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2017高考三卷历史答案_2017全国三卷历史

tamoadmin 2024-07-18 人已围观

简介1.历史高考选择题,老师也易错吗2.《边城》中翠翠的父母是怎么死的?1.2017截高考大纲新增内容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一、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

1.历史高考选择题,老师也易错吗

2.《边城》中翠翠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2017高考三卷历史答案_2017全国三卷历史

1.2017截高考大纲新增内容

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一、修订基本原则坚持整体稳定,推进改革创新。

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稳定与创新的关系,在保证考试大纲总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考试内容改革成果,确保高考内容改革的顺利推进。优化考试内容,着力提高质量。

把提升考试大纲的科学性和公平性作为修订工作的核心,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考试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提前谋篇布局,体现素养导向。

做好与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衔接,在高考考核目标中适当体现核心素养的要求,梳理“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次与关系。二、主要修订内容1.完善考核目标。

结合高考评价体系框架、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在考试大纲中对考核目标的内涵进行修订,在考试说明中对各个考核目标进行具体解析,并补充试题样例,以进一步说明考核目标要求,便于考生理解和复习备考。2.调整考试内容。

在强调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合理设置选考模块,满足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契合课程标准的修订方向。比如,语文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均设为必考内容,适应高校对新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要求,呼应中学教学的意见;数学减少选考模块“几何证明选讲”,物理将模块3-5列为必考,顺应课程标准修订的趋势。

3.凸显育人导向。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

比如,在语文中增加古代文化常识的内容,在汉语中增加文言文、传统节日、民俗等内容,在数学中增加数学文化的内容。4.规范格式体例。

在考试大纲中增加“总纲”,明确考试性质、改革方向、适用范围等。在考试说明中统一各个学科共性的指导语,根据近年来题型的变化,更换题型示例的样题。

三、各学科修订内容语 文更注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综合性,优化考查内容,调整选考模块,全面考查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1.能力目标设计学科化,注重考查更高层级的思维能力,如鉴赏评价能力。

2.适度增加阅读量,考查信息时代和高校人才选拔要求的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3.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2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两道选考题中选择1道作答。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取消选考模式,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均作为必考内容。4.在“古诗文阅读”部分增加“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考查内容。

汉 语 1.考试科目名称由“汉语文”更改为“汉语”。2.新增“考核目标与要求”,明确考核目标是考生的汉语运用能力,并结合汉语的学科特点,确定了不同层级的具体要求。

更注重对能力的考查,由传统的知识化的表述转向能力化的表述。3.调整试卷结构、强化能力立意。

调整I、II卷分值比例,减少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查,并根据考生群体的特点增加对读、写能力进行考查的试题。阅读材料由一篇调整为两篇,文体覆盖更全面。

4.优化考试内容。增加了对文言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常识考查的试题。

数 学1.在能力要求内涵方面,增加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要求,增加了数学文化的要求。同时对能力要求进行了加细说明,使能力要求更加明确具体。

2.在现行考试大纲三个选考模块中删去“几何证明选讲”,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2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历 史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6个选考模块分别为“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考模块“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探索历史的奥秘”和“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其余3个选考模块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3个模块中任选1个作答。

地 理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3个选考模块分别为“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和“环境保护”,要求学生从3个模块中选择1个模块作答。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自然灾害与防治”模块。

考生从“旅游地理”和“环境保护”模块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思想政治对学科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四项能力考核目标的解析内容进行了修订完善,补充试题样例加以说明,进一步明确考查要求。

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核心素养的要求,突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德育导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的发挥。物 理1.进一步细化对“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增加例题进行阐释,明确能力考查的具体要求。

2.优化考试内容。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选修2-2、3-3、3-4和3-5。

修订后的考试大纲删去选修2-2的内容,将选修3-5的内容列为必考,其余2个选考模块的内容和范围都不变,考生从中任选1个模块作答。化 学现行考试大纲规定的4个选考模块分别为“。

2.2017浙江省高考选考科目范围物理化学生物什么意思

15%。

高校设限3门科目的,浙江高考不分文理,自主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除必修内容外还要考加试题,至少都可报考约66%的专业(类)、地理、历史、民办,在浙江招生的近1400所高校里。各校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专业(类)中。

这意味着,此外、地理组合的考生,有了大幅提高、历史,语文,涉及设限专业(类)的81%,选择最多的是物理,涵盖23719个专业(类)、高职)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即可报考,文科考生只可报考约34%的专业(类),生物,考生选考科目中只要1门对牢、化学。按此计算、生物、物理。

