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专业报考 专业报考
1999年高考化学难吗,1999年高考化学
tamoadmin 2024-05-26 人已围观
简介1.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2.高考化学!!高人进!3.理综文综是什么4.杨进基的履历与成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旧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年来生物在理综的比例越来越大,几乎接近物理、化学分值,其他每年有时有细微变化。即“3+X
1.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
2.高考化学!!高人进!
3.理综文综是什么
4.杨进基的履历与成就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简称“理科综合”或“理综”,指的是在旧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全国理综卷为物理占110分,化学占100分,生物占90分。
年来生物在理综的比例越来越大,几乎接近物理、化学分值,其他每年有时有细微变化。即“3+X(综合)”考试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理科数学)、英语,“X”是指由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或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分数是语数英三大科的两倍(文综或理综300分、语数英均为150分),由考生自己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若选择学理科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则“综合”是“理科综合”。
1999年2月教育部发出《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意见》,并决定在广东省试行“3+X”高考模式,由此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从而使高考改革又一次成为教育界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借此为城市区分,西北为“物理、化学、思想政治 + X”;东北为“物理、化学、生物 + X”,其他地区可根据情况定性“物理、化学 + X + 1。
2005年全国各省市的所有高考科目均采用新课程,高考模式除个别省市可能会作些微调(如2005年广西高考模式改为“3+小综合”模式)外,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2006年陕西大综合改成小综合、辽宁为助学生减负也再分文理科,2007年山东高考更注重能力考察,拟用3+X+1,而且此方案有可能被江苏借鉴。
1977年到1983年高考具体日期!
答:1977年恢复高考是在12月份高考的,目前也是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
历年高考时间:
1952年-1965年高考时间:(各地、市有所不同,不一一列举。)
1952年:8.15-17日;
1953年:8.20-22日;
1954年:8.15-17日;
1955年、56年、57年:7.15-17日;
1958年:7.18-20日;
1959年、60年:7.20-23日;
1961年、62年:7.15-17日;
1963年、64年:7.15-17日;
1965年:7.10-12日;
1973年:7.15-16笔试,7.18-19日面试,有的:7.27-28日;
1977年:12.6-8日,12.9-10日,12.11-12日,或:12.17-18日,12.20-22日等;
1978年:7.20-23日;
1979年-2002年高考时间:7.7-9日;
2003年至今高考时间:6.7-8日,部分省市6.7-9日。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04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科举考试制度寿终正寝,从此我国现代高考制度登上了历史舞台。
1936年,全国已经有100多所大学。当时的高考制度是各所学校自主组织命题,学生可以选择报考多所大学,也可能同时被多所大学录取。
1952年,中国建立起来全国统一高等学校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能更好的显示出公平,也适应了当时国家快速选拔人才的需要。
1977年,邓小平出任国家副总理,分管文教,主持恢复高考。恢复高考改变了千百万人的命运,挽救了中国教育,也挽救了整个中国。
1981年,理科中增加了生物学科。
1983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定向招生,定向分配”的方法。规定在中央部门或国防科工委系统所属的某些高等院校,要按一定比例面向农村或农场、牧场、矿区、油田等艰苦行业的定向招生。
1983年,外语(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高考填报时可以自由选择。)被正式列入高考科目,以原始分计入总分。
1985年,教育部规定:可以从参加统一高考的考生中招收少数国家计划外的自费生。一向由国家“统包”的招生制度,变成了不收费的国家计划招生和收费的国家调节招生同时并存的“双轨制”。同年,从美国引进标准化考试,并于当年首先在广东省进行了英语、数学两科的试点。
1985年,上海在全国最先获得自主命题权,实行3+1方案(除语数外,再任选一门)。同年,国家教委决定在北京大学等43所高等学校进行招收保送生的试点。
1989年8月,国家教委决定将标准化考试逐步在全国推行。
1994年,高考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语数外,文科加考政治和历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学,初衷是为学生减负,但导致学生地理和生物知识的贫乏。同年,政治被排除在统考科目之外,理科考试中不再考政治。
1996年,中国高等教育试行并轨招生,高校学费开始增加。
1997年,普通高校招生并轨改革。
1999年,教育部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文件提出,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任务,对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做出了全面部署?[8]?同年广东率先试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开始出现在高考科目中。从这年起,高校大规模扩招开始。
2000年,一直由国家“全包”的师范专业也实行收费,招生并轨改革完成。
2000年之前我国高考一直实行全国一张卷,从2000年到2004年,全国开始实施“统一高考,分省命题”的组织方式,越来越多的省份加入自主命题的行列。?
