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热门专业 热门专业

2017历史高考3卷_2017年历史高考题全国卷三答案及解析

tamoadmin 2024-07-13 人已围观

简介1.2017全国3卷文言文2.新高考l卷哪些省份3.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以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2017年高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全国Ⅰ卷地区: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全国Ⅱ卷地区

1.2017全国3卷文言文

2.新高考l卷哪些省份

3.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

2017历史高考3卷_2017年历史高考题全国卷三答案及解析

2016年高考,除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五地以外,全部使用(或部分使用)全国卷的省份达到26个。2016年高考全国卷共有3套,分别是全国Ⅰ卷、全国Ⅱ卷、全国Ⅲ卷。2017年高考,各省份的试卷使用情况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各省份试卷使用情况

全国Ⅰ卷地区:

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全国Ⅱ卷地区:

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

全国Ⅲ卷地区:

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自主命题省份:

江苏、北京、天津、上海

部分使用全国卷省份:

海南省:全国Ⅱ卷(语、数、英) 单独命题(政、史、地、

物、化、生)

山东卷:全国Ⅰ卷(外语、文综、理综) 自主命题(语文、文数、理数)

2017年考试改革地区

高考改革地区:

浙江、上海

考试模式:

3+3,不分文理科

必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

改革后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外语考试:

浙江每年2次,6月和10月;上海每年2次,1月和6月 。

选考科目:

浙江实行7选3,每科满分10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特别说明:浙江省的选考科目考试次数为2次,分别在4月和10月,外语和选考成绩2年有效。)

上海实行6选3,每科满分70分,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 。

录取方式 :

浙江

1.高考录取不分批次;

2.“专业 学校”平行志愿,按专业平行投档。

上海

1.合并本科第一、二招生批次;

2.“总分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

2017年高考除浙江、上海因实行高考改革变化较大外,全国其他地区保持稳定,考试模式仍与2016年保持一致。

前不布的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有了新的变化,浙江和上海的小伙伴们也即将面临新的高考改革,种种变化都在表明2017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如何应对2017高考全国卷?

语文

阅读选考变全考,提升答题速度是关键

阅读复习更讲求深度,着重提高读解能力;

语用和写作复习要讲求实用,着重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从新闻、学术论文、人物传记和访谈、戏剧等作品材料中,选取更生动鲜活的事例。最重要的是考生要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同时加强对古代文化基础知识以及古诗文的积累”。

意味着语文答题时间将更加紧张。大纲调整后,高三学子在文学类阅读上可能要下更多的努力。

数学

数学全国卷最大的特色是“稳定”。

选考模块三变二,增加数学文化的要求。

在全国卷中,代数有10个小题,2个大题;立体几何有2个小题,1个大题;解析几何有2个小题,1个大题;算法有1个小题;概率统计有1个小题,1个大题。

在全国卷中,数列考查的要求低了,概率统计考查更深入了。

全国卷强调“能力立意”,所以要重视运算能力的训练,培养合理、准确的运算能力。

文综

更加强调学生跨学科的学习能力

历史的考查的趋势是“轻教材,重材料”,这对学生的知识面、学科拓展能力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需要在扎实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提效”,也就是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而不再是死记硬背书本知识。

地理的复习,需要学生关注社会焦点和热点问题,及时收集多种媒体上的信息资料,关注世界与国家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政治全国卷试题经常会考查到一些“冷门”考点,甚至将其作为大题来考,考生应牢记考点内容,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掌握好每个考点,做到逐点过关。

理综

不走“题海战术”,重视自主设计新实验能力

物理全国卷试题常以生活、科技、社会、环境为背景,关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史实,关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复习要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考生关注自然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化学大幅度地增加了实验探究活动,学生要重新走进实验室,重做典型的动手实验。

化学生物变动少,对考生影响不大。

2017全国3卷文言文

1.历史高考复习资料

在《把握高考历史试题的走向》(载《招生考试报》2008年第4-5期)一文中,笔者从传统试题的内在变化和新型题型的多方面开拓两个方向,预测了2009年高考历史试题(尤其是“文综”四川卷历史试题)的走向,并建议同学们参考这一分析,制定或调整高考历史复习的策略。

