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仿用句式_高考仿句专题训练

tamoadmin 2024-06-22 人已围观

简介1.写青春作文的方法步骤2.2009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答案3.修改病句4.高考作文标题的四种基本写法5.2013高考语文大纲6.我要一个精辟的语文高考复习计划!!!1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项读音依次为zhòu,lù,qióng/qún;B、项读音依次为xié,sǔn,liǔ/niǔ;C、项读音依次为lèi,jiē,sù;D、项读音依次为yǒng,hè,huò。故答案为

1.写青春作文的方法步骤

2.2009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答案

3.修改病句

4.高考作文标题的四种基本写法

5.2013高考语文大纲

6.我要一个精辟的语文高考复习计划!!!

高考仿用句式_高考仿句专题训练

1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A项读音依次为zhòu,lù,qióng/qún;B、项读音依次为xié,sǔn,liǔ/niǔ;C、项读音依次为lèi,jiē,sù;D、项读音依次为yǒng,hè,huò。故答案为C。

2 答案:D

解析:A项“急”应为“疾”;B项“形”应为“型”;C项“辉”应为“晖”。故选D

3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B项“故里”指故乡,老家,和“修复”不搭配,应该为“故居”;C项“其”指代不明;D项“纸上谈兵”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可改为“一纸空文”。A项“唱红脸”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正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友善或令人喜爱的角色(跟“唱白脸”相对),使用恰当。故选A。

4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A项“他的雄才大略与奸诈凶狠”与“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

会”搭配不当,可改为“演这个角色也是个难得的表演机会”;B、成份赘余,删去“的实验”;

D、句式杂糅,去掉“的原因”。故选C。

5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文中没有提到书画装裱发展缓慢,书画装裱选材、样式及技法的不完善不是书画装裱发展迟缓的原因,故选A

6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A用纸托裱画作的装裱方式对后市书画的保存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我国古代珍贵名画能够幸存至今无直接因果关系。C项“我国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错,地理气候的差异仅仅是有不同的装裱流派和风格原因之一。D“京裱”和“苏裱”两大流派仍然影响着中国的书画装裱,但不能说代表我国书画装裱工艺的最高水

7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A项五代时期大型绘画因为画绢幅面扩大,大型绘画的创作成为可能,还能装裱多幅作品。C明代江南地区文人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以苏州为发祥地的“苏裱”开始兴起并广受推崇。D“使书画装裱成本下降”的推断不合情理。故选B

8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B项“籍”的意思是“造册登记”;C、“内”,通“纳”,是……进入;D、置,处置。故选A。

9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介词,凭……的身份。B项前一个是副词,才;后一个是副词,于是,就。C项都是……的人;D项都是副词,将要。故选B。

1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B项“全部投入‘虎穴’处死”错误,是尹赏亲自查看,见到十个就选一个,满一百个就投入“虎穴“处死。

11 (1)(长安)城里傍晚时尘土飞扬,(为非作歹之徒)抢劫往来行人,死伤的人横七竖八躺在道路上,击鼓的声音不断。

(2)一旦因为软弱不能胜任(职务)而被免官,就会终身被弃置不用,没有宽免的时候,这种羞辱比犯贪污罪还要严重,千万不要这样!

12 答案:(1)“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2)既有对自然“风与日”摧残百花的 ,又有对社会“风与日”摧残香花所喻君子的伤感。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炼字,要求分子字的意思、修辞、表现手法、结构作用、表现主题情感意境的作用。故答案总结为:“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

13 答案:(1)何时可掇//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2)茕茕孑立//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塞上长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言名篇。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

14 答案:总起全文,引出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布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这句话位置上位于开头,结构上两个关键词“喜剧”“悲剧”正好统领文章主体,情感上表达了作者的认识。故答案总结为:总结全文,引起下文。下文分别从作为“喜剧”的“舞台布景”和作为“悲剧”的“舞台背景”两方面展开,表达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15 答案: 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内心的变化具体体现在从“所有卑贱的自私自利的想法都消失无踪了”到最后,可分为三层,注意理解“透明的眼球”这一比喻,和“兄弟”“朋友”的含义。故答案总结为:自然的庄严神圣与博大深邃,使他的精神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内心变得高尚无私,认识到人与万物的契合以及人与人的平等、博爱。

16 答案: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理解词语要结合语境理解,注意词语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标题“自然”不仅指万物,还指人;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荒野”世界。故答案总结为:标题“自然”是指万事万物构成的物质世界,在作者看来,自然与人有一种精神上的相通性,总是会染上精神的颜色。而第四段中加点的“自然”是指作者对“荒野”世界的感受:不事雕琢,与人的本性具有同样的美丽。

17 答案: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关系体现在结构上的照应和认识上的深化。故答案总结为:这两部分前后照应,体现了作者对自然认识的逐步深化。从最初对自然单纯的喜悦感受进而领悟到:自然不仅有喜悦,有时还会被忧伤笼罩,身处自然中的人也是如此。

18 答案: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解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不仅要要求高度概括以适应字数要求,还要注意单句,排列好定语的顺序。答案示例:某市是交通便利、景色优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19 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词语。注意几个要求:描写景物,生动,表达悠然之情,100字内。答案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显现,南山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20 答案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让他滋润世间万物。鸟是人类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注意要语意连贯,写两个句子构成排比,表现环保主题。

答案示例:水是生命的源泉,让他滋润世间万物。鸟是人类伙伴,让它自由飞翔蓝天。

21 作文 (略)

写青春作文的方法步骤

变化分析:“加考内容”部分“材料阅读”题在“要点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鉴赏”这一新的要求。

一、“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新的考试说明说“命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结合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这一表述不仅理顺了国家“新课程标准”与“考试大纲”和地方教育法规之间的关系,也明确的告诉我们江苏高考语文的命题将进一步地与新课改精神紧密地联系,深化对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考查,将努力地做到“教学”与“评价”的连贯与统一;

二、“考试能力要求”的变化。在“F探究”层级,增加了“有创新”这三个字,这就要求学生在对文本的阅读过程中除了要“有见解”“有发现”之外,更要有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的解读。这是对学生“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和“创新方法”层面的考查要求,这对考生的要求提高了;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实用类文本的阅读里特别增加了“访谈”这一类。2、在议论文的写作上,在既往“材料丰富”的基础上,增加了“论据充实”这一条。这两者都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前者是我们过去教学中比较薄弱的一块,后者则可能是在既往考生议论文写作中普遍存在的严重地影响了考生作文得分的问题;

四、“考试形式即试卷结构”的变化。这主要在现代阅读的题型和分数分配的变化,现代文阅读取消了“选择题”,全采用“简答题和表述题”。文学类文本阅读的分值从既往的23分调整为20分;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或实用类文本阅读分值由过去的15分调整为18分。

