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2016榆林高考状元,榆林市2021高考状元

tamoadmin 2024-07-28 人已围观

简介古代科举考试是众多人实现仕途梦想的路途,更是高官厚禄的第一步。因此,古代读书人,明知道那是一条独木桥,挤破头也要挤上这条路。可是,古代科举可谓金字塔制度,也让不少人痴迷。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000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 那么,清代如此

2016榆林高考状元,榆林市2021高考状元

古代科举考试是众多人实现仕途梦想的路途,更是高官厚禄的第一步。因此,古代读书人,明知道那是一条独木桥,挤破头也要挤上这条路。可是,古代科举可谓金字塔制度,也让不少人痴迷。

科举考试,应试者如过江之鲫,然而中榜者寥寥。以光绪九年应会试考生16000多人来看,只“赐陈冕等三百八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其录取率约为1.9%,是真正的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98%的科举考生都成落榜生。

那么,清代如此众多的落榜生除了继续攻读再考外,还有哪些出路呢?第一种是“半工半读”,这是清代科举落第者所通行的方式。一边工作养家糊口,一边继续攻读,以待下届再考。譬如清朝官至左副都御史的吴大,早年经历乡试、会试两级考试落第之后,都有一段边教书边准备考试的时光。 34岁那年才中榜,继而成为大臣、著名金石考古家。

第二种是走捐纳之途。道光九年(1829年),34岁的魏源在连续参加会试落第之后,按例捐资得了个“内阁中书舍人候补”的职务。而后,他因职位之便得以系统阅读了内阁所藏的清朝开国以来的大量史事档案,开笔写 《圣武记》,这是探索清朝盛衰的第一部史书。后来,怀抱忧国情怀的魏源还写成了《海国图志》五十卷。走捐纳之途的魏源,虽然落榜,但依然用所学为国家作出了贡献。科举落榜生捐纳为官,这在清代尤其在晚清是很普遍的一件事,而这也是晚清吏治腐败萎靡的一个病灶所在。

第三种是落榜生放弃应试之路,改弦更张,从军从政。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即是科举失意、投笔从戎的一个著名例子。左宗棠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21岁中举后,“会试三次不第,即弃举业而专治经世之学,知交群推,有名于时”,而后,他凭着真才实学成了晚清重臣。另一个例子是近代名流,他17岁中举后,“屡应会试未捷”,但“以言论称雄,仍为政治活动”,而且自视极高,公然声称:除却做大臣外,终生决不做一官也。

第四种出路是所谓的“大挑”。 “大挑”是清 *** 给会试落榜生设计的一个出路,是清代的创新。 “清制,举人应会试三科不中后得赴大挑,亦入仕之一途也。 ”米脂人高照煦以同治癸酉举人应光绪庚辰大挑,被任为教职,后历官宜川训导、榆林教授。他在《闲谈笔记》中记载:“国朝定制,会试三次后,特设大挑一科。不试文艺,专看相貌。 ”

有意思的是,晚清还有个名臣叫阎敬铭的,会试落第后曾经想弄个教职干干算了,于是去应试“大挑”。令人沮丧的是,他才上场就被刷下来了,原因是他“状貌短小,二目一高一低,恂恂如乡老”。具有喜剧效果的是,“大挑”落选者阎敬铭此后发愤“补习”,竟然高中进士。与曾国藩齐名的胡林翼曾向朝廷夸赞他 “阎敬铭气貌不扬,而心雄万夫”,并说他是国家少有的贤才,如做法官将会“弄律有准”,如做理财官则“必无欺伪”,典型的一专多能。历史上的阎敬铭的确为官清廉耿介,有“救时宰相”之称。清代的“大挑”看似给了落榜考生一个希望,但是以貌取人,实在是有失偏颇。

总结:

如今,行行出状元。大家也不用在担心高考落榜,本科证书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一张纸。在古代就不同了,落榜之后的出路少之有又少。清代的科举落榜之后,补考、走捐纳之途、改弦更张,从军从政、大挑。因此,生活在今天的我们不仅感受的时代的进步,同时我们还在回顾历史的艰辛,想必太阳底下读书人心有戚戚焉。

榆林市中学介绍

创建于1903年,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百年老校,是榆林市直属的全市唯一的省级重点中学,是榆林市中学教育的“窗口校”和“示范校”。榆林中学坚持常抓教育、狠抓管理、重抓质量、稳抓建设,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高考升学率稳步提升。校园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校党委被陕西省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被省委、省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和“文明校园”,被市授予“高中教育先进单位”。