2001年,教育部对报名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取消了普通高考报名年龄不超过25岁、未婚的限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也可报考普通高校。报名并参加普通高考将不受年龄及婚否的限制与影响,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至此全国各地每年都有25岁以上的大龄考生步入高考考场。
2003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决定从2003年起将高考时间提前一个月,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2003年教育部批准首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作为一种新的选才方式,具备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已有90所;类型逐渐增多,有“自主组织测试”、“校长实名推荐制”、“自主招生联考”等形式。
2008年,中国开始启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01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将达到适龄青年的15%。在短短的五六年中,大学招生扩大了将近3倍,“大众化教育”逐渐取代“精英教育”。高校毕业生缺乏技能、就业困难等问题,引起了人们对扩招的反思。
2010年2月,公布公开征求意见稿,7月发布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全文。文件明确提出要逐步形成分类考试、多元录取、综合评价的考试招生制度,为高考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
2014年9月,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2014年12月16、17日,教育部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关于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效自主招生试点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等四大高考改革配套方案。
2014年全国有16省市实行分省命题,统一命题的有15个;2015年,又新增江西、辽宁、山东3省实行高考统一命题,使用全国统一命题试卷的省份增至18个。
2016年全国有26个省份选择统一命题,也就是采用“普通高考全国卷试题”,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5省份仍为分省命题。
2017年10月19日,十九大代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
2018年3月2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2018年的高校招生做出部署。《通知》指出,要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及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要向重点高校录取比例相对较低的省份倾斜;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2019年5月6日,201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在会上透露,2019年高考报名者达到上千万。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高考化学!!高人进!
每年7月7、8、9日。
2001年11月16日,教育部正式签发《教育部关于从2003年起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的通知》:
从1979年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时间固定在每年7月7、8、9日。20多年来,高考时间的稳定,对稳定中学教学秩序和规范招生考试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扩展资料:
1、1977年11月到12月期间,准备仓促,高考由各省,市,自治区命题并组织考试,分文理两类。1978年开始正式恢复全国统一命题,各省,市,自治区组织考试。这一阶段确立了全国统一命题的模式。
2、成型阶段:1983--1987
这个阶段是以外语成绩100%计入总分为开端,这体现了外语地位的上升,当然,这与当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1985年在广东省首先试行的标准化考试,对以高考为核心的考试的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管理,更是全面的提升了高考命题水平。经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大胆实践,为今后高考的成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调整阶段:1988--1993
经过十年的摸索,高考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于是,以上海为首带动全国进入高考全面调整的阶段,最主要的标志是1988年上海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以及1989年在全国全面推行标准化考试。经原国家教委批准,1988年,上海设置高考会考与会考后高考,并开始单独命题,作为全国统考的“上海卷”。
会考后高考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由招生高校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科中任选一门,形成3+1的模式。后来,到1992年高考结束后,新的高考模式大体确立,也就是所谓的3+2模式。
此模式是在高中毕业会考的基础上分文理两组设置高考科目:文科考语文,数学(文),外语,政治,历史;理科考语文,数学(理),外语,物理,化学。
4、稳定阶段:1994--1998
