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2014浙江文综高考答案_2014浙江文综高考答案解析

tamoadmin 2024-07-16 人已围观

简介1.2015年浙江文科高考难还是2014年难2.求助! 高考文综选择题!3.高考有哪些科目题前边有句话是这个: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可知:M点位于赤道,Q1、Q2位于北半球 从某日晨线经过M、Q1和昏线经过M、Q2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 所以排除D,D选项

1.2015年浙江文科高考难还是2014年难

2.求助! 高考文综选择题!

3.高考有哪些科目

2014浙江文综高考答案_2014浙江文综高考答案解析

题前边有句话是这个:图6中,M为赤道与某一经线L1的交点,北半球任一纬线L2上两点Q1、Q2 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完成9~10题。

可知:M点位于赤道,Q1、Q2位于北半球

从某日晨线经过M、Q1和昏线经过M、Q2可知该日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南半球

所以排除D,D选项应该是太阳直射在赤道,至于现在影子在那个方向不考虑,考试的时候没有时间

由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可知M、Q1、Q2位于三条不同的经线,所以这三点不可能位于同一经线圈,排除C,

由题意Q1、Q2之间经度差达到最大值时,可以为180°,此时Q1、Q2位于同一个经线圈,且刚好是该日晨线、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以答案为A。

第10题 由Q1、Q2与L1的地方时差不等,可知Q1、Q2与两点不可能以经线L1对称,即不可能同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当晨线经过M、Q1时,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当晨线经过M、Q2时,该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题中只说纬线L2上两点Q1、Q2分别位于经线L1的东、西两侧,Q1、Q2距经线L1 距离可大、可小,只要不相等就满足题意。 所以应该选B

2015年浙江文科高考难还是2014年难

1C,2B,3D(看不清,右图好像有雪山),4D,5C,6A,7A,8D,9A,10C,11DH=90-(a+23.5);90-H=90-(a-23.5)

(1)该地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丰沛,长江净流量大,而该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排水不畅,易导致洪涝灾害,当地工农业发达,城市密集,一旦出现洪涝灾害损失大,所以修建大量引排水工程增加排水,减轻洪涝灾害及损失。

求助! 高考文综选择题!

很高心回答您的问题,关于2015年高考,难度系数在语文和文综上大大超过2014年 ,数学,英语难易程度相当,但考生普遍在数学后两个解答题上失分较多,今年报考人数少。分数线应该不会像去年那样高

高考有哪些科目

历史:

从审题环节看历史组合型材料题的解答

从审题环节看历史组合型材料题的解答

材料解析题作为高考的三大题型之一,以其材料新、情境新、设问活、史味浓而颇受师生的欢迎。近十年来,组合型材料题在此题型中日益占据主导地位。此类题目用最少两段材料,大多是三至四段材料(文字、、表格等)组成设问情境,要求学生或联系、或比较、或认识、或概括,其内容涉及范围、包含信息量、设问可比性、解答难度均超过早期的单一型材料题。实际考查中,学生在阅读材料时尚有兴趣,及至落笔解答时却往往无从下手,或者挂一漏万,或者“感觉良好”,但一对答案方知离题万里。究其原因,这都是审题不清“惹的祸”。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审题习惯,创造一个好的开端,不仅可避免高考应战时“大意失荆州”的遗憾,还有利于提高辨析事物、解决设问的能力,以争取“全盘告捷”。结合实践,我认为材料解析题和材料选择题一样,都由“题干”和“题肢”两部分组成,所不同的是“题干”(设问)放在了“题肢”(材料)的后面。因此,审读题目,不妨先从“题干”(设问)入手。

一、细审设问,把握阅读方向

组合型材料题的设问有一个或多个,或明确或隐蔽,也有设问内套设问。但不管如何,设问都是针对材料设计的,它立足于对材料的理解。也就是说,设问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反映材料的内涵,体现命题者的意图。可见,认真阅读分析设问,并借助设问的启发揣摩材料的脉络方向,可减轻阅读的难度,提高解答的针对性。

1.审设问中体现的历史时间、考查对象、考查角度。如2003年全国卷第26题“明中后期社会风气题”要求学生解答“反映了这一时期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社会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从中可把握以下信息:考查对象——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考查角度——结合材料概括“风气与观念”,结合当时社会背景一分为二地分析“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而考查时间可借助“同一时期”轻松地从材料中提炼出“明中后期”。分析至此,对题目脉络已差不多了然于胸,阅读材料时便可有的放矢,提高阅读效率。

