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高考多部门联动,高考多部门联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新闻稿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苏今年多少人参加高考20232.2021年内蒙古包头普通高考顺利结束 共10个考区 16个考点3.北京120急救设高考专席是怎么回事?4.教育部2023年高考政策5.6月6日看考场时间6.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 培养联动机制指导意见7.兰陵县高考考点该地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进行。2023年四川广安高考时间于6月7日、8日统一组织进行,广安市有39204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除去高职

1.江苏今年多少人参加高考2023

2.2021年内蒙古包头普通高考顺利结束 共10个考区 16个考点

3.北京120急救设高考专席是怎么回事?

4.教育部2023年高考政策

5.6月6日看考场时间

6.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 培养联动机制指导意见

7.兰陵县高考考点

高考多部门联动,高考多部门联动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新闻稿

该地高考时间为6月7日、8日进行。

2023年四川广安高考时间于6月7日、8日统一组织进行,广安市有39204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除去高职单招录取的7834名,预计实际参考31370名,报考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广安市共设考区6个、考点17个、常规考场1055个,考场均为标准化考场。

为确保考生顺利赴考,广安市多个部门强化协调联动,强化考点及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用实际行动温馨护考,交警部门在考场周边部分路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交通部门合理设置高考公交专线,保障考试期间主城区考生免费接送,市场监管部门对高考集中就餐点,全面排查、全程监管,保障考生食宿安全。

江苏今年多少人参加高考2023

上海2023年高考约5.4万名考生参加。

2023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以下简称“高考”)于6月7日至9日举行。全市设19个考区、110个考点、2100余个考场,约5.4万名考生参加考试。截至目前,首场语文科目考试已顺利结束,各考区、考点安全、平稳、有序。

为保障今年高考顺利举行,全市各级教育行政、考试部门密切合作,压实各方职责,确保平安考试;强化考试入场管理,严防手机作弊;严格落实考务组织要求,做好考生服务。市、区两级公安、交通、卫生、市监、生态、水务、电力、通信、应急、气象等部门协调联动,全力保障,为考生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

众所周知,上海高考实际由春考和秋考两部分组成。春考一般放在当年的1月,测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主要是上海高校进行招生,由统一文化考试和院校自主测试构成。2023年春考有5.4万余名考生,全市25所高校共计招收2776人,这些已被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6月的秋季高考。

2023年3月1日和4月14日,上海进行了秋季高考的两次补报名,最后实际参加秋季高考的人数约为5.4万人。根据6月23日公布的数据,上海秋考人数280分以上的人数为51560人,加上尚未公布的“体育类本科线以下考生人数”,总体实际接近5.4万人。

2021年内蒙古包头普通高考顺利结束 共10个考区 16个考点

2023江苏今年44.5万人参加高考。

2022年,全省共有40.6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相比去年的35.9万,增加了4.7万人。从考生类别来看,2022年应届毕业生38.3万人,占报考总数的94.33% ;往届生和社会考生2.3万人,占报考总数的5.67%。

全省共设260个考点,12019个考场,约有3.6万人参加考试工作。所有科目考试,全部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所有考生均需进行“两次安检”。

进入考点需通过“智能安检门”安检,进入考场需经金属探测器检查,并通过“考务通”刷脸、刷身份证进行身份验证。目前,各项高考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

围绕“三无三稳三确保”的考试安全总目标,全省各地各部门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坚持以生为本,强化协同联动,层层压实责任,全力保障高考安全平稳顺利实施。考前,我省对13个设区市进行“拉网式”考前安全督查,查漏补缺,立查立改。

同时,联合宣传、网信、公安、工信、安全、环保、通信管理、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2023高考护航行动”,深入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打击销售材、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作弊行为等专项行动,打造诚信和谐的考试环境。

录取方式:

高考的录取方式采用网上录取,志愿填报方式,将全国的大学分为2个批次,此外,还有许多高校进行自主招生,但入选考生均须参加全国统考。

成绩应达到生源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与试点学校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截至2015年,绝大部分省份取消三本批次,将三本与专科进行合并。

北京120急救设高考专席是怎么回事?

