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贵州省2017年7月会考历史答案_2017高考贵州历史答案

tamoadmin 2024-05-20 人已围观

简介贵州历史 在中国,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考古发现,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差不多都是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这说明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远古文化。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

贵州省2017年7月会考历史答案_2017高考贵州历史答案

贵州历史

在中国,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据考古发现,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差不多都是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这说明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远古文化。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但是从文献资料提供的情况来看,贵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得更远。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当时在今贵州境内有牂牁(音zang

ke)古国,并与中原有交往。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公元前221年后),贵州分属巴郡、蜀郡、黔中郡和象郡管辖。

“贵州”名称,始于宋朝(公元960—1127年)。公元974年,土著首领普贵以控制的矩州归顺,宋朝在敕书中有:“惟尔贵州,远在要荒”一语,这是以贵州之名称此地区的最早记载。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设置贵州承宣布政史,正式建制为省。以贵州为省名。

贵州简称“黔”。今贵州的部分版图,战国时(公元前475—前221年)就属于楚国的黔中地方,地域面积在今贵州沿河到榕江以东,包括铜仁地区和黔东南部分县。秦王朝在此设立黔中郡。唐王朝(公元618—907年),在今贵州设黔中道,建黔州郡,设黔州都督府。贵州的历史总离不开一个“黔”字,代代相因,直至贵州建省。这就是贵州简称“黔”的由来。

贵州是具有光荣传统的革命老区,全省各族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贵州高原,中国***在长征途中于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唐代以前

贵 遵义会议会址

州省是古人类的发祥地之一。在黔西县的观音洞,发现了原始人使用过的石器,是长江以南地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此外,贵州还发现有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桐梓人”、中晚期的“水城人”和晚期的“兴义人”文化遗址。在普定县发现的“穿洞文化”遗址,提供了1.6万年前人类祖先在此生息的证据,而被誉为“亚洲文明之灯”。 从文献记录来看,贵州的建置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期。春秋时期,贵州境内部族林立,著名的有牂牁国。战国后期,夜郎国兴起,从战国后期到西汉初年,夜郎是西南夷各部中最强大的地方割据政权。公元前135年,汉武帝派唐盟出使夜郎,经过谈判,夜郎侯同意在其属地设郡县。公元前126年设置了夜郎县、且兰县。公元前111年,置牂牁郡。公元前25年,夜郎国灭,郡县制在夜郎地区最后确立。 东汉时,沿袭西汉建置。三国时,西南大部地区为蜀汉政权所占有。贵州属牂牁郡、朱提郡、兴古郡、江汉郡、涪陵郡。两晋南北朝,今贵州境内,除置牂牁郡外,边远地区又分属朱提、江汉等郡。隋时,在贵州置牂州牂牁郡、明阳郡。此外,今贵州东北地区分属黔安郡、沅陵郡。

唐宋元明清

唐代,在今贵州地区推行经制州与羁縻州并行的制度。唐在贵州建置的经制州有播州、思州等,建置的羁縻州有矩州、蛮州等。从地域上看,乌江以北多系经制州,乌江以南多系羁縻州。 宋代,今贵州地域分别隶于夔州路、荆湖北路、潼川路、广南西路、剑南西路、剑南东路等,而主要属夔州路。 

元代在今贵州地区遍行土司制度。在今贵州境内的建置主要有: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播州宣慰司、思州宣慰司、新添葛蛮安抚司、乌撒乌蒙宣慰司、亦溪不薛宣慰司、普定路、普安路等,分别隶属于湖广、四川、云南3行省。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设置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正式成为省一级的行政单位。明末,贵州布政司领贵州宣慰司及贵阳、安顺、平越3军民府并都匀、黎平、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阡7府。 

清代前期,贵州的行政建置有较大的变化。雍正五年(1727年),将四川所属遵义府及其所属各县改隶贵州,同时,将毕节以北的永宁全境划归四川,将广西红水河、南盘江以北之地置永丰州,与广西的荔波、湖广的平溪、天柱一并划归贵州管辖。至此,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清末,贵州建置设有12府、2直隶厅、13州、13厅、43县。