这里,笔者就历史复习策略提出几点建议:一、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 综观近年高考历史试题,我们得出了史观是高考历史试题之魂,脱离史观不成题的结论。因此,历史复习应适当重视理论,注意发挥史观的引领作用。

1、了解几种重要新史观的精髓 近年来,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明显地影响着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对新史观我们应有初步的了解。这五种史观的要义,可概述如下: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

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现代代主要是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

政治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民主化和法治化。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

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

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

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

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史观问题首先是认识历史的视角问题,新史观为我们认识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

史观问题也是历史阐释体系问题,新史观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历史阐释体系。我们应运用新史观去引领历史知识的复习,让历史学习具有时代活力,适应高考历史试题的变化。

2. 重温革命史观的要点 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革命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在隆重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的2009年,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去剖析这两大历史。为此,应重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和区别等重要理论问题。

二、提高主干基础知识复习的质量与水平 历史知识丰富浩瀚,中学历史讲授的和历史高考考查的只能是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历史基础知识。主干历史基础知识是关于历史上的重要、重要人物、重要制度等的知识,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不可或缺的知识。

历史复习要狠抓主干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一般可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复习:1、要素复习法 根据时间、地点、人物(个体或群体)、过程(或内容)、评价(意义、影响等)五个要素掌握历史主干基础知识。

2、系统复习法 按纵向和横向系统把相关历史主干基础知识串联起来,进行系统(专题)复习。如按时间顺序,把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罗斯福新政联系起来进行复习,构成美国史知识系统,此属纵向系统复习法。

而把发生于19世纪中期的日本明治维新、俄国废除农奴制的改革、林肯颁布《宅地法》和《废除黑人奴隶制宣言》的改革措施联系起来进行复习,则属横向系统复习法。系统复习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视角变换复习法 此种方法实质上是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史观引领下复习主干历史基础知识所反映的重大历史问题。下试举两例:用视角变换法复习罗斯福新政:① 用现代化史观复习,侧重掌握罗斯福通过国家干预,调整美国经济模式,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的措施。

② 用社会史观复习,侧重掌握罗斯福用哪些措施,应对和解决严重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失业、贫困、流浪等)。③用生态史观复习,侧重复习罗斯福用哪些措施(如综合治理田纳西河流域等),应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生态环境危机。

用视角变换法评价孙中山:① 在革命史观引导下,根据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得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结论。② 在现代化史观的引领下,根据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得出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的结论。

③ 在社会史观的引领下,凭借南京临时 *** 颁布的剪发辫、改称呼等社会改革措施,出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的结论。④ 在整体(全球)史。

2.2017年高考全国卷3历史试卷结构 新课标各题型分值是多少分

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试卷题型结构及分值

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历史满分100分。

第I卷 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4~35,单选

第II卷 非选择题(共2题,共52)

必考题

40题,25分

41题,12分

选考题(4道选考题任选一题作答)

45题,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46题,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47题,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48题,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2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各题型答题技巧

2017全国卷3高考历史理解命题意图:每道材料解析题的设计,都有其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和设问,一定要理解其意图,考虑这道题考查哪些基础知识、基本观点、能力要求,从材料中可得到哪些认识,认识应达到的高度等。最后检查答案时还要从这些方面去衡量,找出漏洞,予以弥补。