为确保2021年高考万无一失,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召开了全市教育招生考试安全工作会议、考务工作会议、全市净化高考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会和高考组考工作视频调度会,全面部署我市高考工作,压实地区和部门责任,市区两级招委会主任、教育部门、考试中心、考点学校主要领导靠前指挥、认真履职,全面细致做好各项施考工作;

 二是强化疫情防控,完善了测温、研判、处置等防控流程,在每个考点增设了1名防疫副主考和一医一护,10个旗县区指定16所医院与16个考点建立了点对点工作协作机制,加强对考生和考务人员身体健康状况监测,建立了社会考生行踪监控台账,做实考生入场体温检测,积极推进涉考人员疫苗接种工作,做到了应接尽接;

 三是强化考务培训,精心选聘1088名政治过硬、综合素质高、责任心强的在编在岗教师担任高考监考工作,组织开展了市、区、考点三级考务培训,落实全员教育和培训上岗制度,严格执行考务管理规定,规范考务实施程序;

 四是强化监督检查,对全市11个保密室、市高考指挥中心以及各考点进行了考前检查,继续实行四大班子领导考前检查督导、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包联考区考点和市级巡考员不间断巡考机制,全面加强考场、视频“双监考”和现场、网上“双巡视”,切实做好考前、考中、考后全流程、全方位、无死角的监督检查,确保万无一失、高考安全;

 五是强化部门联动,开展了为期半个月的集中整治行动,保障考点安全、净化涉考环境,考试期间市教育局、公安局、卫健委、网信办、无线电管理处、应急管理局、供电局等16家单位负责人值守包头市国家教育考试考务指挥中心,以高标准、严举措护航高考,为实现健康高考、平安高考、温馨高考提供了有力保障;

 六是强化试卷安全,教育部门和公安、保密部门认真做好试卷安全保密工作,确保试卷交接程序规范、手续齐全,无缝对接、有据可查,试卷保密室实行24小时4人值守,全程无死角网上监控、网上巡查;

 七是强化考风考纪,考前以《致全市高考考生的一封信》等多种方式对考生进行诚信考试宣传教育,考生全部签订《考生诚信考试书》,严格进行入场检查,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过程严格公平;

 八是强化考试服务,全市教育主管部门和各学校认真组织开展了政策解读、考前辅导等服务保障工作,做好考生心理疏导和干预,相关部门联合对考生安全、出行、食宿、卫生等方面进行综合保障,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公布监督举报电话,通过微信公众号以及新闻媒体公布涉考政策、信息,及时回应考生及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营造安全、温馨的考试氛围。

 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提醒考生,考后应注意调节心情,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在成绩公布前,熟悉招生政策和院校录取规则,提前做好填报志愿准备。

 包头市教育招生考试中心

 2021年6月9日

教育部2023年高考政策

高考期间,北京市120急救网络将在全市各考点附近增设专门的急救车辆,为考生提供免费的医疗急救保障服务。

据介绍,高考期间,全市17个考区、92个考点增设58辆专职急救巡诊车或医疗服务站,共180余名医护人员参与保障。对禁止使用救护车警报器、行车安全等进行明确要求,并提前将急救人员及联系电话通报考点联络员。

北京急救中心制定了《北京急救中心2017年高考巡诊工作方案》,从人员、车辆、物资、通讯、后勤等方面做好了准备。120调度指挥中心设立高考专席,专职受理考生急救呼叫电话,优先就近调派救护车为考生提供急救服务;每辆急救车配备防暑降温药品、外伤包等医疗用品;保障车做好保养,对司机安全驾驶提出具体要求。120、122、110、119四台联动,为需要帮助的考生提供服务。遇急症考生,120将协同交管部门为患者开辟绿色行驶通道,及时转送。

为同时保障高考巡诊任务和日常急救工作,同往年一样,北京急救中心具有医疗资质的行政人员也将参与到高考巡诊工作中。考生突发疾病,可以向附近的急救车寻求帮助,急救人员将免费为其提供医疗急救服务。

