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

tamoadmin 2024-07-20 人已围观

简介1.全国高考状元名字2.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3.各省的高考状元都有谁?4.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5.考上清华的考生都有什么特点?山西省理科高考状元得了709,文科高考状元得了649。2022年山西省理科一本分数线是498,二本分数线是417;文科一本分数线是517,二本分数线是450。今年山西省理科高考状元得了709,文科高考状元得了649。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690分,理科状元:李

1.全国高考状元名字

2.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

3.各省的高考状元都有谁?

4.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5.考上清华的考生都有什么特点?

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状元熊轩昂,北京高考状元熊轩昂

山西省理科高考状元得了709,文科高考状元得了649。

2022年山西省理科一本分数线是498,二本分数线是417;文科一本分数线是517,二本分数线是450。今年山西省理科高考状元得了709,文科高考状元得了649。

北京

文科状元:熊轩昂690分,理科状元:李宇轩705分

天津

文科状元:王逸666分,理科状元:王雨菲707分

重庆

文科状元:刘之铭677分,理科状元:杨馥伟720分

江苏

文科状元:李天宇428分,理科状元:潘慰慈443分(满分480)

江西

文科状元:金淼675分,理科状元:刘浩捷700分

广西

文科状元:韩思雨681分,理科状元:方建勋、胡腾戈708分

全国高考状元名字

高考考大学,有些人一举考上985名校,进入北大清华这样的双一流大学学习。有些人发挥不理想,只能考一个二本院校,甚至只能读三本或专科。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分析呢?有些人认为,那些能够考上985名校的考生,都是因为智商超常,一般人无论如何努力都追不上他们。实际情况真的是这样吗?

考上985名校,有智商的因素在起作用

有人认为,考生能够考上985名校,肯定与智商的因素不无关联。确确实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能够看到一部分考生,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特别优越的教学条件,但学习就是超乎常人的优秀。甚至,一部分学生家长是文盲,学生自己从小到大在学习上都没有人辅导,也没有上过什么辅导班,但学习就是一如既往的优秀。还有一部分学生,从小到大边学边玩,玩得比别人多,学习成绩还比别人好,只能解释为智商超常。因此,智商因素在高考过程中肯定发挥着积极作用。

比智商更重要的是勤奋

虽然说,个人的智商可能会对学习有影响,但是,智商对学习的影响仅仅是一部分。对于多数考生而言,比智商更重要的是勤奋。智商高的考生,如果不学习不努力,基本上也很难考上985名校。实际上,纵观那些考进北大清华的高材生的学习经验,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在学习上发奋努力的楷模。有些人只是看起来显得轻松,但实际上他们只是在人前轻松,在人后有多努力,可能别的考生根本看不到。

家庭出身也很重要

曾经的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就认为,自己能考上高考状元,家庭出身非常重要。他出生于一个外交官家庭,从小衣食无忧,父母又是精英阶层,不管是在家庭氛围还是在学习条件营造上,都能为他创设最优的条件。农村家庭的孩子,有些人根本没有钱上学。但是,对于熊轩昂这样的人,想追求什么,只要合理,父母可能都会竭尽全力帮其实现。在家庭教育上,出身于精英阶层家庭,父母往往更重视基础教育,确保孩子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总之,能够在高考中考上985名校,不仅仅要考虑智商因素,还要考虑家庭因素,更关键的是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和勤奋。对于这个问题,你还有什么别的看法呢?

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吗?

以下是近年来高考状元的名字合集:李昀蔚、张姝雅、高溪屿、尚佳钰、赵西麟、熊轩昂、李宇轩、王逸、王雨菲、刘之铭、杨馥伟、李天宇、潘慰慈、金淼、刘浩捷、韩思雨、方建勋、胡腾戈、李超富、邢晓彦、吴铮、陈文龙、尹然、向远方、郑书豪、朱磊、张镇风、王端鹏、冯宇宁。

各省的高考状元都有谁?