3.历年高考试卷网站请说出具体网站啊~谢了

2008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理数)·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理综)·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文数)·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文综)·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英语)·2008年四川延考区高校招生统一试卷(语文)·2008年高考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2008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2008年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上海卷) 2007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2007年高考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2007年高考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江苏卷)·2007年高考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2007年高考文科综合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2007年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重庆卷) 2006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6年高考江苏卷政治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数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江苏卷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2006年高考上海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5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1~2005年高考真题精选:地理--中国地理·01~05年高考真题精选:化学--植物生命活动调节·2001~2005年高考试题精选:英语--短文改错·2001~2005年高考真题精选:物理--电磁感应·2001~2005年高考真题精选:物理--磁场·2001~2005年高考真题精选:物理--电场 2004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4年高考试题语文(全国卷Ⅰ) ·2004年高考试题英语(全国卷Ⅰ) ·2004年高考试题文科数学(全国卷Ⅰ) ·2004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全国卷Ⅰ) ·2004年高考试题文科综合(全国卷Ⅰ) ·2004年高考试题理科综合(全国卷Ⅰ) 2003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3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地理(江苏卷) ·2003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物理(江苏卷) ·2003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生物(江苏卷) ·2003年高考试题理科数学(天津卷) ·2003年高考试题答案理科数学(天津卷) ·2003年高考试题理科综合(天津卷) 2002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2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化学(上海卷) ·2002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物理(上海卷) ·2002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语文(上海卷) ·2002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科数学(天津卷) ·2002年高考试题及答案英语(北京卷) ·2002年高考试题语文(北京卷) 2001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1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政治(“3+2”卷) ·2001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生物(上海卷) ·2001年高考试题及答案化学(江西卷) ·2001年高考试题及答案物理(江西卷) ·2001年高考试题及答案政治(江西卷) ·2001年高考试题文科综合(浙江卷) 2000年高考试题 >> 更多 ·2000高考试题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2000高考试题理科综合(浙江卷) ·2000高考试题文科综合(浙江卷)·2000高考试题及答案政治·2000高考试题及答案理科数学 ·2000高考试题及答案物理 见网站最下脚处。

4.高考历史试卷分析400字

期中考试中,我语文得了93分。

之后,我分析了试卷,发现试卷中有许多不应该犯的错误,并且这些问题正好与我平时的学习态度表现吻合。试卷中暴露出我的几大问题!第一:我在拼音写汉字时,由于粗心把“规矩”的“规”的“竖弯钩”写成了“捺”,只是丢了分。

第二:我在读拼音选字时,由于没有复习到位,把抽噎(yē)选成了(yè),所以又丢了分。第三:我在给字选择正确的意思时,由于课外积累没有积累,误把揣摩的意思选成了抚摸。

第四:我在做排序题时,由于粗心大意将“群蛙”看成了“石蛙”,所以排错了三个。第五:由于课外积累太少,误把好读书的意思写成要好好读书,所以又丢了分。

此次的期中试卷较为简单,本来我可以考到98。5,可是我因为粗心而丢了5。

5分。所以我决心要制服粗心、积累的课外知识薄弱这两个恶魔,从而让期末考试考到更加理想的成绩。

5.高考历史题型有哪些

答:审题四步骤

审题是取得理想成绩的关键。审题就是审阅推敲试题的含意,从题目本身的文字中了解题目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判断试题的类型,确定答题的中心和选择答题的材料。如何审题,概括地说就是细心阅读、认真理解、开拓思路、反复推敲、组织要点。具体要按照以下四步走:

第一步,审题型。高考历史主观题主要有叙述、分析、比较、论证、评价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试题各有不同的要求。熟悉和掌握历史试题的不同类型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是取得较好成绩的前提。例如:“结合19世纪晚期的有关背景,分析甲午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这场战争对中国国内政局和远东国际局势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这是一道叙述分析类型的主观题。重点考查考生对甲午战争的背景和影响的理解,要求考生分析的也是背景和影响。试题的要求是叙述加分析,这是试题的重点。

第二步,审范围。所谓“范围”,指的是问题所涉及的时间、空间、人物、以及在分析论述时应涉及的论点、论据。换言之,就是要审清试题的具体要求,找到答题的广度和深度,否则便容易跑题。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此题从原因上分析有远因、有近因、有根源;时间跨度为1919~1939年;内容分析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20年代的国际关系、1929~1939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及其影响、英法美对德意日的绥靖政策、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等五项。

6.高考历史大题

同学你好:

历史作为文科综合里的一门功课,在高考中,其实难度不大,但注重灵活运用。

对你的情况我提一下建议:

1.拿出考纲点点扫描

2.忌讳题海战术

3.意会比书本重要

4.落实比乱套重要

5.能力比死记硬背重要

在最后期间怎样回答历史大题

1.落实比乱套重要

历史大题,改卷老师是找点给分,点起了,自然可以得高分。但是,当自己的中心点找不齐时,切忌乱套乱答,当你乱套,老师就会认为你不会,可能一分都不会给,但是,你必须要答题,不能空缺啊,怎么办?现在,你就应该翻译材料,题目要什么,你就翻译什么,和上自己的联想与对这部分知识的回忆答题,这样有可能会拿到50%的分数。

历史是靠感觉答题的,不要一味的做许多试题,因为,历史是浆糊,一旦弄不清,就会陷进漩涡。但是,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意识。学会 集思广益和拿来主义(有选择)。

解答大题首先要有坚实的史实基础,所以,我建议同学,你可以花大时间在课本上,弄清脉络。

高考答题

在高考改卷中,历史改卷讲究速度,平均没道试题6秒结束,所以分点答题会给改卷老师留下好影响,自然分就会比别人多那么几分。

格式(例如)

影响:

1.

2.

3.

内容:1.

2.

3.

评价

1.

2.

3.

这样的格式老师是很喜欢的

其次,答题内容不要长篇大论,提取精炼的词语和句子,一般一个点只能占一行的位置,切忌不要海答一个知识点,老师不愿意多看,那样就会忽视你后面的点,导致失分!

最后,答题拿高分,还是要看材料,不要脱离材料答题,要实事求是,结合实际!

希望在最后一段时间里,你可以有很大的提升!

新高考l卷哪些省份

1. 全国三卷语文必背古诗文有多少篇

《离骚》、苏轼《记承天寺夜游》;秋思》、李商隐《锦瑟》、文天祥《过零丁洋》、李白《行路难》、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陶潜《桃花源记》:荀子《劝学》、李煜《相见欢》;曹刿论战》、辛弃疾《破阵子》、《诗经?邹忌讽齐王纳谏》、白居易《琵琶行》、范仲淹《岳阳楼记》、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杜甫《春望》、李商隐《夜雨寄北》;潼关怀古》、陶潜《饮酒》、孟子《生于忧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周敦颐《爱莲说》、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杜牧《赤壁》。

初中50篇、《战国策?:《孔子语录》、苏轼《江城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曹操《观沧海》、白居易《观刈麦》;氓》、苏轼《赤壁赋》、李白《蜀道难》、马致远《天净沙?、苏轼《水调歌头》、诸葛亮《出师表》、孟子《鱼我所欲也》、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维《使至塞上》、王安石《登飞来峰》、王湾《次北固山下》、李商隐《无题》、郦道元《三峡》、《诗经?、杜牧《阿房宫赋》、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韩愈《杂说(四)》;关雎》;蒹葭》、柳宗元《小石潭记》、刘禹锡《陋室铭》;卫风?、陆游《游山西村》、李贺《雁门太守行》、《左传?、范仲淹《渔家傲》、杜甫《望岳》、韩愈《师说》、欧阳修《醉翁亭记》新课标高考语文要求背诵默写的64篇(首)古诗文目录高中14篇、辛弃疾《永遇乐》(千古江山)、庄子《逍遥游》;密州出猎》、《诗经?、张养浩《山坡羊?、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晏殊《浣溪沙》、杜甫《登高》、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死于安乐》、杜牧《泊秦淮》。

2.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哪些

2017年河南语文高考文言文有:一、古诗词部分:1. 氓(2)《诗经》2. 短歌行(2)曹操3. 归园田居(其一,2)陶渊明4. 蜀道难(3)李白5. 秋兴八首(其一,3)杜甫6. 咏怀古迹 (其三,3) 杜甫7. 登高(3)杜甫8.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李清照9.声声慢(寻寻觅觅,4)李清照10.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4)辛弃疾1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4)辛弃疾二、文言文部分:1.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一段,1) 《战国策》2.兰亭集序(全文,2)王羲之3.游褒禅山记(第三段,2)王安石4.赤壁赋(全文,2)苏轼5.寡人之于国也(全文,3)《孟子》6.劝学(全文,3)《荀子》7.过秦论(后三段,3)贾谊8.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部分,4)司马迁9.陈情表(全文,5)李密10.归去来兮辞并序(全文,5)陶渊明11.滕王阁序(2-3段,5)王勃括号内的数字为必修课本的册数。

