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答案,2024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tamoadmin 2024-07-09 人已围观

简介1.江西省0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麽?难易程度怎麽样?2.江西高考语文难不难3.2012高考语文真题4.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难吗5.09江西高考语文试卷谁知道6.2010年江西高考题语文卷7.2008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2012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有真正详解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注意

1.江西省0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麽?难易程度怎麽样?

2.江西高考语文难不难

3.2012高考语文真题

4.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难吗

5.09江西高考语文试卷谁知道

6.2010年江西高考题语文卷

7.2008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

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答案,2024江西高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2年高考全国二卷语文试题(有真正详解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试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 颀长(qí)悚然(sù) 彰善瘅恶(dàn) 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 攫取(jué) 寻瑕伺隙(xì) 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 横亘(gèn) 造福桑梓(zǐ) 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 骨骼(gé) 辗转反侧(niǎn) 蜚声中外(fēi)

解析A项“悚”读作sǒng;C项“牾”读作wǔ;D项“辗”读作zhǎ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D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亲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轻松。

解析A项“不孚众望”,孚,信服。意为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应改为“不负众望”。B项“呼之欲出”,呼,叫、喊;之,文言代词,指代呼唤的对象;欲,将要;出,出来。意为一召唤他就会出来似的,形容画像非常逼真,也形容文学作品的人物描写十分生动。这里与“立体报纸”这一对象搭配不当。C项“渐入佳境”,原指甘蔗下端比上端甜,从上到下,越吃越甜。后比喻境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在句中运用不当。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A、他在英语国家工作一年,不但进一步提高了英语交际能力,还参加过相关机构组织的阿拉伯语培训,掌握了阿拉伯语的基础应用。

B、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C、她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个了她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做出了贡献。

D、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 、 。如在某些汉印中,就有“荼”字省作“茶”字的写法。C

① 民间的书写着出于某种考虑,将“荼”减去一笔,这就成了“茶”字

② 随着饮茶习俗的推广,“茶”字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

③ “荼”简写为“茶”,汉代已露端倪

④ 在中庸之前“荼”字写作“茶”,这恐怕不是我们人人都知道的

⑤ 茶作为饮品,我们都很熟悉

⑥ “茶”有多个义项,“茶叶”义是其中之一

A、④⑥⑤②①③ B、⑥②①⑤④③

C、⑤④⑥②①③ D、⑥④⑤②③①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横江西望阻西秦,汉水东连扬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风愁杀峭帆人。”这是李白《横江词》的第三首。横江即采石矶对岸的横江浦渡口。王琦《李太白集辑注》引有胡三省《资治通鉴鉴注》,“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式这个缘故。扬子津当时必然久已驰名,因为它乃是从江都入江的运河渡头,可是开元之后却为瓜洲所取代,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胡三省乃宋元间人。那时候《资治通鉴》就已经需要有人来为扬子津做注了。扬子津作为运河渡口自然早已有之,扬子县的得名因此有可能是出于扬子津,然而它自身却久已沉埋,不为人所知晓了。

扬子津原来是个近江面的较低洼处。可是它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并不正好相对,嫌偏西了一些,而江中靠北岸处又有沙洲,这就造成了航行上的不便。《新唐书齐浣传》:“(浣)迁润州,州北距瓜步沙尾,于汇六十里,州多败溺,浣徒漕路由京口,治伊娄渠已达扬子,岁无覆舟减运钱数十万。”也就是说,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李白《提瓜州新河饯族叔舍人贪》诗云:“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指的便是这条河,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有《长相思》词:“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

古渡头。”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至于比起瓜洲来更古的扬子津,自然是早已在人们的记忆之中消失了。

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犹豫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而要开辟一条通京口的新漕路却是十分艰辛的。宋代《新唐书音训》云:“京口在润州城东北甘露寺侧。”甘露寺正位于北固山,所以迁徙这段漕路,势必要紧贴着北固山下与山根的顽石打交手战,这样的工程自非一日之功。这也就是李白《丁督护歌》中所描绘的“万人凿磐石,无由达江浒”的施工场面。过去有些注家以为“无由达江浒”是犹豫运载石头的缘故。其实水运主要看舟船的吃水量,而不在于运石头还是运粮食,只要不超过吃水量,运什么都一样可行。其所以“无由达江浒”,只是由于山下的顽石还没有被凿通而已。这里李白的三首诗正好可以为瓜洲浦取代扬子津这一变迁作证,而同时《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也就又多了一条证据。 (摘编自林庚《闲话扬子津》)

5、下列关于本文第一段内容的表达,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A.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

B.中晚唐人的诗中很少提到扬子津,是因为当时瓜洲已经取代扬子津成为长江边上的运河渡口了。

C.胡三省虽然是宋元间人,但是读背诵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已经有困难,需要有人来做注解才行。

D.扬子县谓语江都的西南方,之所以被命名为“扬子”,可能是因为该县的南部有久已驰名的扬子津。

解析:答案A说“李白《横江词》第三首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是因为这两个地方都是长江边上有名的运河渡口。”而原文是如此描绘“‘扬子津在今真州扬子县南,’扬子县位置在江都(扬州)西南,已靠近大江,扬子津更在其南,则是江边的津渡了。李白在诗中所以会由横江浦联想到扬子津,正是这个缘故。”显然李白的联想是由方位连带出来的,而非名气问题,更何况后面还进一步解释了“中晚唐人诗中提到瓜洲的很多,而扬子津却很少见”是因为在当时扬子津已经成为“古董”,又何来同一时期两个都有名之说?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C

A.扬子津是长江边上的低洼处,并且跟南岸的运河渡口又不正好相对,而江中正对扬子津处又有沙洲,造成船舶航行十分不便。

B.齐浣迁官润州之后,把长江南岸的漕路迁徙到京口,又在北岸开凿了伊娄河,这样船舶渡江以后,就不再通过扬子津北上。

C.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

D.有注家认为李白诗句“无由达江浒”,是说由于石头过重,无法用船运到江浒。其实用船运石头和粮食是一样的,注家此说不能成立。

解析:看第6题的C答案,“瓜洲浦地处伊娄河的入江处,由于正对着南岸江边的京口,并且京口已经开凿了新漕路,所以瓜洲浦就成为一个便利的渡口。”再看原文“渡江进入北岸的运河,不再通过扬子津,而是通过新开的伊娄河到达扬子县……而瓜洲从此也就取代了扬子津,成为大江北岸运河的著名津渡……白居易的时代去开元未远,而瓜洲就已经成了古渡头……瓜洲浦成为便利的津渡是由于它正对南岸江边的京口,而京口的漕路是在开元二十五年齐浣迁润州后才兴修的,换句话说,旧漕路原来并不通京口。”所以说瓜洲“成名”是因为新开的河道,和这个漕路还没直接联系……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对于南岸从润州入江的运河渡口来说,扬子津嫌偏西了一些,瓜洲浦则正对南岸的京口,所以瓜洲浦在扬子津的东面。