2017年北京高考的文科状元熊轩昂因为耿直的言论在网上火了。他在接受澎湃专访时称,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得天独厚的教育。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这段在网上传疯了,外交官的孩子竟然不懂“外交辞令”,说出来的话句句戳心。

请点击此处输入描述

他觉得:自己享受了更多条件,比农村孩子有捷径。

熊轩昂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像我这种属于衣食无忧的,而且家长也是知识分子,还生在北京这种大城市,所以在教育上享受的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是很多外地孩子,或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所以这就决定了我在学习的时候,确实是能比他们走很多的捷径。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通俗来讲就是家里又好又厉害的这种。

父母是外交官,从小就给我营造一种很好的家庭氛围,包括学习习惯和性格的培养,我觉得就是潜移默化的。我就是每一步的基础都打得比较牢靠,所以最后是水到渠成的。

知识能改变命运,吗?

请点击此处输入描述

答案是: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是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

中国校友网对全国各省级高考状元的调查显示:“2007-2016年全国共有约837名高考状元。其中,近五成的状元父母是教师(35%)和工程师(12.6%),还有近两成父母是公务员。而来自农村、经济状况欠佳家庭的状元所占比例下降。随着我国高考竞争激烈程度的提高,考生的高考成绩除了与考生本身努力有关之外,考生所拥有的社会与教育也至关重要。”

“上好学校只能靠买学区房”,“老百姓拼不过精英阶层”,“中产阶层的教育鄙视链”……近来,这样的字眼充斥着自媒体头条和网络评论。熊轩昂的发言,恰恰印证了缓解和解决这些焦虑的紧迫性只增不减。

寒门学子为什么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

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分配不均,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家长的眼界越来越不同。

001 提供的经济条件不同

早在2011年8月,就有一名教师在网上发帖称,“做了15年老师我想告诉大家,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这位老师感慨,“现在的尖子生,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寒门学子输在了教育起跑线上。”

002 父母的教育背景、圈子不同

寒门的父母因为生活的重心可能在工作和生活上,所以大多数的父母可能只会关心孩子的温饱和成绩,但是没有时间和精力关注更多的变化。而中产阶级的父母,很多都受过很好的教育,育儿的过程也阅读或者关注过很多的教育理念并进行实践,更关注的是孩子的成长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003 父母对读书的不同态度

寒门学子可能从小就被灌输:知识能改变命运。在他们的眼里,只有考上好的大学,才能摆脱父辈的命运。而中产阶级的父母相信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他们会找机会给孩子们接触到更多的东西,比如说出国游历,比如说各种学习和技能体验。

那么怎么办呢?是不是就没有改变命运的机会了?

我想最重要的是:如果父母相信知识改变命运,不是去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而是首先自己开始学习。要求孩子再苦再累,也要坚持学习,首先自己要做到。

通过提升自己,了解现在最新的教育理念,尝试不一样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混进不同的圈子,让孩子相信成功不止一条路,首先学会思考。然后孩子才可能潜移默化的成长,并最终突出重围,考上好的学校。

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

多省份高考状元出炉!

  北京

理科状元:李宇轩705分,来自北京八中。

文科状元:熊轩昂690分,来自北京二中。

  天津

理科状元:王雨菲700分,来自南开中学。

文科状元:王逸文666分,来自杨村一中。

  安徽

理科状元:黄杨光706分,来自合肥八中。

文科状元:潘宇昂662分,来自合肥一六八中学。

  宁夏

理科状元:武子健676分,来自银川一中。

文科状元:马晨睿663分,来自银川二中。

  四川

理科状元:黎雨佳720分,来自树德中学。

文科状元:涂涴童668分,来自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

  重庆

理科状元:冯信钦718分,来自重庆市第八中学。

文科状元:吴昊哲698分,重庆市巴蜀中学。

 甘肃

理科状元:肖智文691分,来自兰州一中。

文科状元:熊诗楠654分,来自师大附中。

  吉林

理科状元:曹宇涵712分,来自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文科状元:王靖雯672分,来自师大附中。