根据往年医疗保障经验,考生易出现急性肠炎、低血糖、发热、痛经等。北京120提醒广大考生,考前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要食用没吃过的食物,少吃生冷食品,不要过分进补;切忌贪凉,正常作息,避免熬夜,放松心态,有过低血糖、痛经等情况的考生应提前做好准备,出现不适及时向急救人员寻求帮助。J146

6月6日看考场时间

教育部2023年高考政策如下:

《通知》重点强调了五方面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保障考试组织安全平稳。全面落实考试安全责任,完善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预案。加强部门协作机制,开展手机作弊专项治理,强化考试环境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有关优化疫情防控的措施要求,统筹做好考试防疫工作。

二是持续促进高校招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重点高校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专项计划,做好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工作。严格开展报名资格审核,严厉打击“高考移民”。

三是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扎实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推动改革成果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持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强基计划试点工作,优化招生程序,严格选拔标准,加强招生培养联动。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推进职普融通、协调发展。

四是切实加强招生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招生计划和招生政策规定,严肃招生工作纪律。严格招生信息安全管理,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公开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加强涉考培训机构治理,加大违规招生查处力度。

五是进一步优化考试招生宣传服务。加强招生宣传规范管理,做好信息发布、政策解读和温馨提示等服务工作。加强考生志愿填报指导,采取多种形式为考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高考护航行动”,加强治安、交通、卫生防疫、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综合服务保障。

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 培养联动机制指导意见

6月6日高考考生开始看考场

1.2023高考

高考则是为了能够让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学生是否能够接受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关键在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的自制力,2023年高考这场战役已经拉开了序幕。

2023年高考人数随之新鲜出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和热议,根据数据统计2023年各省高考人数,约不完全统计达到了1279万人。再一次创下了历史报名最新记录,相比2022年数据来分析增长了将近20万人次。

高考大省的学生想要上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预计不完全数据需要达到700分以上,尤其是120万人次的河南省,果不其然又是全国各省报考人数的第1名,最大幅度上遥遥领先其他各省的报考人数毋庸置疑成了高考竞争的重灾区。

2.树牢责任意识,着力维护考试安全

高考前后,全省上下严格落实考试安全管理规定,防范化解考试安全风险,确保高考平安顺利。一是严密考务组织。全省各地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关于高考的安排,严格按考务工作要求组织考试

3.强化部门联动,全面优化考试环境

各地充分发挥招委会、部门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协调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省教育考试院加强了对高考工作信息系统、设施设备的运行监控、安全监测与维修维护,及时堵住信息技术层面的漏洞。

4.优化考生服务,用心营造温馨氛围

各地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考试为目标,坚持以考生为本,努力为考生提供更加细致周到的服务。一是营造良好氛围。全省各地通过主流媒体广泛开展高考宣传。株洲市及茶陵、攸县等地通过发布《温馨提醒》《考生须知》《关于切实维护高考工作秩序的通告》等信息,营造良好氛围。

兰陵县高考考点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工作。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现就推动高校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提出如下意见。

一、主动对接国家需求,深化招生制度改革

1.建立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机制。加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宏观调控,完善中央、地方两级管理体制,完善国家招生计划编制办法,增强招生计划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发挥政策引导和调控作用,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重大战略问题,储备战略人才。改进完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动态调整区域间、培养单位间和学科专业间的招生结构,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2.进一步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改革招生录取机制,探索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要按照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积极稳妥实施高考综合改革,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高校专业培养的关联性。高等学校要主动适应高考综合改革,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对考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报考要求和综合素质评价使用办法,增强人才选拔的科学性和协同性。