另外,“加考内容”部分“材料阅读”题在“要点归纳与分析”的基础上,增加了“鉴赏”这一新的要求。

复习建议

1、首先应明确重点难点。根据学生实际找准各自可能存在的“升值空间”,然后重点突破。比如现代文的阅读和作文肯定是复习中的重中之重。而古诗鉴赏和文言文翻译是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但也是“升值空间”较大的“点”,抓住了这些“点”高三语文复习就不会有大问题了;

2、注意把握规律以一当十,举一反三。比如现代文阅读,可以与学生的写作结合起来;文言文阅读可以渗透进现代文的阅读训练元素;文科的“材料阅读”可以与现代文的阅读合并;现代文不同文体的阅读可以寻求它们之间存在的共同性和共通性进行“归类”教学训练等等。

句子位置

文章开头:开篇点题(不考) 总领全文(不考) 为下文作铺垫(一般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具体的引起下文,吸引读者阅读兴趣;二是与下文中某处内容形成对照等等,最常考)

文章中间:承接上文(仅仅是承上,很少考) 引起下文(仅仅是启下,经常考) 承上启下(两者兼有的情况也是经常考的)

文章结尾:点明中心(较常考,与作用2一起答) 深化主题(较常考,与作用1一起答) 照应开头(最常考,且容易被考生忽略)

反复强调的景物描写作用三点核心词“第一,渲染环境;第二,衬托人物;第三,寄托感情”。

难度最有可能为0.3—0.4之间。

一、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命题规律探寻

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包括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两大方面。前者包括5个考点: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包括熟语)、病句。后者包括4个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近三年,这一板块命题的总特点是稳中求变。?

1.字音考查的命题规律 ?

(1)字音考查题出现频率较高,一般以客观题形式呈现。2008年只有宁夏∕海南卷、上海卷、福建卷没有考查,2009年和2010年只有宁夏∕海南卷、辽宁卷、上海卷、安徽卷、福建卷等没有考查。?

(2)着重考查常用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形声字。前者如"泊"、"称"、"角"、"着"等,后者如"漪"、"莘 "、"菁"、"侩"等。?

(3)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高考对汉字读音的考查都是根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原则来设置的,即考查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

(4)有时也把字音与字形合并为一题来考查。如2008年北京卷,2009年北京卷、山东卷,2010年北京卷、重庆卷。?

2.字形考查的命题规律?

(1)考查的重点之一是音同或音近字。如考查对"一(易)拉罐"、" 化装(妆)品"、" 供认不悔(讳)"、"两全齐(其)美"、"腥(猩)红"等易错字的辨别。?

(2)考查的重点之二是音同义近字。如考查对"膨涨(胀)"、"名门旺(望)族"、"先发治(制)人"、"推心至(置)腹"等易错字的辨别。?

(3)考查的重点之三是音近形近字。如考查对"装祯(帧)"、"笑容可鞠(掬)"、"振辐(幅)"、"改弦更章(张)"等易错字的辨别。?

(4)近年来,安徽卷、湖南卷、浙江卷等是以句子的形式来考查考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的,难度比辨别词中的错别字要大一些。?

3.标点符号考查的命题规律?

(1)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是选择题,即要求考生选出四个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或者给出语段中空缺的标点符号,要求考生选择最恰当的一组。二是错误修改题,即要求考生指出题中所提供的语段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地方,并进行修改。?

(2)从考查频率上来看,2008年山东卷、湖北卷、江西卷、天津卷等对标点符号进行了考查,2009年和2010年都是只有山东卷、湖北卷和重庆卷等考查了该考点。?

4.词语(包括熟语)考查的命题规律?

(1)考查内容以成语为主,兼考实词和虚词。考查成语主要是辨析成语运用正误,考查实词或虚词则主要考查对近义实词或虚词的辨析。?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这一考点的常见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包括正误判断题、填充辨析题),但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题型。如2008年天津卷所选填的词语包括古诗句、双音节词和成语,2009年浙江卷要求考生用括号里的成语去替代语句中的熟语,2010年广东卷把四个成语放在-个语段中进行考查,突出了活的语言环境。?

5.辨析并修改病句考查的命题规律

(1)辨析并修改病句是高考语文考查的热点之一,每年必考。从近几年的考查情况来看,高考侧重于考查辨析病句,偶尔出现修改病句题。?

(2)考查的病句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结构类病句,它包括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另一类是语意类病句,它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主要考查指代不明、歧义句。?

(3)辨析并修改病句的命题材料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生活气息,一般都是选自最新报刊上的语段。?

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考查的命题规律

(1)题型灵活多变。扩展语句的题型有对所提供的情境进行描绘,如2010年湖北卷第20题"请根据王维的诗句’竹喧归浣女’写一个场景";有阐释所提供的词语,如2009年全国卷Ⅱ第19题"利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介绍’征集全民健身口号’活动的结果"。压缩语段的题型有拟一句话新闻,有概括语段内容,有阐述看法,有根据语段信息提取关键词等。?(2)命题材料一般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社会动态、民生问题、时事政治、文化科技都有涉及。?

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考查的命题规律?

(1)考查由单一走向综合,常与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等)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结合在一起考查。?

(2)常见题型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种。客观题重在辨析选用句式,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湖南卷第5题,要求考生为所给的诗歌选填恰当的一句。主观题形式变化多样,常常出新,或仿写句子,或补写语句,值得注意的是2010年浙江卷第6题,以 "拆拼汉字"的形式考查了仿用句式。

8.修辞手法考查的命题规律?

考查题型主要是主观题与客观题两种。但近年来更倾向于主观题,并且常与仿写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考查,如2010年全国卷Ⅰ第20题。?

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查的命题规律?

(1)对"语言表达简明、得体"的考查,主要是对成分赘余的语段进行判断、修改。如2010年安徽卷第18题,要求"找出下面文字中的五处语病,先写出有语病句子的序号,然后加以修改"。同时,2010年也出现了新题型,即根据提供的情景和要求,代拟一段对话,如2010年重庆卷第21题。?

(2)对"语言表达连贯"的考查,一般是以衔接题或选关联词填空题的形式呈现的。如2010年全国卷Ⅱ第19题。有时也与仿写等结合起来考查,如2010年山东卷第17题和广东卷第22题,或为节目写串联词,如2010年广东卷第23题。?

(3)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形式多种多样。或选填实词,如2010年全国卷Ⅰ第18题;或拟标题,解说画面内容,如2010年天津卷第 24题,要求考生给一组漫画配上一个恰当的标题,并分别解说每幅画面;或说明漫画的内容及其寓意,如2010年江西卷第21题;或根据所提供的情景或画面进行描写,如2010年四川卷第19题;或根据所提供的材料,拟写一份海报,如2010年浙江卷第7题。

二、天远楼台横北固,夜深灯火见扬州--2011年高考考向预测

探寻出了近年来高考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命题规律,我们就可以对2011年高考的考向作出预测。?