  河北

理科状元:金窦艺720分,来自衡水一中。

文科状元:金以舒674分,来自石家庄一中。

  江西

理科状元:刘浩捷、汤方淼700分,来自临川一中、广丰中学。

文科状元:金淼675分,来自丰城中学。

  湖北

理科状元:肖雨700分,来自随州一中。

文科状元:范筱雨683分,来自襄阳五中。

  内蒙古

理科状元:翁楚彬699分,来自呼市二中。

文科状元:王麟630分,来自鄂尔多斯一中。

  贵州

理科状元:李旭杨、查致远700分,来自贵阳一中。

文科状元:刘昱旻700分,来自都匀一中。

  广西

理科状元:方建勋、胡腾戈704分,来自南宁三中、南宁二中。

文科状元:韩思雨681分,来自南宁二中。

  重庆

理科状元:刘之铭677分,来自重庆巴蜀中学。

文科状元:杨馥伟716分,来自重庆巴蜀中学。

  上海

理科状元:许东557分,来自上海中学。

文科状元:刘逸冲526分,来自复旦附中。

  福建

理科状元:陈汜玄692分,来自厦门一中。

文科状元:温晋643分,来自厦门外国语学校。

  辽宁

理科状元:申奥706分,来自太和中学。

文科状元:潘宇昂662分,来自合肥168中学。

  云南

理科状元:高敏博724分,来自云南师大附中。

文科状元:张诠696分,来自云南师大附中。

  海南

理科状元:邢晓彦,来自海南中学。

文科状元:李超富930分,来自海南中学。

  山西

理科状元:鲍嘉晖686分,来自山大附中。

文科状元:朱磊651分,来自原新希望双语学校。

  黑龙江

理科状元:白昊昕712分,来自哈尔滨第三中学。

文科状元:李雨佳648分,来自哈尔滨第三中学。

  湖南

理科状元:李啸宇703分,来自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

文科状元:雷咏荃681分,来自浏阳第一中学。

  陕西

理科状元:郑书豪719分,来自西安高新一中。

文科状元:向远方696分,来自西安高新一中。

考上清华的考生都有什么特点?

寒门出贵子”

实质上是一种悲壮的幸存者偏差

01

精英家庭孵化精英

高考成绩出炉,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陆续浮出水面,然而最刷版面的是北京的文科状元熊轩昂这个耿直Boy说的一番话——

“现在的状元都是这种家里又好又厉害的。”

一句大写的实话,瞬间戳中无数国人的心!

更令人可贵的是,这孩子让人完全无法产生嫉妒之心,在他如此优秀的同时,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同时,也抱有对底层人民的同情。

可以肯定,这个孩子一定会非常优秀,我向来反对精英统治,但是,这个孩子告诉大家,一个未来的精英最好的样子。

那究竟熊轩昂的家庭有多厉害呢?熊轩昂来自一个中产家庭,这已经不是小康、小资家庭所能比拟的。

什么是中产呢?

在中国目前还很难有一套标准去界定中产的收入,但是在多数人约定熟成的标准里,总结起来必须有体面的房子、车子,且不能是的,以及可以随意挥霍的每月1/3的收入。

根据瑞信银行的国际中产标准来统计,在北京上海等地过上体面的中产生活,一个家庭必须储备起码900万左右才能保证全家人的生活品质。

这就是中产,跟很多普通家庭晋升起来的小康、小资族不同。

他们同样能周末看**,逛街购物,进入高级餐厅,更重要的是能够来一场走说就走的巴黎街头喂鸽子,能给孩子支付美国夏令营的时候,眼睛也带不眨一下。

除了拥有坚固难以被摧毁的家庭经济基础之外,固定资产外,中产家庭还需要具备家长双方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着较高的职业价值或者社会地位、追求健康的生活品质,拥有良好的礼仪等特征。

而这些特征将中产阶级区分与“暴发户”。

在我国,中产阶级往往是上市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重要的技术科研工程师、拥有尖端技能的高职业素养人或者某些特定行业里尖端的人,如熊轩昂的父母是外交官。

实际上,中产阶级在任何一个国家,无论是美国还是德国,都属于知识技能型精英家庭的组合,代表着一个国家发展与稳定的中坚力量。

而这些家庭确实会如同熊轩昂所说,不断地孵化“状元”、“精英”。可以说,从中产阶级、精英家庭走出来的孩子,基本都是精英。

从这个命题里,我们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一个家庭对一个人的成功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已经不是“寒门出贵子”的时代。

这样说,很多人可能有些心酸,然而从古代发展至今,“寒门出贵子”之所以被传为佳话,是因为精贵,因为确实稀缺且困难,实质上是一种悲壮的幸存者偏差。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李中清(James Lee)、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梁晨及其团队的合作研究了一个命题:

中国长达150年里的精英究竟出自哪些家庭?