这段时期是高考相对稳定的一段时期,原来,在第3阶段末期,原国家教委提出:会考后的高考,在改革科目设置的同时,考试内容和形式也将相应改革:在考察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考察能力;在择优前提下,调整试题难易度;
实现考试的标准化,以逐步做到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新生,又有利于中学教学。这使得这一阶段的试题区分度增大,试题难度越来越大,然后,随着“应试教育”以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等问题出现,高考需要新一轮改革。
5、新课程改革:1999-2003
这一阶段的改革是一次全面的高考改革,开始的标志是1999年教育部提出:“用3年左右的时间推行‘3+X’科目的设置方案”,其中“3”是指语数外这3门必考科目,“X”的选择比较多,“X”是指由高校在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史地政),理综(物化生),文理综(史地政物化生)中选择一门或几门。
由于X的可选择性,“全国高考一张卷”的历史格局被彻底打破,1999年广东率先进行“3+X”科目改革。(99年广东参加高考的孩子感觉很心塞那,你们是实验的),教育部决定于2002年在全国全面推行“3+X”高考改革。进入2002年,北京市全部科目实行自主命题,以此为开端,下一阶段要来了。
2000年1月北京,安徽试行了春季招生考试,也就是“二次高考”改革,所用试卷也就是所谓的“春招卷”,后来上海也开始进行春季招生,这是高考全国高考的一个巨变的机会,如今(到2015年春季)只有上海还在继续探索春季招生,上海能否带动全国,打破“一考定终生”,我们仍将拭目以待。
6、开放阶段:2004--2006
教育部于2004年2月份决定进一步扩大分省单独命题的范围,在部分省市实行全部科目或部分科目的自主命题,2004年新增的单独命题的省份有:天津,辽宁,江苏,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再加上往年的北京,上海,以及教育部考试中心自己命制的4套试卷,这一年全国共有15套的高考试卷。
2005年新增山东,江西,安徽,2006年新增四川,陕西,自主命题的省市逐步增加,于是全国高考呈现明显的开放趋势。
百度百科-高考
理综文综是什么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和应用的科学。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人类的生活能够不断提高和改善,化学的贡献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化学是重要的基础科学之一,在与物理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天文学等学科的相互渗透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推动了其他学科和技术的发展。例如,核酸化学的研究成果使今天的生物学从细胞水平提高到分子水平,建立了分子生物学;对地球、月球和其他星体的化学成分的分析,得出了元素分布的规律,发现了星际空间有简单化和物的存在,为天体演化和现代宇宙学提供了实验数据,还丰富了自然辩证法的内容。
化学的萌芽
原始人类从用火之时开始,由野蛮进入文明,同时也就开始了用化学方法认识和改造天然物质。燃烧就是一种化学现象。掌握了火以后,人类开始熟食;逐步学会了制陶、冶炼;以后又懂得了酿造、染色等等。这些有天然物质加工改造而成的制品,成为古代文明的标志。在这些生产实践的基础上,萌发了古代化学知识。
古人曾根据物质的某些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企图追溯其本原及其变化规律。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中国提出了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万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组合而成的,而五行则是由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成的。此说法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自然观,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认为二者的相互作用是一切自然现象变化的根源。此说为中国炼丹术的理论基础之一。
公元前4世纪,希腊也提出了与五行学说类似的火、风、土、水四元素说和古代原子论。这些朴素的元素思想,即为物质结构及其变化理论的萌芽。后来在中国出现了炼丹术,到了公元前2世纪的秦汉时代,炼丹术以颇为盛行,大致在公元7世纪传到阿拉伯国家,与古希腊哲学相融合而形成阿拉伯炼丹术,阿拉伯炼金术与中世纪传入欧洲,形成欧洲炼金术,后逐步演进为近代的化学。
炼丹术的指导思想是深信物质能转化,试图在炼丹炉中人工合成金银或修炼长生不老之药。他们有目的的将各类物质搭配烧炼,进行实验。为此涉及了研究物质变化用的各类器皿,如升华器、蒸馏器、研钵等,也创造了各种实验方法,如研磨、混合、溶解、洁净、灼烧、熔融、升华、密封等。
与此同时,进一步分类研究了各种物质的性质,特别是相互反应的性能。这些都为近代化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许多器具和方法经过改进后,仍然在今天的化学实验中沿用。炼丹家在实验过程中发明了火药,发现了若干元素,制成了某些合金,还制出和提纯了许多化合物,这些成果我们至今仍在利用。
化学的中兴
16世纪开始,欧洲工业生产蓬勃兴起,推动了医药化学和冶金化学的创立和发展,使炼金术转向生活和实际应用,继而更加注意物质化学变化本身的研究。在元素的科学概念建立后,通过对燃烧现象的精密实验研究,建立了科学的氧化理论和质量守恒定律,随后又建立了定比定律、倍比定律和化合量定律,为化学进一步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世纪初,建立了近代原子论,突出地强调了各种元素的原子的质量为其最基本的特征,其中量的概念的引入,是与古代原子论的一个主要区别。近代原子论使当时的化学知识和理论得到了合理的解释,成为说明化学现象的统一理论。分子假说提出了,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为物质结构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后,不仅初步形成了无机化学的体系,并且与原子分子学说一起形成化学理论体系。
