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1982年高考语文

tamoadmin 2024-07-10 人已围观

简介1.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2.高考语文绝杀论据3.各时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集锦4.语文差1分就满分的女状元刘学红,现状如何?5.唐红云人物简介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19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3:看图作文,漫画《

1.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

2.高考语文绝杀论据

3.各时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集锦

4.语文差1分就满分的女状元刘学红,现状如何?

5.唐红云人物简介

198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1982年高考语文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漫画《挖井》,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

:自拟题,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根据“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写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根据素材“玫瑰园里的花与刺”,自选角度,展开议论;

1991: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材料作文,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题目自拟;

1993:就“父亲、女儿、儿子关于梧桐树老皮剥落的对话”写一篇记叙文;

1994:《尝试》;

1995:材料作文,素材“诗歌《鸟的评说》;

1996:看图作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截错了”两幅漫画比较,议论题为《我更喜欢……》;

1997:材料作文,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也可以自拟题目,中心围绕“心理承受力”;

1999: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内容作文。

2000: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

2001:以“诚信”为话题作文;

2002: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作文;

2003: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为话题作文;

2004:《买镜》;

2005: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表现宇宙人生的态度和方法,自拟标题作文;

2006:根据汉语中带“三”成语的联想与感悟作文;

2007:以“母语”为话题作文;

2008:《举手投足之间》;

2009:《站在____门口》;

2010:材料作文,“幻想推动现实,幻想照亮生命,幻想是快乐的源泉”;

2011:《旧书》

2012:话题作文,科技的利与弊

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语文差1分满分,如今她怎么样了?

1952到2014年历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题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64: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年《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市)

1978年将《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一文缩写成500至600字

1979年将《第二次考试》改写一篇《陈伊玲的故事》

1980年 读《画蛋》有感

1981年仔细阅读《毁树容易种树难》,写一篇读后感。要求:观点正确、中心思想明确、紧扣原文发表感想、联系实际具体、恰当

1982年作文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意:必须写成议论文……

1983年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

1. 写一段300字以内说明文字

2.写一篇议论文,800字以内

年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 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 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1985年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文题《给〈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

1986年作文题《树木·森林·气候》请从现实生活中选择一个有意义的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全文不少于600字,副标题自定。

1987年

1. 根据下面提供的材料写一篇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

2.结合以上材料,就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这个问题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字数400至600字之间

1988年作文题《习惯》除诗歌以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1989年你的好朋友是某重点中学高三年级里中上水平的学生,他想立志报某重点大学历史系,班主任、父母各持己见。他为此感到困惑、苦恼,他写了一封信,想听你的意见,你给他写封回信

1990年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1991年描写圆的想像物;就“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写一篇发言稿参加辩论

1992年清理路旁的脏物1.根据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2.选择所提供材料中的一个或几个人物(包括“我”)的思想行为,进行分析,展开议论,写一篇议论文

1993年高三某班学生小张因病缺课两个月,请同班好友小王帮他补课。后来,小张的学习成绩跟了上来,小张的母亲很感激小王,尽管家里不富裕,但还是托人给小王捎来200元作为报酬,小王很为难,找班主任谈谈自己的想法,班上的同学知道了这件事后,产生了各种议论,在班会上,大家围绕这件事以及与此有关的一些问题各抒己见,展开热烈的讨论。请你写一篇全面反映这件事和班上同学各种看法的广播稿。题目自拟

1994年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1995年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展开想像,以《××与××的对话》为题(例如《麻雀与燕子的对话》、《黄鹂与鹦鹉的对话》等),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对话片断(20分)要求:1.对话与《鸟的评说》内容有关,并据此展开想像2.用对话方式写,不要用概述和转述方式写,不要写成独白或诗歌

1996年仔细观察下页《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漫画:一、用说明文字介绍两幅漫画的画面内容注意:

1.两幅漫画分别说明,文字不必平均分配2.说明画面内容时,不要编故事3.要求内容完整准确,条理清楚,语言简明4.200字二、以《我更喜欢漫 画〈〉》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注意:1.把你喜欢的那幅漫画的标题填写在作文题目的空白处2.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说出自己的感受和理由3.不少于600 字

1997年根据材料1描写背同学上学的情景。根据材料2和材料3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1998年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根据下述材料,按要求写作文。现在中学生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 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你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坚韧 ———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1999年:材料命题——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获得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又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 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 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2000年:

在一次鼓励创新的报告会上,有位学者出了一道题:四个图形符号中,哪一个与其他三个类型不同?有人说圆形,因为圆形是惟一没有角的图形;也有人说三 角形,它是惟一由直线构成的;又有人说半圆形也正确,它是惟一由直线和曲线组成的;最后有人说,第四个图形也可以,因为它是惟一非对称性的图形。看来,由 于标准和角度的不同,这四个图形都可以作为正确答案。的确,世界是千变万化的,疑问是层出不穷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 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的事例很多。你有这样的经历、体验、见闻和认识吗?请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只要与学者这道 题引发的思想感受有关都符合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2001年:

有一个年轻人跋涉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荣誉”七个 背囊。渡船开出时风平浪静,说不清过了多久,风起浪涌,小船上下颠簸,险象环生。艄公说:“船小负载重,客官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安度难关。”看年轻人哪一 个都舍不得丢。艄公又说:“有弃有取,有失有得。”年轻人思索了一会儿,把“诚信”抛进了水里。

寓言中“诚信”被抛弃了,它引发你想些什么呢?请以“诚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经历、体验、感受、看法和信念,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等。所写内容必须在“诚信”的范围之内。注意:(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2002年: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位登山者,在途中遇上暴风雪。他深知不尽快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他走啊走啊,腿已经迈不开了。就在这时,脚碰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扒开雪一 看,竟然是个快冻僵的人。登山者犯难了:是继续向前,还是停下来援救这个陌生人?心灵深处翻江倒海之后,他毅然作出决定,脱下手套,给那人做按摩。经过一 番按摩,陌生人可以活动了,而登山者也因此暖和了自己的身心。最后,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了困境。

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作出选择的事情。那时,我们大家是怎样选择的呢?又应该如何选择呢?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2003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宋国有个富人,一天大雨把他家的墙淋坏了。他儿子说:“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邻居家的一位老人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里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富人觉得他儿子很聪明,而怀疑是邻居家老人偷的。

以上是《韩非子》中的一个寓言。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 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请就“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2004年高考[微博]十五道作文试题

一、全国卷(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

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

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

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

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二、全国卷(老课程卷:广西、海南、西藏、陕西、内蒙古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我给大家讲个故事。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洗染店老板,小女儿嫁给雨伞店老板。老太太天天为女儿忧虑:雨天,担心洗染店的衣服晾不 干;晴天,生怕雨伞店的雨伞卖不出去。后来,有一个聪明人开导她:“老太太好福气啊,雨天,小女儿生意兴隆;晴天,大女儿顾客盈门。您哪一天不快活啊!”