最后,他们通过建立强大的精英数据库,得出的结论是:

1865—1905年,即清废除科举之前,超过70%的教育精英是官员子弟,来自全国各地的“绅士”阶层;

1906—1952年,超过60%的教育精英是地方专业人士和商人子弟,尤其是江南和珠三角地区;

1953—1993年,约超过40%的教育精英是来自全国的无产阶级工人子弟;

1994—2014年,超过50%的教育精英来自各地区的有产家庭,与特定的重点高中。

从以上四个时间段来看,就有三个阶段的精英是明显出自“有产阶级”的家庭,有人可能会指出其中的第三个时间段作为反驳的证据。

而实际上在1953年到1993年之间,主要是阶级社会上层子女垄断教育的状况被打破、基础教育的推广、统一高考制度的建立,才使得原本从零到有的大量无产阶级和工人子弟在精英中的比例大幅增加。

等到一切都趋于稳定的时候,“资产”在教育中的阶级再次凸显出来。高端的教育、优质的教育仍然掌握在中上层家庭手里,所以这些家庭注定孵化出精英。

02

为何寒门孵化不出贵子

熊轩昂的话很有意思。

他说他地处在北京这样一线的教育“大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拥有很多通向教育的“捷径”,而这些是农村地区的孩子无法享受到的。

请注意“捷径”这个词,换句话说,同等的高考应试门槛,其实还是有通向这个终点的学习“捷径”,而不是一味死磕课本、题海战术。

无独有偶,作为2013年的北京文科状元孙婧妍也曾在访中,面对别人询问她“做了多少题目”感到反感,并以一位语文考了148分将近满分的过来人提出:

现代的高考,尤其是语文学科,早已经不是题海战术所能够驾驭的,更多的是日常接受教育的积累。

在访中,孙婧妍也分享了很多父母对她在阅读上的教育,为了选购了很多书本,给她带来了良好的语感,最后还是那句话,她的成功也是“水到渠成”的。

换句话说,这些教育里的精英学生,从小的时候就接受综合性的教育,拥有名师提点如何只做“一题”就能精通同类的题目,这就是“捷径”。

他们拥有大量的阅读,作为自己的素养沉淀,而这些是一些普通家庭或者农村学生所无法做到的。

曾经在教育圈里听说过这样的情况:同样是考上北大的文科生,大城市来的学生对国外的作家、名著里的话侃侃而谈,而小城市、农村来的学生却半句话都答不上来,唯独能对课本指定背诵的段落倒背如流。

在我高中时,学校请了三个市的高考状元来给学生讲课,一个是湖北某地的,一个是河南南阳,一个是广州的。

河南的高考状元戴着厚厚的啤酒瓶,一字一句地念着他准备的稿子,讲他如何刷题,如何熬夜苦读,如何不辜负父母的期望,而从他在北大的生活来看,他过得并不轻松。

广州的高考状元是个漂亮的女孩子,几乎没有在讲高考备战,讲的是她如何“”,无意中考成了高考状元。

提到高考,她的观点是不要太在意,平时不要太有压力,她更多的分享的是她高中如何参加实习,去外地旅行的趣事,而她的大学生活依然是举重若轻。

这样的女生对于我们当时完全是种震撼!

到了提问环节,那个河南学霸无人问津,所有人都在向那个女孩提问。看着那个孤零零坐在那里的眼镜哥,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到阶级的差距,尽管那时候我还不知道“小县城学霸”的概念。

普通家庭的孩子和中产家庭的孩子差距就这么大,就算同样是高考状元,一个木讷、呆板、不擅表达,而另一个能如此通达、精巧地控制观众情绪,赢得众人的宠爱,在很多人蜂拥上去找女生提问签名的时候,我离开了会场。

而更令人悲哀的是,这位河南学霸已经是高考时代最后的余晖。

在后来的高考状元中,普通家庭的孩子已经不会成为状元了,连坐在台上感受我们这些无知少年的恶意都没有机会了。

这就是精英家庭与普通家庭在教育上孵化出来的差异性。

如果你觉得也仅仅只有这些,并想以“会读书不一定能成材”、“北大学生卖猪肉”来反驳,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精英家庭注定孵化出精英,而寒门的子弟往往孵化不出贵子。

一个家庭的经济硬实力,父母的软实力奠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能力、眼界高低、执行力、胆识与魄力。

在大学时,我就发现这样的现象:

家境较差的学生,眼里只有兼职,因为一小时最多五十块的家教而甚至可以放弃学习。

而家境殷实的孩子,可以花三百多块买一本国外进口的书籍,可以到世界各地旅游,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上。

