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耿耿于怀”指事情(多为令人牵挂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一般带有贬义,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A项:司机张师傅冒着生命危险解救乘客的事迹,一经新闻媒体报道,就被传得满城风雨,感动了无数市民。“满城风雨”形容事情传遍各处,到处都在议论着,多指坏事,是贬义词,与语境不合。

四、不合语境

实用成语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与语境不合,会造成误用。例如2010年江西卷第3题C项: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想看。“刮目相看”是指“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和事”,句中说挪威队已经是上届的冠军,表现十分出色,再用“刮目相看”,显然是不合语境。再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C项: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分类处理。“信手拈来”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假思索,就能写出来,用在“捡垃圾”的语境当中,显然不恰当。

五、谦敬错位

谦词,是人们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的表示谦虚的言辞,只能用于自己。敬词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只能对他人。成语运用中,如果辨别不准,就会导致谦敬错位。比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筚生辉。“蓬荜”指用蓬草荆竹编制的门,形容贫穷人家。此成语的意思是“使穷人的家增添光辉”,是个谦词,只能用于己,把它用对方身上,犯了谦词敬用的错误。再如:我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做到了海纳百川,虚怀若谷。“虚怀若谷”形容非常谦虚,表示对别人的敬意,把它用在“我”的身上,犯了敬词谦用的错误。

六、搭配不当

成语依据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一是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二是主谓搭配不当,三是介宾搭配不当,四是某些动词不能带宾语。例如: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豆蔻年华”专指“十二三岁的少女”,此处作“大学生”的定语,不恰当。再如: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很有力量,在民间流传很广,影响极大。“漠不关心”不能带宾语。再如: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后面也不能带宾语。

七、自相矛盾

自相矛盾,指前后说法不一。例如2010年江苏卷第2题B项:近年来,在种种灾害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防患未然”指“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之前采取预防措施”,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矛盾。再如: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不以为然”意思是“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既然不认为孩子的毛病是对的,下面就应讲他相应的反应和措施,或批评教育,或纠正其非;但是该句中的“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小怪”显然并非“不以为然”之后相应的正确态度,而是一种相反的态度。因此,该成语与语意发生了抵牾,如改用“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就可消除逻辑事理上的矛盾。两个成语,一字之差,意思却相去甚远。

八、重复累赘

重复累赘,是指不明白成语的确切含义,从而造成了语境中的一些词的含义与成语自身的含义重复。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经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重复啰嗦。例如: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再如: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

成语误用还有其他类型,本文不能尽述,希望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多练习,努力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文章标签: # 文学 # 手机 # 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