1.字音的考查,除少数几个地区自主命题的试卷外,全国卷和其他大部分地区自主命题的试卷仍然会对其进行考查。考查的重点是多音字、形声字和易读错的字等。少数地区的试卷会采用字音与字形结合在一起考查的形式。?

2.字形的考查,仍会在全国半数左右的试卷中出现。主要考查考生区别形近字、多音多义字和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3.标点符号的考查,仍只会在个别试卷中出现。考查的重点是问号、书名号的正确使用,引号、括号与相关标点的搭配使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等在表示语句层次时的不同作用。?

4.词语(包括熟语)的考查,仍以常用的为主,少数会是高中语文课本里出现过的。题型主要是成语的辨析选择题、实词或虚词的选择题或填空题等。?

5.病句的考查,大部分试卷仍会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少数试卷会采用主观题的形式考查考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重点考查结构类病句(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其次考查语意类病句(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6.扩展语句、压缩语段的考查,除了常见的对所提供的情境或画面进行描绘、拟一句话新闻、概括语段内容、阐述看法、提取关键词等题型外,还会出现一些新题型,如提炼观点、概述材料等。?

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的考查,重点是仿用句式。题型主要是运用比喻或排比或对偶进行仿写或续写等。?

8.修辞手法的考查,不会单独设题,仍会与仿写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考查。考查的重点是比喻、排比、对偶、比拟、借代、夸张、反问、设问等。?

9.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考查,题型会多种多样,并会有所创新。考查语句的连贯一般仍会采用衔接题或选关联词填空的题型。同时,还有可能出现图文转换题,拟写开场白、表扬信、请柬、推荐信、演讲词、公益广告语等。?

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复习建议和应试策略

1.熟悉考纲要求,明确复习目标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生在复习前应对最新《考试大纲》进行认真研究,这样才会使自己的复习更加有针对性。譬如2010年《考试大纲》明确规定: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这就传达出4个重要信息:(1)考查"现代汉语",而不会涉及古代汉语;(2)考查"普通话",这就要求考生区别普通话和方言;(3)只考查识记字音而不考查拼写;(4)所谓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主要包括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不会考查生僻字。这样,有关字音的复习目标就明确了,就会避免复习的盲目性,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益。?

2.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属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部分,需要考生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是复习要系统,二是要抓住重点,三是要掌握方法。譬如复习字音,首先要系统地对现代汉语2 500个常用字和1 000个次常用字进行认读,特别要注意对多音字的认读。认读错了的,必须做出标志或用本子抄下来;然后分析认读错的原因,是形似误读,还是多音误读,还是方言误读,把这些误读的字作为复习的重点。对要识记的多音字不要去死记硬背,可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如识记"哄"的多个读音和不同的意义可通过这样一句话"他那像哄(hǒng)小孩儿似的话,引得人们哄(hōng)堂大笑,一哄(hòng)而散"。这是一种快速记忆法,也叫意义记忆法或口诀记忆法。四是在复习的基础上,要适当做一些练习题,巩固复习效果,培养解题能力。?

3.逐步积累,持之以恒 ?

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复习贵在积累,贵在持之以恒。字音要一个个地去识记;字形要一个个地去辨别;易混词语(包括熟语)要一个个地去辨析;标点符号要靠平时正确运用,形成习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也要靠平时造句、写文章能遵守语言规则,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语言表达等更要靠平时的训练。俗话说 "熟能生巧",多读、多记、多积累、多练习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应试能力的不二法门。?

4.总结方法,巧于应试 ?

在语言文字运用板块的训练中要善于总结方法,积累解题经验,提高应试能力。譬如字音、字形、标点符号、词语辨析、病句辨别、表达连贯等一般采用客观选择题进行考查,这就要学会运用排除法解题。解答字形题,要学会以音辨形、以义辨形、以语境辨形的方法。扩展语句时,首先,要弄清"根据什么",看清题目要求;其次,弄清"应该说什么",弄清语句内容;最后,弄清"应该怎么说",也就是弄清语言形式。辨析病句时,要运用"语感审读法"、"结构梳理法"、"逻辑分析法"、"仿造类比法"。做语句衔接题时,要注意陈述对象(即话题)的一致性、句子前后结构的一致性、词语前后照应、逻辑顺序恰当。掌握了这些方法,答题时就会得心应手了。?

陆游在一首教子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勤于总结经验,掌握方法,提高能力,争取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09年高考全国2卷语文答案