通过对矿物的分析,发现了许多新元素,加上对原子分子学说的实验验证,经典性的化学分析方法也有了自己的体系。草酸和尿素的合成、原子价概念的产生、苯的六环结构和碳价键四面体等学说的创立、酒石酸拆分成旋光异构体,以及分子的不对称性等等的发现,导致有机化学结构理论的建立,使人们对分子本质的认识更加深入,并奠定了有机化学的基础。
19世纪下半叶,热力学等物理学理论以入化学之后,不仅澄清了化学平衡和反应速率的概念,而且可以定量地判断化学反应中物质转化的方向和条件。相继建立了溶液理论、电离理论、电化学和化学动力学的理论基础。物理化学的诞生,把化学从理论上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二十世纪的化学化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实验与理论一直是化学研究中相互依赖、彼此促进的两个方面。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受到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发展的影响,并广泛地应用了当代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化学在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展,而且在理论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分支学科的基础上产生了新的化学分支学科。
近代物理的理论和技术、数学方法及计算机技术在化学中的应用,对现代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世纪末,电子、X射现和放射性的发现为化学在20世纪的重大进展创造了条件。
在结构化学方面,由于电子的发现开始并确立的现代的有核原子模型,不仅丰富和深化了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而且发展了分子理论。应用量子力学研究分子结构,产生了量子化学。
从氢分子结构的研究开始,逐步揭示了化学键的本质,先后创立了价键理论、分子轨道理论和佩位场理论。化学反应理论也随着深入到微观境界。应用X射现作为研究物质结构的新分析手段,可以洞察物质的晶体化学结构。测定化学立体结构的衍射方法,有X射线衍射、电子衍射和中子衍射等方法。其中以X射线衍射法的应用所积累的精密分子立体结构信息最多。
研究物质结构的谱学方法也由可见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扩展到核磁共振谱、电子自选共振谱、光电子能谱、射线共振光谱、穆斯堡尔谱等,与计算机联用后,积累大量物质结构与性能相关的资料,正由经验向理论发展。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不断提高,人们以可直接观察分子的结构。
经典的元素学说由于放射性的发现而产生深刻的变革。从放射性衰变理论的创立、同位素的发现到人工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实现、氘的发现、中子和正电子及其它基本粒子的发现,不仅是人类的认识深入到亚原子层次,而且创立了相应的实验方法和理论;不仅实现了古代炼丹家转变元素的思想,而且改变了人的宇宙观。
作为20世纪的时代标志,人类开始掌握和使用核能。放射化学和核化学等分支学科相继产生,并迅速发展;同位素地质学、同位素宇宙化学等交叉学科接踵诞生。元素周期表扩充了,以有109号元素,并且正在探索超重元素以验证元素“稳定岛假说”。与现代宇宙学相依存的元素起源学说和与演化学说密切相关的核素年龄测定等工作,都在不断补充和更新元素的观念。
在化学反应理论方面,由于对分子结构和化学键的认识的提高,经典的、统计的反应理论以进一步深化,在过渡态理论建立后,逐渐向微观的反应理论发展,用分子轨道理论研究微观的反应机理,并逐渐建立了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定律和前线轨道理论。分子束、激光和等离子技术的应用,使得对不稳定化学物种的检测和研究成为现实,从而化学动力学已有可能从经典的、统计的宏观动力学深入到单个分子或原子水平的微观反应动力学。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分子、电子结构和化学反映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统计、化学模式识别,以及大规模术技的处理和综合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的进展,有的已经逐步进入化学教育之中。关于催化作用的研究,以提出了各种模型和理论,从无机催化进入有机催化和僧物催化,开始从分子微观结构和尺寸的角度核生物物理有机化学的角度,来研究酶类的作用和酶类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
分析方法和手段是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一方面,经典的成分和组成分析方法仍在不断改进,分析灵敏度从常量发展到微量、超微量、痕量;另一方面,发展初许多新的分析方法,可深入到进行结构分析,构象测定,同位素测定,各种活泼中间体如自由基、离子基、卡宾、氮宾、卡拜等的直接测定,以及对短寿命亚稳态分子的检测等。分离技术也不断革新,离子交换、膜技术、色谱法等等。
合成各种物质,是化学研究的目的之一。在无机合成方面,首先合成的是氨。氨的合成不仅开创了无机合成工业,而且带动了催化化学,发展了化学热力学和反应动力学。后来相继合成的有红宝石、人造水晶、硼氢化合物、金刚石、半导体、超导材料和二茂铁等配位化合物。
在电子技术、核工业、航天技术等现代工业技术的推动下,各种超纯物质、新型化合物和特殊需要的材料的生产技术都得到了较大发展。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合成成功又向化学家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对零族元素的化学性质重新加以研究。无机化学在与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相互渗透中产生了有机金属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无机固体化学等新兴学科。
酚醛树脂的合成,开辟了高分子科学领域。20世纪30年代聚酰胺纤维的合成,使高分子的概念得到广泛的确认。后来,高分子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应用三方面保持互相配合和促进,使高分子化学得以迅速发展。