二、建立动态适应机制,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3.建设一流专业。坚持把专业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把专业建设作为立校之本。以建设面向未来、适应需求、引领发展、理念先进、保障有力的、世界水平的一流专业为目标,以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版为引领,切实提高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效果的达成度,提高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提高质量保障运行的有效度,提高学生和社会的满意度。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技术,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协同开发、开放共享。建设以优秀教师为带头人,热爱教学、结构合理、授课质量高的教学团队。创新教学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有利于教师静心教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将质量要求内化为全校师生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自觉行为,推动高校建立自律自省、及时反馈、持续改进的,与、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质量文化。

4.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将优化专业结构、改进专业设置管理作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的工作。主动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建立国家调控、省级统筹、高校自律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鼓励高校设置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改善民生急需的专业,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不断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契合度。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地方高校本科专业设置的统筹管理,加强对新设专业评估检查,加大对专业办学条件的公开力度。推动高校制定专业建设与调整规划,建立盘活专业存量、有进有出的专业增减机制,构建与高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相匹配的专业体系。

5. 完善专业人才预测、预警系统。构建高等学校专业人才需求预测、预警系统和毕业生就业监测反馈系统,建立健全专业的预警、调整机制,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和重点产业人才供需年度报告制度,动态调整高校间招生规模,对办学条件不足、水平持续低下、就业状况较差的高校严格控制招生规模。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就业创业能力

6.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是当代青年学生绽放自己、展现风采、服务国家的新平台。积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全方位深层次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努力培养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德才兼备的创新创业人才。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建好高校双创示范基地、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经验。

7.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国际国内相结合,推动高校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建立完善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机制协同的全流程协同育人机制。推进校企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工科,深入探索创新与产业导向的工程教育新范式。促进医教协同,推进医学人才招生、培养、就业、使用的协同联动。深化农科教结合,以现代生物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林专业。推动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深度合作,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扩大宣传部门与高校共建新闻学院,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培养全媒型后备人才。完善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学“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培养“四有”好老师。推进“一制三化”,深化科教结合、校所合作,拓展国际高端合作资源,提高基础学科人才全球竞争力。

8.加强实践育人机制。更加注重按照社会需求塑造学生能力,加强学生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其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设问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挑战和变化。系统设计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分类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增大实践教学比重,整合校内外实践教学资源,加快建设校外实践育人基地。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打通理论教学和实务操作,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实施中青年教师到实务部门挂职锻炼制度,推进“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以现代信息技术推动高等教育变轨超车,深入推进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实施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精准教育,推动形成“互联网+高等教育”发展新形态。

9.推动高校建立灵活的学习制度和学生管理制度。转变办学理念,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推动本科教学从“教得好”向“学得好”转变,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全面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改革学生管理制度,完善休学创业制度,规范行使转专业的权利。通过跨校辅修、网络课程等多种方式,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和发展需求。积极探索学分积累与认可制度,扩展学生修业时间和空间。

四、健全就业反馈机制,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10.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统计、分析和发布制度。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科学合理制定报告编制规则和统计指标,规范毕业生就业数据来源。深入分析研究本地本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去向、就业满意度、创业数量和类型等状况,客观反映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和特点。要按时将报告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社会的监督与反馈。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部门要组织对本地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编制发布工作的监督检查,落实就业情况统计和监测责任制,确保报告数据真实准确。

11.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反馈机制。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与反馈,以反馈结果推动学校招生和人才培养改革。要通过网络调查、实地调研等方式建立顺畅的反馈渠道,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在反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建立健全就业、招生、教务等部门联动的组织架构,把反馈结果与专业设置、招生计划、经费安排等适度挂钩。

12.强化精准就业指导服务。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就业指导、渠道拓展、服务保障等各环节,坚持在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中虚功实做,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与就业工作互融互通,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各地各高校要在开展学生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就业实习实践过程中,引导毕业生把实现自身价值与国家前途命运结合起来,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准确掌握毕业生求职意愿和用人单位岗位需求信息,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健全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完善招聘和信息服务体系,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加强困难群体帮扶。通过优质的就业服务,科学的就业指导,高效的信息对接,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努力实现供需对接、人岗匹配,推动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的就业创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各地各高校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形成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作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出台配套政策措施,加强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共同推动高校人才质量与就业水平的提高。各高校要把落实本指导意见、形成联动机制列入重要日程,加强分析研判,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工作责任,切实发挥协同效应。