B:妙极了!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我们就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C:快乐幸福是这样得来的么?

D:阿Q!

请以“快乐幸福与我们的思维方式”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三、全国卷(吉林、四川、黑龙江、上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

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

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

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

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四、全国卷(甘肃、青海等地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富人去请教一位哲学家,为什么自己有钱以后很多人不喜欢他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说:“向外看,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外面有很多 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 薄薄的白银。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别人了。”

请以“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五、上海卷

以“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2)1000字左右。(3)不要写成诗歌。

六、北京卷

以“包容”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包容”有宽容、大度、不计较、有气量的意思,也有一并容纳、接受不同意见的意思。本题若只从其中一个方面写,也可以。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七、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情——沉稳。

水的灵动给人以聪慧,山的沉稳给人以敦厚。

然而,灵动的海水却常年保持着一色的蔚蓝,沉稳的大山却在四季中变化出不同的色彩。

请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话题包括两个方面,可以只写一个方面,也可以兼写两个方面。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得抄袭。

八、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目前,我国18岁以下未成年人已达3.67亿,在每个孩子背后,是一双双深情关注的眼睛。家长[微博]对孩子教育的重视,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中国的家 庭教育,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现代教育意识向家庭的渗透,家长与孩子民主平等关系的建立,家长们春风化雨般的言传身教……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中国 目前的家庭教育,也存在不少问题。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你对家庭教育,一定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规定的话题之内。②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高考语文绝杀论据

罗曼罗兰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他说,这个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给你一次重新经历青春的机会,你有胆量去挑战吗?我想不是百分之百的人都有这个勇气。

1977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也是竞争残酷的一年,中国已经停滞十年的高考在这一年宣布恢复,参加高考的学子有五百多万人,但是最终的录取结果却只有三十万人,能够在这样情况下考取状元的刘学红,实力不容小觑。

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

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时刻相连,这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年轻人时常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刘学红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首个北京市文科女状元,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之前刘学红已经到农村插队两年,自暴自弃地认为自己日后最好的结局不过是去当一个售货员,从来没想过自己还可以圆一个大学梦。

刘学红清楚地记着,1977年10月21日,一个平常的日子,广播里突然传出了恢复高考的消息,而此时正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的下乡知青,听闻此语只觉得恍若隔世。

高考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相对公平,且能够改变命运的一次考试,刘学红事后接受采访,坦然提起这次人生大起大落的感受,她直言四个字"感谢高考!"

机会向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歌德说:"善于捕获机会者为俊杰。"

刘学红报名高考之后,白天照常工作,有时间休息就拿出中学的旧课本来温习,直到距离高考开始还有半个月的时间,一同下乡的知青们集体请假回家备战高考,刘学红的父母为她找来了文革前历年的高考历史试卷,期望能对她有所助益。

1977年的高考是极为特殊的一年,国家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机会,高考破例在冬天举行。同时因为人员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在出题时,大多数都是以基础题常识题为主,当年的语文高考题作文为重中之重,占比分值很高,足有七十分之巨(总分为一百分)。

作文题目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刘学红洋洋洒洒写了两千个字,将知青生涯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隔开来,这些文字都是刘学红的真情实感,所以她写得一气呵成。

试卷上交,剩下的就又开始回归了正轨,刘学红继续回到农村种树,一个星期才能回一次家,回家后父亲拿着一张人民日报对着她念上面刊登的一篇文章,刘学红大吃一惊,这竟然是她的作文!原来当年人民日报,在全国范围内,筛选了三篇优秀高考作文,登报发表。

皇天不负有心人,之后刘学红顺利被北京大学新闻系录取,由于当年不透露成绩,事后经过查阅档案资料,人们才得知,刘学红的语文成绩距离满分只差一步之遥,差1分到100,名副其实的文科状元。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刘学红抓住了这次机会,一鼓作气战成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轰动。

四十三年后状元今何在?

现如今,刘学红已经到了退休年纪,居家安享晚年,2007年她将自己已经发黄陈旧的高考准考证交予国家博物馆收藏,重启那段尘封的岁月,这张小纸片记载了刘学红最光辉的岁月,和时代的发展。

她回忆起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眼神中满是感谢,说起1977年她的声音还是止不住的颤抖,刘学红说自己是个毫无疑问的"幸运儿"。

幸运迎来恢复高考,感谢政策让她重新追梦,考上了中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幸运地成功报考自己喜欢的新闻专业,感谢命运让她能够追逐热爱的方向,不负青春韶华;幸运地赶上分配工作的时代,感谢时代让她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

1982年,她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以第一志愿分配到中国青年报,在这里扎了根。刘学红一开始主要从事教育一类的新闻报道工作,后来从一名记者一直走到报业的管理层。

在中国青年报工作期间,刘学红始终是头顶光环的,她既是北大毕业,又是从恢复高考后第一个文科状元,她不遗余力、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先后创办"教育导刊"、"电脑大屏幕"、"电脑·网络·市场"专刊等周刊。

迎合时代,抓住了互联网腾飞的羽翼,在2000年,参与创办中国青年报网站-—中青在线,并担任总经理,可以说刘学红的眼光定位一直放得很长远,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网络媒体早晚会异军突起,中青在线是也是中国最大、最权威的集新闻发布和青年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青年类网站。

刘学红能够有今日的成就,除了她个人的努力,还有就是那场改变命运的高考。

高考制度发展到今天,它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比如说让教育失去了丰富性,教育是为了分数成绩,但有一点是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那就是高考体现了面向社会所有青年人的教育公平。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无论你身处何地,背景如何,只要你有知识,有才华,就可以通过高考实现个人梦想,改变人生轨迹。

当然如今说起高考,人们对于它的评价两极分化严重,一部分人仍然把它视作神圣的殿堂,一部分人却认为时代已经变了,不能单以成绩论英雄,在这个新社会人才想要得到出口,不一定需要高考来证明。