B.齐浣对漕路的改造,使船舶渡江到达北岸运河渡口的行程缩短了,并减少了覆舟的危险,为航运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C.从礼拜《丁督护歌》中的“万人凿磐石”一句,可以知道开辟京口漕路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D.文中所引礼拜的三首诗正好反映了瓜洲浦取代扬子津的历史变迁,其中《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

解析:上课的时候我说过看到“最”字、“肯定”、“可能”等字眼要非常小心,因为科技文阅读的“准确性”是考查的一个重点,而出题人常常在这一方面偷偷的换掉某些字,或强加些因果,使得选项答案看似正确,而实际是不严谨的说法,在科技文中此类选项就是错的。如此题的D选项,《横江词》写作最早,《丁督护歌》则写作最晚。文章并没有明说,只说了《横江词》为李白早年作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郭浩宇充道,德顺军陇干人。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浩手斩二骑,以首还。从种师道进筑茸平,敌据塞水源,以渴我师,浩率精骑数百夺之。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流失中左肋,怒不拔,奋力大呼,得贼乃已;诸军从之,

敌遁去,由是知名。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绍圣开拓之地,复尽失之。建炎元年,知原州。二年,金人取长安,泾州守臣夏大节弃城遁,郡人亦降。浩适夜半至郡,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使之还,曰:“为语汝将曰,我郭浩也,欲战即来决战。”金人遂引去。绍兴元年,金人破饶风岭,盗梁、洋,入凤州,攻和尚原。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迁邠州观察使,徙知兴元府。饥民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迁彰武军承宣使。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十四年,召见,拜检校少保。十五年,卒,年五十九。(节选自《宋史郭浩传》)

8.对下列句子中队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敌攻石尖山,浩冒阵而前 冒:贸然

B.奋力大呼,得贼乃己 己:停止

C.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 乞:请求

D. 时其半度,可击也。 时:等候

解析“浩冒阵而前”,冒有冲犯的意思,冒阵就是冲击敌阵。

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郭浩奋勇抗击金人的一组是D

浩手斩二骑,以首还

流失中左肋,怒不拔

所将才二百人,得金人

浩适与吴璘往援,斩获万计

相聚米仓山为乱,浩讨平之

浩与吴玠大破之

A. 1.2.3 B. 1.5.6

C. 2.4.5 D. 3.4.6

解析对照原文,不难发现第一、二两个事件发生在“徽宗时,尝率百骑抵灵州城下,夏人以千骑追之”的情况下,而第五项主语为“饥民”,均与题干要求的“金人”不相符,舍去。

10.下了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 郭浩有胆有勇,屡立战功。徽宗时,他抗击夏人曾以少敌多:跟随种师道征战,他率领数百精骑夺回被敌军占据的水源,几次升官后担任中州刺史。

B 郭浩卓有见识,可惜建议未被采纳。钦宗即位后曾照他询问抗金之策以及西部战事,他坚决主战,提出应对之策,而朝廷举措失当,国土蒙受损失。

C 郭浩、吴介共同破敌,郭不同意这一做法,被调往金州。

D 郭浩政治有方,金州状况好转。他初到任时间,金州极度破败,百姓流亡,经治理后积有余钱资助户部,收到朝廷嘉勉,并给与奏请可以直达的优遇

解析对照原文,可知郭浩先前是与吴璘联手破敌,及至金平才与吴玠有合作。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在答题卡上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然后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第Ⅱ卷共4页,请用直径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个体的答题区域内做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 第Ⅱ卷共11小题,共120分。

四、(23分)(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 我在任上时已经听到了警报,想着夏人一定会趁着这个机会进犯边境,希望选取将领设置防备工程。

解析“在任”,在职位上,在任职地;“趁间盗边”,趁这个机会进犯我国边境,“盗”意为抢劫,引申为进犯;“设备”,设是动词,设立、建造,备是名词,防备措施;“愿”,作者把它放在句首,结合上下文语义,可以翻译为希望,表示祈使语气,很大程度上可以移用“愿乞骸骨,以期终养”中“愿”的用法。

(2)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郭浩招抚、辑录流窜和逃亡的人,开垦营田,用这样的整顿方式来颁布告示其它地区。

解析“招辑”,招安辑录;“流亡”,漂泊无依和逃亡的人;“营田”,官田的一种,募人耕种,量收租利;“规置”,规范处置的方式;“诸路”,别的地区,其中“路”在宋朝是省级行政单位,如扬州路。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睦注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1)从写落叶的角度看,第二联与一、三两联的不同时如何体现出来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第二联拟人手法对比写出落叶矛盾的心理状态,第一联视觉描写,红字言简意深,第三联动态描写落叶飘零,无处着落的凄惨的处境。作用:呼应题目,为后文对比写松蓄势,营造凄凉的环境氛围。

解析要找到第二联的不同之处,其实要强调分析的还是其中的两组词“翻思”“肯信”,从中挖掘诗人的积极高昂的态度及立意。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

答:借物抒怀,以物喻人。写松树的四季常青的高贵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入世俗的孤傲清高品质和追求自由、超凡脱俗的情感。

解析本题实际上是意象分析题。结合松万古长青,凌霜傲雪的特性,对照红叶风雨后满地铺撒的情状,诗人当然是运用象征、对比反衬的手法,表达自己不入俗流,傲岸的性格、追求。

江西省09年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麽?难易程度怎麽样?

2022年赣州二模在2022年5月7日正式开考,家长和考生们一定很关心考的怎么样,待赣州二模考完之后,我将为大家公布本次考试各科试卷及真题解析,供考生和家长参考,以便估分和定位水平,查漏补缺,为高考全力冲刺瞄准方向。

本次考试主要会考到语文、文数、理数、文综、理综、英语等6门科目,考试时间从2022年5月7日开考,以下是各门科目的试卷及答案解析,供参考:

同学们如果想要知道自己考试成绩所对应的大学院校,可以点击文章开头或末尾处的 “输入分数,看能上的大学” ,进行查看!