在浙招生的1368所高校公布了选考科目范围。选择物理,只有选考了这门科目的考生才能报考。

考生再根据自身兴趣和高校提出的专业要求、外语是必考科目,就能报考、13%、浙江省教育考试院发布2017年的高考选考科目要求、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政治,考生的专业选择面,考生只要对牢1门。有这几种具体情况,考生选考任何3门,比文理分科的现行高考。

选考科目考试中。选考任何三门 至少都可报66%的专业各高校专业(类)设限选考科目范围至多3门,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科生;没有选考科目设限要求的、化学,可选考66%的专业,再次是技术涉及36%,理科考生只可报考约66%的专业(类)。

2,有多种不同组合。 2017年1、数学、2017年高考中。

而在现行高考中,有500多所高校(主要是独立学院:高校指定1门的,其次是化学涉及64%、政治分别涉及32%、19%,在政治、历史,考生都可报考,可选考95%的专业、地理;指定为2-3门的、生物组合的考生,新高考方案实施之后。

3.2020高考历史预测

与往年不同的是,从2020年开始,将会在京津鲁琼四省市,推行之前已经试点的新高考制度。

也就是说,这四个省市的考生,能够今年走的,尽量不要再留下来参加2020年的高考,毕竟是新旧不同的体制和要求,如果再复读一年,受到影响那是一定的!在浙江和上海市2014年度入学的高中新生,在2017年参加高考的时候,整体的模式已经变成了语数外主科+物理、历史二选一+地理、政治、化学和生物4选2的模式。从分值上来说,并非是上海市推行的680分,而是浙江省现在的记分标准,750分满分。

其中主科语数外的分值和往常的全国卷一样,均为150分;物理或历史二选一科目的分值,为一百分;地理、政治、化学和生物四选二的高考分数,在高考中的分数同样是一百分。虽然这样看起来,物理和历史还是和改革之前的老高考制度,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分值上没有差别,比如如果真的是对理科感兴趣的同学,依旧可以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科目搭档,这完全就是老式的高考嘛。

实际上并非是如此,能够单独地将物理和历史提出来,自然是考虑到了两个科目的重要性。其实想都不用想,虽然分值依旧是只有一百分,这两门在新高考制度下的教学大纲以及相关考核的难度,一定会较之前难上许多。

虽然不可能一下子变得十分困难,不过有一点却是完全可以认同的,那就是至少物理和历史所牵扯的内容,不再是现行的基础教育。可能有来自上海或者浙江的读者,会将高考试点前后的物理、历史教材进行对比,然后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是请尽管放心,等到2022年,全国的高考新制度都已经推行下去,也就是全国开始使用统一的高考试卷之后,最早2022年、迟则是2023年,物理和历史在高考中的题目,和现在的全国卷相比,将会难出一个新高度。

4.2017年毕业考试历史的范围

南昌中考历史科目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历史与思想品德合卷,用开卷考试形式。考试范围包括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分。 值得一提的是,往年南昌中考历史与生物都是每年抽签决定哪一科为必考。

而从明年起,历史就将成为必考科目,且总分增至50分。虽然是开卷,但学生仍需予以重视。

从今年的考试说明来看,南昌在题型方面,由原来的15道选择题调整为12道选择题和3道改错题,分值各1分;综合题题型不变,共3题。“南昌卷与省卷相比,难度系数相对较低,题型和题量上无太大变化,只是在分值设置在有所差异。

明年难度提升、分值增加,要求学生也要重视历史科目的学习,能更好地将所学知识点灵活运用。”。

历史高考选择题,老师也易错吗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凡尔赛体系

 基本要求:知道凡尔赛体系,理解凡尔赛体系的实质。

 发展要求 :分析凡尔赛体系的不稳定性。体会“靠凡尔赛和约来维系的整个国际体系、国际秩序是建立在火山口上的”。

 1、构成:《凡尔赛和约》和对奥、保、匈、土和约

 1919年6月28日 (1)《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同盟国承担战争责任;重新划定德国疆界;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严格限制德国军备;德国支付大量赔款。

 (2)性质:是协约国强加给战败德国具有掠夺性和强制性和约

 (3)评价 进步性:会议形式解决争端;谋求和平的努力;民族自决;缓和矛盾。

 局限性 :埋下了会滋生出罪恶的;大国强权政治;和平的短暂性。

 2、影响:(1)确立了帝国主义国家在欧洲、中东和非洲的国际关系新秩序。(2)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在上述地区的矛盾,使资本主义进入相对稳定时期

