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招生信息 招生信息

高考改革后怎么办_高考改革后考哪些科目

tamoadmin 2024-06-08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改革以后社会考生将如何参加考试2.我们要改革高考制度了,我们该怎么办?3.国家出台的2023年新高考政策4.山东新高考社会考生该怎么办?5.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怎么办6.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怎么办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行“新高考”后,高中怎么教?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高校?教育整体链条是否能环环相扣?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自2

1.高考改革以后社会考生将如何参加考试

2.我们要改革高考制度了,我们该怎么办?

3.国家出台的2023年新高考政策

4.山东新高考社会考生该怎么办?

5.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怎么办

6.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怎么办

高考改革后怎么办_高考改革后考哪些科目

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行“新高考”后,高中怎么教?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高校?教育整体链条是否能环环相扣?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发现,高考计分方式、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科目设置和招生批次成为改革重点。——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广东、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一个“3”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外语等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上海、吉林、辽宁等地也规定,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广东省除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外,还将给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各地规定,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本科批次合并”。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去年起陆续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一些省市则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将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山东省也提出,山东高校录取从明年起将不再分一本二本。新高考方案执行时间上,上海、浙江两个试验区明年起执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辽宁、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于2019年开始执行。“套餐”变“自助餐”:指挥棒如何带动学习革命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发普遍关注。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新高考方案总体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高校提供了选择机会,考试素质教育导向、公平性更明显。但与此同时,高考的“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传统副科比重增强,各科内容更注重考察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走班制”必然带动分层教学。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学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记者在上海采访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目前,复旦附中本部已经对部分高一、高二逾两百名学生实行全部课程走班,不设行政班级,其余学生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课表前往对应的教室上课,教室门口也贴出课程安排和相应的时段。明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实行的是“7选3”考试模式,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种考试给浙江省高中带来了35种课程选择“套餐”。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选择不一,部分学校教室、教师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综合素质测评”将由雷同到个性。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介绍,在相关高校已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而是采用“高考+校测+学业考”方式录取。在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后,高校正在逐步将综合素质纳入到人才的选拔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经历。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高考录取影响不大,部分中学做的还比较简单。自由度增加:做好未来发展“选择题”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同时高招将合并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法发生改变。考生在合并后的10个院校志愿里填报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原来“从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选择面得以扩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冲击,低分考生也有足够多的选择满足志愿。复旦大学招生公室对此表示,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长、兴趣、理想,从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发展时期来把握自身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热门专业、分数高低等狭窄视角。这也是考生真正能够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基所在。“现在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一些教师反映,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迟学为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优势学科,学校也要有这样的规划和引领能力。一些基层学校负责人担心,高考改革开始实行时,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适应能力是个挑战。针对“走班制”,武汉市一所中学校长说:“学校教室够不够用?如何配备相应教师,走班之后新的班级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过去完全不同,应提前做好准备。”针对高校录取参加“综合素质测评”,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读的家长赵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较繁重的高中课业中,如何更好地融入业余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考验着学校、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

高考改革以后社会考生将如何参加考试

首先明确的是:新高考改革政策实施后,社会青年仍然可以参加高考。那么,社会青年如何参加呢?

因新高考改革实施后,

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夏季统一高考成绩,另一个是学生综合评价。实际上由于综合评价的科学性、操作性、可比性较差,其在高校录取中的作用可不计,因而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应主要是夏季统一高考成绩。

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夏季统一高考成绩,另一个是学生综合评价。实际上由于综合评价的科学性、操作性、可比性较差,其在高校录取中的作用可不计,因而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应主要是夏季统一高考成绩。

学生

夏季统一高考成绩

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选考科目组成,三门选考科目在高考时进行,采取等级评价,与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无关,社会考生只要参加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课程就可以了。

夏季统一高考成绩

请相信社会在进步,只会给人们更多的机会,让更多的人出彩。

我们要改革高考制度了,我们该怎么办?