一、赣州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二、赣州二模文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三、赣州二模理数试卷及答案解析

四、赣州二模文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五、赣州二模理综试卷及答案解析

六、赣州二模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西高考语文难不难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今年3月15日,在国人的强烈发对声中,佳士得拍卖行仍将圆明园非法流失的兔首、鼠首铜像在巴黎拍卖。某艺术公司总经理蔡铭超高价拍下这两件文物。但事后拒绝付款,造成流拍。对此,舆论一篇哗然。有人称其为名族英雄,有人认为这是恶意破坏规则,有人认为……

你对蔡铭超的行为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1)必须写议论文。

(2)题目自拟。

(3)立意自定。

(4)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合。

(5)不少于800字。

(6)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很有个性啊只能写议论文,不过材料熟悉

2012高考语文真题

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

今年的基础知识部分,得分非常容易,考的都是一些常规的语文知识,而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也没用出现超纲的题目,江西高考语文试卷总体来说不难,试题在材料选取、设答方式、作答要求等方面,与高中语文教学高度契合。

江西省:

江西省,简称“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母亲河为赣江而得简称,省会为南昌市。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邻浙江省、福建省,南连广东省,西挨湖南省,北毗长江共接湖北省、安徽省。

为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的中心腹地。全省总面积16.69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江西省辖11个地级市、27个市辖区、12个县级市、61个县,合计100个县级区划。2022年末,江西省常住人口4527.9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58万人。

江西省自古为“干越之地”“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乃“形胜之区”,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白鹤鱼米之国”之美称。

江西部分地区属海峡西岸经济区,境内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也是亚洲超大型的铜工业基地之一,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中国铜都”“有色金属之乡”的美誉。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南昌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诞生地,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的地方,安源是中国工人运动的策源地。

江西省是人文渊薮之地,文章节义之邦,孕育了红色文化、山水文化、陶瓷文化、书院文化、戏曲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中医药文化等特色文化和临川文化、庐陵文化、豫章文化、客家文化等地域文化。

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难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一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共150分。

考试注意:

1.答题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II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I卷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谥(shì)号 提(dī)防 花蕊(ruǐ) 歃(chā)血为盟

B.熟稔(rěn) 青荇(xìng) 中(zhōng)肯 锱(zī)铢必较

C.整饬(chì) 优渥(wò) 尺牍(dú) 无色无臭(xiù)

D.监(jiān)生 执拗(niù) 觊(jì)觎 孑(jié)然一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家具 赝品 气概 水融

B.萎靡 帐篷 更叠 暴殄天物

C.国粹 输赢 蛰伏 旁征博引

D.惭怍 诟病 九州 呕心沥血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那位著名学者去年在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演讲,观点鲜明,切中时弊,真可谓不刊之论啊!

C.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婚丧嫁娶,对普通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皇家而言,就更不同凡响了。

D.滚滚长江水,滔滔黄河浪,翻卷起中国历史上多少为争夺权力而相互杀戮、茹毛饮血的残酷故事。

4. 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昨天 赵曼丽独自在操场一角哭泣王婷婷连忙跑过去问怎么回事。

B 大陆同胞、台湾、香港、澳门同胞,还有海外侨胞,都是中华的子孙。

C 他最要好的朋友,——一个房地产商——告诉他,市场正在调查,眼下买房要慎重。

D有人认为:儿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不可能发生心理异常,心理学家并不认同这种观点。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贫困市民和下岗职工不再把干个体看作是丢脸的事,他们已经坦然的加入到个体户行列中来

B 关于《品三国》,粗粗一看,似乎与其他同类的书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反复品读,就会发现其意味深长。

C 虽然大家都中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基础 ,可也没有一个人不认为,幸福并不完全由物质条件决定

D 在学校师资不足的情况下,他主动挑起了为请假的老师代课的任务,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6. 关于名著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国狂人接舆遇见孔子,并不理会他 ,自顾自的边走边唱歌 ,且在子路面前批评孔子“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论语》)

B 觉慧没有参加高老太爷的大殓仪式,因为道士说他的生肖与大殓的时辰有冲突。他虽然没有反对,但心里不相信这些(《家》)

C 许攸向袁绍献计攻许昌,袁绍不听,致使许攸投奔曹操。曹操用许攸之计 ,烧毁袁绍积于乌巢的军粮辎重,大败袁绍。9《三国演义》)

D 伏盖太太的公寓住着七位客人:库蒂尔太太和少女泰伊番,老头波阿雷和中年男子伏拖冷,老处女米旭诺,高老头和年轻人拉斯蒂涅(《高老头》)

二 、9分,每小题三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联觉,是指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是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联觉最常见的现象时通过温度、形状、气味、声音或味道感知色彩。比如,红、橙、黄。类似于太阳和烈火的颜色,往往引起温暖感,是一种暖色。蓝、青、紫,类似于碧空和寒水的颜色 ,常常引起寒冷感,是一种冷色。前者是进色,给人向前方突出的感觉;后者是退色,给人向后方退让的感觉。色调的浓淡也使人产生远近之感:深色调使人感到近些,浅色调让人感到远些。

联觉是一种真实稳定的感受。最初,人们认为联觉不过是对儿时的认知记忆和联想。也有人认为,当一个人说数字5是红色、数字6是绿色的时候,这种联觉描述是一种比喻形式。但是,都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拥有联觉能力。于是,科学家开始提出也许这种现象可以从生物学上得到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种紊乱现象是由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或者说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这是一种所有人都会产生的现象,只不过一些人对此有意识。西班牙实验心理学研究员阿莉西亚?卡列哈斯说:“建立在客观数据基础上的所有理论都认为,联觉现象是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的。

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是,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平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恩呢管理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科学家们认为,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可能存在更加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这种互相联系可能存在于所有人的大脑中,但只有联觉者的被激活。

人们普遍存在一种疑问,即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人会发生连觉现象。一些人用 问题。有研究者已经注意到,如果一个家族中有一人具有联觉能力,那么很可能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人。研究结果显示,42%的联觉者在家谱的同一等级种有一位亲属具有同样能力。

科学研究指出,联觉现象大多出现在教学较差的人身上,此外,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的人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也有人认为,联觉你呢管理与一个人的创造力有关,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具备联觉能力。

联觉现象对于人类认识和意识行为的研究,具有特殊意义。许多专家指出,使声音和物体形状之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可以成为语言和抽象思维发展的一粒种子。

7.下列关于“联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联觉是一种人人都会产生的紊乱现象,它是大脑中最原始的边缘系统和主管情绪的大脑区域造成的异常活动。

B.联觉现象因大脑不同区域之间存在额外联系而造成,联觉者的大脑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毗邻区域间的互相沟通比正常人更加活跃。

C.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D.联觉是许多科学家和艺术家都有的能力,左撇子、方向感较差以及有过预知经历者也通常会出现联觉现象。

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联觉作为一种感官混合现象可以表现为:声音能够“看”到,色彩能够“触摸”到,形状能够“嗅”到,等等。

B.颜色感觉极易产生联觉,色调的浓淡往往使人产生远近之感。“近山浓抹,远树轻描”的画法,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效应。

C.联觉现象只在一部分人中出现。研究结果显示,联觉者的同辈亲属中,有42%的人具备同样能力。

D.联觉现象的研究对探索人类认知和意识行为,找到比喻和预言能力的神经学基础具有积极意义。

9.根据文意,下列诗文中,不含联觉现象的一项是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B.清香落在人的心灵上比秋雨还要阴冷。(牛汉《吊念一刻枫树》)