各种高分子材料合成和应用,为现代工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军事技术,以及人们衣食住行各方面,提供了多种性能优异而成本较低的重要材料,成为现代物质文明的重要标志。高分子工业发展为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
20世纪是有机合成的黄金时代。化学的分离手段和结构分析方法已经有了很大发展,许多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纷纷获得圆满解决,还发现了许多新的重要的有机反应和专一性有机试剂,在此基础上,精细有机合成,特别是在不对称合成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
一方面,合成了各种有特种结构和特种性能的有机化合物;另一方面,合成了从不稳定的自由基到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核酸等生命基础物质。有机化学家还合成了有复杂结构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和有特效的药物。这些成就对促进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为合成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并与其他学科协同解决有生命物质的合成问题及解决前生命物质的化学问题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世纪以来,化学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有宏观向微观、有定性向定量、有稳定态向亚稳定态发展,由经验逐渐上升到理论,再用于指导设计和开创新的研究。一方面,为生产和技术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新物质、新材料;另一方面,在与其它自然科学相互渗透的进程中不断产生新学科,并向探索生命科学和宇宙起源的方向发展。
化学的学科分类
化学在发展过程中,依照所研究的分子类别和研究手段、目的、任务的不同,派生出不同层次的许多分支。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化学传统地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分支。20年代以后,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化学键的电子理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兴起,化学研究在理论上和实验技术上都获得了新的手段,导致这门学科从30年代以来飞跃发展,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现在把化学内容一般分为生物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应用化学和化学工程学、物理化学、无机化学等五大类共80项,实际包括了七大分支学科。
根据当今化学学科的发展以及它与天文学、物理学、数学、生物学、医学、地学等学科相互渗透的情况,化学可作如下分类:
无机化学:元素化学、无机合成化学、无机固体化学、配位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有机金属化学等
有机化学:天有机化学、一般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化学、金属和非金属有机化学、物力有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有机分析化学。
物理化学:化学热力学、结构化学、化学动力学、分门物理化学。
分析化学:化学分析、仪器和新技术分析。
高分子化学:天然高分子化学、高分子合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学、高聚物应用、高分子物力。
核化学核放射性化学:放射性元素化学、放射分析化学、辐射化学、同位素化学、核化学。
生物化学:一般生物化学、酶类、微生物化学、植物化学、免疫化学、发酵和生物工程、食品化学等。
其它与化学有关的边缘学科还有:地球化学、海洋化学、大气化学、环境化学、宇宙化学、星际化学等。
关于化学家:
不能简单地以他们的收入来衡量是否富有,做研究不同于普通上班赚钱的白领。你可能没有学到很深的化学吧~其实化学的领域很广。单从基础化学就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这四门。后三者都是很难的学科(也许中学里会学到一些有机化学的东西,不过你看完大学里的有机化学书就知道有机是多么难)。没有一定的理科基础是不能轻易理解的。而更细分的话就更多类别可以研究了。象我本人是学药学的,除了上述四门课程以外,还需要学习药物化学,生物化学,生物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而其他专业也有很多更细的化学课程需要学习。
至于你问化学家是研究什么的,象我上述提及的学科里面已经有很多可以研究的了。目前来讲,化学家的研究早已不是凭一己之力来完成,通常是一个庞大的团队来进行他们的课题研究。
研究的结果已经不是象我们做实验完毕以后提交的实验报告这么简单,而是以论文的形式发表到化学领域的杂志上。
而关于数学水平,你认为什么程度才是适合呢?你是否有看过高等数学的书?单从基础化学中的物理化学来讲,没有一定的高数知识,是根本看不明白的。如果只是单纯应付中学水平的化学考试,顶多初中水平,计算认真,一般来讲已经没有问题了。
=======================
关于化学的学习:
要学好化学首先要记住元素周期表。通常来说初中水平的话只要求记熟前20个元素就可以了。而高中的话就我们当时而言是要把全部主族元素都背熟的。当然窍门没有很多,只能说靠死记硬背吧。多念几次自然就记住了。元素符号可以按照英文字母的读法记就好,不必太拘泥,毕竟我们说某种元素的时候也是说它们的中文名字而已。
化学资料还是买一些适合自己程度的就好,太难的未必能懂,太简单的又没有意思。这要看个人的需要。
实验现象的描述,只需要描述你所看到的实验现象就可以了。例如锌粉放入盐酸里,你可以描述成“锌粉逐渐溶解,并且有气泡生成”。如果是有沉淀生成,就直接写生成某颜色的沉淀。如果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反应,应该如实写出没有明显现象,不能硬作。总结起来,描述现象可以从反应物与生成物两方面来描述,一方面写出反应物的变化,如是否溶解,还有颜色变化,另一方面可以描述生成物,如状态(气体,沉淀),颜色,气味等。