3. 2017年全国卷3高考作文题目是什么

2017年高考作文题目 全国卷Ⅰ 全国卷Ⅱ 全国卷Ⅲ 山东 广东 四川 安徽 山西 黑龙江 辽宁 福建 河南 河北 江苏 陕西 湖南 北京 吉林 贵州 广西 云南 新疆 内蒙古 甘肃 浙江 重庆 江西 天津 上海 宁夏 青海 海南 西藏 湖北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17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于6月7日举行。

据成都全搜索新闻网,今年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如下: 题目是一个副标题作文,因为是正逢高考四十年,是关于我与高考或我看高考。 全国卷3作文题目。

4.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作文题目及专家解析是什么

试题内容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 (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作,敢当。

(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专家解析] 2017全国Ⅱ卷继续用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强奋发、家国情怀、坚持自我、豁达自信、开放进取、提升境界、敢于正视问题、勇于面对困难、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小我”与家国、社会“大我”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 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 *** ,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考生也可能更看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带给他的感触与思考,而由此出发立意行文,对名句作者及其时代进行历史分析,个性化地阐发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或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会,讲述中华名句化育后世的精彩故事,论说名言警句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命题明确要求考生“合理引用”名句,既呼应了中国诗词大会引发的诗词记诵热,更隐含了“文化传承不应只是静态记忆”的认知。

“引用”,可以是名句字面意义的简单借用,也可以是名句哲理的深度化用;可以是正引,也可以是反用。合理引用名言警句,能使语言表达简洁凝练、生动活泼,增添感染力和说服力;将名句自然融入文章、与全文浑然一体,对考生的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写作要求中的“引用”指令,暗含了文化传承与语言表达等方面的丰富期待。同时,这一任务型材料作文的创新,也为辨识考生水平高下、强化区分度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5. 2018全国三卷语文作文怎么立意

材料作文: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1981年,深圳特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2005年,浙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7年,雄安,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要点: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这三条标语浓缩了改革开放四十年发展历程,是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任务与时代精神的缩影。三条标语,代表三个时代的任务,三句标语的核心内涵,在于体现出“新时代、新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发展本身的要求也不断深化。第一条关键信息是抓好“时间”和“效率”谋发展,第二条提取出关键的信息是“生态与发展”,第三条提取的关键信息是“雄安”和“长征路”。标语是一个时代的切面,在历史的发展中,找好不同时期的定位,阶段任务不同,发展是核心命题。

写作建议:

本作文题目要求考生关注时代发展的鲜明主题、战略安排、价值追求和历史使命,在纵向把握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标语背后的内涵和方向,理解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的内涵,深刻领会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与挑战,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从“发展”内涵的角度分析,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追求高速发展,到重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再到绿色智慧发展理念。

从“发展”历程角度分析,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任务,“发展”就是破解当下难题,寻求未来路径。

从“发展”的区域角度分析,可关注材料中所给地理区位,从珠三角到长三角再到京津冀地区,体现了国家的均衡发展。

考生审题时需关注到“围绕三个标语”,因而要思考三条标语之间的逻辑思维链条,在三者之间建立起联系,不可孤立的看问题。

6. 2017年高考选用全国三卷的有哪几个省市

2017年高考选用全国三卷的省:全国Ⅲ卷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

在2016年甲卷(全国Ⅱ卷)、乙卷(全国Ⅰ卷)的基础上,新增丙卷(全国Ⅲ卷)。丙卷与甲卷(全国II卷)在试卷结构上相同、难度相当。

2016年,广西、贵州、云南考生使用丙卷。其他省份还保持原来的甲卷(全国II卷)与乙卷(全国I卷)使用情况不变。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带答案

新高考l卷哪些省份如下:

2023年实施新高考一卷的省份有江苏、浙江、上海、重庆。

1、江苏:江苏省已于2017年全面推进新高考制度,成为首批启动新高考的省份之一。

2、浙江:浙江于2017年开始启动新高考制度,但具体的实施方案尚未确定。

3、上海:上海在2018年推出新高考制度,主要优化考试科目、考试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

4、重庆:重庆市已于2021年启动新高考改革,并在试点高校中先行实施。

新高考制度始于2014年,是国家为了适应大学扩招和推进教育改革而实施的一项改革。与传统的高考相比,新高考制度更加注重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评价。新高考制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才能和兴趣爱好,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更实际的途径和手段。

新高考制度的主要变化

1、考试科目变化:新高考取消原来的三文科、三理科的分类模式,所有学生需要学习“3+X”模式的通用基础课程,然后可以根据兴趣和发展方向选择文科或理科课程。同时,高考科目也有了变化,文科生需要参加语文、外语、历史和政治的考试,理科生需要参加语文、外语、数学和物理/化学的考试。

2、考试形式改变:由于新高考取消了文科、理科分类,要求所有考生都要参加语文、外语、数学三门考核科目。除了语文外其余两门考试分文、理科的题目不同。在考试形式上,新增了客观题考试、开放性题目等,让学生在考试中发挥更多的主观能动性。

3、考试内容调整:新高考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试题相应更注重对学生思考能力、创新意识、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核,不是只注重对学生记忆知识点的考察。同时,新高考对学科考试紧密融合,注重学科间的交流和整合,不再强调单科成绩。

静下来,铸我历史考试的实力;拼上去,亮我中考历史成绩的风。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个小题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7?湖南衡阳)1.汉字书法是我国优秀 传统 文化 的瑰宝。**《英雄》中有这样一段对话:无名对秦王说,“剑”字有18 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帛书 D.金文

(2017?湖南衡阳)2.鲁迅先 生曾这样咏赞中国***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是报春的惊雷。”的诞生( )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B.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

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 D.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017?湖南衡阳)3. 对联 折射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对联中反映改革开放之后情况的是( )

A.幸福不忘***,翻身不忘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钣,公社保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2017?湖南衡阳)4.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不得不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集团在美国威望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转折点是指( )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B.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017?湖南衡阳)5.下列古迹属于古埃及的是(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故宫太和殿 D.印度河流域古城址

(2017?湖南衡阳)6.他是西方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统一了战乱不断的希腊诸邦,并征服了埃及、波斯和许多其他王国,足迹远达印度。在他统治下,诞生 了一种混合着希腊和东方因素的新文明。他的 故事 多次被搬上银幕,你知道他是谁吗?( )

A.伯利克里 B.屋大维 C.亚历山大 D.穆罕默德

(2017?湖南衡阳)7.右图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拉斐尔的名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一扫中世纪以来圣母像中那种冰冷、僵硬、不可亲近的模样,表现出了人类母亲的美丽、温柔和慈爱。该画反映出当时流行的社会思潮是( )

A.人文主义 B.保守主义

C.封建主义 D.专制主义

(2017?湖南衡阳)8.某校历史兴趣学习小组的同学们对拿破仑的“功”与“过”展开了讨论。下列是他们对拿破仑的一些评价,其中错误的是( )

A.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

B.建立军事帝国,维护封建主义专制统治

C.打败欧洲反法声洫,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D.发动侵略战争,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广泛反抗

(2017?湖南衡阳)9.它仅存在短暂的72天,但却是无产阶级建立的第一个,并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极为宝贵的 经验 教训。这一伟大的历史是( )

A.宪章运动兴起 B.《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2017?湖南衡阳)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底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该“和约”是( )

A.《四国条约》 B.《九国公约》 C.《凡尔赛和约》 D.《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017?湖南衡阳)11.科技进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列现象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是( )

A.机器轰鸣,火车奔驰 B.车马劳顿,家书万金

C.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D.在线购物,网络订票

(2017?湖南衡阳)1 2.西汉时期刘氏长沙国的建立者是( )

A.吴芮 B.刘巴 C.刘发 D.马殷

(2017?湖南衡阳)13.北宋时“四大书院”中,被宋仁宗赐予匾额、位于衡阳的书院是( )

