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数学文科知识点汇总-高考数学文科知识点

tamoadmin 2024-11-01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文科必背数学公式整理2.文科数学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有哪些?3.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4.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5.天津高考文科数学都考哪些知识点阿?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文科必背数学公式整理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去背诵和记忆数学公式,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重点数学公式,供参考! 高中重点数学公式大全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

1.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文科必背数学公式整理

2.文科数学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有哪些?

3.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4.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5.天津高考文科数学都考哪些知识点阿?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 高考文科必背数学公式整理

高考数学文科知识点汇总-高考数学文科知识点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地去背诵和记忆数学公式,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重点数学公式,供参考!

高中重点数学公式大全

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 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

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

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

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

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

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

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

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

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

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

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高中文科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公式七:两角和差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公式八: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公式九:半角公式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另也有tan(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

公式十: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公式十一:三倍角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提高高中数学成绩的方法有哪些

1.主动预习

预习是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有助于调动学习积极主动性,新知识在未讲解之前,认真阅读教材,养成主动预习的习惯,是获得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因此,要注意培养自学能力,学会看书。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骤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

2.主动思考

很多同学在听课的过程中,只是简简单单的听,不能主动思考,这样遇到实际问题时,会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听课过程中不思考惹的祸。除了我们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还要多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定义,这样解题的好处是什么,这样主动去想,不仅能让我们更加认真的听课,也能激发对某些知识的兴趣,更有助于学习。

靠着老师的引导,去思考解题的思路;答案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方法!

3.善于总结规律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① 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② 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③ 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④ 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⑤ 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⑥ 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⑦ 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那种解法是特殊技巧?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

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孩子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4.拓宽解题思路

数学解题不要局限于本题,而要做到举一反三、多思多想,解答完一个题目,要想想有没有其他更加简便的方法,这样能够帮助大家拓宽思路,这样在以后的做题过程中就会有更多的选择。

5.必须要有错题本

说到错题本不少同学都觉得自己的记忆力好,不需要错题本就能记住,这是一种“错觉”,每个人都有这种感觉,等到题目增多,学习内容加深,这时就会发现自己力不从心了。

错题本能够随时记录自己的知识短板,帮助强化知识体系,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有很多学霸都是因为积极使用了错题本,而考取了高分。

文科数学高考必考的知识点有哪些?

选择:集合、面积体积、三角系列、概率、函数、向量、不等式、圆锥曲线、复数

大题:概率、三角函数、数列、几何、圆锥曲线、极限、导数、直线与圆、不等式。

范围都在必修12345和选修1-1、1-2、4-4.内

考点也就那几个

集合、

复数、

概率、

椭圆、

双曲线、

抛物线、

命题、

等差、

等比、

框图、

三角函数、

解三角、

三视图、

求体积、求面积、

解不等式、

向量、

线性、

树状图、

方差、

解析几何、

求导、

坐标系、

对数、指数、

圆。

文科高考数学必背公式

一、高中数学诱导公式全集:

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π-α)=-sinα

cos(2π-α)=cosα

tan(2π-α)=-tanα

cot(2π-α)=-cotα

公式六:

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π/2-α)=cosα

cos(π/2-α)=sinα

tan(π/2-α)=cotα

cot(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sin(3π/2-α)=-cosα

cos(3π/2-α)=-sinα

tan(3π/2-α)=cotα

cot(3π/2-α)=tanα

(以上k∈Z)

注意:在做题时,将a看成锐角来做会比较好做。

诱导公式记忆口诀

※规律总结※

上面这些诱导公式可以概括为:

对于π/2*k ±α(k∈Z)的三角函数值,

①当k是偶数时,得到α的同名函数值,即函数名不改变;

②当k是奇数时,得到α相应的余函数值,即sin→cos;cos→sin;tan→cot,cot→tan.