好法——谈方法论最优解——谈如何得到好法这个题目看似很小,实际上如果把它写大不仅有可行性,而且很有新意。比如:“一国两制”,这是一个好法诸葛亮空城计,这是一个好法。。。但是还要进一步点明好法的共性————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就是好法,这样才能从认识层面上升到理论层面。不要用大篇幅举例,要用排比,一个小分句是一个例子。要从生活小事逐渐过渡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彰显一名学生的胸怀,让老师眼前一亮。这是一个资料,仅供参考,祝你成功!!!打造高分作文的技巧和方法绝招一:拟一个漂亮而独特的文题一、通过引用或仿用拟题引用就是直接或间接将古今诗文名句、经典歌词、广告词、俗语、流行语作为文章标题.仿用则是将上述话语经过适当的改编,再作文章的标题。这类标题的特点是既富有文学色彩,又具有生活实感.能够引起多数人的共鸣:例如:2004年甘肃高考作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引自《论语》,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只缘身在此山中》引自苏轼的《题西林壁》,而上海高考优秀作文《忙兮忙兮奈若何》和江苏高考优秀作文《项王项王奈若何》则仿自项羽的“虞兮虞兮奈若何”。二、题含典故或文学与历史人物有的标题虽然没有引用名句名篇,但其中含有某个典故或故事,这种标题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悬念感,能够激发读者丰富的联想和对文章内容的多种猜度。例如,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这一标题使人猜想关羽之恨究竟是什么:是恨华容道捉放曹操?是恨阿斗不争气,是恨不听谋士之言而中了吕蒙之计,福建高考满分作文的标题《薛宝钗魂断大观园》,同样能给人带来丰富的联想:薛宝钗何时魂断大观园?薛宝钗为何魂断大观园?是什么使薛宝铰魂断大观园?三、标题采用对句的形式有的作文标题采用对句的形式.包括正对、反对、流水对,这种标题都由两个短句组成,具有较强的文学色彩.而且句式整齐,易读易记,能够引人注目,例如2004年河南高考优秀作文《远逝的风筝,远逝的梦》和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的标题,将两种完全不同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具有一种比喻的性质,使人产生联想。四、通过标点符号表情达意标点符号本身没有意义,但是,标点符号有其特定的用法,固此,一旦将标点符号进行组合或特其与文字结合起来,便会产生很强的指示性,可以强化作者的情绪,突出文章的重点.表明作者的态度。例如2004午广东高考满分作文《“爱”在心口难开》,仿用了歌名《爱你在心口难开》,但作者给爱字加上引号,意味着此爱与歌中所唱之爱具有不同的内容。五、以幽默或奇崛的手法拟题幽默的与奇崛的标题能给人耳目—新之感,在大量四平八稳的标题中很容易脱颖而出,使人在会心一笑中,产生深刻的印象。用王蒙的话来说.就是亏他想得出来。例如2004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我是一只想死的“老鼠”》,见到这种带有拟人化的违反常规的标题,不能不令人捧腹。甘肃高考优秀作文《天亮说晚安》则一反常态:天亮明明该说早安,如何说晚安?诸如此类的标题,都能给人以强烈的新奇感、幽默感与悬念感。六、通过词语的并列突出文章重点这类标题不同于对句式,它不是两个短句的并列.而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或者说是概念)的并列。通过这些词语的并列,既能使标题显得独特,又容易安排文章结构,突出文章的重点,不至于跑题偏题,一般并列词语之间用间隔号,顿号或空格隔开。例如重庆高考满分作文《诗人?明月?黄花》,分别写了两个诗人苏轼与李清朋.突出了他们人生与诗风的异同。绝招二:设计一个精彩的题记一、写题记必须注意三个方面题记内容必须与文章主题、情调乃至风格保持相对一致,能够与文章融为一体。如果反差较大,甚至自相矛盾,就会使读者觉得别扭,或者觉得不好理解。题记宜短不宜长,—般字数应控制在百字之内.如果太长K就会使人有虎头蛇尾或喧宾夺主之感。因此,题汜的文宁必须精炼,三言两语即能道出文章精髓。题记不是随心所欲的点缀绍,而必须是有感堪而发,有用而为。一个好的题记,具有生成性,即通过题记,可以生成作者的情感、态度,引发人物故事,奠定文章的基本情调与色彩,二、题记的写法或类型1.完全引用名人名言引用名人名言,可以增强文章的哲理性、可信度和说服力。例如2004年云南高考优秀作文《那时花开》,引用泰戈尔的名句作题记:“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这一题记与高考话题,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非常吻合,因而能够增添文章的论述力量。2.完全独立的撰写。即在行文时.不引用或仿用名言警句,而是完全独立的创作.类似于一篇小作文,写作自由度较大,可以议论,可以抒情,也可以描写或说明,例如2004年海南高考作文《左手?右手》的题记是:“一棵芦苇并不会快乐;当她快乐了.是因为她开始思考了。”这个题记是作者的创作.采用拟人手法,突出了快乐与思考的相关性。而通过“我们快乐:我们的快乐是灵动的左手;我们思考: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埋性的右手”的解析,又使题记与标题、话题和主题密切结合了起来。3.引用与创作相结合。有时候,要直接从记忆库中找到一个适合的书言警句作为题记是很难的,往往是部分有点吻合,整体上却与文章内容出入较大,甚至完全相反,而要在较短的时间内独立创作一段题记,对学生的语文水平、反应速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但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即从语言记忆库里找到一个与文章内容有些许相似的句子,然后通过自己的改造加工,使之完全适应文章的表达需要,那么,就会少一点左右为难的尴尬。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画》的题记:“有那么一种很小的世界,它就是舞台;有那么一种很大的舞台,它叫做世界,”这个题记将俗语所说的“戏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组合起来.再添加自己的语言来连接,从而组合成了一个具有自己风格的题记,而且此题记突出了人物宽广的内心世界,与文章内容完全吻合。绝招三:谨慎开展文体创新一、诗歌体第一种是全文为诗体,一般都写成现代诗歌。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上帝是公平的》:我曾埋怨过/脚底发黄的布鞋/踏不出/青春的活力/直到我发觉/霍金咕呀的轮椅/嵌出深深的历史痕迹/我曾咒骂过/脸边黝黑的胎记/映不出/美丽的脸庞/直到我看见/全身黝黑的黑人/露出甜甜的美丽微笑/霍金是不幸的/在他风华正茂时/却只能摇动一根手指/黑人是可怜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也抒写着/他们的血泪史/我想/上帝是公平的/当一扇门关闭/必会有另一扇门开启/就像/霍全的(时间简史》/就像/非洲满地矿藏/当他们失去部分时/便会有的机遇跟随/于是/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终有一天/我也会发现/其实/脸边的胎记/是母亲的爱抚/脚底的布鞋/是为了/脚踏实地/我相信/上帝是公平的。第二种是将诗歌作为文章的部分内容,以增添文章的诗意美,除现代诗歌外,还可以采用古代诗体。如2004年福建高考满分作文《薛宝钗魂断大观园》,不但引用李清照的词为题记.还引用了《红楼梦》中“葬花吟”的部分诗句,最后作者仿古诗写道:“世人皆怪太圆滑,哪知身世多浮沉。香魂一断辞世去,只怨朝代太腐朽。”如此一来,使全文更显得古色古香,与所写内容非常吻合。第三种是文章不采用诗体,也不引诗歌,而是以诗化的语言来表达,多采用短句,跳跃性较大。这种情况在高考优秀作文中最为多见,也最值得提倡。例如2004年江西高考优秀作文《听取心灵的召唤》中的一段:是的,听从心之召唤。别让肢双眼被道听途说的表象皮毛蒙上,也别把“怀疑论”的精神弄得太过夸张。无论对人对事千万不要只凭陈年老账,却让心灵的天平总是空空荡荡!扬弃中多几分审视估量,选择中找准真理的重量。墨子会囔啕大哭,当他歧路亡羊,是因为没有心灵之灯为他导航;孟子“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霸气,就是“当仁不让”思想下的个性张扬。当你不熟悉情况,多询问几方,恰好似“入山问樵入水问渔”,是找到捷径的良方;可是正直与良知要求你这样或那样时,你就该勇往直前,千万别回避、退让!二、书信体书信体可以拉近作者与读者的距离,容易煽情,容易表达自我。而且,书信体十分灵活,除了书信的基本格式外,主体部分可议论可叙事可描写可说明。书信体的运用主要有两种,一是与已逝者的对话,这是一种模拟书信体的形式,目的不在于寄达,只在于自我倾诉;一是写给现实生活中的亲朋好友或同学的书信,这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标准书信。例如2004年陕西高考优秀作文<致张爱玲琦的一封信),以书信的形式与已故的才女作家张爱玲对话,从而表明自己的情感态度。三、对话体对话体形式较易把握,但要写好却比较困难,因此高考优秀作文中采用对话方式的不多,而通篇以对话形式构成者更是鲜见。不过从现有的几篇采用对话体的文章看,却显得非常出彩。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西安与南京——山与水的对话》,在简要介绍了西安与南京的地理位置、历史人物等内容后,便以秦岭与长江的对话构成文章的主体。而对话中又充满了哲理与诗情,既有历史文化的积淀,又有对未来的展望.显得特别的厚重。现摘录其中两段:泰岭说:“世事自云苍狗,沧海亦会成桑g。看那盛唐之时,谪仙借大块之文章,为长安涂抹盛世风华。波斯的宝石,映得我五光十色;天竺的经文,照得我光芒熠熠;更有洛阳的牡丹,衬得我是千娇百媚。谁说大山就没有绚丽多姿的青春?”长江颔首道:“泰兄言之有理。想当年,当9中原的文明已繁荣之时,荆楚大地还未褪尽野蛮的外衣,仍是一片荒原。哪里有如今的灵动飘逸?金陵之地,怕仍是一座荒城吧!那时的我,仍只是日夜没心没肺地流淌,许是在孕育着惊天巨变的暗流吧!”四、说明书说明书不同于传统文体分类中的说明文,它是仿用现代常见的产品使用说明的形式来写,而内容则与物质产品无关,只是借助说明书的形式来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看法而已。可以说是借助说明书的外套,来罩分析议论或描述之躯。2004年高考作文用说明书写得较为成功的是河南考生的《煮咖啡》。此文主要通过类比手法写成,即既有咖啡的一般煮法,又将每一种煮法与做人联系在一起,显得奇特生动,现摘录其中一段:接下来呢?如果你把咖啡粉闲置在杯子里束之高阁,你将永远没有咖啡喝。要有滚烫的热水,才可以使咖啡粉变成液体,这样咖啡的香甜才能得以散发。这滚烫的热水犹如人生经历中的一次次坎坷或变故,不要回避它,只有接受它,让他改变你的生活,你的生活才会得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你的咖啡啡杯里散发出的才将会是人性的香甜。五、寓言或童话体用寓言或童话体行文,实际上是通篇采用拟人手法,因此生动形象,可读性强。但传统寓言都是一事一叙一议,较为短小,不完全适合于高考作文。而童话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虽然它的篇幅、情节可以满足高考作文的需要,但真正的童话语言,应符合儿童接受的需要,这不是一般中学生所能把握的。因此,我们在高考作文中看到的往往不是规范的寓言或童话,而是经过了一定的改造,我们可以把它们视作寓言体或类童话体的作文。例如2004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我的自述》,就是通过一只狗的叙述.刻画了一个虚伪、奸诈、贪婪的张局长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讽刺性。它较一般的寓言复杂,又比一般的童话更成人化。下面摘录文章最后一段: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做人就要做像咱们张局长这样的,要给人以山的沉稳和敦厚的感觉,这样就算在四季中变幻不同的色彩也没人会找你麻烦。汪……汪……再见。