不过我们还是要承认,知识的确能够改变命运,高考还是目前最为公平的竞争方式,也是成就梦想最广大的舞台,这是多年来未曾改变过的事情。刘学红的故事告诉我们把握机会很重要,面对困难不要跑,努力奋斗才能写好人生的答卷

各时间高考北京作文题目集锦

学会道歉

1982年,娇生的明星产品止痛药Tylenol,在美国市场占有率高达35%。但9月中,一位芝加哥家庭主妇猝死,皮包中有6颗Tylenol胶囊,4颗含氰化物。接着,又有六位芝加哥民众因服用该药品死亡。

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后发现,该药系遭人下毒,责任不在娇生。因为病例仅局限于芝加哥,娇生不需过度反应,也不需将该药品全面回收。但亲上火线的娇生老板柏克决定承担所有责任,因为,不能再有一人因为娇生而丧命。

柏克亲自上媒体,以药品的包装不够安全,让歹徒有机可乘表达歉意。他更将药品全面下架,成立“1-800”免付费消费者咨询专线、利用媒体或广告呼吁民众不要服用该药品、发出500万封电报给医生等团体告知检验结果……娇生账面因此损失一亿多美元。

深度的道歉策略让娇生因祸得福,大幅提升了商誉价值,并凝聚员工对娇生信条的共识,更因此获得当时总统里根的公开赞扬。事实上,后来娇生在回收药品中,又查出70多颗遭下毒的胶囊。这个案后来被列入哈佛教案。

富翁的遗嘱

30年前,美国华盛顿一个商人的妻子,在一个冬天的晚上,不慎把一个皮包丢在一家医院里。商人焦急万分,连夜去找。因为皮包内不仅有10万美金,还有一份十分机密的市场资讯。

当商人赶到那家医院时,他一眼就看到,清冷的医院走廊里,靠墙蹲着一个冻得瑟瑟发抖的瘦弱女孩,在她怀中紧紧抱着的正是妻子丢的那个皮包。

这个叫希亚达的女孩,是来这家医院陪病重的妈妈治病的。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疗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

晚上,无能为力的希亚达在医院走廊里徘徊,她想求上帝保佑,能碰上一个好心的人救救她的妈妈。突然,一个从楼上下来的妇人经过走廊时,腋下的一个皮包掉在地上,可能是她腋下还有别的东西,皮包掉了竟毫无知觉。当时走廊里只有希亚达一个人。她走过去捡起皮包,急忙追出门外,但那位女士却上了一辆轿车扬长而去。

希亚达回到病房,当她打开那个皮包时,娘俩都被里面成遝的钞票惊呆了。那一刻,她们心里明白,用这些钱可能治好妈妈的病。妈妈却让希亚达把皮包送回走廊去,等丢皮包的人回来领取。

虽然商人尽了最大的努力,希亚达的妈妈还是抛下了孤苦伶仃的女儿。后来商人就领养这个失怙的女孩。她们母女不仅帮商人挽回了10万美元的损失,更主要的是那份失而复得的市场资讯,使商人的生意如日中天,不久就成了大富翁。

被商人领养的希亚达,读完大学就协助富翁料理商务。虽然富翁一直没委任她任何实际职务,但在长期的历练中,富翁的智慧和经验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她,使她成了一个成熟的商业人才。

到富翁晚年时,他的很多想法都要征求希亚达的意见。在富翁临危之际,留下这样的一份遗嘱:

"在我认识希亚达母女之前我就已经很有钱了。可当我站在贫病交加却拾钜款而不昧的母女面前,我发现她们最富有,因为她们恪守着至高无上的人生准则,这正是我作为商人最缺少的。我的钱几乎都是尔虞我诈、明争暗斗得来的,是她们使我领悟到人生最大的资本是品行。我收养希亚达既不为知恩图报,也不是出于同情,而是请了一个做人的楷模。

有她在我的身边,生意场上我会时刻铭记,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什么钱该赚,什么钱不该赚。这就是我后来的业绩兴旺发达的根本原因,我成了亿万富翁。我死后,我的亿万资产全部留给希亚达继承。这不是馈赠,而是为了我的事业能更加辉煌昌盛。我深信,我聪明的儿子能够理解爸爸的良苦用心。"

富翁在国外的儿子回来时,仔细看完父亲的遗嘱,立刻毫不犹豫地在财产继承协议书上签了字:"我同意希亚达继承父亲的全部资产。只请求希亚达能做我的夫人。"

希亚达看完富翁儿子的签字,略一沉思,也提笔签了字:"我接受先辈留下的全部财产——包括他的儿子。"

引用 近五届高考满分作文(苏轼篇)

苏雁南飞 的 近五届高考满分作文(苏轼篇)

苏轼的赤壁

风飘飘,水飏飏,掸掸这一路素衣风尘,驾一叶扁舟,于清秋的黄昏,残阳如血,苍海如幕,来到这古战场――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闷漫想:那“乌台诗案”的苦楚,那皇帝谪贬的敕令,那洛阳亲友的牵念。于是黄州成为苏轼的落脚,赤壁成了苏轼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他问自己难道自己不正是那东吴的督都吗?自己满腹经纶,胸中有的是治国平天下的笔墨,而此时?面对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绪像长了翅膀似的,继续飞扬,斟一杯酒,临江而酾,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须臾倒不如托遗响于悲风,取山间之色,听江上清风之歌唱。他不再悲观,不再耿耿于怀。

后来,他用自己的行动证实自己的顿悟。他在黄州兴修水利,奖励耕织,清廉从政。黄州的百姓感念这一位父母官。后来修了一祠庙来缅怀这一伟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学的殿堂里永远可以听见那《赤壁赋》华美的乐章。

余秋雨先生在《东坡突围》中呼“苏轼选择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苏轼。”

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什么“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的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风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达;他的豁达造就了他风雨无阻,“风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

苏轼一生风雨,一生坎坷,然而,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名字就响彻在那里的天空中,响彻在那里的人们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风雨任平生”道尽了千古的真理,让人懂得用开朗、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身边的人,身边的事和物;让人知道用感激、豁达的心境去挑战人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多少英雄豪杰。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面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是他历经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来面对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简单道理。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要让西湖储藏的心灵,淹没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是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诗。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场的污垢。他宁愿一辈子做一个普通的岭南人,每天尝尽甜美的荔枝。你看,这是一个何等豁达的心情,官场的风雨,生活的风雨均无法阻挡他心灵的前行。他要让他的一生过得甜美、豁达。