C.歌台暖向,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杜牧《阿房宫赋》)

D.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何?(吕本中《采桑子》)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彻里,燕只吉台氏。曾祖太赤,为马步军都元帅,从太祖定中原,以功封徐(今徐州)、邳(今江苏省邳州)二州,因家于徐。彻里幼孤,母蒲察氏教以读书。

至元十八年,世祖召见,应对详雅,悦之,俾常侍左右,民间事时有所咨访。从征东北边还,因言大军所过,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赖以存活者众。二十三年,奉使江南,时行省理财方急,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彻里曰:“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遽止之。还朝以闻,帝嘉纳焉。

民不胜其苦,自裁及死狱者以百数,中外骚动。廷臣顾忌,皆莫敢言。彻里乃于帝前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帝怒,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彻里辩愈力,且曰:“臣与桑哥无仇,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苟畏圣怒而不复言,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臣窃惧焉。”于是帝大悟,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得珍宝如内藏之半。桑哥既诛,诸枉系者始得释。复奉旨往江南,籍桑哥姻党江浙省臣乌马儿、蔑列、忻都、王济,湖广省臣要束木等,皆弃市,天下大快之。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进拜御史中丞,俄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汀、漳剧盗欧狗久不平,遂引兵征之,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有降者,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曰:“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其返汝耕桑,安汝田里,毋恐。”他栅②闻之,悉款附。未几,欧狗为其党缚致于军,枭首以徇,胁从者不戮一人,汀、漳平。

九年,以疾毙,年四十七。毙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人服其廉。

(选自《元史?彻里》,有删改)

注①学田:旧时办学用的公田。②他栅:其他营寨。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不胜烦扰,寒饿且死,宜加赈给 给:供给,施与

B.则劳以酒食而慰遣之 劳:烦劳

C.民不胜其苦 胜:能够承受,禁得起

D.即命帅羽林三百人往籍其家 籍:登记,没收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B.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樊哙侧其盾以撞 不出,火且尽

C.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D.其返汝耕桑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

A.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所以力数其罪而不顾身者,正为国家计耳

B.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C.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D.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文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江城子

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注]①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②变做:纵使。

(1)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2)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古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寡助之至,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孟子》)

(2)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___,士皆垂泪涕泣。(《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3)__________,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________?(《拟行路难》其四)

(4)我闻琵琶已叹息,_________________,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5)斜阳草树,寻常巷陌,__________。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报复

雨果?克里兹

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彭恩刚从剧场回来,他坐到写字台前,伸手拿起电话要通了编辑部:“我是彭恩,你好!我又考虑了一下,关于《蛙女》的剧评,最好还是发下午版,因为我想把它展开一些……别提啦!太不像话了!所以我才打算写一篇详细的剧评。上午版你只要留出个小方块刊登一则简讯就行了。你记下来吧:‘奥林匹亚剧院:《蛙女》上演,一锅可笑的大杂烩:一堆无聊的废话和歇斯底里的无病呻吟。看了简直要让你发疯。详情请见本报下午版’。你是不是觉得我的措词还不够激烈?这样就行?那好,再见!”

从他放下话筒的动作可以看出,彭恩的情绪越来越愤慨。可就在这时,他猛然一惊,附近有人轻轻地咳嗽了一声。在光线最暗的角落里,他模模糊糊地看见有个人坐在皮沙发里。陌生人蓄着白胡须,身披风衣,头上歪戴一顶礼帽,闪亮的眼睛逼视着评论家。彭恩心里发虚:“你,你……你是谁?”

陌生人慢慢站起来,从衣兜里伸出右手。彭恩看见一支闪闪发亮的手枪。“把手举起来”那人命令道,彭恩两手发抖。

“嘻嘻嘻……”那人像精神病人一样笑着,“你这条毒蛇,现在总算落到了我的手里。再有5分钟就是午夜。12点整,嘻嘻嘻……你将变成一具尸体。文亚明,我的宝贝,”白胡子老头扬起头,“我亲爱的文亚明,5分钟后你将报仇雪恨。这条毒蛇将永远闭上它的嘴!啊,你高兴吗,文亚明!?”说着白胡子老头立刻举起手枪:“别动!”

“听我说,”彭恩战战兢兢道,“请告诉我,你究竟是谁?……我不明白……我对你干了什么?……求你把手枪收起来吧。我们之间肯定有一场误会。”

“给我住嘴,你这个凶手!”

“凶手?你弄错了。我不是凶手!”

“那么请问是谁杀死了我的孩子,我唯一的儿子,亲爱的文亚明?谁呢,彭恩先生?”

“我根本不认识你的儿子!你怎么会生出这种想法?”

“我的儿子叫……文亚明?穆勒!现在你明白了吧?”“文亚明?穆勒……我记得,好像是个演员吧?”

“曾经是!因为他已经死了,他对着自己的头开了一枪。而正是你这个无耻的小人毁了他!你在文章里写过他。‘为助诸君一笑,还有一位文亚明?穆勒先生值得提及,因为他的表演,真可堪称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你竟敢这样写我的儿子!而他,可怜的孩子,去买了一支手枪,自杀了。就是这支手枪,过一会儿将把你送到西天!”

彭恩禁不住浑身乱颤:“听我说,这并不能怪我……我感到很遗憾……可我只是尽自己的职责而已。你的儿子真的缺乏才华……你明白吗?我本人跟你的儿子并没有仇,可是艺术……”

“你别再胡诌关于艺术的废话了!你是犯!因此你得死!昨天夜里,”老头压低嗓门,“文亚明出现在我的梦里。他对我说:‘爸爸,拿上手枪去找那毒蛇。午夜12点的时候,杀了他替我报仇!否则,我的灵魂将永远四处飘流,不得安身!”

“可你不能杀我……看在上帝面上……你简直疯了!……”

老头大声地嘲笑道:“真叫人恶心,你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胆小鬼!一条罪恶深重的蛆虫,半文不值的小人!你那自命不凡的优越感哪里去了?你那体面威风哪里去了?现在你已面对死神,没有了你,人人都会如释重负。”

彭恩双手合十,央求道:“亲爱的先生,如果你一定要杀我,至少让我能最后给我的亲人写几句诀别的话……并表明我的遗愿。”

“行,我成全你!”陌生人宽宏大量地答应,“写吧,你还可以活15秒钟!”彭恩拿起铅笔,在纸片上写了两三行字……

午夜的钟声响了。

老头怪叫一声,举起手枪抠动扳机。

硝烟散后,陌生人扯下自己的胡子,走近彭恩。

“先生,现在你对文亚明?穆勒的表演才华有了新的看法吧,对不对?看你那个熊样!哈哈……!我想,今后你在评论别人的时候该会学得谨慎一些了!”