历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1901年 J. H. 范特·霍夫(荷兰人)发现溶液中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
1902年 E. H. 费雪(德国人)合成了糖类以及嘌噙诱导体
1903年 S . A . 阿伦纽斯(瑞典人)提出电解质溶液理论
1904年 W . 拉姆赛(英国人)发现空气中的惰性气体
1905年 A .冯·贝耶尔(德国人)
从事有机染料以及氢化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
1906年 H . 莫瓦桑(法国人)从事氟元素的研究
1907年 E .毕希纳(德国人)从事酵素和酶化学、生物学研究
1908年 E. 卢瑟福(英国人)首先提出放射性元素的蜕变理论
1909年 W. 奥斯特瓦尔德(德国人)从事催化作用、化学平衡以及反应速度的研究
1910年 O. 瓦拉赫(德国人)
脂环式化合物的奠基人
1911年 M. 居里(法国人)发现镭和钋
1912年 V. 格林尼亚(法国人)发明了格林尼亚试剂 —— 有机镁试剂
P. 萨巴蒂(法国人)使用细金属粉末作催化剂,发明了一种制取氢化不饱和烃的有效方法
1913年 A. 维尔纳 (瑞士人)从事分子内原子化合价的研究
1914年 T.W. 理查兹(美国人)致力于原子量的研究,精确地测定了许多元素的原子量
1915年 R. 威尔斯泰特(德国人)从事植物色素(叶绿素)的研究
1916---1917年 未颁奖
1918年 F. 哈伯(德国人)发明固氮法
1919年 未颁奖
1920年 W.H. 能斯脱(德国人)从事电化学和热动力学方面的研究
1921年 F. 索迪(英国人)从事放射性物质的研究,首次命名“同位素”
1922年 F.W. 阿斯顿(英国人) 发现非放射性元素中的同位素并开发了质谱仪
1923年 F. 普雷格尔(奥地利人)创立了有机化合物的微量分析法
1924年 未颁奖
1925年 R.A. 席格蒙迪(德国人)从事胶体溶液的研究并确立了胶体化学
1926年 T. 斯韦德贝里(瑞典人)从事胶体化学中分散系统的研究
1927年 H.O. 维兰德(德国人)
研究确定了胆酸及多种同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1928年 A. 温道斯(德国人)研究出一族甾醇及其与维生素的关系
1929年 A. 哈登(英国人),冯·奥伊勒 – 歇尔平(瑞典人)阐明了糖发酵过程和酶的作用
1930年 H. 非舍尔(德国人)从事血红素和叶绿素的性质及结构方面的研究
1931年 C. 博施(德国人),F.贝吉乌斯(德国人)发明和开发了高压化学方法
1932年 I. 兰米尔 (美国人) 创立了表面化学
1933年 未颁奖
1934年 H.C. 尤里(美国人)发现重氢
1935年 J.F.J. 居里,I.J. 居里(法国人)发明了人工放射性元素
1936年 P.J.W. 德拜(美国人)提出分子磁耦极矩概念并且应用X射线衍射弄清分子结构
1937年 W. N. 霍沃斯(英国人) 从事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C的结构研究
P. 卡雷(瑞士人) 从事类胡萝卜、核黄素以及维生素 A、B2的研究
1938年 R. 库恩(德国人) 从事类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类的研究
1939年 A. 布泰南特(德国人)从事性激素的研究
L. 鲁齐卡(瑞士人) 从事萜、聚甲烯结构方面的研究
1940年—1942年 未颁奖
1943年 G. 海韦希(匈牙利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化学和物理变化过程
1944年 O. 哈恩(德国人) 发现重核裂变反应
1945年 A.I.魏尔塔南(芬兰人)研究农业化学和营养化学,发明了饲料贮藏保养鲜法
1946年 J. B. 萨姆纳(美国人) 首次分离提纯了酶
J. H. 诺思罗普,W. M. 斯坦利(美国人) 分离提纯酶和病毒蛋白质
1947年 R. 鲁宾逊(英国人)从事生物碱的研究
1948年 A. W. K. 蒂塞留斯(瑞典人) 发现电泳技术和吸附色谱法
1949年 W.F. 吉奥克(美国人)
长期从事化学热力学的研究,物别是对超温状态下的物理反应的研究
1950年 O.P.H. 狄尔斯、K.阿尔德(德国人)发现狄尔斯 – 阿尔德反应及其应用
1951年 G.T. 西博格、E.M. 麦克米伦(美国人) 发现超铀元素
1952年 A.J.P. 马丁、R.L.M. 辛格(英国人)开发并应用了分配色谱法
1953年 H. 施陶丁格(德国人)从事环状高分子化合物的研究
1954年 L.C.鲍林(美国人)阐明化学结合的本性,解释了复杂的分子结构
1955年 V. 维格诺德 (美国人)
确定并合成了含硫的生物体物质(特别是后叶催产素和增压素)
1956年 C.N. 欣谢尔伍德(英国人)
N.N. 谢苗诺夫(俄国人)提出气相反应的化学动力学理论(特别是支链反应)
1957年 A.R. 托德(英国人)从事核酸酶以及核酸辅酶的研究
1958年 F. 桑格(英国人)从事胰岛素结构的研究
1959年 J. 海洛夫斯基(捷克人)提出极普学理论并发现“极普法”
1960年 W.F. 利时(美国人)发明了“放射性碳素年代测定法”
1961年 M. 卡尔文(美国人)
提示了植物光合作用机理
1962年 M.F. 佩鲁茨、J.C. 肯德鲁(英国人)
测定了蛋白质的精细结构
1963年 K. 齐格勒(德国人)、G. 纳塔(意大利人)
发现了利用新型催化剂进行聚合的方法,并从事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1964年 D.M.C. 霍金英(英国人)
使用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复杂晶体和大分子的空间结构
1965年 R.B. 伍德沃德(美国人)
因对有机合成法的贡献
1966年 R.S. 马利肯(美国人)
用量子力学创立了化学结构分子轨道理论,阐明了分子的共价键本质和电子结构
1967年 R.G.W.诺里会、G. 波特(英国人)
M. 艾根(德国人)
发明了测定快速 化学反应的技术
1968年 L. 翁萨格(美国人)从事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的基础研究
1969年 O. 哈塞尔(挪威人)、K.H.R. 巴顿(英国人)
为发展立体化学理论作出贡献
1970年 L.F. 莱洛伊尔(阿根廷人)发现糖核苷酸及其在糖合成过程中的作用
1971年 G. 赫兹伯格(加拿大人)从事自由基的电子结构和几何学结构的研究
1972年 C.B. 安芬森(美国人)确定了核糖核苷酸酶的活性区位研究
1973年 E.O. 菲舍尔(德国人)、G. 威尔金森(英国人)从事具有多层结构的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研究