《明月几时有》一词道尽了诗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没有因此悲伤叹息,对生活失去勇气,失去信心。他让天上的明月传达自己对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仅让他的风雨一生得到升华,而且抚慰了多少中国人思乡思人的心灵。这个时候,他把其豁达的心交给了饱怀思念之情的人们。他要告诉他们――生活的风雨摧不倒我们,我们同在。

风雨的一生,豁达的一生;美丽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风,可以穿越荆棘

好一个亘古的比喻。你也许感慨于它的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不着一丝痕迹。我却跋山涉水,在时空里淘尽沙砾,找到了这个比喻的真谛: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狄金森把人生描绘成篱笆墙的内外,我们一层又一层地爬过,事实上,这层层篱笆缀满荆棘,我们通过时,往往遍体鳞伤,身心俱毁。这时,你看到,风在墙外千萦百折,不屈地呼啸而过,空气中凝结下壮观的痕迹。

我们趋行在人生这个亘古的旅途,在坎坷中奔跑,在挫折里涅盘,忧愁缠满全身,痛苦飘洒一地。我们累,却无从止歇;我们苦,却无法回避。烈日暴雨来过,飞沙走石来过,我们布满伤痕,还要面对一片片荆棘的丛林。

梭罗说:“这儿可以听到河流的喧声。那失去名字的远古的风,飒飒吹过我们的树林。”或许垂问远古,能把生命如风的真谛领悟。

苏轼看见了风。这个曾经辉煌的文人因黄州诗案而开始落魄,流落四方,辗转难安。在赤壁的月夜,他心灰意懒,看“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做他那个神鹤翩跹而舞的梦。面对如江水般深沉的失意,他看见风在山顶呼啸,盘旋,然后带着撕身裂骨的阵痛穿越过漆黑的荆棘林。刹那间,他心中郁结的块垒,缠绕的苦痛随风而散。挫折,痛苦,唯有忘记。

顿悟。

于是他逍遥红尘,寄情山水,最终文名垂千古。只是,那夜的风,已遗落于岁月,无人见得了……

梵高看见了风。他在向日葵田地中懒散地躺着,纠结于一个难解的疑问与痛苦:耗尽心血的画作,竟是一幅也无人理解,一幅也卖不出去!对于一个把艺术当生命的人来说,无人欣赏自己的艺术好比无人重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被轻视、被鄙视的痛苦!这是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幸而他看见了一阵风穿过向日葵田地。那阵风被阻挡了,发出愤怒的吼叫。然而它们向前!向前!全然不顾被招摇的枝干划破的身躯,它们成功了。

于是他也成功了。

《向日葵》等画作在他死后不久,直至今日,都是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品。

……

关于风的故事太多。

在风吹着号角呼啸而过一座又一座沉默的荆棘林时,相信很多睿智的眼睛看到了它在昭示什么。

唯有风,可以穿越荆棘。

唯有学习风,我们才能藐视一切挫折,让痛苦烟消云散,让快乐洒满旅途!

肩膀

他将至情流动成笔下四溢的华彩,他将真我交织成理念奔腾的旋律,他将挚意挥洒成行云流水的文字,他用厚实的肩膀承担起生命的重量……

古代像苏轼这样的文人很多,但拥有如此厚实肩膀的人只有苏轼一个。陶渊明只愿躲进精神的桃花源,却把一片污浊留给世间,自己独享清闲;杜甫,那忧国忧民的慨叹的确沉重,但却放弃了用肩膀承担为民造福的重任;陆游和辛弃疾却把挫折放在第一位,不免惆怅满怀,壮志未酬鬓发先白,给人的感觉是肩膀弱不禁风……只有苏轼有如此厚实的肩膀,上关百姓国家,下系骨肉情怀。

仰望苏轼的肩膀,那是一座山……

东坡的选择(2002高考满分作文)

我曾在这秋水之畔永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削瘦的身影。就像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上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是的,我拥有了荣华富贵,社会地位,不灭才情。但我年轻的心灵里仿佛总在下着蒙蒙的细雨。当夕阳西下,羁鸟归林,疲惫的我不得不黯然离去,空留下几声无奈的叹息。

我也曾在如火的七月来到这里,昔日的秋水已非昨夜的波澜不惊。我听见远古的呐喊穿越时空,激荡回旋这赭**的浑流。当曹孟德把他的杜康倒入了滔滔的江水,猎猎东风吹拂起周公瑾的衣襟,熊熊的烈火点燃了两岸的芦苇,浓黑的烟雾弥漫了整个天际,于是乱石穿空,惊涛拍岸……那是历史的心跳与呼吸。

而今夜,我又来了,带着朋友,驾着扁舟,抱着美酒。还是千年前的明月,朗照着细草微风的原野;还是千年前的江水,流淌着亘古不变的忧愁。只是千年前那场著名的战役,已找不到它一丝一缕的痕迹。而我的心,在这样的氛围中,亦迷茫而空灵。

一位朋友吹起了洞箫,怀古,感伤。微风吹过两岸的芦花飘飞起来,如烟如雾。平静的水面上泛起一圈圈的涟漪。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天外之手拨动,微微地震颤出一连串的轻音。三十多年的往事在我的脑海里一一映现:五岁时开始苦读,老父苏洵严厉的教导,与弟弟子由快乐地嬉戏。十九岁上京赶考,文章震动天下,文坛领袖欧阳修不吝美的赞誉……但人生到处知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灾难忽然降临,乌台诗案牵连家人朋友,自己被下放黄州……妻离子散,独居僻野,为何命运要如此作弄人?

凉风阵阵,我从无边的思绪中清醒过来。江水,明月,芦花,箫声,在我眼前和耳边交错出现。冥冥间,远古和自然的情思在我的心中交融了。于是,刹那间的感悟便如醍醐灌顶,我终于超脱了。

——在焦灼与通达之间,我选择通达。在功名与自然之间,我选择自然。在官场与赤壁之间,我选择赤壁。

于是,我的选择成就了我。我将拥抱东方之既白……

我打开名片盒,要找他的名片。

李白。放荡不羁,不畏权贵,一生漂泊。不是这张。

辛弃疾。戎马生涯,保家卫国,抗敌御寇。不是这张。

陶渊明。一生淡泊,东篱采菊,忘却风尘,也不是这张。

找到了!是这一张!苏轼的名片上,没有过多的介绍,只有两个字:多情。

这世上最怕的不是最深的仇恨,而是无情。

同样,世上最珍贵的情感,是多情。

东坡博带广袖,一手持觞挥洒半空:“多情却被无情恼。”

好一个东坡,好一个多情的东坡!