(奇变偶不变)

然后在前面加上把α看成锐角时原函数值的符号。

(符号看象限)

例如:

sin(2π-α)=sin(4·π/2-α),k=4为偶数,所以取sinα。

当α是锐角时,2π-α∈(270°,360°),sin(2π-α)<0,符号为“-”。

所以sin(2π-α)=-sinα

上述的记忆口诀是:

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公式右边的符号为把α视为锐角时,角k·360°+α(k∈Z),-α、180°±α,360°-α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可记忆

水平诱导名不变;符号看象限。

各种三角函数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如何判断,也可以记住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余割);三两切;四余弦(正割)”.

这十二字口诀的意思就是说:

第一象限内任何一个角的四种三角函数值都是“+”;

第二象限内只有正弦是“+”,其余全部是“-”;

第三象限内切函数是“+”,弦函数是“-”;

第四象限内只有余弦是“+”,其余全部是“-”.

上述记忆口诀,一全正,二正弦,三内切,四余弦

还有一种按照函数类型分象限定正负:

函数类型 第一象限 第二象限 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

正弦 ...........+............+............—............—........

余弦 ...........+............—............—............+........

正切 ...........+............—............+............—........

余切 ...........+............—............+............—........

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

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倒数关系:

tanα ·cotα=1

sinα ·cscα=1

cosα ·secα=1

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

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

平方关系:

sin^2(α)+cos^2(α)=1

1+tan^2(α)=sec^2(α)

1+cot^2(α)=csc^2(α)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

六角形记忆法:(参看或参考资料链接)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1)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2)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

(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3)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二倍角公式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升幂缩角公式)

sin2α=2sinαcosα

cos2α=cos^2(α)-sin^2(α)=2cos^2(α)-1=1-2sin^2(α)

tan2α=2tanα/[1-tan^2(α)]

半角公式

半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降幂扩角公式)

sin^2(α/2)=(1-cosα)/2

cos^2(α/2)=(1+cosα)/2

tan^2(α/2)=(1-cosα)/(1+cosα)

另也有tan(α/2)=(1-cosα)/sinα=sinα/(1+cosα)

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

sinα=2tan(α/2)/[1+tan^2(α/2)]

cosα=[1-tan^2(α/2)]/[1+tan^2(α/2)]

tanα=2tan(α/2)/[1-tan^2(α/2)]

万能公式推导

附推导:

sin2α=2sinαcosα=2sinαcosα/(cos^2(α)+sin^2(α))......*,

(因为cos^2(α)+sin^2(α)=1)

再把*分式上下同除cos^2(α),可得sin2α=2tanα/(1+tan^2(α))

然后用α/2代替α即可。

同理可推导余弦的万能公式。正切的万能公式可通过正弦比余弦得到。

三倍角公式

三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三倍角公式推导

附推导:

tan3α=sin3α/cos3α

=(sin2αcosα+cos2αsin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sinαcos^2(α)+cos^2(α)sinα-sin^3(α))/(cos^3(α)-cosαsin^2(α)-2sin^2(α)cosα)

上下同除以cos^3(α),得:

tan3α=(3tanα-tan^3(α))/(1-3tan^2(α))

sin3α=sin(2α+α)=sin2αcosα+cos2αsinα

=2sinαcos^2(α)+(1-2sin^2(α))sinα

=2sinα-2sin^3(α)+sinα-2sin^3(α)

=3sinα-4sin^3(α)

cos3α=cos(2α+α)=cos2αcosα-sin2αsinα

=(2cos^2(α)-1)cosα-2cosαsin^2(α)

=2cos^3(α)-cosα+(2cosα-2cos^3(α))

=4cos^3(α)-3cosα

sin3α=3sinα-4sin^3(α)

cos3α=4cos^3(α)-3cosα

三倍角公式联想记忆

★记忆方法:谐音、联想

正弦三倍角:3元 减 4元3角(欠债了(被减成负数),所以要“挣钱”(音似“正弦”))

余弦三倍角:4元3角 减 3元(减完之后还有“余”)

☆☆注意函数名,即正弦的三倍角都用正弦表示,余弦的三倍角都用余弦表示。

★另外的记忆方法:

正弦三倍角: 山无司令 (谐音为 三无四立) 三指的是"3倍"sinα, 无指的是减号, 四指的是"4倍", 立指的是sinα立方

余弦三倍角: 司令无山 与上同理

和差化积公式

三角函数的和差化积公式

sinα+sinβ=2sin[(α+β)/2]·cos[(α-β)/2]

sinα-sinβ=2cos[(α+β)/2]·sin[(α-β)/2]

cosα+cosβ=2cos[(α+β)/2]·cos[(α-β)/2]

cosα-cosβ=-2sin[(α+β)/2]·sin[(α-β)/2]

积化和差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sinα ·cos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sinβ=0.5[sin(α+β)-sin(α-β)]

cosα ·cosβ=0.5[cos(α+β)+cos(α-β)]

sinα ·sinβ=-0.5[cos(α+β)-cos(α-β)]

和差化积公式推导

附推导:

首先,我们知道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cosa*sinb

我们把两式相加就得到sin(a+b)+sin(a-b)=2sina*cosb

所以,sina*cosb=(sin(a+b)+sin(a-b))/2

同理,若把两式相减,就得到cosa*sinb=(sin(a+b)-sin(a-b))/2

同样的,我们还知道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所以,把两式相加,我们就可以得到cos(a+b)+cos(a-b)=2cosa*cosb

所以我们就得到,cosa*cosb=(cos(a+b)+cos(a-b))/2

同理,两式相减我们就得到sina*sinb=-(cos(a+b)-cos(a-b))/2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

sina*cosb=(sin(a+b)+sin(a-b))/2

cosa*sinb=(sin(a+b)-sin(a-b))/2

cosa*cosb=(cos(a+b)+cos(a-b))/2

sina*sinb=-(cos(a+b)-cos(a-b))/2

好,有了积化和差的四个公式以后,我们只需一个变形,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我们把上述四个公式中的a+b设为x,a-b设为y,那么a=(x+y)/2,b=(x-y)/2

把a,b分别用x,y表示就可以得到和差化积的四个公式:

sinx+siny=2sin((x+y)/2)*cos((x-y)/2)

sinx-siny=2cos((x+y)/2)*sin((x-y)/2)

cosx+cosy=2cos((x+y)/2)*cos((x-y)/2)

cosx-cosy=-2sin((x+y)/2)*sin((x-y)/2)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对于文科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比较特别的学科,高考要想数学分数高,必须掌握必考知识点。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

第一,函数与导数

主要考查集合运算、函数的有关概念定义域、值域、解析式、函数的极限、连续、导数。

第二,平面向量与三角函数、三角变换及其应用

这一部分是高考的重点但不是难点,主要出一些基础题或中档题。

第三,数列及其应用

这部分是高考的重点而且是难点,主要出一些综合题。

第四,不等式

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和证明,而且很少单独考查,主要是在解答题中比较大小。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概率和统计

这部分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比较大,属应用题。

第六,空间位置关系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主要是证明平行或垂直,求角和距离。主要考察对定理的熟悉程度、运用程度。

第七,解析几何

高考的难点,运算量大,一般含参数。

文科数学高频必考考点

第一部分:选择与填空

1.集合的基本运算(含新定集合中的运算,强调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2.常用逻辑用语(充要条件,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的判定);

3.函数的概念与性质(奇偶性、对称性、单调性、周期性、值域最大值最小值);

4.幂、指、对函数式运算及图像和性质

5.函数的零点、函数与方程的迁移变化(通常用反客为主法及数形结合思想);

6.空间体的三视图及其还原图的表面积和体积;

7.空间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空间角的计算、球与多面体外接或内切相关问题;

8.直线的斜率、倾斜角的确定;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点线距离公式的应用;

9.算法初步(认知框图及其功能,根据所给信息,几何数列相关知识处理问题);

10.古典概型,几何概型理科:排列与组合、二项式定理、正态分布、统计案例、回归直线方程、独立性检验;文科:总体估计、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

11.三角恒等变形(切化弦、升降幂、辅助角公式);三角求值、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

12.向量数量积、坐标运算、向量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13.正余弦定理应用及解三角形;