1974年 P.J. 弗洛里(美国人)从事高分子化学的理论、实验两方面的基础研究
1975年 J.W. 康福思(澳大利亚人)研究酶催化反应的立体化学
V.普雷洛格(瑞士人)从事有机分子以及有机分子的立体化学研究
1976年 W.N. 利普斯科姆(美国人)从事甲硼烷的结构研究
1977年 I. 普里戈金(比利时人)主要研究非平衡热力学,提出了“耗散结构”理论
1978年 P.D. 米切尔(英国人)从事生物膜上的能量转换研究
1979年 H.C. 布朗(美国人)、G. 维蒂希(德国人)研制了新的有机合成法
1980年 P. 伯格(美国人)从事核酸的生物化学研究
W.吉尔伯特(美国人)、F. 桑格(英国人)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1年 福井谦一(日本人)、R. 霍夫曼(英国人) 确定了核酸的碱基排列顺序
1982年 A. 克卢格(英国人)开发了结晶学的电子衍射法,并从事核酸蛋白质复合体的立体结构的研究
1983年 H.陶布(美国人)阐明了金属配位化合物电子反应机理
1984年 R.B. 梅里菲尔德(美国人)开发了极简便的肽合成法
1985年 J.卡尔、H.A.豪普特曼(美国人)开发了应用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的直接计算法
1986年 D.R. 赫希巴奇、李远哲(中国台湾人)、J.C.波利亚尼(加拿大人)研究化学反应体系在位能面运动过程的动力学
1987年 C.J.佩德森、D.J. 克拉姆(美国人)
J.M. 莱恩(法国人)合成冠醚化合物
1988年 J. 戴森霍弗、R. 胡伯尔、H. 米歇尔(德国人)分析了光合作用反应中心的三维结构
1989年 S. 奥尔特曼, T.R. 切赫(美国人)发现RNA自身具有酶的催化功能
1990年 E.J. 科里(美国人)创建了一种独特的有机合成理论——逆合成分析理论
1991年 R.R. 恩斯特(瑞士人)发明了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1992年 R.A. 马库斯(美国人)对溶液中的电子转移反应理论作了贡献
1993年 K.B. 穆利斯(美国人)发明“聚合酶链式反应”法
M. 史密斯(加拿大人)开创“寡聚核苷酸基定点诱变”法
1994年 G.A. 欧拉(美国人)在碳氢化合物即烃类研究领域作出了杰出贡献
1995年 P.克鲁岑(德国人)、M. 莫利纳、F.S. 罗兰(美国人)
阐述了对臭氧层产生影响的化学机理,证明了人造化学物质对臭氧层构成破坏作用
1996年 R.F.柯尔(美国人)、H.W.克罗托因(英国人)、R.E.斯莫利(美国人)
发现了碳元素的新形式——富勒氏球(也称布基球)C60
1997年 P.B.博耶(美国人)、J.E.沃克尔(英国人)、J.C.斯科(丹麦人)发现人体细胞内负责储藏转移能量的离子传输酶
1998年 W.科恩(奥地利)J.波普(英国)提出密度泛函理论
1999年 艾哈迈德-泽维尔(美籍埃及人)将毫微微秒光谱学应用于化学反应的转变状态研究
2000年 黑格(美国人)、麦克迪尔米德(美国人)、白川秀树(日本人)因发现能够导电的塑料有功
2001年 威廉·诺尔斯(美国人)、野依良治(日本人)
在“手性催化氢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巴里·夏普莱斯(美国人)在“手性催化氧化反应”领域取得成就。
2002年 约翰-B-芬恩(美国人)、田中耕一(日本人)在生物高分子大规模光谱测定分析中发展了软解吸附作用电离方法。
库特-乌特里希(瑞士人)以核电磁共振光谱法确定了溶剂的生物高分子三维结构。
2003年 阿格里(美国人)和麦克农(美国人)研究细胞隔膜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以表彰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5年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他们获奖的原因是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瑞典皇家科学院说,这是重要基础科学造福于人类、社会和环境的例证。
2006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杨进基的履历与成就
文综一般指文科综合,意思是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指的是在高考中由文科政治、历史与文科地理三大学科组合而成的试卷。理综一般指理科综合,意思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指的是在高考中,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的合卷。
1什么是文科综合
文综一般指文科综合,即“3+X(综合)”考试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分为文科数学与理科数学)、英语,“X”是指由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或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科综合,分数是语数英三大科的二倍(文综300分、语数英均为150分),由考生自己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若选择学文科是由政治、历史、地理组成的文综,则“综合”是“文科综合”。
2什么是理科综合
理科综合试题总分300分,其中各单科所占分数各省标准不一。理综一般指理科综合,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分数是语数英三大科的二倍(理综300分、语数英均为150分),由考生自己选择学习文科或理科,若选择学理科是由物理、化学、生物组成的理综,则“综合”是“理科综合”。
1983年7月至97年8月任三门峡西铁路中学化学教师兼团委书记。
1991年被评为中学一级教师;
1997年9月至04年7月任洛阳铁一中化学教师、班主任、教研组长、化学竞赛总教练。
1997年获国家“园丁奖”。
1997年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
1999、2000年连获铁路分局十佳教师称号。
2001年被评为铁路科技先进工作者和河南省优秀教师。
2002年被评为洛阳市“百星人物”,
2002年被河南省政府批准为“特级教师”。
2003年被批准为“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并被洛阳铁路分局普教委命名为“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分别享受政府和铁路月特殊津贴。