东坡的名片上赫然写着“情留酒食”。对于酒食,古人各有自己的看法,孔子说:“饭疏食饮水。”而且认为“乐亦在其中矣”。而东坡则不然,他津津乐道于酒食,与他的诗一起名垂千古,甚至为妇孺皆知的,还有“东坡肉”。他在岭南大呼“日啖荔枝三百颗”,又跑到宁波吃汤圆。东坡把情留于酒食上,并不是说他是一个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之徒。而是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他不仅留给世人一篇篇绝妙的好词,不仅留下了一个大诗人的光环,他更加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喜好留传了下来。于是现在我们看到的东坡不仅仅是豪气万丈的东坡,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人。

东坡的名片上,赫然写着“纵情山水”。他在快哉亭吟唱“黄州快哉亭上快哉风”。即便被贬谪之后在武昌九曲亭还反问一句:“兹欲以成吾亭邪?”连其弟子由也夸赞他“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苏轼把自己的性灵留在了山水之间,在世俗间追名逐利之时,他渡过欲望之瀚海,用自然来抵御外在的世俗的侵蚀,他把情留在山水之间,追寻生命的渴求。

东坡的名片上,还写着“情留女人”。这样的感情,不似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愤恨。他在妻王氏墓前,潸然泪下,感叹“十年生死两茫茫”。其妾苏云常为之弹奏“花褪残红青杏小”。云常死后,苏轼终生不复弹此曲。有爱慕苏轼的女子因相思成病而终,苏轼为之作一曲:“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留在女人身上的情感,每一份都是真挚而深厚的。可见,苏轼这个词人也有儿女情长的时刻。

多情,是苏轼的名片。如果用“专一”来形容苏轼确实不够恰当。然而综观古代文坛,什么才是真正的大丈夫,我以为大丈夫多情才是真性情!苏轼的名片上,情留酒食,纵情山水,情留女人。正是这些,才构成了一个与众不同的苏轼;正是这些,我们才能感受这个鲜活的诗人的方方面面。“多情却被无情恼”。苏轼的名片上写着“多情”两字。大丈夫当如是!

浅笑无痕(高考满分作文)

当记忆中的湿润又一次沾染了西湖之畔的离歌,当朦胧的月色又一次浮动于往来过客疏离的神色,当纷杂褪去,是否会有人想起那夜那歌,那浅笑,那落寞。

她始终是笑着,带着水光,恬淡而落寞,像开放的百合。他因她目光闪烁,因她戏改友人的词作,因她流露的若韵。

这一幕邂逅来得玄月,来得猝不及防。然而她不曾启唇,然而他不曾停驻。因为她只是西湖之畔的歌者,而他却是名满天下的太守。她不曾挽留,他也不曾相守,因为她的卑微,因为他的身不由己。于是,她只留一抹轻浅的微笑。

这笑来得简单与绝决,这笑来得甘愿,这笑来得义无反顾。也许于她已是足够,爱情本是一个人的感受,付出的本身已是一种收获。她不要重金予赠,她不求相陪长久,只惜那初见时澎湃于心的炽烈与飘荡于眉间的温存。

只是在他的生命里这样的女子太多,只是在他的生命里没有这样的情结。也许于他已是太过,惊艳不过一时兴起,赞誉只是调剂单调的生活。他只是她的过客。

于是,他用几百年前的诗句美化她,用那“老大嫁作商人妇”的惨淡劝她。于是,她落发,带着浅笑长伴青灯,永陪佛影,一世甘愿。因为她是琴操,因为他是苏轼。只那浅笑飘荡于西湖之上,朦胧着歌者与行人。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或而,在他心里,她只是细雨,只是闲花,荡过眼前终不闻不见。她的浅笑不过是喧嚣之中暗藏的一缕宁静,终究换不来只言片语的提及。

当破晓的光晕驱散西湖之畔的水气,当混沌的尘灰又一次隐没在潮动的人流之间,当一切暴露在阳光底下,再没有所谓的歌者与行人,她不再是湖畔的歌女,而是那清冷山寺中的尼姑。她不再拥有那傲人的才情,她不再是谁生命中的点缀。

浅笑无痕,只留一抹寂寞……

一,东坡的明月

浪淘沙

谪居黄城中,把盏临风,牵黄擎苍叹英雄。昔日汴河风光处,履履难重。

成败任西东,此恨无穷,为了豪情谁与同?一蓑烟雨平生任,踏雪飞鸿。

这首词是我特意写给贬谪之后的苏轼的,东坡的一生极尽坎坷:爱情的曲折,仕途的偃蹇,政治旋涡的挣扎,满腹冤屈的难鸣。

对他充满希望的家人,和他共历劫难的友人,受他关爱的世人,无一不期望他能才显四方,官运亨通,济世为民。但是,东坡知道,命运不济,仕途的黑暗之门永远容不下这样一个生性放达的苏东坡。

于是,他将功名利禄换了“竹杖芒鞋”,他在缺月挂疏桐之夜,唱“大江东去”,感“人生到处之何似,恰似飞鸿踏雪泥”淡泊,他不为“蝇头微利,蜗角虚名”触动,只愿“沧海寄余生”。

认识自我的苏东坡,从政治的窄门中从容地走出来,他虽与众人所望有悖,却让我们看穿了一个豪放,淡泊,豁达,开明的苏大学士——一代文豪。

认识自我就是东坡的明月,照耀他走进了东去的历史长河。

二、易安的黄花

南楼令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园破,一盏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

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漫汀洲,流离苦,几时休?