14.等差、等比数列的性质应用、能应用简单的地推公式求其通项、求项数、求和;

15.线性规划的应用;会求目标函数;

16.圆锥曲线的性质应用(特别是会求离心率);

17.导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算、定积分简单求法

18.复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几何意义;

19.抽象函数的识别与应用;

第二部分:解答题

第17题:向量与三角交汇问题,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的实际应用;

第18题:(文)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相结合型)

(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列及其数字特征;

第19题:立体几何

①证线面平行垂直;面与面平行垂直

②求空间中角(理科特别是二面角的求法)

③求距离(理科:动态性)空间体体积;

第20题:解析几何(注重思维能力与技巧,减少计算量)

①求曲线轨迹方程(用定义或待定系数法)

②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灵活运用点差法和弦长公式)

③求定点、定值、最值,求参数取值的问题;

第21题:函数与导数的综合应用

这是一道典型应用知识网络的交汇点设计的试题,是考查考生解题能力和文科数学素质为目标的压轴题。

主要考查: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迁移思想;整体代换、分与合思想

一般设计三问:

①求待定系数,利用求导讨论确定函数的单调性;

②求参变数取值或函数的最值;

③探究性问题或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第22题:三选一:

(1)几何证明主要考查三角形相似,圆的切割线定理,证明成比例,求角度,求长度;利用射影定理解决圆中计算和证明问题是历年高考题的 热点 ;

(2)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主要抓两点: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互化为普通方程;有参数、极坐标方程求解曲线的基本量。这类题,思路清晰,难度不大,抓基础,不做难题。

(3)不等式选讲:绝对值不等式与函数结合型。设计上为:①解含有参变数关于x的不等式;②求解不等式恒成立时参变数的取值;③证明不等式(利用均值定理、放缩法等)。

2018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高中数学知识点 总结

必修一:1、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这部分知识抽象,较难理解)2、基本的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3、函数的性质及应用(比较抽象,较难理解)

必修二:1、立体几何(1)、证明:垂直(多考查面面垂直)、平行(2)、求解:主要是夹角问题,包括线面角和面面角

这部分知识是高一学生的难点,比如:一个角实际上是一个锐角,但是在图中显示的钝角等等一些问题,需要学生的立体意识较强。这部分知识高考占22---27分

2、直线方程:高考时不单独命题,易和圆锥曲线结合命题

3、圆方程:

必修三:1、算法初步:高考必考内容,5分(选择或填空)2、统计:3、概率:高考必考内容,09年理科占到15分,文科数学占到5分

必修四:1、三角函数:(图像、性质、高中重难点,)必考大题:15---20分,并且经常和其他函数混合起来考查

2、平面向量:高考不单独命题,易和三角函数、圆锥曲线结合命题。09年理科占到5分,文科占到13分

必修五:1、解三角形:(正、余弦定理、三角恒等变换)高考中理科占到22分左右,数学占到13分左右2、数列:高考必考,17---22分3、不等式:(线性规划,听课时易理解,但做题较复杂,应掌握技巧。高考必考5分)不等式不单独命题,一般和函数结合求最值、解集。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

乘法与因式分解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

|a-b|≥|a|-|b|-|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b-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X1__X2=c/a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0注:方程有相等的两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一个实根

b2-4ac<0注:方程有共轭复数根

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

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

sin(A/2)=-√((1-cosA)/2)

cos(A/2)=√((1+cosA)/2)

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

和差化积公式

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

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

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

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

某些数列前n项和公式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__2+2__3+3__4+4__5+5__6+6__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高考文科数学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2022北京卷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全国新高考Ⅰ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年全国新高考1卷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全国新高考Ⅱ卷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中导数知识点总结大全

★ 山东202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湖北2022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2河北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 高中文科数学复习指导与注意事项

★ 2017高考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天津高考文科数学都考哪些知识点阿?