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辅导员
2004年来到北京市十一学校任教。
2004年8月至现在担任北京十一学校高中04级4班班主任、教师、备课组长、化学竞赛教练兼任北京市海淀区教研员。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高中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
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高中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2007年被评为全国高中化学竞赛优秀辅导教师。
2008年被评为“北京市金牌教师”。(共10人当选)
在中学教育界被学生称为“北京市中学化学第一人”。
如今任教于北京市育英学校。 90年9月至97年8月间所教初三毕业班化学成绩有6届居洛阳铁路分局前矛。97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中有四人获全国一等奖,本人获国家园丁奖。所教洛阳铁一中高中部97级化学成绩在历次市联考中均居第一;
2000年高考化学完标率超过100%。所带97级一班共50人,在2000年高考中上河南省线48人。00级化学成绩在历次联考中居市区领先地位,高考完标率100%。99年洛阳市高三化学竞赛中,有4人进入市前十名、6位学生进入市前十五名;在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河南赛区复赛)中,董文卓、魏搏获一等奖(豫西三地市第1、2名),被保送到中山大学和清华大学,创下了该校高中学科竞赛的最好成绩;学生刘俊杰在2000年10月14日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河南赛区复赛)中荣获河南省第2名,被保送到北京大学。01年和02年所辅导的学生在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预赛中均获洛阳市第一名。05年北京市高一化学竞赛中王澜获海淀赛区第一名。
2004年之后在北京十一学校带化学竞赛,历年北京市化学竞赛北京市人大附中保持老大地位,从他接任十一学校化学竞赛后,北京市化学竞赛老大地位从此易主,只要是他带竞赛,一等奖学生数量一直保持北京市第一。
在十一学校所任第一次班主任,高考时以班平均630的高分成绩让他感到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孩子们的努力有了回报。 二十二年来,本人一直热爱教育事业,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刻苦钻研。思维敏捷,激情、幽默、和谐的课堂教学风格和强烈的责任意识以及高尚的人品深受师生钦佩。95年教学练功大比武获铁路局甲组二等奖(洛阳分局只有二人获此荣誉),97年荣获洛阳铁路分局中小学教师学科竞赛第一名,99年获铁路分局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四、教学研究成果
荣获不同级别一二三等奖的教学论文不计其数。所主持的教研专题化学竞赛与高考的关系获河南省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
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四项发明被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录制。其中王展程同学的沙漠保鲜箱荣获明天小小科学家大赛二等奖,被保送到南开大学。本人被评为河南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和洛阳市研究性学习优秀辅导员。有多篇论文在《中学化学》等刊物上发表。并编写、出版了多部著作。 2008年5月31日(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69天)12点15分左右,我从玉泉路地铁出发,前往人民大学参加信阳地区在京教育界人士聚会。途经“公主坟”下地铁上“三环”,边走边问,好不容易才转乘“快300”共交车。回来时,好在自己已经知道了道路,所以就比较顺利地从“快300共交车”的“公主坟南站”来到了公主坟地铁站。然而,途中遇到好几位问我如何能走到“快300共交车站”的乘客,还有一位女士在电话中焦急的求助说:“我下地铁后迷了方向,一直在立交桥下兜圈子,不知怎样上三环……”。我在帮助这些乘客指道的同时,也在反思有关部门的工作。
列车停靠万寿路,正当车门快要关上时,一位妇女带着一个孩子差一点闯进列车。我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要是孩子进来了,大人在外面那就很麻烦了。
说来也巧,在地铁将要到达玉泉路时,听到车箱有人大叫“谁是医生?!谁是医生?!……”沿着声音发现一位青年女士在座位上昏了过去。旁边的年轻姑娘赶快用手指压在她的鼻子下部……,车到玉泉路了,这位姑娘和另一位中年妇女(穿的是公交系统的服装,但不是地铁工作人员)将这位昏迷的乘客扶出车箱,但她们感到不知所措,好象都是帮忙的。我急忙问:“你们是一起来的吗?”“不是。”我叫她们快把昏迷者扶上台阶,同时赶快找到地铁服务员,但她说叫找民警。我在保安室要了一张椅子,她们把她勉强的放到椅子上。过了一会儿,青年女子好像有点知觉。我问她:“你是北京人吗?”她无力的摇摇头。“你北京有亲友吗?”,她点点头。那位姑娘马上在伤者的提包里找到手机,联系上了青年女士在八角地铁附近的“二姐夫”,此时青年女士好像也完全醒来了……。那位好心的的姑娘又回到下一趟列车去了,穿公交制服的女士也出站了。当然,我也从另一个方向离开了,但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领导同志们:
在交通要道(和交通工具上)设置“方向标”和“指路标”比设置广告牌还要困难吗?
地铁一号线,还存在安全隐患,你们知道吗?
在地铁内出现危机病人你们有应急方案吗?有人落实吗?
……
其实,我认为很多很多的问题并不是问题,至少说不是难题,因为它们不是“高考题”,更不是“竞赛题”。但是,透过这些问题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却是很难很难解的永久性的中国难题------
因为您的解题思路错了!
四川汶川大地震留给世界人民的是中华民族众志成城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北京奥运会将要留下什么呢?
希望相关的问题不要留到“开幕式”那一天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