这首词是我填给历尽漂泊的李清照。

满腹感伤的奇女子,国破之凄,丧夫之痛,改适之苦。

十六岁嫁给赵家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希望她是一个生活富裕,幸福美满,相夫教子的好妻子。但是,世事的变幻,战乱的离苦,易安虽寻寻觅觅自己的幸福,却总被黑暗的气息压得凄凄惨惨,在乱世中争渡、争渡,到头来也曾失归路,双溪上的扁舟载起了青春年少,却载不动满腔愁苦。

于是,易安挥洒愁闷,舍掉了手中易逝的黄花,看透了沧桑变幻的她,在雁字归时,勤修《金石录》,在梧桐冷雨之夜,考撰《漱玉词》,重新认识自我,易安在黑暗中点亮了一盏孤灯,蹒跚的走过。

认识自我就是易安的黄花,随风而逝,哀而不伤,愁苦之中蕴含着辛勤和美丽,它的颜色虽与世人心中的颜色不同,却总能显出奇异的光彩。

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

温暖是飘飘洒洒的春雨;温暖是写在脸上的笑影;温暖是义无反顾的响应;温暖是一丝不苟的配合。

尊重是一缕春风,一泓清泉,一颗给人温暖的舒心丸,一剂催人奋进的强心剂。

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心灵的宝藏;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才会看见门外清明的风景;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人间的繁花满树与灯火辉煌才会一片一片飘进窗来;只有我们愿意打开心内的窗,我们才能坦然勇敢走出门去,一步一步走向光明的所在。

母爱是一滴甘露,亲吻干涸的泥土,它用细雨的温情,用钻石的坚毅,期待着闪着碎光的泥土的肥沃;母爱不是人生中的一个凝固点,而是一条流动的河,这条河造就了我们生命中美丽的情感之景。

有了执著,生命旅程上的寂寞可以铺成一片蓝天;有了执著,孤单可以演绎成一排鸿雁;有了执著,欢乐可以绽放成满圆的鲜花。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思念是一首诗,让你在普通的日子里读出韵律来;思念是一阵雨,让你在枯燥的日子里湿润起来;思念是一片阳光,让你的阴郁的日子里明朗起来。

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孤苦无助时慈祥的微笑。

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我们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和活力;热情是一根强大的支柱,无论面临怎样的困境,总能催生我们乐观的斗志和顽强的毅力……没有热情,生命的天空就没的色彩。

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

生活,就是面对现实微笑,就是越过障碍注视未来;生活,就是用心灵之剪,在人生之路上裁出叶绿的枝头;生活,就是面对困惑或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且微笑的灯展。

拥有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诚实,就舍弃了无聊;拥有踏实,就舍弃了浮躁,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拥有,在一些时候,大度舍弃也是一种境界。

“明”可理解成两个月亮坐在天空,相互关怀,相互照亮,缺一不可,那源源不断的光芒是连接彼此的纽带和桥梁!人间的长旅充满了多少凄冷、孤苦,没有朋友的人是生活的黑暗中的人,没有朋友的人是真正的孤儿。

如果你努力去发现美好,美好会发现你;如果你努力去尊重他人,你也会获得别人尊重;如果你努力去帮助他人,你也会得到他人的帮助。

生命就像一种回音,你送出什么它就送回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

春暖花会开!如果你曾经历过冬天,那么你就会有春色!如果你有着信念,那么春天一定会遥远;如果你正在付出,那么总有一天你会拥有花开满圆。

真诚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型;真诚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真诚是鲜花,送之于人手有余香。

一颗孤独的心需要爱的滋润;一颗冰冷的心需要友谊的温暖;一颗绝望的心需要力量的托慰;一颗苍白的心需要真诚的帮助;一颗充满戒备关闭的门是多么需要真诚这一把钥匙打开呀!

让我们挥起沉重的铁锤吧!每一下都砸在最稚嫩的部位,当青春逝去,那些部位将生出厚晒太阳的茧,最终成为坚实的石,支撑起我们不再年轻但一定美丽的生命。

生活如海,宽容作舟,泛舟于海,方知海之宽阔;生活如山,宽容为径,循径登山,方知山之高大;生活如歌,宽容是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动听。

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远方;爱是一首诗,冰冷中温暖渴求的心房;爱是夏日的风,是冬日的阳,是春日的雨,是秋日的果。

选择自信,就是选择豁达坦然,就是选择在名利面前岿然不动,就是选择在势力面前昂首挺胸,撑开自信的帆破流向前,展示搏击的风采。

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生活是一位睿智的长者,生活是一位博学的老师,它常常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地为我们指点迷津,给我们人生的启迪。

过去与未来,都离自己很遥远,关键是抓住现在,抓住当前。

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敞开自己的胸怀,多多给予,你会发现,你也已经沐浴在了爱河里。

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岩石下的小草教我们坚强,峭壁上的野百合教我们执著,山顶上的松树教我们拼搏风雨,严寒中的腊梅教我们笑迎冰雪。

因为爱心,流浪的人们才能重返家园;因为爱心,疲惫的灵魂才能活力如初。渴望爱心,如同星光渴望彼此辉映;渴望爱心,如同世纪之歌渴望永远被唱下去。

学会宽容,意味着成长,秀木出木可吸纳更多的日月风华,舒展茁壮而更具成熟的力量。

耐力,是一种不显山石露水的执着;是一种不惧风不畏雨的坚忍;是一种不图名不图利的忠诚。

语文差1分就满分的女状元刘学红,现状如何?

2017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说纽带或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二选一:“说纽带”、“共和国,我为你拍照”

大作文:

1、纽带是能够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人心需要纽带凝聚,力量需要纽带汇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文化的发展、历史的传承、社会的安宁、校园的和谐都需要纽带。请以“说纽带”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2049年,我们的共和国将迎来百年华诞。届时假如请你拍摄一幅或几幅照片来显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成就,你将选择怎样的画面?请展开想象,以“共和国,我为你拍照”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想象合理,有叙述,有描写,可以写宏大的画面,也可以写小的场景,以小见大。

22016年北京作文题目:神奇的书签“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①《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记述老腔的演出每每“撼人肺腑”,令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老腔”已超越了其艺术形式本身,成为了一种象征。请以“‘老腔’何以令人震撼”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从老腔的魅力说开去,不局限于陈忠实散文的内容,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②书签,与书相伴,形式多样。设想你有这样一枚神奇的书签:它能与你交流,还能助你实现读书的愿望......你与它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请展开想象,以“神奇的书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表现爱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有细节,有描写。

2015年北京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深入灵魂的热爱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邓稼先?,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普通人一样的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榜样。

请以“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展开想象,叙述你和他(她)在一起的故事,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

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作文。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013年

爱迪生如何看待手机

科学家:假如爱迪生来21世纪生活一个星期,最让他感到新奇的会是什么呢?