A.岳麓书院 B.石鼓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应天府书院

(2017?湖南衡阳)14.国共十年内战时期,湘南起义的***是( )

A.朱德、陈毅 B. C.贺龙 D.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

(2017?湖南衡阳)15.近现代湘籍著名文学家丁玲的代表作是( )

A.《山乡巨变》 B.《边城》 C.《家》 D.《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

(2017?湖南衡阳)16.我国古代有着高超的青铜制造技术, 是目前已发现的我国古代最大的青铜器。古代阿拉伯文学最著名的代表作是《 》。

(2017?湖南衡阳)17. 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2017?湖南衡阳)18.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中的 战役,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地区。

(2017?湖南衡阳)19.2016年中国人民解放箭军成立,其前身是1966年成立的 部队。1990年 独立,标志着欧洲对非洲殖民主义统治的结束。

(2017?湖南衡阳)20. 端午节 划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主义诗人、湖湘文化的开启者 。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元帅军衔的湖南衡东人是 。

三、看图说史题(共2小题10分)

(2017?湖南衡阳)21.(5分)观察图一《隋朝大运河》示意图,回答问题。

图一

(l)请写出图一A、B两点的地名与B点通往A点之间运河段的名称。(3分)

(2)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运河的开凿有何意义?(2分)

(2017?湖南衡阳)22.(5分)观察图二,回答问题。

图二

(1)图二反映的是什么时间(写出年月日)发生的什么历史?图中发表讲话的人是谁?(3分 )

(2)请 说说 该的历史意义。(2分)

四、探究题(共3小题50分)

(2017?湖南衡阳)23.(16分)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实施治国理政,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北魏改革

材料一 孝文帝日:“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引自《资治通鉴》

(1)北魏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建立的北朝,它在孝文帝改革时对鲜卑等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材料一体现了汉化政策的哪一方面?汉化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唐皇长策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2)材料二体现了唐朝对于民族关系怎样的态度或政策?试举唐与吐蕃交往的一例予以说明。(4分)

清帝奇功

材料三 1761牟,居住在伏尔加河下游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举行反抗沙俄的起义,遭到沙皇军队的残酷镇压。在生死存亡之秋,首领渥巴锡等率部众于1770年10月再次发动了反抗沙俄的武装起义,他们高呼:“我们的子孙永不当奴隶,让我们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经长途跋涉, 东归祖国。受到了乾隆皇帝隆重接待和妥善安置。

——岳麓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参考书》

(3)材料三反映了清朝皇帝对于少数民族的爱国义举一种怎样的态度?(2分)此外,清朝前期,为维护国家统一,在处理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上还取了一系列 措施 ,又体现了哪几个方面的特点?并举例说明。(6分)

(2017?湖南衡阳)24.(16分)“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一种什么主张?(2分)李鸿章所搞的洋务运动有人认为是成功的,有人认为是失败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并说明理由?(4分)

立宪之梦

材料二 认为,“我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始自甲午战败”。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时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菇工商业的发展。

(2)由材料二可知,甲午战败极大地唤醒了中国人,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改革最终失败。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分)

共和之路

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3)依照材料三中国同盟会纲领,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2分)其胜利果实被谁篡夺?(2分)

思想风暴

(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为批判封建文化,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提出了哪两大 口号 ?(2分)

规律揭示

(5)从洋务运动到,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在对西方的学习上,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

(2017?湖南衡阳)25.(18分)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美欧关系磕磕碰碰,矛盾重重。特朗普要求,德国等欧洲国家要更多地承担北约的军费负担;德国总理默克尔则表示:“我们欧洲必须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探究美欧关系的历史,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独立之路

材料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利,谨庄严地宣布并昭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理应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亦应从此完全废止。

(1)美国是欧洲移民后代在美洲建立的新国家。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2分)它的发表有何历史意义?(2分)

参与争霸

材料二 美国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参战,其目的从根本上说是利用作战双方已经精疲力竭的 时机,坐收渔翁之利,夺取世界霸权……事实上,美国的参战有着更深刻的原因。自19世纪末开始,美德矛盾逐渐加深。德国是美国在拉丁美洲扩张的主要对手。