修改病句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解析

语文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一中 梁波

本解析只代表我个人理解,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作坊(zuō) 心广体胖(pán) 处方(chǔ) 给予帮助(jǐ)

B.燕山(yān) 戎马倥偬(zǒng) 落枕(lào) 分外高兴(fēn)

C.干系(gān) 呼天抢地(qiǎng) 饮马(yìn) 供不应求(yìng)

D.泡桐(pāo) 济济一堂(jǐ) 空余(kòng) 作者附识(shí)

答案:A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的能力,B、分外高兴(fèn) C、呼天抢地(qiāng) D、作者附识(zh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B.对手在战战略上的调整使该公司必须作出选择:要么联手业内巨头,强势逼宫,使对手就范:要么急流勇退,获利,回归软件市场。

C.自第三分钟朴智星被断球后,曼联队在五分钟内竟然无法控制局面,二阿森纳队排山倒海般地速度狂攻,压得曼联最喘不过气来。

D.新版电视剧《四世同堂》引起争议。有人认为该剧加进了太多现代元素,把一幅老北京市井生活画卷变得南腔北调,丢掉了原著的灵魂。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需根据语境和词义来分析。

A、忧心忡忡: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B、急流勇退: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

C、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

D、南腔北调: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对象误用,不符合语境)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根据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需要引进大批优秀人才,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

B.营救告一段落后,他们把重点转向照顾幸存者,现在又在为避免地震滑坡形成的35个堰塞湖可能带来的灾害而奔忙,一刻也停不下来。

C.由于单位优势逐渐丧失,身处僻壤的水电八局职工子弟,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尤其是80后这一代更迫切的希望融入城市。

D.去年的大赛我们的工作得到好评,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一定要高度重视,不可疏忽。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需要熟练掌握病句的几种类型。

A、搭配不当,“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大量基层和高层岗位”前后不一致,应为“包括服装量体师、团购业务员等大量基层岗位和技术总监、高级设计经理等高层岗位”

C、成分残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缺宾语,应为“开始选择城市作为实现人生的目标的地方”。

D、句式杂糅或偷换主语,“我们又被指定参与活动全过程”应为“我们将参与活动全过程”。

4.依然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中国结”的全称是“中国传统装饰结”,___, ___,___,___,___,___,因此绳结也是中国古典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 人们很早就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

② 当时的绳结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

③ “中国结”的起源可能追溯到上古时期

④ 它是中华民族有的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

⑤ 此外,绳结还被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

⑥ 同时也具有记载历史的重要功用,因而在人们的心目中很神圣

A.①②④⑥⑤① B. 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①③②⑤⑥ D. ④③②⑥①⑤

答案:D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语言表达连贯和文章逻辑顺序安排的能力,需要通读全部文句,理清思路,把握文段内容。

④是总说,排在第一,⑤承启后文,排在最后,①承启⑤,③②⑥注意里面的关键词“当时”“同时”。

二、(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妙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字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5. 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过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 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 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这“经”没有关系。

D. 古代经学派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简书写,所以称为“经”。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无中生有,原文说“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这样说来,清代今文经学派还是承认“经”跟“经纬”这“经”有关系。

6.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 .《左传》《公羊传》《毅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 . 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 .《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朴质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答案:B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筛选和推断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准确把握原文信息作答。

以偏概全,原文说的是“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应该是指“南北朝以前”。

7.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经”。

B .《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 .《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 . 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答案:C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的能力,需要根据原文信息和科学知识推断。

无中生有,原文说的是“《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所以“《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

高考作文标题的四种基本写法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例析 (2008-09-28 10:30:15)

标签:分析 高考 教育 语文 语言 专题 病句 杂谈 分类:病句解析

高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例析

病句是指不符合语言规范的句子。辨析病句,是考查对病句的识别与分析,有了这种能力才可能对病句进行修改。“正确使用词语”一条已有涉及;《考试说明》中列出的六种病句类型大致有如下情形:

1 语序不当

(1)名词修饰语

多项定语与中心语的正确次序一般是:①表领属性的或时间、处所的;②指称或数量的短语;③动词或动词短语;④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⑤名词或名词短语。

另外,带“的”的定语放在不带“的”的定语前。

例如:

一位优秀的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一位国家队的篮球女教练。

正确次序:国家队的(领属性的)一位(数量)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动词短语)优秀的(形容)篮球(名词)女教练。

下面是多项定语次序不当的例子:

① 许多附近的妇女、老人和孩子都跑来看他们。(表数量的“许多”应紧靠中心短语)