学校名称 榆林市中学

所在地区 陕西榆林

学校地址 陕西省榆林市高新开发区桃李路5号

学校电话

榆林市中学历史

榆林中学正式成立于1903年,前身“榆阳书院”创建于1495年。弘治八年(1495),延绥巡抚熊绣在榆林新明楼西创办书院,以榆林别称命名为榆阳书院。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抚张惠重修院舍,改为颐贞书院,后因故停办。万历三十二年(1604),巡抚涂宗浚在文庙酉改建兴文书院,数年后废弛。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榆林知府屠用中倡导,地方绅士赞助,在原址重修学舍,复称榆阳书院。嘉庆、道光、同治年间3次维修扩建,规模渐盛。生员除榆林本地学子外还吸收周围各县出类拔苹者。同治七年(1868)陕甘总督左宗棠题写"北学其先"庸额,悬于书院讲堂正中,以旌其门。当时的延榆绥总兵刘厚基亲自主持书院,人称"刘山长"。榆阳书院于明清两代培养进士38人(文10武28)、举人285人(文40武245)、贡生43人,为榆林这一"九边重镇"之地增添了文化气息,使这个号称"小北京"的边城出了不少文化人。清末榆林名儒黄晴磷、黄献瑞、田万宝、刘衡轩等曾在榆阳书院就读。因边地民众"尚武"之风颇盛,生员习武者较多,所以武进士、武举人为数不少。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变法主张,诏渝全国将书院改为学堂,吸收西学教育内容。光绪三十二年(1902),榆林各地书院先后改为学堂,除绥德、榆林两地改为中学堂,其他均为小学堂,书院的使命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4)科举制度的除而结束了。

榆林市中学设施

校园包括老校区、南校区和西沙高中部新校区三部分(只有新校区,即高中部。已升级为高中教育,没有初中)。老校区(现已让给榆林市第十中学)依山傍街,占地50亩,建筑面积19006平方米。南校区为2000年由行署旧址改建,占地24亩,建筑面积9029平方米。西沙高中部新校区规划面积353亩。学校现有教学班59个,其中高中班39个,高中补习班4个,初中班16个。固定资产3398万元。其中,尤其是榆林中学新区,坚持按省级示范高中标准建设。办学规模为90个高中班,每个教学班56人,容纳在校学生5000人左右。市划拨校园用地320亩,其中代征、绿化80亩,建设用地240亩,校园绿化面积达到35%。总建筑面积112000m2,总规划建筑16栋,总投资1.8亿元。

榆林市中学师资

榆林中学有一支素质较高的教师队伍,有不少教师已成为全市各学科的带头人。现有教职工202人,专任教师179人,其中高中级教师139人,有本科学历的139人,特级教师4人。在校学生4373人。学生来源于全市12个县区,生源充分,质量较高。学校实验设备齐全,现代化教学设施先进,“四机一幕”、多媒体、语音教室、电子备课以及网络服务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已经引入到教育和教学当中。高考升学率,特别是名牌院校的入选率不断提高。从年以来,榆中考入高等院校的学生累计达4600多人。其中考入重点院校90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等名牌院校的有80多人。

榆林市中学成绩

榆林中学人杰地灵,人材倍出。曾经哺育和培养了刘志丹、谢子长、刘澜涛、柳青、阎揆耀、高景德等一大批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作家。新中国成立以来榆中为高等院校输送了7000多名优秀学生。从年以来,榆中考入高等院校和大中专的学生累计3700多人。其中,全国重点大学840多人,考入清华、北大、同济、复旦、科大的有73人,1996年和19年,在全国高中数理化竞赛中,榆中参赛学生成绩显著,96年竞赛,榆林地区共获省级以上奖励19人,全部为榆中学生。年竞赛,仅化学一科,就有7人获省一等奖,13人获二等奖,12人获三等奖,学校荣获化学科竞赛团体第一名。同年,榆中高考成绩更加突出,全区高考文科、理科、外语三科状元之冠,均被榆中学生摘取,升入重点大学的考生约占全区考入重点大学的45%,高考升学率为62%。学校荣获“榆林地区一九九七年高中教育先进集体(特别奖)”。在选拔推荐保送生方面,榆中连续三年,为清华、北航、西交大、西电、陕师大等十几所院校输送保送生53名。

文章标签: # 榆林 # 中学 # 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