文学家:我想,手机会不会让他感到不可思议呢。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一个标志物,简直称得上是一部掌中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这位大发明家感到新奇。

文学家:手机的广泛应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或许这也是爱迪生意想不到的吧。

科学家与文学家各自对手机的看法,引发了你哪些思考、想象?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2年

火车护路工的故事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地向疾驰而过的列车举手致敬。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声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巡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1年

世乒赛包揽金牌的讨论

鹿特丹世乒赛结束后,师生们一起讨论:

生甲:太好了,中国队又包揽了全部冠军!这叫实至名归。竞技体育就得靠实力说话。

生乙:但我更愿意看见外国选手成功挑战中国名将。一个国家长期垄断某体育比赛的金牌其实并不利于这个项目的发展。

生丙:有人主张中国队应让出一两枚金牌,我不赞成,如果故意输球,就有违公平竞赛原则和奥林匹克精神……

老师:同学们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有些道理不仅体现在乒乓球运动上,也适用于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010年

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不限文体。

唐红云人物简介

“九州愤怒的欺负雷锋,万马吉如究可凭吊。我劝天宫还是不拘一格的重新赋能降才吧。”—— 《己亥杂诗》

古往今来,通过科学研究改变人生的人不计其数。在古代,普通人要想翻身,科研是必经之路。虽然现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人头地的机会,但依然是人生最好的跳板。

其实比起古代的科举制度,高考已经公平多了。从1952年开始,高考由各大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改为全国统一考试。学生在同一条赛道上比赛,付出的努力完全是个人的。任何人都有机会出人头地。

但由于历史原因,高考暂停。从1966年开始,就被工农兵推荐上大学。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才把入学门槛放宽,让学生竞争更公平。

刘学红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考生。1975年,刘学红中学毕业。虽然她成绩很好,但她仍然没有深造的机会。相反,她被分配到密云县, 高岭公社第四大队林业队工作,成了一名光荣的知青。

去农村时,刘学红从不偷懒。他反而主动挑了一些重活,拼命干。同时,每当她有空闲的时候,就会拿起一本书来读,周围很多知青都会嘲笑她:“高考取消了,怎么能降呢?”你还想上大学吗?''

刘学红真的想上大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组织的认可。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本来队里有个大学推荐名额,结果被制作组一个会计的女儿抢走了。刘学红以为他会在这里度过余生,但他没想到很快会有转机。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成为全国各大报纸的头条新闻。看到“恢复高考”这几个字后,刘红学几乎兴奋地留下来。她当即决定一边在制作组工作一边学习,准备12月10号到12月12号的高考。

时间紧迫。幸运的是,刘学红一直在学习,并且有着坚实的基础。此外,她和大多数人一样,请假回家,一心一意冲刺学习。

其实第一次恢复高考,题目很简单。边肖特意找了一些试卷,难度大约等于一年级和二年级的水平。刘学红各科成绩都很好,几乎满分,尤其是刘学红高考作文《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满分100分,她得了99分。

刘学红成为中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位女冠军。正因为如此,她也在《人民日报》被举报,成为以后所有考生的榜样。当然,刘学红也离开了制作团队,成功地进入了北京大学,的最高学府,迎接他的新生活。很多人可能会想,现在40多年过去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女状元怎么样了?1982年,从北大,毕业后,刘学红被分配到《中国青年报》工作,并从此成为一名记者。2000年,她在《中国青年报》旗下创办了“中青Online”,并担任总经理,令人瞩目。现在,60多岁的刘学红,已经退休在家,但她的成功故事仍然激励着无数想通过高考改变生活的学生。

唐红云

1963年10月生,汉族,成县一中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甘肃省优秀教师,甘肃省骨干教师,甘肃省中小学教育工作先进个人,甘肃省学科带头人,陇南市名教师。在教学一线工作29年,担任班主任11年,发表论文五篇,出版专著两部,获甘肃省优秀科普图书奖一项。

中文名:唐红云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1963年10月

职业:教师

代表作品:《成长的智慧》

简介

唐红云,男,1963年10月生,甘肃成县人。中学高级教师,唐红云老师1982年成县师范毕业后,在县城以下农村学校工作20年。先后在成县化垭小学,成县化垭农中,成县三中,成县二中工作。2003年调成县一中任高中语文教师。所教班级语文高中会考成绩名列全县前矛。2005年他所教应届班语文高考平均成绩107分,2006年所教补习班语文高考平均成绩104分,2009年所教应届班语文高考平均成绩为106分。

唐红云二十多年如一日,把一颗赤诚的爱心献给了山区贫瘠的土地和天真无邪的孩童;他先后获得了“甘肃省优秀德育工作者”,“甘肃省骨干教师”,“陇南地区优秀教师”,“陇南市名教师”等荣誉称号。被确定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学科带头人”。2010年9月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园丁奖”称号。

唐红云酷爱语文教育工作,从1996年至今一直任高中两个班的语文课,参加了首批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参加了教育部首批中小学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并结业。

成果

唐红云勤奋工作努力学习,由一名中师毕业生而进修专科、本科,一步一个脚印。他同时笔耕不辍,分别在《中国教育报》、《甘肃教育》、《西北师大学报》、《西北成人教育学报》、《内蒙古师大学报》、《当代教育》、《语文教学园地》、《陇南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十数篇。辅导学生作文多次发表或获奖,曾获“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特等辅导教师奖”。

2002年他3万字的论文《中学作文创新思维活动课探索》获甘肃省教育优秀论文一等奖。2003年他的专著《成长的智慧》一书获甘肃省首届优秀科普图书奖。同年他获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第三届“语通杯”全国中语(高中组)“教改新星”称号。2010年编著《高考语文备考策略》一书。他还任“成县人民政府专家咨询组”成员。

敬业

1982年7月,唐红云从成县师范学校毕业,来到成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任教。从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天起,他内心就抱定这样一个信念: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识甘露洒向那一棵棵需要滋润的幼苗!让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从那以后他就把一颗心交给了教育教学工作交给了他的学生。