② 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上,发挥着他们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表性质的“无穷的”应紧靠中心词)

③ 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过去所使用的东西。(表性质的“各式各样”应紧靠中心词。)

下面是定语误放状语位置的例子:

① 夜深人静,想起今天一连串发生的事情,我怎么也睡不着。(“一连串”应修饰“事情”)

② 这种管子要不要换,在领导和群众中广泛地引起了讨论。(“广泛”应修饰“讨论”,“地”改为“的”)

下面是定语和中心语位置颠倒的例子:

我国石油的生产,基本供应国内。(“石油的生产”应为“生产的石油”)

(2)动词修饰语

多项状语次序比较复杂,须特别注意的是:

① 先时间后处所;②先介词结构后情态动词、形容词;③表示对象的介词结构一般紧靠中心语;④不要弄错修饰对象。

看下面的例子:

① 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上一世纪曾发生过一场血战。(“上一世纪”应放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前)

② 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被列强”应放在“任意”前)

③科学家急于对兰花在最有异域色彩的热带物种标本完全消失之前进行研究。(“对兰花”应放“进行”前)

④美国有15个洲禁止黑人在场所与白人享有平等的地位。(“与白人”应修饰“平等”)

⑤大家就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广泛”应修饰“交换”)

⑥开考半个小时后,就有人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

(3)关联词语的位置

一般来说,两个分句同一个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不同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

下面句子是位置不当的例子:

①他如果不能实事求是,事业就会受到损失。(“他”应移到“如果”后面)

②要是一篇作品里的思想有问题,那么文字即使很不错,也是要不得的。(“即使”应移到“文字”前。照原句就变成了只是文字要不得,不是作品要不得。)

2搭配不当?

搭配不当是常见语病,是高考测试的重点,几乎每年高考都有此类语病题。

(1)主谓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不能自给的是“棉花”而不是“生产”。)

②中国人民的解放在民族关系上起了基本的变化。(“中国人民的解放”没有“起变化”,“起变化”的是“民族关系”。正确的表达应是个兼语句,要改“在”为“使”)

③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处理,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应该把“是”改做“表现出”。)

(2)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

例如:

①纪念三八节的到来。(“纪念”的只能是“三八节”而不是“到来”。)

②解放前,爸爸和哥哥两人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养活”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生活”。)

④ 但也存在着几个缺点需要我们努力。(我们所能“努力”的不是“缺点”,而是“改正”。)

(3)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例如:

这次大会上,对工资问题交换了广泛的意见。(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为“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这一类搭配不当常和语序不当有交叉的地方。

(4)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如:

①做好生产救灾工作决定于干部作风是否深入。(“做好”是一面性的,“是否深入”是两面性的。此外“作风是否深入”也讲不通,应该是“干部是否深入群众”。这句话有两种改法:把第一个分句改成两面性的“生产救灾工作做得好不好,决定于干部是否深入群众”。或将第二分句改成一面性的,不过句子结构要调整为“干部深入群众是做好救灾工作的决定条件”。)

②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的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白眼”和“青睐”指相反的两面,但底下的“温暖”只适用于一面。)

(5)否定与肯定搭配不当

例如:

①我想这应该是不必叙述的,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来。(“没有谁不会想象不出”等于说“谁都想象不出”,推测原意就是“谁也想象得出”。)

②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非常渺茫的。(“不完全否认”等于“部分承认”,基本上还是承认。因此这句话说“我们承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刚好和作者的本意相反。改法有两种“我们也承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或“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也透露了一些希望……”)

③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无二者之一不能入场。(“无二者之一即不能入场”从字面意思上推,可有“有二者之一即可入场”的意思。跟原意不符,应该说“二者缺一即不能入?”)

3 成分残缺或赘余

成分残缺

(1)缺主语

例如:

①由于他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得到”的主语是什么?改为“由于这样好的成绩,他得到了……”)

②十月十四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创刊了。(“抱着”的主语显然是蒙后的“我们”但后句的主语是“黑板报”,不是“我们”,应把后句改为“我们也办起了黑板报”。)

(2)缺谓语

例如:

①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到”在这里不能做谓语的主要成分,只能将“薄弱”提上来,可“态度”是不能薄弱的,句子应改为“……的关心和负责薄弱到何种程?”)

②最近又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一系列的工作”是哪个动词的宾语呢?也许是“建立与加强”的?“建立与加强工作”又讲不通,在“建立”前少个谓语“完成”。)

(4)缺宾语

例如:

①虽然每天工作很忙,但还是抓紧和同学研究或自己看书。(“抓紧”什么?“时间”一词不能省。)

②我们要尽一切力量使我国农业走上机械化,集体化。(“走上”要求有一个名词做它的宾语,“机械化”、“集体化”都是动词,句子应是“走上……的道路”)

赘余

(1)堆砌

例如:

①要考虑我国政治与文化环境的需要,发展我们的出版业。(“环境”应删去。)

②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掌握”应删去。)

(2)重复

例如:

①一年来,妇女工作已打下了相当的工作基础,获得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第二、第三个“工作”应删去。)

②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虑”就是想,应删去“的想法”。)

(3)可有可无

例如:

①不知不觉就走了十里路左右的距离,(应删去“的距离”。)

②父亲逝世离现在已整整九年了。(应删去“离现在”。)

(4)应删去"的"字

例如:

①出人意料的,今年三月,物价的下跌,后来慢慢的稳定了。(加了“的”,句子转为短语,意思也变了,不是物价稳定,而是“下跌”稳定了。)

②由于历代和气候的潮湿,几乎所有当时的绘画遭受毁灭。(“历代”和“”中间也可加“的”而没有加,为句子整齐,“气候”和“潮湿”中间就不必加“的”。)

4 结构混乱

这是一个很大的类句,这里谈的是不能用“主语”“宾语”等来归类的情形。这里最常见的是一句之内两种结构纠缠不清,有以下类型:

(1)举棋不定

作者时而要用这种结构,时而要用那种结构,结果两种结构都用了。

例如:

①多年来曾被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下的人们也觉悟起来。(应该在“曾今……束缚的……”和“在……束缚下的……”两种格式中选用一个。)

②这慷慨悲歌的壮举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应该在“……的背后还是自信心不够”和“……壮举还是自信心不够的表现”里选用一个。)

(2)藕段丝连

一句话的结构已经完整,却把他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开头。

例如: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3)中途易辙

一句话说了一半,忽然另起炉灶,重来一句。

例如:

①杜重远以《闲话天皇》这篇文章,认为是冒犯了日本皇帝,置之于狱,就是例子。(应该改作“因为杜重远写了……文章,就认为他是……”。原句使不知道这件事始末的人误认为杜重远把别人送进监牢,非常不妥。)

②中国人民自从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之后,中国的革命就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大大改了样子。(“中国人民……马列主义思想之后”就怎么样?作者不接下去说,却用“中国革命”另起一句。应该改为“自从中国人民……之后”。)

(4)反客为主

是指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此而纠缠。

例如: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歼灭了无数匪军。(“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不加交待。应该把末一分句该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的,就连贯了。)

②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揭露的。(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分子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就不可能换“;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5)结构含混

这样的句子可以有两种看法。

例如:

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近几年来曾提倡过,而且产生了许多写真人真事的作品。(句中的“产生”可以算无主句,也可以拿“创作方法”做主语,作者的意思也许是第一种,那么上半句应该改作“近几年来曾倡导过真人真事的创作方法”。)

5 表意不明

(1)指代不明

例如: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这种主张”指代不明)

(2)有歧义

例如:

①他请几个营的干部参加座谈会。(“几个”修饰“营”还是“干部”?)