 (3)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民族国家

 (4)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欧洲地位削弱,美苏日崛起

 (5)其中又隐含了很多矛盾,不能长久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

 3、系内的矛盾(不稳定性):

 (1)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战胜国对战败国掠夺性的惩罚:德国滋生强烈复仇情绪

 (2)战胜国列强之间:分赃不均:美意不满

 (3)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与列强矛盾:牺牲了一些弱小民族国家的利益:中国“五四”爱国运动、土耳其凯末尔革命等。

 (4)新的:列强主要考虑削弱战败国和实现自己的利益来安排领土,没有按照民族自决的原则

 4、实质:是帝国主义战胜国掠夺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的帝国主义国际体系

华盛顿体系

 基本要求:了解华盛顿会议的召开,理解《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等条约的内容及作用。了解“中国山东问题”,认识山东问题的解决是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取得的重大外交成果。

 发展要求:分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实质和不稳定性。

 华盛顿会议

 l.背景 (1)巴黎和会留下遗缺,亚太地区的矛盾没有真下缓和 (2)战后美日英国在亚太地区的争夺发生了严重的利益冲突 (3)为争夺霸权,美、英、日三国的海军军备竞赛(4)中国掀起反帝爱国运动

 2、发起国:美国

 3、目的:为了缓和它们之间的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平息中国反帝怒潮

 4、时间:1921年11月—1922年2月

 5、参加国:美、英、日、中、法、意、比、荷、葡九个国家。

 6、操纵国:美、英、日

 7、主要议题:英日同盟问题、海军军备竞赛问题、中国问题

 华盛顿体系

 1、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和《九国公约》

 A 《四国条约》(1)签订国:美、英、法、日(2)内容:缔约各国互相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的权利 。英日同盟终止(3)影响:对美:拆散了英日同盟,扫除了在太平洋的称霸障碍。对英:维持了与美日的表面关系,后英日矛盾日渐激化。对日:同盟解散利益受损,但一战的获利大多承认,也获得了与欧美列强平起平坐的地位。

 B 《五国海军条约》(1)签订国:美、英、日、法、意 (2)内容:分别规定了它们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 (3)影响:对美: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并驾齐驱,抑制日本势力膨胀.。对英: 丧失了海上霸权。对日: 受到抑制,但英美不得在其附近建立海军基地,实际了日本在这一区域内拥有战术上的优势。总评:是第一个裁军协定,暂时缓和了大国的海军军备竞赛,但没有根本解决问题,不能制止战争

 C 《九国公约》(1)签订国:九国(2)内容:形式上宣称“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 完整”.再次确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3)影响:实质上“又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为美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创造了条件

 2、体系内的矛盾:(1)战胜国之间的矛盾:美日、英日、美英等国的矛盾

 (2)列强与殖民地和半殖民地间的矛盾:中国与列强矛盾

 3、影响 (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构成华盛顿体系(2)美国是华盛顿会议的胜利者,它的海军力量同英国的海军力量并驾齐驱,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又达到抑制日本势力膨胀的目的(3)日本,英等国受到抑制(4)中国是的受害国(5)最终形成了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即凡—华体系

 考点释疑中国山东问题的由来与解决

 19世纪末,在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德国强占胶州湾。

 1914年秋日本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对德国宣战,日本侵入中国山东,取得原来德国在中国山东占有的权益

 1915年以支持袁世凯做皇帝为条件,提出“二十一条”,其中包括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中国山东所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日本在战争时期夺取的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必须由中国收回。这一合理要求,被控制这次会议的英美等国所拒绝,由此导致中国的“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代表拒签和约。

1922年华盛顿会议期间,由于中国人民坚持斗争和英美反对日本独占中国而施加的压力,日本与中国在会外签订了《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及《附件》,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但日本仍保持了一些特权和很大的经济利益。日本还被迫放弃了“二十一条”中的一些条款。这是对凡尔赛和约中关于山东问题不公正条款的修正,是中国取得的外交成果

 考点释疑 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异同

 相同点:背景:在大国力量对比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召开的世界性会议

 过程:会议都是由少数帝国主义国家操纵的,充满矛盾和斗争

 结果:会议签订了带有大国强权色彩的一系列条约;都涉及中国问题并侵犯中国主权;条约体现了一定程度的民族自决原则,形成了大国主导下新的世界体系

 作用:新的国际体系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不同点: 巴黎和会是一战的战胜国宰割战败国的分赃会议,成立了新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矛盾,形成了凡尔赛体系,英国和法国成为会议的胜利者;

 华盛顿会议遏制了日本在远东的侵略势头,主要调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矛盾,形成了华盛顿体系,美国成为会议的主导者和胜利者。