一名合格的教师,光有对教育事业执著的爱还远不够,还必须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基本功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而要掌握这些,途径只有一条,那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于是从参加工作起他的第二轮学习又开始了。多少个夜晚,他以青灯为伴,以书为友,尽情遨游在书的世界里。农村学校经济落后,信息闭塞,资料匮乏。为了获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最新的教学信息。为了让学生了解外面的世界与考试信息,他节衣缩食,自费订阅了几十种教育教学报刊,几乎将工资的三分之一买了图书杂志。工作20多年,他的书放满了4个大书架,书与资料占据了一间屋子。他几次调动,所谓搬家也就是搬书。他说:“一本好书,如一股春风,给人以启迪;一篇佳作,像一杆路标,给人指向”。读书使他的思想逐渐成熟,读书使他的教学闪烁睿智,读书使他的管理驾轻就熟,读书使他的研究日趋精深他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从未懈怠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他把教学看成自己的生命要素,把三尺讲台当做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在教学研究的广阔天地里,以身作则,甘为人梯,主动承担培养青年教师的任务,从制定教学计划,到编制教案;从听课观摩,到指导评议;从理论辅导,到课题实践;从论文命题,到批改审阅,无不倾注大量的心血。他所指导过的老师,有初涉教坛的新苗,有承担毕业班教学的骨干,也有课改实验的新兵。指导任务各异,但他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老师出谋划策,与老师相互切磋,和老师们共同提高。他自己讲的课,常有青年老师听,他从不拒绝。他说即使青年老师得不到成功启示,也会从他的教学中获得失败的教训,这也不失为一种示范。看到青年老师的成长,他由衷地感到欣慰。因为青年老师们成长和进步,同样是他不懈追求的一部分。

荣誉

唐红云任班主任的10多年里,成天与学生打交道,他用一颗爱心点燃了许多上进心。2004年考入清华大学的陇南高考状元李文韬,在初二学习还一般,是唐红云鼓励他努力学习,放弃上中等师范的打算,上高中,考名牌大学为农村人争光。他还利用北京学习的机会买书给李文韬同学,激励他上进。他曾经任成县化垭学区、成县三中、成县二中校长,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是他的治校理念,他非常注重后进生的思想转变。在全校,他坚持“把进步和表现的机会留给后进生”,改评“三好”为“学生标兵”,设立后进生“进步奖”。唐老师让后进生轮流当“学生校长”、“值周班长”、“卫生班长”,甚至把“升国旗手”的工作,“国旗下讲话”的机会让给后进生,让后进生自找闪光点、排节目上台演出,后近生在运动会、艺术节上展露风采。

在唐老师班上,曾有一名学生,成绩差就不说了,行为习惯也很糟,经常迟到旷课、玩网吧,有一次还打班上的学生。唐老师把他叫来做思想工作他却咬着牙,紧握着拳头一言不发。几次下来效果甚微。唐老师觉得,应该给学生一个台阶、一次机会让学生自省自悟。一天,这位学生早自习迟到了,看着他睡眼惺松的样子,唐老师估计他还空着肚子呢。是严厉批评,还是因势利导?唐老师收起严肃的面孔,将他叫到办公室给他买来了早餐。被老师训惯的学生,面对这样的体谅,内心世界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后来,通过耐心教育,这位学生的学习、品德、行为各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参加高考被师范学院录取。唐老师是上语文的,他班上有一名学生只做理科作业,对语文就是不感兴趣,他对唐老师说,语文无非是读读背背,没什么好学的。为了寻找突破口唐老师开始在细节上留意他。唐老师发现,这位学生的周记文笔虽差。但总有一些新奇独特的思想火花。于是他将这位学生周记中的一篇修改润色,让学生投给当地报纸,令这位学生惊喜的是,文章居然发表了。这位学生在周记里写到:今天的日子可真是玫瑰色的,一向严肃的父亲对我笑了一天,妈妈也拿着报纸左邻右舍地“炫耀”打这以后,这位学生开始喜欢上了语文,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唐老师把爱心、宽容、赏识倾注于教育细节里,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把师爱内化为向上的动力和自我教育的力量。

情操

陶行知先生说:“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唐红云对此深有体会,他在教育实践中也是这样做的。

他原先在农村中学做校长,总是在学校推行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事,不是他说了算而是教代会,校务委员会说了算。老师们说在唐校长手下工作心情舒畅,有力愿意出,有劲愿意使,难怪他工作过的学校教师团结一致,教育质量稳步上升,当地群众交口称赞。

作为班主任,他新接一个班,总是要组织学生订立《班规》,在第一个班会上,唐红云问学生《班规》由谁起草,大多数同学都说:当然是老师啦。竟然没有一个人说应由学生自己起草。于是他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制定班规是每一个人的意愿,班规应由每一个人起草。唐老师希望学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班规》不是老师强加的,学生自己草拟班规,使他们一开始就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角色。当学生每人都交一份《班规》草案后,他又布置班委会归纳、整理、加工、反复讨论,最后定稿的《班规》就具有了“法律”的性质,体现了民主与法制精神。唐老师要给学生树立一个观念:任何人都有弱点,因此任何人都需要制约。一切把班主任神圣化的认识都是危险的。其实,唐老师非常赞同陶行知的一段话:“今日的学生,就是将来的公民。中国既号称共和国,当然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想要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公民,必须有能够共同自治的学生。”

作为语文老师,唐红云总是在一学期开课前、一册书、一单元学习前、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建议,一方面是按需施教,更重要的是落实他的民主教育思想,课堂讨论,学生各抒已见,他从不把自己的看法强加给学生,有时候为了一个问题他同学生展开争论,往往是老师甘拜学生的下风。他认为在充满专制色彩的传统教育中,教师的思想是不容置疑的;相反,来自学生的任何不同声音,都会被认为是危险的异端而被老师好心地“纠正”。学生任何一点富有个性的见解,都遭到老师有意无意的扼杀。正是在这毫无宽容精神的教育中,学生作为“人”却一步一步被迫变成了教师得心应手操纵的机器。他说,语文教师应该举起手术刀痛苦地解剖自己,开展目中有“人”的教育,开展“充满爱心”的教育,在民主教育的实践中培养民主精神。

唐红云老师以殉道者的精神对待教育工作,在县城以下学校工作20年,先后任三所学校校长,曾三次被成县教育委员会评为“十佳校长”,一次被县委、政府评为“优秀校长”。2003年他辞去校长职务任语文教师至今,多次受到学校表彰,2007年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陇南市名教师”,2009年被推荐为“甘肃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专家库”成员,2010年获“甘肃省园丁奖”,自参加工作以来获得各级各类奖励累计21次。面对荣誉和成绩他说:荣誉和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学校尊严是社会给的,老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我还要努力工作,以无愧于这个时代。

文章标签: # 一个 # 高考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