②在休假的这段时间里,我们的体重逐日增加,最高的达五公斤。(很可能使人误会是逐日增加的量最高有五公斤,这当然不是事实,应把“逐日”改为“都有”。)

③现全渠已勘测完毕144华里。(没说全渠有多长,如果全长144华里,那么144华里只是全渠的一部分,那么不能说“完毕”,该说“现全渠已勘测了144华里”。)

④ 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也可以解释为“介绍菲律宾的--一种权威著作”。如果作者意思是后者,就不如把“一种”提到头上。)

6 不合逻辑

这里的“不合逻辑”指的是句子的意思在事理上讲不过去。例如:“学习有态度与方法之分”。这句话形式上跟“生物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分”是一样的,但“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加起来等于“生物”,而“态度”和“方法”加起来不等于“学习”,所以这句话就是“不合逻辑”。

下面是一些逻辑上有问题的类型:

(1)自相矛盾

例如:

①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既然“幸免”,自然是没有死,怎么能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呢?应改为“多少人死难了,他是幸免的一个。”)

②这增强了中国人民与侵略者斗争的无比力量。(既然已经“无比”,如何还能“增强”?应删去“无比”。)

(2)范围不清

例如: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家与各项人才。(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拼命的往上爬,一面又不免跌落深渊。(“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为“他们虽然拼命的向上爬,但是终于不免跌落深渊。”)

(3)强加因果

例如:

①最近我这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依然如故。(去了南方回来思想变了,可以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现在“思想依然如故”,怎么能说是去了一趟南方的“结果”呢?)

②因为他来自北方,思想根本上还是旧的一套。(为什么来自“北方”思想就旧?且“北方”到底是相对什么而言的?)

(4)主客倒置

例如:

①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应该是“我和报纸的接触”。)

②去年的学习情绪和今年比较起来大不相同。(我们比较一先一后两件事,一般总是以后者为主体,应是“今年的学习成绩和去年……”。)

参考资料

2013高考语文大纲

文题就是文章的标题,它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很重要也很独特,或是起着限定题材范围、指明描述对象或议论中心的作用,或是直接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表明作者的主张,或是通过形象化的用语,象征或是暗示文章的思想内容。

因此,才有“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这一说法,意思是标题是文章的精华和灵动所在,“题好一半文”说的就是取标题对于文章成功的重要性。文亦如人,如果“长着一双美丽明亮的大眼睛”,明眸善睐,顾盼生辉,那定能使整篇文章增色,给阅读者以美感,吸引其阅读的兴趣。

拟标题六字诀:明确、简洁、新颖

好的标题应该明确、简洁、新颖,以全部或不同的侧面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的主旨。明确,是指标题要能够准确鲜明地揭示文章写作范围或论点,使人看了标题便知晓文章的大体轮廓、所论述的主要内容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能似是而非,云山雾罩,使人不明就里,如坠五里雾中。简洁,是指标题要简练干净,不宜过长或拖泥带水,过长了容易使人产生烦琐和累赘的感觉,得不到鲜明的印象,从而影响对文章的总体评价。新颖,是指标题与文章的内容、形式一样,应有其独特之处,做到既不标新立异,又不落窠臼,使之引人入胜,赏心悦目,从而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读文先读题”,这是阅读规律,说的是标题的重要性;“一看就着迷”,这是写作追求,表明的是好标题产生的阅读效果。好的标题就应该有先声夺人、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独特魅力。标题要让读者一见钟情,就要在其中增加有效信息,最有效的信息是包含思想性、哲理性、趣味性的有用信息,如课文《“我看见了我的骨头!”》用伦琴偶然发现X光线时发出的惊奇呼叫的作为标题,突出了伦琴偶然发现时的惊喜之情,文题新颖、醒目,也体现出作者对伦琴“发现精神”的肯定的情感倾向。这是选择最有特点的事实进入标题的内容,从而使标题充满吸引力。

今年的高考高分作文《为了释怀的铭记》仿用鲁迅的名作《为了忘却的记念》,令人印象深刻。标题既是活用,又能点明“铭记”与“忘记”的对立统一关系,体现出作者过人的智慧。开头一段就表明了这层关系:“鲁迅先生为“积习”所感召,写下《为了忘却的记念》,在试图让一切过去,向前迈进的途中又重拾那不会过去的疤痕,挥挥衣袖的释怀需要气度,而铭记则需要勇敢。年与时驰,如今我们务必怀揣的,正是这为了释怀的铭记。”既交待标题的由来,又点明中心,可谓一举而多得。这是善用模仿,借“名”出位,使标题含蓄,有韵味。

20XX年高考高分作文《舍小利以谋远》以文言化的表述形式使标题简洁明了,《放宽网眼,让学术长大》运用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手法使标题生动形象,《滋养文化的“活鱼”》灵活运用标点符号使标题灵动别致。这些取题的方式很值得我们学习。

标题的四种基本写法

标题常见的写法有四种:

一是用明确的判断句式。 这种形式的标题,高度概括全文内容,往往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它具有高度的明确性,便于读者把握全文内容的核心。如课文《人因为思想而伟大》、《唐诗过后是宋词》等。

二是交代内容范围。 这种形式的标题,从其本身的角度看,看不出作者所指的观点,只是对文章内容的.范围做出限定。拟定这种标题,一方面是文章的主要论点难以用一句简短的话加以归纳;另一方面,交代文章内容的范围,可引起读者的注意,以求引起共鸣。如课文《简笔与繁笔》、《谈白菜》、《爱因斯坦与艺术》等。

三是用提问式。 这类标题用问句的方式,隐去要回答的内容,实际上作者的观点是十分明确的,只不过语意婉转,需要读者加以思考罢了。这种形式的标题因其观点含蓄,容易激起读者的注意。如课文《今天我们如何阅读经典》、《我们为什么会感到愉快》等。