民国以后

民国2年(1913年),贵州地方政区进行了一次调整,以前的府、厅、州,一律改为县。全省设3道观察使。1920年废道。1937年,贵州置6个行政督察专员区,分管各县。1941年置贵阳市。至1948年,贵州设1个直辖区、6个行政督察区,下辖78个县(市)。 1949年11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贵阳,12月26日成立了贵州省人民政府。解放初期,全省设1个直辖市、8个专区、1个专区辖市,共置79县。1956年4月,撤销贵定、镇远、都匀3专区,设置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67年,设置六盘水地区。1978年12月,撤销六盘水地区,设置六盘水市,为省辖市。1981年9月,撤销兴义地区,设置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7年,撤销遵义地区,设立地级遵义市。2000年,撤销安顺地区,设立地级安顺市。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全省设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9个县级市,56个县,11个自治县,10个市辖区,2个特区。

在下能提供出来的东西就是这些,不过应该是一句非常的完善啦,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贵州各历史时期的突出文化及贵州文化发展成就。

贵州各历史时期的突出文化表现在:①建省前的文化:旧石器时代,贵州的石器、骨器等工艺体现了原始的造型艺术。战国时期,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西汉初期,出现了西汉《尔雅注》的作者舍人、辞赋家盛览、东汉教育家尹珍等历史文化名人。东汉时期,歌舞盛行。隋唐时期,儒家文化流传,有“击铜鼓,吹大角,歌舞以为乐”的文化现象,佛教文化也有传入。宋元以后,灯、傩文化进入贵州。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②清代的文化。清代在黔北崛起了“独领中国西南文化之风骚”的“沙滩文化”,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思想、道德、文化艺术遗产。诗歌出现两次创作高潮,戏剧、书画、摩崖石刻、建筑艺术等,独具风格。宗教文化有天主教、基督教先后传入。1907年,周素园创办了省内第一张日报《黔报》。1909年,张百麟等人主办了《西南日报》,遵义建立官书局,贵阳民营文通书局成立。

③民国时期的文化。清末维新思想传入贵州。辛亥革命爆发后,新文化思想在贵州迅速传播。1911年,黄齐生编写了引起轰动的爱国主义历史剧《何中湘王大埠桥尽节新戏本》。1913年,贵阳绅士张春山等筹建戏园“黔舞台”将京剧传入贵州。川剧艺人魏香庭、熊昆珊等在贵州创办了川剧科班“川曲班”。20年代,创办省立图书馆及贵阳、遵义、安顺等私立图书馆,同时出现露天放映**。30年代,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留下了众多的遗址遗迹,形成了名闻中外的“长征文化”。抗战时期,相声、北方评书、河南坠子等也相继流入贵州;少数民族曲种出现了反映中国工农红军路过台江时书写“打富济贫”等标语的“嘎百福”曲目等;进步团体贵阳沙驼业余剧社、筑光音乐研究会等在贵阳演出了大量宣传抗日救亡的进步戏剧和音乐作品;中国***贵州地下组织编印了《真实》、《烽火》、《民先队报》等秘密报刊。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在贵州逗留期间,曾担任贵州省立艺术馆第二任馆长。

④当代贵州文化。贵州解放后,开始有重点、有步骤地进行文化事业的全面建设。1949年12月2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设立了文教厅。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1950年成立贵州人民广播电台、新华书店贵州分店和贵州人民出版社。1953年贵州省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成立,创办了文艺期刊《新黔文艺》、《贵州画报》和《创作新歌》。1956年先后建立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戏剧家协会和音乐家协会贵州分会筹备委员会。出版了一批在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优秀作品。1965年全省专业剧团发展到33个。1958年省博物馆正式建成开放。1960年省档案馆建成使用。各类文化设施的建设,为贵州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各类艺术团体创作演出了引起较大反响的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相继建立了作家、美术、戏剧、音乐及舞蹈、书法、杂技、曲艺、**、电视、摄影、民间文艺12个文艺家协会和文艺理论研究室、城市雕塑工作室、贵州文学院等机构。《山花》、《南风》、《苗岭之声》等文艺刊物发表了大量优秀作品,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文物博物各项事业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贵州文化发展成就表现为:①文学艺术欣欣向荣。在文学创作方面,一批优秀作家创作了《蹉跎岁月》、《呼声》等大量国内有影响的作品。在民族民间文学方面,共编印资料220余卷,出版相关作品集60余种,出版研究文集和专著20余种。在戏剧方面,摄制了电视连续剧《黄齐生与王若飞》、《遵义会议》、《邓小平在1950》、《扬起你的笑脸》等获奖影片;话剧《二月天》、《乌卡》获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创作“孔雀奖”金奖,许多地方歌剧、京剧、民族歌舞、儿童舞剧、杂技等获得各项大奖。