看着手里拿着铅笔,满脸蜡黄的彭恩,文亚明伸手拿过那张纸条。只见上面写道:

“亲爱的文亚明?穆勒,你不仅是全世界最蹩脚的演员,而且是头号傻瓜。你戴的假发套大了一号。彭恩。”

16.小说开头彭恩打电话的情节,有哪些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简析小说结尾的特点和艺术效果。(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对彭恩和文亚明两个人物形象的分析,谈谈小说给你的启示。(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开篇首句“写字台上的台灯只照亮书房的一角”,这看似不经意的一笔,实则为故事的展开,设置了一个独特的环境。

B.陌生老头的出现,令彭恩心惊发虚,但彭恩通过对方戴的大了一号的假发套,一眼就看穿了他的真实身份,及时识破了文亚明拙劣的伎俩。

C.文中画线部分从彭恩的视角描写陌生老头的外貌,寥寥几笔,为小说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可谓匠心独运。

D.小说人物设计巧妙:文亚明假扮成自己的父亲报复彭恩,符合其演员的身份,彭恩对文亚明报复的演技加以评价,也符合其剧评家的身份。

E.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频繁出现的省略号均生动地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惊慌和恐惧,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

六、(15分)

20.

生活 一曲旋律或几句诗歌,拨动过你的心弦,引起过你的共鸣……

请你用动情的笔墨把它抒写出来。

要求:

(1)侧重在描写中抒情,并结合使用议论。

(2)运用排比修辞和疑问句式。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4)不少于200字。

七、(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09江西高考语文试卷谁知道

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总体来说不难。

1、江西高考考试时间安排。

6月7日:语文9:00至11:30,数学15:00至17:00。

6月8日:文科综合、理科综合9:00至11:30、三校生计算机11:00结束,外语15:00至17:00。

6月9日:技术(自主命题)9:00至11:00。

2、考试模式。

江西省依旧采用传统高考模式,就是语数外+综合模式,即语数外+文科综合政史地,或者语数外+理科综合理化生。高考总分是750分,语数外分别是150分,综合是300分。

3、2023江西高考语文试卷难度。

2023年江西高考语文试题使用的是全国乙卷,总体来说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江西高考语文试题从素材选取、试题设计等方面综合把控难度,便其与学生总体作答能力水平相当,让学生都能发挥出应有水平。

江西高考语文试题难度适中,整体来说,今年的基础知识部分,得分非常容易,考的都是一些常规的语文知识,而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也没用出现超纲的题目,江西考生完成度非常不错。

高考备考过程中注意的事项:

1、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和复习内容。

在备考期间,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能够充分利用时间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此外,要根据考试大纲和重点知识,有针对性地复习各科目,注重重难点的攻克,同时也要保持好的学习节奏和心态。

2、保持身心健康和良好的作息习惯。

高考期间,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学生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同时,也要定期进行适量的运动和放松活动,以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和增强学习的效果。此外,要注意饮食平衡,保证营养摄入,避免暴饮暴食或偏食。

3、良好的心理调适和应对策略。

高考期间,学生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因此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老师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烦恼和困惑,寻求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要避免过度焦虑和担心,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以上数据来自于高三网官网。

2010年江西高考题语文卷

2009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西卷) - 高考 - 中国教育在线 style="font-size: 18px;font-weight: bold;border-left: 4px solid #a10d00;margin: 10px 0px 15px 0px;padding: 10px 0 10px 20px;background: #f1dada;">2008江西高考语文卷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

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 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8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绚(xuàn)丽 丰腴(yú) 倩(qiàn)影 乳臭(chòu)未干

B.赦(shè)免 嗜(shì)好 逡(qūn)巡 弱不禁(jīn)风

C.游说(shuì) 愤懑(mèn) 逶迤(yí) 不见经传(chuán)

D.泅(qiú)渡 坍圮(pǐ) 恐吓(xià) 否(pǐ)极泰来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风靡 吻颈之交 自诩 一筹莫展

B.寒碜 礼尚往来 偿试 杀一儆百

C.端倪 改弦更章 虐杀 原形毕露

D.肆意 淋漓尽致 编撰 理屈词穷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想当初,慈禧太后的陵寝造得多么坚固,曾几何时,还是禁不住军阀孙殿英的火药爆破,落了个一片狼藉。

B.导演冯小刚把《集结号》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谷志鑫,其他演员几乎成了举重若轻的人物。

C.上届冠军挪威队以全胜战绩出线,表现十分出色,其卫冕雄心及雄厚实力令人刮目相看。

D.露卡在美国算是穷人,经常得到政府机构的接济和帮助,但她并不总是拾人牙慧,而是主动为社会做些好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素有“庐山第一景”之称的石门涧,是庐山的西大门。这里一年四季泉水叮咚,鸟语花香,青松翠柏,云蒸雾绕。

B.某文化局长因工作需要调任交通银行行长,收入提高了十几倍;后改任财政局长,收入又降到了行长任上的十几分之一。

C.10月份以来,江东村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银杏树叶飘舞,满地金黄,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慕名而至的游客。

D.为了使这项住房政策 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香港政府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申请程序,一旦发现,处罚极其严厉。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最根本的特征是它表达了一种探索精神。

①人总有一个信念:宇宙是有秩序的

②可是,离开了这种探索精神,数学是无法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

③因此人应该去探索这种深层的内在的秩序,以此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

④数学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物质生活需要

⑤数学家更进一步相信,这个秩序是可以用数学来表达的

A.④②①⑤③ B.①③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①③④②⑤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一种独一无二的仪式,它集竞技、宗教庆祝、胜利游行、血腥表演为一体,是几百年间最为流行的全民方式。

为罗马辩护的学者试图把竞技庆典中的血腥表演归结为古代民族中非常普遍的以活人献祭的宗教行为。然而,史料显示,罗马社会中使用人牲的现象比较罕见,通常只用牛羊献祭,只有在国家安全受到明显威胁时,出于迷信的原因,才象征性地处死少数异族人。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是,罗马人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反衬。

公元2世纪至5世纪罗马人与基督徒的论战也从反面证明了罗马人憎恶人牲的立场。在论战中,双方都互相指责对方以活人献祭,以此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将对方钉上野蛮人的耻辱柱。

如果说罗马人的部分屠杀行为具有某种宗教色彩,那也是与军国主义捆绑在一起的。作

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公开处决战俘的确有向庇佑罗马的诸神感恩的意味,但这并不是主要方面。正如普拉斯所断言,“竞技庆典从本质上说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而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对于以军事立国的罗马民族来说,这些屠杀行为首先是国家强力的展示。但屠杀行为竟会演变成节目,则与罗马人纵容和欣赏的态度有密切关系。罗马的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等节目。这些被处死的人主要是战俘、罪犯和奴隶,他们被称为“有害之人”,换言之是罗马帝国的害虫。因此,他们的死在罗马观众心中激不起任何同情,按照塞内加的说法,屠杀他们只是出于“游戏和 ”的动机。正因为这样的屠杀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所以他们才毫不掩饰、甚至自豪地在雕刻和马赛克艺术中加以描绘。