兰陵县高考考点有8个,分别是兰陵一中,兰陵二中,兰陵四中,兰陵七中,兰陵十中,东苑中学,理工学校,实验中学。

:兰陵县为保障高考顺利进行采取的措施:

一、组织领导到位,确保高考紧张有序。

为加强高考工作的组织领导和高考保障工作,该县县提高政治站位,将高考工作纳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维稳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及时调整充实了县招生委员会成员,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任组长的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夏季)兰陵考区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先后4次专题研究高考考务工作,对参与高考考试工作的所有人员逐层逐级进行了培训,让每位工作人员熟知工作纪律、熟悉操作流程,做到诚信自律,为诚信高考提供有力保障。

6月6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长、兰陵县委书记郑连胜同志到兰陵一中考点检查、指导高考准备工作,对我县高考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

6月7日上午,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孙伟同志到兰陵四中考点巡视高考工作,到考点电子监控室通过视频查看考场情况,强调要把各项工作做得更严更细更实,确保今年高考安全平稳顺利。

二、宣传教育到位,确保诚信应考。

该县通过《致全市考生和家长的公开信》、校园电子屏、宣传栏、国旗下讲话等载体,组织全县高考生认真学习考试纪律要求、违纪作弊处理办法等制度文件,结合全国历次高考舞弊案例及处理情况进行了深入宣讲,并与每位考生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心态,文明应试,诚信应试。

同时,提醒广大考生不要受考试欺诈广告和虚假信息的影响,不要购买无线通讯作弊工具,形成“诚信考试光荣、违纪舞弊可耻”的浓厚舆论氛围。

三、防范措施到位,确保高考公平。

今年,该县投入26万元升级改造了考试监控系统、听力播放系统,更换了48个高清摄像镜头,为每个考场配备了最新式的手机信号屏蔽仪、金属探测仪、身份证识别仪等防材。

考试期间,县教体局通过网上巡查系统对各考点考试状况全面监察,经信部门出动无线电移动监测车,对存在疑似作弊信号的考点周边电磁环境进行重点监测,对涉嫌考试作弊的传输试卷内容的无线电信号及时予以定位、查找,有力打击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舞弊行为,确保了整个考试过程公平公正。

四、责任落实到位,确保高考安全。

健全试卷保密制度,逐层签订高考安全保密责任状,对试卷、答题卡(答卷)的分发、运送、装订、保管等各个环节周密安排,责任到人,层层把关。

加强了试卷保密室建设,切实做到“三铁”(铁门、铁橱、铁锁)、“四防”(防火、防水、防盗、防鼠)、报警器、灭火器、具备录像和储存功能的监控器等设备完好,确保正常使用;选派素质过硬的保密人员,对试卷进行24小时监控,确保万无一失。

五、部门联动到位,确保考试环境良好。

高考期间,分管副县长亲自挂帅统一指挥,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为2018高考保驾护航。

与交警队联动,为每个考点配备4名交警,设置交通标志,疏导路口车辆,保证交通安全;与县公安局联动,在县保密室配备2名公安人员、在每个考点配备3名公安人员、在监考教师住宿的每个宾馆配备2名公安人,确保考试安全。

与县食品防疫部门联动,在监考教师住宿的每个宾馆配备1名医生和1名食品防疫人员,确保食品安全。

与城管部门联动,在每个考点安排4名城管人员,清理考点门前的小摊小贩,严禁商贩在考点周边设摊叫卖。

与考点学校联动,在每个考点门口设置考场指示图、交通路线图、考场座位标识图,在每个楼层安放一个茶水点,为每个考场提供一块擦手毛巾。为1名残疾考生延长考试时间。

考点配备打印机,为忘记携带准考证的考生现场打印准考证。针对高温和雷阵雨等天气状况,部分考点为考生提供绿豆汤、饮用水服务。

文章标签: # 高考 # 考试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