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今年高考语文的题目-今年高考语文的题目有哪些
tamoadmin 2024-09-28 人已围观
简介1.今年高考语文题目是什么2.辽宁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什么3.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今年高考语文题目是什么今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独立的空间。”2023安徽卷:“当代青年人应该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内成长沉淀”今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独立的空间。”写一篇不少于800
1.今年高考语文题目是什么
2.辽宁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什么
3.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今年高考语文题目是什么
今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独立的空间。”
2023安徽卷:“当代青年人应该在一个属于自己的环境内成长沉淀”
今年高考语文作文是一篇材料作文,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围绕“安静一下不被打扰,让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有独立的空间。”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自命题作文。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拟,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扩展资料: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全国经济发展的战略要冲和国内几大经济板块的对接地带,濒江近海,有八百里的沿江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拥长江水道,外承沿海地区经济辐射,经济、文化和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有着历史和天然的联系。
安徽文化发展源远流长,由徽州文化、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多元文化圈组成。
截至2021年底,安徽省拥有文化馆123个,公共图书馆131个,博物馆230个(含非国有博物馆),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05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5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15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99项,省级名录479项。
文化:
在繁昌区人字洞发现距今约25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址。在和县龙潭洞发掘的三四十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和县猿人”遗址,表明远古时期已有人类生息繁衍在安徽省这块土地上。
在东至县发掘了有着安徽“周口店”之称的距今40万年年前的华龙洞,在蚌埠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双墩遗址,是淮河中游地区已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是淮河流域早期文明有力证据。安徽及相邻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约有上千处。
安徽省文化主要由淮河文化、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庐州文化等组成。
辽宁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什么
辽宁今年高考语文作文的题目是: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022年高考作文题目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微纪录片,介绍一组在不同行业奋发有为的人物。他们选择了自己热爱的行业,也选择了事业创新发展的方向,展示出开启未来的力量。
有位科学家强调,实现北斗导航系统服务于各行各业,“需要新方法、新思维、新知识”。她致力于科技攻关,还从事科普教育,培育青少年的科学素养。有位摄影家认为,“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是民族的,血脉的,永不过时”。
他选择了从民族传统中汲取养分,通过照片增强年轻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有位建筑家主张,要改变“千城一面”的模式,必须赋予建筑以理想和精神。他一直努力建造“再过几代人仍然感觉美好”的建筑作品。
复兴中学团委将组织以“选择·创造·未来”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
1、明确写作目标。在做作文前,需要明确自己的写作目标,结合题目,确定立意、要点和文体等方面的要求。
2、理清思路。在写作前,先要理清思路,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和思路,然后合理地组织文章内容,使文意连贯,言之有物。
3、审题考虑。深入审题考虑,不仅要把握题目中的核心要素,还要考虑其所涉及的更大范围的社会议题和人类生存问题。
4、语言表达优化。高考作文要求语言表达准确、流畅、有力,具有独特的文风冷静、理性,而且得体、得真,要注意词汇积累,语言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5、确定适合的文体。高考作文有多种不同的文体,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等。根据具体要求,确定适合的文体来表达意见和观点。
6、时刻关注字数。高考作文字数有限制,所以要在文章有准确观点和流畅语言的基础上,控制好字数,避免过度冗长或不够严谨。
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全国乙卷:一花独放不是春
全国甲卷:人·技术·时间
甲卷作文解析:
“时间”是这道写作试题材料的重要关键词,时间的有限性、不可重复性,构成了探索人生意义的基本前提。人与时间的关系是永恒的主题。
如何安排时间、驾驭时间,是人类自我意识的彰显。生活中,对时间的计划、安排与体验,就是时间观念的具体表现;这是考生立意行文时感受与思考的起点,也是入手写作一个最直接的切入点。
“技术”,是材料里的另一个关键词。在人与时间的关系中,“技术”是一个重要变量。怎样通过技术更好地掌控时间?利用像编写计划单、任务书、行程表等一些技术,我们得以更好地规划日程、安排学习。
利用工业革命诞生的一些技术,如机器生产、交通工具,我们得以扩大交往范围,拓宽时空界限;利用信息技术及互联网,如智能手机、智能家居、智能物流等,我们得以让经历的时间变得更有质量。
乙卷作文解析:
学生在把握这两则材料的内涵、关系基础上,可写的空间与切入角度是相当多的。熟悉政治、了解国际大事的同学可以就一些重大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文明的多样性、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
也可以结合当下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困境的解决去探讨科技发展中的自力更生与借鉴学习。“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在语文卷出现这道题,与政治卷中的作答是不一样的,“认识与思考”不是在讲立意和结论本身,重点在于立意与结论的形成过程。
前述对作文材料的立意阐释,在文章写作中应转化为对鲜活事例的展现、对丰富事实的分析。那些事实材料在心中涌现,得以筛选并经语言文字外化的过程,也是内在思维的碰撞过程、情感的激荡过程。
从材料字面回到生活与成长,也能写出很好的议论或记叙文章。如果学生能结合个人生活与求学经历,从身边具体事例谈起,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让读者返回“现场”,写活场景中的人与事,写透对材料的认识。
这不只是考场上令人满意的作文答卷,也是学生对中学时代提交的思想认识与生活总结,正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阶段的具体表现。两则材料都“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