 国际联盟

 基本要求:知道国际联盟的建立、主要机构及国际联盟盟约的主要内容。

 1.背景:A一战的巨大损失使人们渴望建立能维护和平的国际体系 B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倡导建立国际联盟盟约,以此领导世界 C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2.时间:1919通过了国际联盟盟约,并被列入《凡尔赛和约》。1920年生效正式建立。总部:瑞士日内瓦

 3.主要机构: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国联行政院;秘书处

 4.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并且声称要裁减军备,制裁侵略

 5.盟约原则:维护和平、集体安全、委任统治。

 6.操纵:英法。由于美政治军事实力有限,攫取世界霸权的落空加上美国国内孤立主义势力强大。美国参议院拒绝批准《凡尔赛和约》,也拒绝参加国联。

 7.解散:二战时名存实亡。联合国成立后,1946年宣告解散

 8.实质:英法控制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9.性质: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

 10.评价: A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国际组织,为以后联合国提供了多方面有益的经验

 B在恢复战后欧洲经济、处理国际争端、裁军和促进国际合作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C没有给世界带来持久和平,阻止新的世界大战(原因)

《边城》中翠翠的父母是怎么死的?

不会。好的老师不容易错,知识掌握全面。

历史选择题总是错

距离高考越来越来越近了,有很多学生反映,历史选择题错误率越来越高,文综老师仔细分析了不同学生的情况,集中解答以下两个疑问:

第一个疑问,为什么历史教材都看烂了,结果历史选择题总是错?

第二个疑问,为什么不怎么学习历史教材,结果每次历史选择题正确率都很高?

文综老师在多年高考文综——历史的教学实践中,既教过不同类型的学生,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高考历史真题和模拟题。针对这个问题,我认为,高考历史选择题有一定难度是一个方面,但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回答第一个问题

把教材快看烂的学生,确实是好学生,但是教材知识点往往是零散的,诸如,历史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不是按照通史模式编排的,而是按照知识块编排的,容易造成孩子思维混乱。

而且,仅仅把教材看好是第一步,但是远远不足以应对高考,因为历史教材中隐含的具有广度和深度的背景、经过、特点、历史影响、前后历史的联系、纵横历史的比较,都需要学生学的很清楚。所以,仅仅看好教材是远远不够的。

第二,回答第二个问题

虽然没有怎么看教材,但是不等于历史素养不高。文综老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这些并不怎么看教材的学生,并不是不看教材,而是对教材吃的很透,而且对历史和历史人物总是有自己的评价观点。

能够达到这种程度,源自这些孩子们有广博的历史面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平时一般多看与历史相关的书籍、等等,往往对历史把握的较好。

第三,高考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是什么?

距离高考越来越近了,历史选择题的正确率还与做题方法有密切关系的。一般不可断章取义、以偏概全,要通读材料,悟出材料的最核心意思,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了。

而且,在做历史选择题的过程中,要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和表面现象,抓住历史背后的本质和经济、生产力根源。

文综历史怎么提高成绩?

文综三科中,历史选择题是错的最多的,12个选择题,错6个及以上的大有人在,错4个算是好的,错2个算是高手,这是一个普遍现象,相对来说,历史题的专业性更强,要求更高。那么有没有提升选择题正确率的技巧呢?当然有!

我是“赢在高三”,一名长期奋斗在高三一线的老师,关注我给你更多更专业的指导!

第一,要分清选择题错误类型,有针对性的去解决 !错误类型有两类:知识性错误和技能性错误,前者是由于知识记忆不准,理解不到位导致的;后者是因为审题不清,漏掉关键条件或关键词导致的。对于前者,要加强核心历史概念、历史史实、历史阶段特征的理解记忆;后者则要加强审题能力训练,请看第二点!

第二,审题的关键是做好“三审三辨” 。所以“三审”,是指对题干的时空限定词、核心词和求答词进行重点审,缺一不可!时空限定词,是最具历史特色的词,也是题目最重要的条件,没有这个条件,很多答案就没法选,比如2017年全国卷1中的《又是斯大林格勒》,这个题目隐含着一个时空词: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后,是做题的关键;求答词,是说明这个题考查的方向,比如反映了、这表明、主要原因、旨在等等,审不对,就会答非所问,甚至是因果倒置。核心词,是题目的题眼,需要重点理解!

“三辨”,即对材料进行三个辨别,即:对不对,有没有,全不全!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往往栽在“对不对”上;能力不足的同学,往往错误“有没有”上;第三种类型要求最高,题目中往往很少涉及或者不涉及。

第三,分享几个实用答题小技巧!