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日新月异。在新闻出版方面,全省有贵州日报、贵州都市报、贵阳晚报等综合性报纸17种,有各类刊物杂志87种,有新出版的图书530种。在广播、电视方面,先后建立4座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和20余座中功率电视转播台,建立了有线广播电台和有线电视台,电视人口覆盖率为90.5%,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3.3%。

③特色文化建设成效卓著。在全省建设特色文化带,民族歌舞、少儿艺术、杂技、美术作品、傩戏、地戏等开始走向世界。

④文物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取得可喜成就。在文物保护方面,全省有文物保护单位2300多个,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遵义会议会址、遵义杨粲墓、镇远青龙洞、从江增冲鼓楼、雷山郎德上寨古建筑群、息烽集中营旧址、福泉明城墙、遵义海龙屯、黔西观音洞遗址、赫章可乐遗址、安顺文庙、石阡万寿宫、平坝天台山、黎平地坪风雨桥、毕节大屯土司庄园、大方奢香墓、安顺云山屯古建筑群、普定穿洞遗址、盘县大洞遗址、贵阳甲秀楼和文昌阁、修文阳明洞和贵阳阳明祠、织金古建筑群、开阳马头寨古建筑群、铜仁东山古建筑群、松桃寨英村古建筑群、思南思唐古建筑群、黄平飞云崖古建筑群、黄平旧州古建筑群、福泉葛镜桥、安顺宁谷遗址、万山汞矿遗址、兴仁交乐汉墓群、黎平会议会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遗址、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湄潭浙江大学遗址、镇远和平村遗址等。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方面,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贵州有30多个。在民族歌舞方面,有苗族古歌、侗族大歌、侗族琵琶调、布依族“八音坐唱”、布依族铜鼓十二调、苗族刻道、苗族芦笙舞、苗族木鼓舞;在民族节日方面,有苗族鼓藏节、苗族姊妹节、侗族萨玛节、水族端节、布依族查白歌节、仡佬族毛龙节;在民族戏剧方面,有安顺地戏、德江摊堂戏、思南花灯戏、石阡木偶戏、侗戏、布依戏、彝族撮泰吉;在民族民间工艺方面,有苗族吊脚楼建筑、苗族蜡染、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芦笙制作、玉屏箫笛制作、水族马尾绣、茅台酒制作技艺、皮纸制作技艺;在民族文字方面,有水书习俗。

⑤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至2005年,全省已建成文化馆艺术馆95个、公共图书馆91个,乡、镇和街道文化站1000多个。新建了自动化、网络化的省图书馆,拥有包括文献检阅、信息咨询、计算机检索、多媒体阅览、因特网国际互联、数据开发、视听与微缩服务在内的比较完善的现代综合服务体系。各级图书馆的藏书量也有较大的增加。

⑥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文化产业逐步发展,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全省文化产业产值每年以15%的速度递增,2002年就达6000多万元。2004年,文化体育娱乐业主营业务收入4.83亿元,利润总额0.42亿元。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鲜明的文化艺术,已介绍到亚洲、非洲、欧洲和拉丁美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首届黄果树杯“多彩贵州”歌唱大赛,推动了大型民族歌舞《多彩贵州风》走进文化市场,在省内外赢得了较高的荣誉。

文章标签: # 贵州 # 文化 #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