四是用形象化的语句 。如《世间最美的坟墓》、《跨越百年的美丽》等。当然,还可以用写副标题、列小标题的形式增加文题的新颖性。

如2009年高考作文题,可以以多种方式拟题。可以是观点即文题,《成就源于独特》、《特立独行故我在》、《给文化一个支点》、《创新方可别有韵味》、《统一源自参差之美》;可以以论题为题,《“一”与“二”》、《个性与大流》、《传承与创新》、《模仿·借鉴·创造》、《清流与活源》,几个概念的相互联系清晰呈现,含蓄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这两种方式达到了明确、简洁的要求,但新颖性不够。我们还可以用问句的方式拟题,《路在谁的脚下》、《硬币岂只两面》;更可以用形象化的语句拟题,《》、《莫让浮云遮望眼》、《板桥的“拿来主义”》、《让个性绽放》、《让个性穿行于生命》、《有心莫共花争发》、《行走在孤独的康庄大道》,这些题目诗意浓厚,意境丰富,富有哲理;还可以借助特殊的表述方式来拟题,如《创新≠非主流》等。这些文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大大增强了吸引力。

再如一篇题为《理想,你现在还有吗?》的作文,文题采用倒装的句式,把标题里最重要的、最能吸引眼球的关键词放在标题的最前面,用逗号隔开加以强调;再以问句的方式表述,从而引发读者思考。

我要一个精辟的语文高考复习计划!!!

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3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2013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新课标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2013年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追问需要背诵64篇,具体那几篇回答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4篇)

1.《论语》子曰: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前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 诗经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 曹操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25.《行路难》 李白金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35.《赤壁》 杜牧36.《泊秦淮》 杜牧37.《夜雨寄北》 李商隐38.《无题》 李商隐 39.《相见欢》 李煜无言40.《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 41.《浣溪沙》 晏殊一曲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4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苏轼老夫 44.《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 45.《游山西村》 陆游46.《破阵子》 辛弃疾醉里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51.《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 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56.《氓》 诗经57.《离骚》 屈原长太息58.《蜀道难》 李白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 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A.识记:指识别和记忆,是最基本的能力层级。

B.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层级。

C.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层级。

D.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E.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F.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

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二、考试范围与要求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语文科考试内容。

按照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和选考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必考内容

必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A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2.表达应用 E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并修改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5)选用、仿用、变换句式

(6)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四)写作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表达运用 E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注:每一个错别字扣1字,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选考内容

选考内容及相应的能力层级如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分析综合 C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2)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3)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评价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1.分析综合 C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2.鉴赏评价 D

(1)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2)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3)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3.探究 F

(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2)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追问需要背诵64篇,具体那几篇回答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64篇)

1.《论语》子曰:2.《鱼我所欲也》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曹刿论战》 左传 5.《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6.《前出师表》 诸葛亮 7.《桃花源记》 陶渊明8.《三峡》 郦道元 9.《马说》 韩愈 10.《陋室铭》 刘禹锡 11.《小石潭记》 柳宗元 12.《岳阳楼记》 范仲淹 13.《醉翁亭记》 欧阳修 14.《爱莲说》 周敦颐 15.《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16.《送东阳马生序》宋濂17、《关睢》 诗经18.《蒹葭》 诗经 19.《观沧海》 曹操20.《饮酒》 陶渊明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2.《次北固山下》王湾23.《使至塞上》 王维 2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25.《行路难》 李白金樽 26.《望岳》 杜甫 27.《春望》 杜甫 2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2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岑参 3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3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32.《观刈麦》 白居易 33.《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34.《雁门太守行》 李贺35.《赤壁》 杜牧36.《泊秦淮》 杜牧37.《夜雨寄北》 李商隐38.《无题》 李商隐 39.《相见欢》 李煜无言40.《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 41.《浣溪沙》 晏殊一曲 42.《登飞来峰》 王安石43.《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苏轼老夫 44.《水调歌头》 苏轼明月 45.《游山西村》 陆游46.《破阵子》 辛弃疾醉里 47.《过零丁洋》 文天祥 48.《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50.《己亥杂诗》 龚自珍 51.《劝学》 荀子 52.《逍遥游》 庄子53.《师说》韩愈54.《阿房宫赋》杜牧 55.《赤壁赋》 苏轼56.《氓》 诗经57.《离骚》 屈原长太息58.《蜀道难》 李白59.《登高》 杜甫 60.《琵琶行》白居易 61.《锦瑟》 李商隐 62.《虞美人》 李煜 63.《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6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语文

关于各科的学习方法,按照高考的顺序来说,先做语文,我的语文老师就有一个说法,如果把语文区分一下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应试的语文,第二种是生活化的语文,也就是语文的语文。先说第二种语文,这种语文就是生活中的语文,每天每时都在学习语文,可以说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而学习语文,它覆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平时的阅读,对自己表达能力的提高,甚至很日常化的,或者记日记,或者是写一些最感兴趣的内容,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这语文是更重要的,它能够起到根基的作用,起到提高自己语文素养,也有利于我们更好提高应试语文的水平。另外一种是应试语文,学习应试语文的恐怕是高三最后一年,或者是高三最后一个学期的事情,每个老师都会进行怎么样应对试卷,怎么样全面地、系统地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非常系统地学习,所以前面基础题的语音、焦点形成等等入手,虽然这是一个繁琐得不能再繁琐的工作,但是由于这个阶段对最终提高语文成绩有非常大的帮助,回头我们一定要不厌其烦地把握好,另外要在老师的帮助下,非常系统地把各个知识点切实落实好,比方说复习语音的时候,最好再适当地做一些课外练习,可以做一个归纳整理的工作,比如说可以按照偏旁相同的字,比较容易错的可以整理在一起的,或者用C开头的,或者D开头的整理在下来也可以,毕竟除了大家在语文的练习上一定要把握好量,而且我们的知识点,比如说复习语音非常容易忘记,所以要经常复习,建议大家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要回顾一次,把之前做好的、整理好的笔记翻出来看一遍,在之后的练习中如果做到你不会读或者不会读的字,你可以加上你的笔记里面,没事翻一翻会加强你的学习效率。

再说说作文,作文的分值是60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语文高考的胜败。这一点尽管老师在考题的时候一再强调,可是我是直到进入高考语文考场之后才深刻的体会,当然活生生的例子就坐在你的现象,就因为一篇高考作文花8个月时间有点长,所以我差点放弃这次高考,之后的语文考试,我就抱着考不好就复读的心情去考的,而且因为作文的失误,我想名牌高校我的同学之中也不少,所以大家一定要非常重视作文,不光高考语文的成绩,而且在高考考试顺序上,语文是首科,所以会影响各科成绩的发挥,也会影响到整个高考的成绩,说得严重点就会影响到同学们前途命运的问题,所以一定要把作文抓好。

关于怎样写好作文,首先刚才说到生活化语文,就是在平时多做积累,到高三并不是什么事情做不了,作文写得不好的同学,我建议可以看一些开头结尾,在高考考场上要照搬照套套上去,有些东西你积累了,你到考试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运用起来。

文章标签: # 考查 # 高考 #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