1、根据题号确定考查内容:全国卷高考选择题考查内容基本上固定:中国古代史4个(先秦、秦汉、唐宋、明清各1个);中国近代史3个(抗日战争占1个);中国现代史1个;世界古代史1个;世界近代史1个;世界现代史2个。而且题号基本上是固定的,所以根据题号,能知道考查内容,比如去年错答率较高的《又是斯大林格勒》,如果知道该题考查的是二战后政治格局的演变,也可以做对。

2、弃用绝对词,巧用程度词!

选项中出现“开始、完全、普遍”等绝对词往往都是错误的;出现“有所、某些、一定程度上”等词语,往往都是正确的。

3、下位概念变上位概念!

材料中出现“皇帝”,选项中往往变成“统治者”;材料中出现君臣或父子,选项中往往变成“”等等,这在反映了题目中很常见。

一、他们是殉情而死的。

翠翠的母亲,老船夫的独生女,十五年前同一个茶峒军人,很秘密的背着那忠厚爸爸发生了暧昧关系。有了小孩子后,这屯戍军士便想约了她一同向下游逃去。但从逃走的行为上看来,一个违悖了军人的责任,一个却必得离开孤独的父亲。经过一番考虑后,军人见她无远走勇气自己也不便毁去作军人的名誉,就心想:一同去生既无法聚首,一同去死当无人可以阻拦,首先服了毒。女的却关心腹中的一块肉,不忍心,拿不出主张。事情业已为作渡船夫的父亲知道,父亲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的过下去。女儿一面怀了羞惭一面却怀了怜悯,仍守在父亲身边,待到腹中小孩生下后,却到溪边吃了许多冷水死去了。总而言之,他们是殉情而死。

二、作品简介:

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2017年1月,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发布,《边城》纳入北京高考必考范围。

三、内容简介: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nuó)送。

端午节翠翠去看龙舟赛,偶然相遇相貌英俊的青年水手傩送,傩送在翠翠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傩送的兄长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并提前托媒人提了亲。天保告诉傩送一年前他就爱上了翠翠,而傩送告诉天保他两年前就爱上了翠翠,天保听了后也吃了一惊。然而此时,当地的团总以新磨坊为陪嫁,想把女儿许配给傩送。而傩送宁肯继承一条破船也要与翠翠成婚。

兄弟俩没有按照当地风俗以决斗论胜负,而是用公平而浪漫的唱山歌的方式表达感情,让翠翠自己从中选择。傩送是唱歌好手,天保自知唱不过弟弟,心灰意冷,断然驾船远行做生意。

碧溪边只听过一夜傩送的歌声,后来,歌却再没有响起来。老船夫忍不住去问,本以为是老大唱的,却得知:唱歌人是傩送,老大讲出实情后便去做生意。几天后老船夫听说老大坐水船出了事,淹死了……

码头的船总顺顺因为儿子天保的死对老船夫变得冷淡。船总顺顺不愿意翠翠再做傩送的媳妇。老船夫只好郁闷地回到家,翠翠问他,他也没说起什么。夜里下了大雨,夹杂着吓人的雷声。第二天翠翠起来发现船已被冲走,屋后的白塔也冲塌了,翠翠去找爷爷却发现老人已在雷声将息时死去了…… 老军人杨马兵热心地前来陪伴翠翠,也以渡船为生,等待着傩送的归来。

四、人物简介:

翠翠是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小女孩,是作者倾注"爱"与"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翠翠来到人间,便是爱的天使与爱的精灵。她爷爷把她领大,一老一少相依为命。她既是爱情的女儿,又是大自然的女儿。在她身上"天人合一",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翠翠身上的"美",是通过她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的:第一阶段:翠翠爱情萌生阶段。她在小镇看龙舟初遇傩送,爱情的就萌芽了。第二阶段:翠翠爱情的觉悟阶段。两年后又进城看龙舟,她的爱情意识已完全觉醒。 第三阶段:翠翠对爱情执着的阶段。她在爱上傩送后,没想到傩送的哥哥也爱上了她。出于对爱情的忠贞,她明确地向爷爷表示了对天保的拒绝。然而,她与傩送的爱情却忽然受到严重挫折,傩送远走他乡、爷爷也死了使她一夜之间"长成大人"。最后,她像爷爷那样守住摆渡的岗位,苦恋并等待着傩送的归来,这些充分表现了翠翠性格坚强的一面。

文章标签: # 历史 # 高考 # 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