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学视频_集合简易逻辑高考题

tamoadmin 2024-06-16 人已围观

简介1.成人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是什么2.高考数学考的最多的知识点3.黑龙江高考数学难吗这个知识点不难。经查询国家教育部信息可知,高中数学的集合和简易逻辑在高考中会单独考查一个集合的小题,整体来看题目难度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这是高中数学的基础。这个知识点必须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把基础打牢固,掌握其基本题型就可以了,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交集、补集、交集、并集,高中数学最难的是椭圆,双曲

1.成人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是什么

2.高考数学考的最多的知识点

3.黑龙江高考数学难吗

集合与简易逻辑教学视频_集合简易逻辑高考题

这个知识点不难。

经查询国家教育部信息可知,高中数学的集合和简易逻辑在高考中会单独考查一个集合的小题,整体来看题目难度不大,甚至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这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这个知识点必须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把基础打牢固,掌握其基本题型就可以了,简易逻辑考试内容:集合、子集、交集、补集、交集、并集,高中数学最难的是椭圆,双曲线,抛物线这种曲线运动的题,一般高考会在后面几道大题中出一道这种类型的。

成人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是什么

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集合;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 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3.抽样方法;

4.总体分布的估计; 5.正态分布; 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3.数列的极限;

4.函数的极限; 5.极限的四则运算; 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5.复合函数的导数; 6.基本导数公式;

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8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数系的扩充.

高考数学考的最多的知识点

 许多在职小伙伴会通过成人高考来提升学历,那么成人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是什么呢。以下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是什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人高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是什么

第1章 集合和简易逻辑

 知识点1:交集、并集、补集

 1、交集:集合A与集合B的交集记作A∩B,取A、B两集合的公共元素

 2、并集: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记作A∪B,取A、B两集合的全部元素

 3.补集:已知全集U,集合A的补集记作CuA,取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

 解析:集合的交集或并集主要以列举法或不等式的形式出现 知识点2:简易逻辑

 概念:在一个数学命题中,往往由条件甲和结论乙两部分构成,写成“如果甲成立,那么乙成立”。若为真命题,则甲可推出乙,记作“甲 乙”;若为假命题,则甲推不出乙,记作“甲 乙”。

 题型:判断命题甲是命题乙的什么条件,从两方面出发:

 ①充分条件看甲是否能推出乙 ②必要条件看乙是否能推出甲

 A、 若甲 乙 但 乙 甲,则甲是乙的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 B、若甲 乙 但 乙 甲,则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C、若甲 乙 但 乙 甲,则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D、若甲 乙 但 乙 甲,则甲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第2章 不等式和不等式组

 知识点1:不等式的性质

 1. 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减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2.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3. 不等式两边同乘或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变“<”)

 解析:不等式两边同加或同乘主要用于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或一元二次不等式移项和合并同类项方面 知识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

 1. 定义: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好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

 2. 解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移了之后符号要发生改变)

 3. 如:6x+8>9x-4,求x? 把x的项移到左边,把常数项移到右边,变成6x-9x>-4-8,合并同类

 项之后得-3x>-12,两边同除-3得x<4(记得改变符号)。

  知识点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 定义:由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5. 解法:求出每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值,最后求这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交集(公共部分)。

知识点3: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

 1. 定义:含有绝对值符号的不等式,如:|x|a型不等式及其解法。

 2. 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x|>a的解集是{x|x>a或x<-a},大于取两边,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x|

 3. 复杂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ax+b|>c相当于解不等式ax+b>c或ax+b<-c,解法同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样。 |ax+b|

 解析:主要搞清楚取中间还是取两边,取中间是连起来的,取两边有“或” 知识点5:一元二次不等式

 1. 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二次不等式。如:ax2 bx c 0与ax2 bx c 0(a>0))

 2. 解法:求ax bx c 0(a>0为例)

 3. 步骤:(1)先令ax bx c 0,求出x(三种方法:求根公式、十字相乘法、配方法)

 (2)求出x之后,大于取两边,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小于取中间,即可求出答案。 注意:当a<0时必须要不等式两边同乘-1,使得a>0,然后用上面的步骤来解。

 拓展阅读:成考提升数学方法

 一、选择题(每题5分,17题,共85分)

 1、一般来说前面几道题非常容易,可以把4个选项往题目里面套,看哪个答案符合,就是正确答案。

 2、据统计:17题选择题,ABCD任意一个选项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为3-5次。那么同学们:

 (1)一题都不会写,也一定要全部的答满,不能全部写一样的答案这样会一分都没有

 (2)只会写1-2题,剩下的15题都写跟自己懂写题的答案不一样的选项,这样至少可以得20分。例如,会写的题一题选A,一题选B,那么不懂写的15题都写C或者D。

 (3)懂写3题以上,看看自己懂写的答案中ABCD哪个选项出现的次数少,那么不懂写的题目都写那个选项,这样至少可以得30分以上。例如:懂写6题,答案分别是AAABBC,那不懂写的就都写D。因为A成为正确答案的次数一般不超过5题,现在已经写出三题选A了,从概率的角度来说A最多会再出现两次,而D则会出现3-5次。

二、填空题(每题4分,4题,共16分)

 一般出现其中有一题答案是0,1,2的可能性很大,实在每题都不会写,就4题都写0或1或2,但写1的概率相对0、2会高一点。如果你时间充足的话,可以把0,1,2套进答案可能是整数的题目里面试试,这样运气好就能做对一两题。

三、解答题(49分)

 完全不懂也不要放弃解答题的分数,解答题的特点是一层一层往下求解,最终求出一个答案。解答题的答题步骤。如:

 ①解:依题意可得~~~(题目中已知的数据写上去)

 ②公式~~~~~~~

 ③计算得~~~

 ④答:~~~~

 有些题目,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给出的公式,变化一下,能顺着下来多少就是多少,把所想的步骤写上去,反正都思考了,不写白不写,写了就有可能得分。

黑龙江高考数学难吗

高考数学考的最多的知识点:

集合、简易逻辑(4个)

1.元素与集合间的运算

2.四种命题之间的关系

3.全称、特称命题

4.充要条件

函数与导数(13个)

1.比较大小

2.分段函数

3.函数周期性

4.函数奇偶性

5.函数的单调性

6.函数的零点

7.利用导数求值

8.定积分的计算

9.导数与曲线的切线方程

10.最值与极值

11.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12.证明不等式

13.数学归纳法

数列(4个)

1.数列求值

2.证明等差、等比数列

3.递推数列求通顶公式

4.数列前n项和

三角函数(4个)

1.求值化简(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函数图象变换、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单调性)

3.二倍角的正、余弦、辅助角公式的化简

4.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面积公式)

平面向量(3个)

1.模长与向量的数量积

2.夹角的计算

3.向量垂直、平行的判定

不等式(3个)

1.不等式的解法

2. 基本不等式的应用(化简、证明、求最值)

3.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直线和圆的方程(3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3.点到直线的距离

圆锥曲线(4个)

1.求标准方程

2.求离心率

3.弦长

4.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

空间简单几何体(3个)

1.线、面垂直与平行的判定

2.夹角与距离的计算

3.三视图(体积、表面积、视图判断)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3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组合的常用方法

概率与统计(6个)

1.抽样方法

2.频率分布直方图

3.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

4.条件概率

5.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

6.线性回归方程与独立性检验

复数(3个)

1.复数的四则运算

2.复数的模长与共轭复数

3.复数与复平面的点的位置

框图(3个)

1.按流程计算结果

2.循环结构条件的判断

3.程序语言的读取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2个)

1.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之间的互化

2.参数方程的化简

不等式选讲(2个)

1.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零点分段法)

2. 利用不等式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难度一般,正常发挥,扎实基础,应该不会很难,要记住,题目难的时候别人也是难的,自己以平常的水平,发挥出来就好。

按照目前高考制度,高考数学总分是150分。及格分为90分,优秀分为120分,优异分为140分以上。一般学生能考到120分以上,就算高分。不过,对于优秀生来说,很多都考满分,或者考140分以上,130分以上更是多见。

高考温馨提示

高考数学选择题总分60,共12题,每题5分。填空4题,每题4分,共16分。第三大题是解答题,解答题占72分共有6个小题,这六个小题考核内容是相对固定的,有数列,三角函数,概率题,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导数等。

通常解析几何放在倒数第二题,大约占12分,导数放在倒数第一题,大约占15~18分,这两个题加起来不会超过30分,至于其他四个题目分值也不均匀,8分,10分,12分的都有可能。六个大题除了最后一个导数题是三个小题之外其他题目一般都只有两个小题。一般来说,高考数学中集合与简易逻辑。

文章标签: # 不等式 # 函数 # 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