虽然仁慈一直是罗马人崇尚的道德准则,罗马历史上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抵制血腥表演

的运动。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社会良心角色的知识分子同样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这样的血腥

表演。西塞罗虽然在一封信中批评了庞培的竞技庆典,但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表示,这样的表演对于一个有教养的人来说毫无乐趣可言。塞内加是竞技庆典最严厉的批评者。但他并不是从根本上反对表演性的屠杀,只是反对以为唯一目的的屠杀。他认为残酷的集体处决是绝对正义的惩罚。他真正担心的是如此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对观众道德的腐蚀作用,所以他强调,竞技庆典中的死亡一定要体现出勇敢的品质和道德的警戒效果。另外一些哲学家甚至称赞此类表演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选自李永毅、李永刚《死亡盛宴:古罗马竞技庆典与帝国秩序》,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竞技庆典”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竞技庆典是古罗马文化中最为流行的全民方式,罗马人都从中得到乐趣。

B.竞技庆典本质上不是为死者举行的献祭,而是为生者举行的仪式。

C.竞技庆典由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 三项血腥表演构成。

D.竞技庆典有助于培养罗马公民的勇气和斯多葛主义所追求的忍耐精神。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为了确立自己在道德和文化方面的优越地位,基督徒和罗马人在祭祀活动中只用牛羊献祭,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

B.为了展示国家强力,罗马民族上至皇帝、元老院议员,下至身无分文的城市贫民,都热衷于观看血腥表演。

C.崇尚仁慈虽然一直是罗马人的道德准则,但是在古罗马文化中,它与欣赏性的血腥表演是并行不悖的。

D.罗马知识分子担心,尽管血腥表演没有触动罗马人的道德底线,但密集、强烈的暴力表演会对道德产生腐蚀作用。

8.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 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罗马人在祭祀中很少使用人牲,并以此作为自身“文明性”的表现,这就表明罗马人已经具有敬畏生命的情怀。

B.罗马所有阶层都对血腥表演极为痴迷,把人兽搏斗、集体处决和角斗士对决当作节目,可以说对人类的屠杀符合他们的道德准则。

C.罗马社会通常只用牛羊献祭,而且往往将活人献祭视为野蛮民族的愚昧行为,因此,很难将竞技庆典中的屠杀理解为一种宗教行为。

D.罗马知识分子没有在原则上否定血腥表演,甚至对此称赞有加,可见他们普遍缺乏社会良心。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l2题。

公讳德用,字符辅,其先真定人也。

至道二年,太宗五路出师,以讨李继迁之叛,而武 康公①出夏州。当是时,公为西头供奉官而在武康之侧,年十七,自护②兵当前,所俘斩及得马羊,功为多。及归,公又请殿将。至隘,公以为:“归之至隘而争先,必乱;乱而继迁薄我,必败。”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武康为公令于军曰:“至阵而乱行者,斩!”公亦令日:“至吾阵而乱行者,吾亦如公令!”至阵,士卒帖③然,以此行而武康公亦为之按辔④。继迁兵相随属,左右皆望公,莫敢近。于是武康公叹日:“王氏有儿矣!”

明道元年,除福州观察使。军人挟内诏,求为军吏。公争日:“军人敢挟诏以干军制,后不可复治;且军吏不可使求而得,得则军人必大受其侵。”明肃太后固使与之,公固不奉诏。已而太后亦寤,卒听公。于是天子心贤公,遂以公检校太保、签署枢密院事。公固辞:“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始,人或以公威名闻天下,而状貌奇伟,疑非人臣之相。御史中丞孔道辅因 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天子不得已,以公为武宁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赴本镇,赐手诏慰遣。或闻孔道辅死,以告日:“是尝害公者,今死矣。”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惜乎朝廷无一忠臣。”

嘉佑九年,进封鲁国公。明年二月辛未,公以疾薨。

公忠实乐易,与人不疑,不诘小过,望之毅然有不可犯之色。及就之,温如也。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善治军旅,宽仁爱士卒,士卒乐为之用。与士大夫游,士大夫亦多服其度,以为莫能窥也。

(选自王安石《临川文集》,有删节)

注①武康公:王德用之父王超,谥武康。②护:统率。③帖:安定,顺从。④按辔:扣紧马缰缓行。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而继迁薄我,必败 薄:轻视

B.除福州观察使 除:授予官职

C.继迁兵相随属 属:连接

D.公愀然日:孔中丞岂害某者乎 愀然:忧愁凄怆的样子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于是又请以所护兵驰前至隘而阵/拔剑切而啖之

B 武康为公令于军/不求闻达于诸侯

C 而所得禄赐,多散之亲党/均值二册,宁许以负秦曲

D 惜乎朝廷无一忠臣/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王德用“善治军旅”和“坦荡无私”的一组是

A 至阵,士卒帖然/彼其心所以事君,当如此也

B 及归,公又请殿将/与人不疑,不诘小过

C 至阵而乱行者,斩/武人不学,不足以当大任

D 左右皆望公,莫敢近/士大夫亦多服其度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青年时代的王德用即在父亲麾下统军杀敌,立下诸多战功;他统率军队军纪严明,整肃有序,显示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因而得到父亲的由衷赞赏。

B.王德用治军用人坚持原则,刚直不阿,他拒 绝执行明肃太后为人谋求军职的诏命,最终赢得了太后的理解和赞赏,受到天子的重用。

C.由于御史中丞孔道辅的建议,王德用被天子外放为地方官。但是当孔道辅去世时,他反而感伤朝廷失去了一位忠臣,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

D.王德用为人宽厚忠实,淡泊名利,平和处世,得到广泛爱戴。文章运用生动的叙述描写,多角度地展现了他令人景仰的人格魅力。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 文

第Ⅱ卷(共114分)

注意事项:

第Ⅱ卷共4页,须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军人敢挟诏以干军 制,后不可复治。(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以为人言如此,公不宜典机密,在上左右。(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

(3)平生少玩好,不以名位骄人。(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学常识与诗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小小说、短篇小说、中篇小说与___________,并列称为小说的“四大家族”。玛

蒂尔德是小说《____________》中的女主人公。

(2)岂日无衣?_________________。王于兴师,_____________,与子偕行!