当然,教育是小眼界,而创业则是大视野。

在一项非官方的统计中发现,寒门的子弟毕业后更愿意接受稳定的工作,以月薪度日,而来自精英家庭的子弟更敢于拼搏,甚至借贷创业。

这些都是由他们原生家庭给他们带来的眼界、胆识与魄力所决定的。

除此之外,他们强大的原生家庭还会把这些教育精英带到自己的强大人际关系圈里,为他们提供一切有利,这又与寒门子弟有着天地的差别。

总的来说,精英家庭孵化出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状元”,而自信底气如熊轩昂,综合素养和能力都高的精英。

03

中产家庭不可忽略的软实力

那么简单的有钱的家庭是否就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孩子吗?

也不是,中产阶级的家庭除了有固定资产、流动资产之外,还有个人的能力和价值、社会地位、教育素养及其生活品味。

所以,他们孵化出来的是综合型的精英,这是由他们的个人软实力所决定的。

而这也是为什么暴发户们很少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原因。

钱固然是重要的区别,但是家庭软实力才是本质的原因。

寒门上升需要给孩子的软实力有些不需要钱也可以实现。

如看书,去博物馆,从小让孩子能够耳濡目染,培养自己的软实力,以至于今后在发展之时能够有见地,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这些远比父母只知道挣钱、只能给孩子提供物质条件要来的重要,因为那些物质条件少了软实力做骨架,在最后很可能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我身边有对月收入均过2万的夫妻,在投标部门工作,做起竞标项目常常要加班到深夜两三点。两人的孩子6岁,上幼儿园大班,很乖,每天下课都会很听话地完成描红作业。

唯一遗憾的是,孩子每天下课是由已经72岁的爷爷接送。

爷爷因为自身身体的原因,带孩子放学后就放在二儿子的情趣店里,由孩子的“小叔子”照顾。于是,“不懂事”的孩子就整天在情趣店里做自己的功课。

后来这个孩子就变成了典型的坏孩子,在学校里无心学习,和混迹在社会青年之中,他的父母也算是优渥的中产,但是没有让孩子从小在素质教育方面多家注意,再优渥的条件也达不到好的结果。

所以即便是家庭条件宽裕,重要的也是对孩子软实力的培养。

现在国内很少有人谈家风,但实际上在古代的名门以及西方的很多贵族家庭中,都非常在意家风,他们对每个孩子从小加以家风教育,所以家族事业能够长存。

相反对于国内富不过三代的批判,也是因为不少有钱的家庭不重视家风这类软实力的培养,以至于再雄厚的基业,最终也溃败了。

04

硬实力跟不上,靠教育是没用的

这个社会财富阶级化、教育阶级固化是一个事实。不愿意承认的人,只不过掩耳盗铃而已。

拒绝、否定、不接受不等于不存在。认清事实,反而对个人、子女的生存和发展更有意义和价值。

既然中产阶级孵化精英,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去追寻中产阶级之路?中产阶级之路究竟有多远呢?答案是很远。

多数的中产阶级是上一代中产阶级带出来的,而只要不出意外,他们终将带出下一代中产阶级。

这是一个家庭的硬实力、教育素养的日积月累的沉淀与代代相传。

作为“脱贫”、“奔小康”、“小资”阶级的我们,没必要盲目去追寻中产阶级。因为中国每天、每年都有很多家庭死在去追寻中产阶级的路上。当你硬实力凑不上来的时候,要懂得服软。

认识的人里,曾经有这样一个家庭:

夫妻两人的月收入在一万五左右,家里也有无需按揭的房产,虽然算不上中产,但属于还过得去的家庭。

后来,这对夫妻因为身边的朋友都送孩子出国留学,觉得面子上过不去,脑子一热,也硬着头皮把房子拿去,给儿子申请了国外的高价学校。

孩子三年后回国,家里还剩下五十多万未偿还的欠款。而有意思的是,这对夫妻的孩子在海外并没有学到什么,硬实力不过关,很多知名企业的三两轮面试中就被刷下来。

夫妻埋怨孩子没有在国外好好学习,孩子却埋怨自己在国外每天做兼职忙成狗,想想都心酸。最后,这个三人的家庭,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节衣缩食去偿还欠款,还因此耽误了儿子的结婚进度。