申请报考高校的考生,原则上按其户籍所在省(区、市)高校招生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招委会)规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报名。省级招委会可按照以考生户籍为主、与在本地区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就读一定年限相结合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就报名条件、时间和有关要求作出具体补充规定。

进城务工人员及其他非户籍就业人员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高校招生考试,按各省(区、市)公布的办法执行。考生不得在“流入”和“流出”两地同时参加高考报名。对于既不符合流入地也不符合流出地报考条件的考生,由流入地协调流出地解决,原则上回流出地报考。

扩展资料

高考保送

①教育部批准的16所外国语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2016年起逐步减少外国语中学保送生名额 );

②获奥赛一等奖、并被选为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③省级优秀学生;

④符合保送要求的退役运动员;

⑤公安英烈子女。

考试时间

为缓解高温天气和自然灾害对高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考生身心健康、提高考试质量,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经调研论证,并报经国务院同意,决定从2003年开始调整高考时间,高考时间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国家出台的2023年新高考政策

考理科生的话,需要考六科,包括语数外,还有生物化学物理这三科。其实现在已经不分科了,其实不分科也挺好的,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实有人觉得,高考改革有利有弊,总体来说还是好处比较多的,新高考,他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

高考改革的好处

在以往的高考中,很多学生一门课程结果拉低了整体的成绩,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偏科,这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一门课程偏科,学生就可能是上985211和普通大学的差距,这其中差了多少,大家很清楚,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新高考模式极大的减少了对学生前吐的耽误,学生不喜欢的科目可以不去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可以了

当然也会有弊端

学生课业负担更重

新高考的目的之一就是减轻学生负担,但从已经实施的情况来看,学生疲于应付众多学科的合格考等级考,其实负担更重了,在课堂上表现为上课打瞌睡,精神萎靡不振,上甲课写以作业,学习,学习效果更差

可改革之后,可以让学生有个更加明确的人生目标,高考改革之后,高考生能够有更明确的人生规划,高考改革的同时,学生选择科目也要慎重权衡利弊才去选择

高考改革意味着高中生要提前了解大学的专业,是指以及高考改革之后各个学科的特点,这样你才能在报考大学的时候以及选专业的时候有个更好的选择

山东新高考社会考生该怎么办?

国家出台的2023年新高考政策是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

2023年新高考改革取消文理分科,采取“3+3”或“3+1+2”的模式,即:语数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选3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科目考试,合格性考试为高中毕业的依据,选考科目考试计入高考总成绩。

2023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为“3+1+2”模式,包括国家统一高考语文、数学、外语含笔试和听力3门科目,及考生自主选择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3门科目。

以前高考将普通高中生分为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类,数学试题也是文科理科不同。现在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学生将依据个人学习兴趣、学科优势和高校分专业选科要求选择确定等级考科目,学生的知识结构将变得更加多元。

科目与分值的变化:

现行夏季高考的考试科目分为两类:语数外+理综(理化生)、语数外+文综(史地政)。其中,语数外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文综或理综满分均为300分。

新高考改革后,夏季高考实行“3+3”模式,前一个“3”是指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数外三科,每科满分均为150分,其中外语进行2次考试。

后一个“3”是指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考生可以在政史地理化生6科中,自主选择3科参加等级考试,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改革后,夏季高考命题将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对学生的应用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考查。

高考改革后,自主招生怎么办

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可以肯定的是山东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照样能参加夏季高考,其他类别的高中段毕业生(如中职、技校)也都可以参加夏季高考。

那么,山东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和其他类别的高中段毕业学生如何参考高考,选考科目成绩如何计算?