第一章 平面向量

基础知识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

4.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

5.实数与向量的积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向量与实数

8.向量的性质

9.向量的夹角公式及应用

10.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11.线段的定比分点

12.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13.平移

14.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向量的线性运算

2.向量的数乘运算

3.向量的位置关系

4.向量的几何运算

5.有向线段与分比

6.比例综合计算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向量平衡性质的应用

2.向量的三角综合运算

第二章 集合与简易逻辑

基础知识

1.集合

2.子集和真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韦恩图与摩根律

7.四种命题

8.逻辑联结词

9.常见数学逻辑符号

10.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

11.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逻辑符号表达

2.集合性质的应用

3.集合定义问题

4.集合相等的判断

5.集合图形法的应用

6.两两相交的多个集合的并集的求法

7.命题与逆否命题

8.充要条件

综合性高考试题

1.集合的比较

2.集合与排列组合

第三章 函数

基础知识

1..映射和一一映射

2.坐标系和象限

3.函数和反函数

4..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

5.函数的对称

6.函数的自身对称

7.定义域与值域

8.函数平移和坐标系平移

9.指数和对数

10.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1.一元二次函数的性质

12.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函数图像的应用

3.函数与反函数的变换

4.函数对称的应用

5.函数平移和坐标系平移的应用

6.分角和倍角的象限

7.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综合应用

8.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性质及图像

9.复合函数

10.一元二次方程与韦达定理的应用

11.分段函数的单调性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函数对称的延伸

2.函数与定点

3.函数的综合应用

4.信息定义

第四章 不等式

基础知识

1.不等式的基础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几个重要公式

5.不等式的解法

6.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7..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8.二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区域

9.曲线的不等式区域

10.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不等式公式的应用

2.几类不等式的最值求法

3.反证法和数学归纳法

4.不等式区域的应用

5.不等式方程的求解

6.分段函数不等式的求解

7.不等式与一元二次方程

8不等式方程和函数的综合

9.绝对值方程与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

10.不等式应用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几类不等式的证明思想

2.数学归纳法思路

3.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4.一元二次方程的综合分析

第五章 三角函数

基础知识

1.角的度数和弧度制

2.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3.三角形的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4..三角函数

5.三角函数与象限

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8.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像的性质

9.正切函数图像的性质

10.五点法画正、余弦函数

11.反三角函数

12.斜三角形解法

13.三角函数基本公式

14..三角函数补充公式

15.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三角函数的象限

2.三角函数性质和图像

3.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和单调性

4.三角函数的化简求解

5.三角函数与向量

6.三角形与正、余弦定理

7.三角函数的极值求解

8.斜三角形的求解

综合性高考试题

1.绝对值与三角函数

2.三角函数的综合求解

3.构造法与三角函数求解

4.三角函数最值的求法

5.三角形的综合解法

6.斜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第六章 数列

基础知识

1.数列

2.等差数列

3.等差数列的典型性质

4.等比数列

5.等差数列的典型性质

6.倒数数列

7.几种典型的Sn→an递推关系式

8.几种典型的an+1→an递推关系式

9.几种典型的an→n递推关系式

10.几种典型的数列之和或积的形式

11.几种典型的Sn+1→Sn递推关系式

12.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等差数列的基本应用

2.等差数列的综合应用

3.等比数列的基本应用

4.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5.倒数数列的求解

6.数列与方程

7.算法与数列

综合性高考试题

1.等差等比数列的综合应用

2.错位相消法的应用

3.复杂定义的数列分析

4.数列和不等式的综合应用

5.几类复杂的数列递推式

第七章 直线和圆的方程

基础知识

1.点与点的距离

2.斜率和直线方程

3.直线关系和斜率

4.点到直线的距离

5.直线与曲线的关系

6.曲线与方程

7.点与曲线的关系

8.点与面的关系

9.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10.圆的基本性质

11.圆的典型特征

12.圆的典型问题

13.四点共圆的条件

14.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直线方程的应用

2.点线距离的应用

3.直线关系的简单应用

4.圆的性质应用及参数方程

5.直线与圆的关系的应用

6.圆内截弦的性质应用

7.圆和直线相关证明题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圆的综合应用

2.圆过定点问题

3.圆的极值问题

第八章 圆锥曲线方程

基础知识

1.椭圆的标准方程

2.椭圆的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椭圆的典型特征

5.椭圆的物理性质

6.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7.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8.双曲线的物理性质