生活里,像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作为中产以下阶级的人,其实认清现实比盲目攀比更重要,尤其在教育这个方面。

能做到带孩子出国看展览固然是好事,但如果做不到,简单的去复制中产的生活方式实际上意义不大,因为这些方式对于他们自己的能力是跳跃式的。

缺乏基础和积累,这种跨越式的尝试,很难达到中产们一样的效果。

就像同样是去名校,若孩子本身太缺乏基本的素质教育,跟不上别人的节奏是常事,甚至只会发展出一份自卑的情绪。

这也是为什么社会普遍对于凤凰男凤凰女们看法不好,大概率来看,很少有人能够在阶级跨越这件事上表现优秀。

当然你要跟我死磕有不少优秀的典范,我当然承认,但那很少,且难。

就像天涯上很火的一篇文章,《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寒门子弟要做出多少努力,才能走到中产子弟们的起点,这是真相。

只是说这些家庭需要认清现实。能够在既定条件下给孩子提供最好的,已经是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东西了,这一点是家长,以及特别是孩子应该认清的。

而另一方面,如果家长愿意肝脑涂地奉献自己,也不能抱有揠苗助长的心态。

因为你们想要的结果不是简单地一次卖房子可以达到的,因此抱着必然收获的心态来给孩子压力也毫无意义。

若看历史数据的话,这个状况更加令人悲哀:

南宋录取进士占总人口比例为0.000647%,明代这个数据为,0.000055%,清代更低,0.000031,而如此低的录取比例,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一票难求。

但与此同时,那些科举世家却人才辈出,喜报频频,家庭的影响有多大,不言自明。

相比起科举时代,我们其实已经处于一个阶层最容易上升的时代。

阶层固化是一个事实,阶层最容易上升是另一个事实,这就是我称这个时代是伟大时代的原因。

这可能是最后一个靠个人奋斗可以改变命运的时代。

所以最好的选择是什么?

不是去教育孩子,而是教育自己。

如果你自己没有阶层上升的愿望和持续的行动力,又怎么可以寄希望于一个孩子草鸡变凤凰,一代人改变你们家族的宿命呢?

与其望子成龙,不如自己成龙。

微信公众号 娟子妈妈讲故事

考上清华的考生都有什么特点?这4个高考状元的回答让人眼前一亮,最后一个答案,让人大写的服。

陕西省高考状元向远方:感谢好学校好老师好同学

向远方是陕西省2017年高考文科状元,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向远方看来,自己能成为高考状元、走进清华,应该要感谢自己的学校、老师和同学。他认为,学校并没有要求自己死刷题,除了学习,自己也有运动和活动。而且,向远方认为,和好的老师和同学在一起,非常重要,自己班上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我一直觉着状元肯定会在我们班,但没想到是我。?

安徽高考状元郑辰筱:好好听、多练习、有方法

郑辰筱是安徽省2018年高考文科状元,在高考之前已提前获得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在她看来,学霸的经历总是相似。至于自己的学习经验,郑辰筱觉得非常简单,上课认真,好好听,课后用力,多练习。与此同时,要重视方式方法,不要读死书、死读书,同学之间要相互分享学习方法、取长补短。郑辰筱觉得,自己成才要感谢合肥二中,感谢班级中的好氛围。

河北高考状元袁嘉玮:有一套独特的学习方法

袁嘉玮是2017年河北高考文科状元,高考前就获得了清华大学自主招生资格,他自己的学习方法非常独特。在课堂上,袁嘉玮会紧紧跟随老师的思路,在课外,他会及时进行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不仅仅是平时的梳理,每次考试之后,他都善于主动分析梳理,总结经验教训,哪怕是满分也会总结。而且,考前他还会预判考试题型和知识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网上有曝光出袁嘉玮自己梳理总结的知识点,非常详细和条理清晰。

北京市高考状元熊轩昂:我的出身让我走了捷径

熊轩昂北京市2017年高考状元,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熊轩昂看来,自己能进入清华,与自己的出身有很大关系。熊轩昂出生在北京,在北京二中读中学,父母都是外交官,属于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对教育重视。而且,出生在北京?中国教育最好的城市,他能享受到的条件,是很多农村孩子享受不到的。因此,熊轩昂认为,自己进入清华,相对而言走了捷径。

文章标签: # 孩子 # 来自 #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