第一,要分清山东高考改革后学业水平考试的两种类型: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

山东高考改革后,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考试和等级考试。两种类型考试比较如下:

由此可知,改革后的合格考试相当于改革前的学业水平考试,只关乎学生能否高中毕业和能否参加相应科目的考试;等级考试相当于改革前高考中的理综或文综,只是把原来的2种固定的组合(理综的物理、化学、生物,文综合的政治、历史、地理),变成了学生可任选的组合(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门学科任选3门,共20种组合),将计入高考总成绩。

第二,要弄清改革后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和成绩构成。

根据山东省政府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有两个:一个是夏季统一高考成绩,另一个是学生综合评价。实际上由于综合评价的科学性、操作性、可比性较差,其在高校录取中的作用可不计,因而高校录取学生的依据应主要是夏季统一高考成绩。

高校招生夏季统一高考录取总成绩由“3+3”构成,前面的“3”即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课程,后面的“3”即学业水平考试中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等级考试课程。

由此看来,高考录取依据的成绩与学业水平合格考试无关,社会考生及其它类别的高中段毕业学生只要参加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和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等级考试课程就可以了,并且山东省高考改革方案中明确规定:社会考生及其它类别的高中段毕业学生只需参加等级考试,所以山东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照样能参加夏季高考,其他类别的高中段毕业生(如中职、技校)也都可以参加夏季高考。

第三,要弄清改革后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成绩的计算。

考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每科满分为100分,总分300分。计分规则是先根据参加考试人数,按参照正态分布原则,确定考生在所有考生中的位置,根据位置确定出8个等级,再将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相应的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如下图所示:

这种方法,能够部分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怎么办

变与不变,自招生的应对之道优能自招对高考改革的政策解读9月4日,喧嚣已久的高考制度改革终于尘埃落定,在9月3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后,国新办于第二日举行情况发布会,明确了高考改革的时间表和大体措施;其内容涵盖之广,改革力度之大,乃是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最大的一次。政府公文、新闻、专家解读一时漫天飞舞,作为考生和家长应该何去何从,如何应对?在众多信息之中,优能自招专注自身领域,将在本文探讨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相关内容。 变化中的不变

和高考改革从“沪浙”试点开始、2017年全面推进不同,自招考试从2015年就要改革。这意味着:对于只专注于高考的同学,仅有沪浙地区今年刚入学的高一生,和其他地区的初中生才需要关注改革;而希望通过自主招生得到加分的同学,不管是哪个年级,都需要直接面临改革的冲击。第一届学生的缓冲时间不到一年。从2003年“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即俗称的自主招生——开始实施以来,十一年中其变化幅度之大令人惊讶。涉及高校从22所到如今的90所;录取人数从寥寥数人到如今的2.5万;考试科目从“千分考”的全科,到如今的不超过两科;10年三大联盟的出现;体育测试的重要性增加……不一而足。这些变化令考生们疲于奔命。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在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首先注意到多项改革中的两个不变:一是原则和目标不变。原则就是多元化录取、综合评价考生,目标就是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二是规模不变。始终要求在招生名额的5%以内。这两个不变就是源于自招的“改革试点”这一本质。正因为是在改革试点,所以需要多加尝试,才能探索出更科学的人才选拔机制。 因此,“变化”才是自主招生不变的特点。其制度将不断演变,直至2020年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和健全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到那时,自主招生的制度将稳定下来,但细节也依然会在创新中前行,唯其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所以,作为一名优秀学生,在关注自主招生的时候必须具备发展的眼光,作为自主招生学员的培训者和引导者,就必须具备看到本质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 政策复原

自招到底如何改,首先必须要看权威的国家政策。在《实施意见》一文中,有关改革的总体目标一章节有如下文字:“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在《改革招生录取机制》一章节中,第二点是关于自主招生的:“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这么多内容,其实体现的就是两个词:公平、科学。而所谓科学的选拔制度,就是指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

高考改革后,会有招生录取模式的变化,考试科目的变化,高考批次的变化等等,社会考生想参加高考就要适应这些变化,按照省教育考试院的报考要求进行准备。

社会考生与高中应届生或往届生不同,由于没有参加系统复习,没有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如何参加高考报名和录取要咨询当年的招生部门,每个省份制定的政策都是不相同的。

文章标签: # 高考 # 改革 #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