9.抛物线的标准方程

10.抛物线的几何性质

11.抛物线的物理性质

12.抛物线的典型特征

高考试题分类垒

1.椭圆的性质应用

2.双曲线的性质应用

3.抛物线的性质应用

4.圆锥曲线与三角形的综合

5.圆锥曲线与圆的综合

6.圆锥曲线与直线方程

7.三种圆锥曲线的关联问题

综合性高考试题

1.椭圆的综合应用

2.双曲线的综合应用

3.抛物线的综合应用

4.圆锥曲线的极值求解

5.圆锥曲线的综合求解

第九章 直线与平面

基础知识

1.平面的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行直线

4.异面直线

5.直线与平面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线面关系中的反证法应用

9.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10.空间向量

11.空间向量的夹角公式

12.直线的方向向量

13.平面的法向量

14.空间向量的应用

高考试题分类

1.空间上直线与直线的关系

2.直线与平面性质的应用

3.直线与平面的关系计算

4.空间上三角形与平面的关系

5.二面角的性质

6.空间向量的性质

综合性高考试题

1.线面夹角的综合应用

2.二面角的综合应用

3.空间向量的综合应用

第十章 简单几何体

基础知识

1.多边形的特征;

2.多面体、凸多面体和正多面体

3.棱柱

4.棱锥

5.球体的性质

6.正四面体与正方体

7.投影与视图

8.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多面体的性质和拆分

2.多面体的截面形状

3.多面体上的共面问题

4.棱锥和棱柱的求解

5.正方体与正四面体

6.球体的基本性质

7.球的内接多面体和外切多面体

8.正三角形与圆、正四面体与球

9.视图与投影的应用

10.多面体的几何证明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多面体上线面夹角的综合应用

第十一章 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

基础知识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3.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4.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5.二项式定理

6.排列组合的题型和原则

高考试题分类

1.排列组合的基本性质

2.排列组合中的对等问题

3.排列组合中的不对等问题

4.特殊优先原则的应用

5.排列组合反向思维的应用

6.相邻的排列组合问题

7.树图法在排列组合中的应用

8.二项式展开式的应用

9.幂指数的求解

10.简单几何问题的排列组合

综合性高考试题

1.二项式中的若干等式

2.总和限定的组合方式

第十二章 概率与统计

基础知识

1.随机事件与概率

2.独立事件与互斥事件

3.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4.概率计算中完备性、纯粹性和平等性

5.离散型随机变量

6.抽样

7.方差与标准差

8.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均值和方差的应用

2.总体抽样和分层抽样

3.概率和数学期望的基本应用

4.概率应用的反向思考

5.标准公式Pn(k)=Cn^kP^k(1-P)^(k)的应用

6.统计应用

综合性高考试题

1.概率的综合应用

2.由对立事件发生概率求事件发生概率

3.方案比较

第十三章 导数

基础知识

1.导数的概念

2.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和导数

3.基本导数公式

4.导数的应用

5.导数与极值

高考试题分类

1.导函数、曲线的斜率和切线方程

2.导数与函数单调性

3.导数与极值的应用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导数的综合求解

2.导数法比较函数

3.导数的实际应用

第十四章 复数

基础知识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基础习题

高考试题分类

1.复数的性质

2.复数的基本运算

综合性高考试题

1.复数运算技巧

第十五章 高考中智力趣味问题

试题分类

1.比较题

2.进制分析

3.概念剖析

解法归纳

1.折中法

2.特值法

3.系数之和的综合求解

高考试题综合思路

1.反向思维

2.灵活思想

3.规则应用思想

4.观察思想

5.拆分思想

6.对比思想

附录 课改选修内容

1.极坐标系

2.参数方程

3.几何证明

4.线性回归方程

文章标签: # 公式 # 应用 # 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