(《诗经?秦风?无衣》)

(3)《离骚》中屈原自述出生年月日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或取诸怀抱,___________________;或因寄所托,________。(王羲之《兰亭集序》)

(5) _____________,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_______________ 。

(李煜《虞美人》)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一19题。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

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

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

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

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

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

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

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

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

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椎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

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

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湘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

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

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骆;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

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

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

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

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的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

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

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

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及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说过。

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 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

(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16.结合文意,概括“泊罗江”的两种主要含义。(每种不超过15个字)(6分)

答:①

17.从文中看;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6分)

答:

18.“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5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散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认为,泪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已经流了两千多年,浑黄而不清澈,因此,它的味道是苦涩的。

B.在作者朋友眼中,诗人的追求是崇高的,但行为是怪异的,所以他们是“圣徒”与“疯子”的矛盾集合体。

C.文中“禅家公案”一段,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承上启下,拓展了文章的表现空间。

D.“嵇康的汨罗江”一段,作者巧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形象生动,语势增强。

E.作者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 ,但虑及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因而决定躲进书斋,做一个明哲保身的人。

六、(9分)

20.请概括下列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4分)

用激光使水蒸气“冷凝”成为雨滴,称为激光造雨。研究表明,利用激光脉冲从空气当中的原子里分离出电子的过程有助于生成羟基原子团,这些原子团可将空气中的硫和二氧化氮变成能够“附着”水蒸气的凝结核,进而使水蒸气“冷凝”成水滴。这就和浴室中的镜子表面出现水雾的原理相同。比起在大气层中撒播盐粒或碘化银颗粒等人工降雨方式,激光造雨是一种更加“清洁”的选择。此项技术尚处初级阶段,能否大规模推广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21.请说明下面这幅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不超过65个字)(5分)

七、(60分)

2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美国著名歌手迈克尔?杰克逊在《童年》中曾深情地歌唱:“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童年,本应天真烂漫;童年,本应百无禁忌;童年,本应无忧无虑……可是今天,令人神往的“童年”却渐行渐远,正从我们身边消失。

请以“找回童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立意自定。(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绝密★启用前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第8页。共15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考、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考试科目”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付梓(zǐ) 炮烙(pào) 栉沐(zhì) 锱铢必较(zī)

B. 颔首(hàn) 亘古(gèn) 不恤(xù) 否极泰来(fǒu)

C. 歆羡(xīn) 下乘(chéng) 隽永(juàn) 咸与维新(yǔ)

D. 执拗(niù) 邂逅(xiè) 忐忑(tǎn) 便宜行事(biàn)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与教材结合紧密,都可以在课本中找到相关字词。A炮烙(pào),读páo;B否极泰来(fǒu),读pǐ,意思是坏运气;C咸与维新(yǔ),读yù 。另外便宜行事学生容易误读,意思是经过特许,不必请示,根据实际情况或临时变化就斟酌处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诀巧 磨砺 赝品 浅尝辄止

B. 赦免 落寞 蓬蒿 好高鹜远

C. 哂笑 自诩 告罄 倍道兼程

D. 辍学 倩影 消弭 功亏一匮

答案C

解析A“诀巧”应为“诀窍”。B“好高鹜远”应为“好高骛远”, “鹜”指野鸭,“骛”有追求的意思。D“功亏一匮”应为“功亏一篑”,“ 篑”指篮子,从竹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干部队伍 化建设已经有了制度保障。

②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 从前的幻想今天都有可能成为现实。

③到半夜,小说终于脱稿了,他 地摸着胡子,长长地松了口气。

A. 年轻 以至 踌躇满志 B. 年青 以致 踌躇满志

C. 年轻 以致 自鸣得意 D. 年青 以至 自鸣得意

答案A

解析 ①中应选“年轻”。“年轻”指人的岁数不大,有相比较而言之义:他很年轻|我比他年轻|领导班子年轻化;而“年青”则为处于青年时期,不合语境。②中应选“以至”。“以至”可以表示表示时间、数量、程度、范围等的延伸,也可以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而“以致”用于下半句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再说,“踌躇满志”是中性词,形容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而“自鸣得意”是贬义词,自己表示很得意,所以应选A。

4、下列各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珠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防治手足口病的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

D.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答案B

解析B 项分号用得正确,这是全句中最大的停顿,而前后又是并列关系。A错,括号应移至破烂不堪后,因为“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属于注释“破烂不堪”,是具有补充性质的说明。C错,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前后都是省领导说的话,说话人在中间。D错,错用顿号,混淆了大小并列的界限。“持有毒品”和“大麻等植物”后的顿号都应改为逗号。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本报热切期待您:(1)惠赐大作;(2)提供话题;(3)推荐作者;(4)提出批评建议。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C. 三年来的“旅游兴市”竟成为今天发展核电的障碍,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D. 他潜心研究,反复试验,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胃肠病的药粥系列产品。

答案A

解析B “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并列不当,这三个概念的范围有交叉。C “当初”与“始料”中的“始”语义重复。D错,“具有”后缺宾语,应在“胃肠病”后加“功效”等词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白日梦”

白日做梦,一向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殊不知,常作白日梦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人:凡夫俗子和超尘拔俗者。一个懒汉,每当他穿过荒野总是幻想能踢到裸露在地表上的一块黄金而成为富翁,这便是典型的世俗白日梦;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则往往是科学、艺术和哲学创作的发酵。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都是一些杰出的醒着做“梦”的人。

牛顿就是这种人。他因看到苹果薄地而联想到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联想到苹果的加速度同月球的加速度是同属一类的观念,发现重力仅仅是万有引力的特例。牛顿作这一从地到天的联想需要有何等宏伟的想象力啊!在常人看来,那仿佛是疯狂,是幻觉,是梦中才会出现的情景。

物理学的理想实验按其性质也是绝妙的“白日梦”。惯性定律就是一个。因为它不能直接从现实世界中的实验得来,只能从观察中再根据想象和推理作出。我敬爱爱恩斯坦,就是出于我把他看成是个白日梦幻者―理想实验大师的缘故。

艺术作品的“白日梦”性质更突出。浪漫派诗人、音乐家和画家爱梦幻世界远胜于爱现实世界。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哲学家也是醒着做白日大梦的人。老子的梦是有关宇宙的本原和根本法则,即不可捉摸的“道”。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阳光下的囚犯。

精神病患者的幻觉症也是一种白日梦。那么,它同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有何不同呢?区别之一是: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创作是从现实世界出发最后又能落脚到现实世界。当舒曼的《梦幻曲》一回到现实,萦绕在千万人的心坎,人们即能分享到“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的美感和魅力。精神病患者自认为是女皇的幻觉则是不能实现的,别人无法同它发生共鸣。

(选自赵鑫珊《哦,美丽的“白日梦”》有改动)

6、下列对文中“白日梦”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白日梦”分为世俗白日梦和超尘拔俗的白日梦,做前一种梦的是凡夫俗子,做后一种梦的都是第一流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

B. “白日梦”从前是个带有嘲笑、挖苦和讽刺意思的贬词,而现在只用于指美丽的幻想。

C. 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的囚犯,他们始终把影子当成实在的,一直被影子所欺骗,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