——岳麓版历史九年级上册《教学参考书》

(2)第一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美国以反对德国实行“无限制 潜水 艇战”为借口,于1917年4月对德宣战,加入了协约国阵营。根据材料二可知,美国加入战争的原因是什么?(2分)美国的加入对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击败纳粹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与意大利、日本组成轴心国集团,实行疯狂的法西斯侵略扩张,蹂躏欧洲。美国支持英法抵抗德国,并组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材料三中“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并写出美英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 战役名称。(2分)

支持复兴

材料四 1948年美国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提出的复兴欧洲经济的方案规定: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的美国货,撤销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保障美国人的投资自由;必须削减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并把激进势力排挤出。

(4)二战后面对十分残破衰弱的欧洲,美国支持其复兴。材料四就是这一政策的体现,请写出这一政策的名称。(2分)从材料四可知,美国除支持欧洲复兴外,还包含哪些目的?(4分)

2017年中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5个小题30分)

1.B 2.A 3.D 4.D 5.A 6.C 7.A 8.B 9.C 1 0.C

11.D 12.C 13.B 14.A 15.D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5小题10分)

1 6.司母戊鼎;天方夜谭(或一千零一夜);

17.1271;1640;

18.会宁;淮海。

19.导弹(或第二炮兵或二炮);纳米比亚;

20.屈原;罗荣桓。

三、看图说史题(共2小题10分)

21.(5分)(1)A.洛阳;B.涿郡。永济渠。(3分)

(2)隋炀帝。(1分)意义: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至今仍具有交通运输、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等价值。(1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22.(5分)(1)1949年10月1日。(1分)开国大典(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分)。(1分)

(2)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或结 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赢得了国家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中国从此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

四、探究题(共3小题50分)

23.(16分)(1)说汉话(或语言方面)。(2分)影响:有利于北方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封建化(或社会进步);加快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分。答出其中1点即可)

(2)平等(或团结或友爱或开明或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2分)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时金城公主人藏;821年吐蕃与唐朝会盟建碑,约定“患难相恤,暴掠不作”。(2分。答出其中l点即可)

(3)态度:鼓励(或欢迎、表彰、奖励、团结或隆重接待、妥善安置等相近意思皆可)。(2分)其他特点:一是严惩叛乱。举例:粉碎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叛乱;粉碎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二是加强管理。举例:设立伊犁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驻藏大臣,在中央设理藩院。三是实行册封。举例:册封__、班禅。(6分。每一特点1分,每一举例2分,写出两个特点两个例子即可)

24.(16分)(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或学习外国利器)。(2分)成功说:引进了西方的机器工业(或先进技术);培养了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启动了中国的近代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对华经济侵略;为民族自强作了努力。失败说: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制度;洋务企业衙门式管理,腐败严重,效率低下;创办的北洋舰队在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辩证说:一分为二地既肯定洋务运动的作用又指出其局限性。(4分。观点2分,理由2分。前两种观点各答出两点理由即可,第三种观意从成功和失败两个方面各答出一个理由即可)

(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2分。如答封建顽固势力强大,或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实行改革是不会成功的,或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等相近意思的可给1分)

(3)1912年。(2分)袁世凯。(2分)

(4) 民主、科学。(2分)

(5)规律: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人深,层层深入)。(2分)

25.(18分)(1)《独立宣言》。(2分)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2分)

(2)原因;主要是美国要夺取胜利果实,争夺世界霸权;另一方面,美国和德国在争夺拉丁美洲有深刻矛盾。(2分)影响:美国的参战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分)

(3)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2分)诺曼底战役(诺曼底登陆战)。(2分)

(4)马歇尔。(2分)目的:一方面保障美国人对欧洲的主导或控制地位(或答美国利益优先、或便于美国人倾销商品、或便于美国人自由投资);另 一方面为了捆绑或拉拢欧洲对苏冷战(或打击和排挤苏联与激进势力)。(4分)

文章标签: # 高考 # 历史 # 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