D. “神六”科学家设计飞船邀游蓝天的构思就是第一流的“白日梦”。

答案D。

解析A“都是”错,原文中是“往往”。B“只用于”错,太绝对了。C“是从不做‘白日梦’的人”错,原文中无此意思,属无中生有。

7、下列对“前者是个不可逆过程,后者是可逆过程”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逆的,而精神病患者的白日梦是不可逆的

B. 科学家、艺术家和哲学家的白日梦都是可以实现的,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是不能实现的。

C. “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具有魅力,能给人美感,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不具有魅力,也不能给人美感。

D.“可逆过程”的白日梦都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而“不可逆过程”的白日梦却不能使别人同它发生共鸣。

答案A。

解析关键是确定“前者”和“后者”的指代意义。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做超尘拔俗“白日梦”的一流的科学家必须有极强的观察、联想、想象、推理能力。

B. “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它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C. 无法超尘拔俗者还是凡夫俗子都会做“白日梦”,只不过凡夫俗子所做的大多是“黄金美梦”

D. 超尘拔俗者的“白日梦”往往是不太被常人理解的,却常常是创作活动的发酵。

答案B。

解析“‘梦幻世界’就是‘艺术世界’”这句话不符合文意。原文是说“艺术世界比现实世界好,因为它更富于理想性,更接近人所追求和向往的境界”。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子产①为政

郑人游于乡校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喜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管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范宣子③为政,诸侯之币重,郑人病之。二月,郑伯如晋,子产寓书于子西以告宣子曰:“子为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侨闻君子长国家者,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夫令名,德之舆也;德,国家之基也。有基无坏,无亦是务乎!有德则乐,乐则能久。”宣子说,乃轻币。

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四有封洫④,庐井有伍⑤。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泰侈者,因而毙之。从政一年,舆人⑥诵之曰:“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及三年,又诵之曰:“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选编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二十四年、三十年)

注①子产:名侨,字子产,春秋时著名政治家,郑国名相。文中加“ ”的都是人名。②乡校:乡间公共场所。③范宣子:春秋时晋国大臣,晋平公时执掌国政。④封劣:田界。⑤伍:五家相保的民户编制。⑥舆人:众人。⑦褚:储藏。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弃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认为好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啊,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用忠诚善良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用威权来防止怨恨。难道很快制止这些议论不容易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们是不能挽救的呀;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

(郑国的上卿)子皮想让尹何掌管(他自己的)封地(邑)。子产说:“(他太)年轻,不知道行不行(意思是不行)。”子皮说:“(他很)善良,我喜爱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尹何)去那里学习(为政之道),他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子产说:“不行!人要爱护(一个)人,是要(做)对他有利的事。如今您爱护(一个)人就让他处理政事,(这就)犹如还不会拿刀就让他切割,他(将受)的伤害肯定很多。您爱护一个人,却不过是伤害他罢了,难道还有谁敢向您企求爱护呢?您有漂亮的绸缎,不会让人学着做衣服;大的官职、大的封地,身家所托付的东西啊,却让学习的人去治理,那不是替美好的绸缎着想得(比官职、封地)更多吗?我听说的是(先)学习然后处理政事,没听说过用执政来学习的啊。如果真的这么做,一定有所损害。”

范宣子执掌晋国国政,诸侯向晋国缴纳的贡品很重。郑国的人把这事看作忧患。二月,郑国国君往晋国,子产寄递书信给子西(注:子西随郑伯如晋),带给范宣子,信上说:“您在晋国执政,四邻诸侯没听说(您的)的美德,却听说(向诸侯索取的)贡纳很重,我很困惑。我听说君子掌管国家的,不是担忧没有财物,而是担忧没有好名声。好名声,就像承载德行的车子;德行,是国家的根基。有基础就不致毁坏,为什么不致力于此呢?(在位者)有美德就能与大家共同享乐,众人快乐就能统治长久。”范宣子很高兴,于是减轻了诸侯的进贡

子产让城市和边邑(乡村)有所区别,上下尊卑各有职责,田中有疆界和水沟,庐舍和耕地按户口有一定的安排。对卿大夫中忠诚俭朴的,听从他,结交他;对骄纵奢侈的,依法惩办。子产参与政事一年,人们歌唱道:“计算我的家产而储藏(指收财物税),丈量我的耕地而按户口征收田税。谁要杀死子产,我就帮助他。”到了三年,又歌唱道:“我有子弟,子产教诲;我有土田,子产使之增产。子产如果死了,还有谁(能)继承他呢?”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吾不克救也 克:能够。

B. 郑伯如晋 如:到……去。

C. 非无贿之患,而无令名之难 贿:贿赂。

D. 子产使都鄙有意上下有服 鄙:边远的地方。

答案C。

解析“贿”的意思是“钱财”。

10、下列句中的“病” 字,与文中“郑人病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无一完者

B.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C.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D. 以夭梅病梅为业以求钱也

答案B。

解析与“郑人病之”同属意动用法,译为“以……为病”,即译为“对……感到担忧”。A成为病态,动词;C 患病,动词;D使……成为病态,使动用法。

11、下列八句话编为四组、分别表现子产治国以德,以民为本的一组是

①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也惑之 ②大人之忠俭者,从而与之 ③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 ④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 ⑤人之爱人,求利之也 ⑥德,国家之基也

⑦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⑧夫令名,德之舆也

A. ⑧② B. ⑥⑤ C. ①③ D. ⑦④

答案C。

解析①写子产劝宣子治国以德,表现了子产治国以德思想。③写子产不赞成毁乡校,善于听取人民的各种意见,表现了一定的以民为本的思想,故选C;②写子产能区别对待卿大夫,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A;④写乡校的作用,不属于以民为本,故排除D;⑤写人要爱人,就要让他做有利于他的事,这是怎样“爱人”的问题,与以民为本关系不大,故排除B;⑥这是直接表现治国以德的思想;⑦写子产从谏如流;⑧好名声,是载德以行的车子,用比喻说明好名声的重要。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产高度重视倾听民众意见,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他认为乡校是民众发表意见的重要场所,如果取缔乡校,堵塞言路,一定会对国家造成巨大伤害。

B.子产认为政事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他反对子皮任用年轻而又没有从政经验的尹何治理封地,认为如果不经过学习实践就委以重任、一定会造成危害。

C.子产认为治国应该重德轻财,治国以德可以获取美好的名声,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使国家根基稳固,人民快乐安逸。

D.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相,他具有很强的民本思想,勇于改革,赏罚分明,治国有方,文章最后通过郑国流传的民谣,用对比的手法,对子产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答案A。

解析“并且把民众的批评指责作为施政的依据”错。

文章标签: # 答案 # 扬子 # 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