2.审设问中的提示语。首先要注意界定思维范围的提示语,因为组合型材料题量比较大,所以在设问中一般有“据材料几”的要求,如2003年全国卷第23题“日本题”,前两问均依次限定材料要求,学生把握好这方面要求,既可努力避免答题时天马行空、劳而无功,还可结合设问检查自己有无漏用材料,因为“高考材料的每一个信息都不是多余的”。其次要注意是否要“结合所学知识”,如需要,答题时要回归书本,扩展思维,补充认识。第三要注意是否要引用原文,特别是古文题,如不需要,要用白话文表达意思。最后要注意对解题能力的要求,如上述“日本题”中的“指出”“说明”“分析”等,前两问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概括提炼能力及历史概念的阐释能力,最后一问考查学生“论从史出”的分析能力,要求学生结合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日本国情之间矛盾去探究日本对外扩张的原因,并用概括的文字表述出来,不可照抄材料,堆砌史实。此类设问在组合型材料题中相当普遍,设问角度一般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层层推进。从逻辑关系上要求学生在解答前面设问时便要完整把握材料,进而结合所学知识推动结论的“水到渠成”,避免“穿靴戴帽”,乱答一气。

3.审设问后附的分值。高考卷每一设问所附的分值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暗示了判分的方向,也提醒学生答题时注意层次性,更有助于学生检验是否完整把握多段信息。如2004年广东卷第27题“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题设问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分值为8分,材料共有4段,由此可大胆断定每则材料中可能都隐含有答案信息,每条2分左右。

二、细审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当命题者将分散各处的历史语段和图表资料陆续摘出,并加以有机组合,辅以各种设问时,这样形成的新材料、新情境加深了阅读的难度,但答案隐含于材料及所学知识中。所以,在细读设问后,学生要带着设问精审材料,把握材料内涵,按图索骥,找出有效信息。

1.审材料中体现出来的时间。时间是历史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标志,注意时间信息就能把材料放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加以分析。组合型材料题中时间信息散见于材料的各个角落,或于材料文字间明确提示,或隐于表述时间及材料出处。学生在阅读时要注意圈出时间,并联系已有的历史阶段概念,明确是否属于同一时期,进而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材料。如上述“日本题”中,两段材料分述时间为“1884年”和“1890年”,此时属于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时期,由此便可联想到当时的日本背景。而当材料中多个时间不属于同一阶段时,学生就要注意用比较的方法去阅读材料,用发展的眼光把握材料中隐含的历史演进方向。如1999年全国卷第39题“江南经济题”,通过阅读材料可从材料一出处“《史记》”、材料二开头“东晋建立后”、材料三“故都(东京开封)”及材料四表格出处确定四则材料的时间概念,以更好地把握出题者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考查意图。

2.审材料中人物的阶级本质或材料出处。不同的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问题,因而把握材料中人物的阶级属性,有利于学生通过材料的文字表象分析出真实含义。如上述“日本题”中福泽谕吉和日本首相都代表日本资产阶级的利益,其所谓“共同振兴亚细亚”和“利益线”都是立足于维护日本资产阶级的利益,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扩张性的推动下,他们必然会对外扩张,再加上本国、市场、劳动力等不足,其扩张本质、扩张程度便不难解释了。

3.审材料中文字的层次性:组合型材料题信息量大,阅读时要借助标点符号(尤其是分号和句号)及关键性的连词(“因为”“但是”等)划分层次,理解各层次的含义和各层次之间的联系,关注总结性的词句,归纳出材料反映的核心内容。此外,还要注意各段材料的侧重点。如上述“红军第五次反‘围剿’”题,材料一、二侧重于红军面临的外部困难,分别从蒋介石的封锁及军备两方面展开,材料三、四强调红军自身的不足,即兵源和物资的匮乏。抓住这些信息,该题第一问也就迎刃而解了。

2001年高考阅卷老师在分析材料题答题情况时曾说“学生一旦出现审题方面的偏差,就会‘虚满足’,从而造成该答的不答,不该答的回答一大堆,丢分也就不奇怪了”。可见,科学、正确的审题方法是学生触摸成功的“点金石”。但审题作为一个运用知识点对试题进行分析、归纳、综合的过程,其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在平时训练中要细心体会试题与答案之间的内在联系,感悟审题方法,体会由设问到材料再到书本的思维过程,努力改进不足,增强审题能力。当然,题目万变,审题方法应是多样的。本文试图从审题的一般规律入手,反映审题的一些角度,以求抛砖引玉。

(摘自高考网)

地理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全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

目前文综试题中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包括多选题的变形——组合型选择题),由于选择题不叙述推理过程、解题入口宽、方法多,再加上猜答得分概率为1/4,所以普遍认为选择题尤其是单选题比较容易。这种说法虽然说有一定道理,但是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要的不是分数,而是通过分数得到的一个排位,所以没有学过某一学科或知识上漏洞百出的人虽然也能猜得一定分数,但分数决不会太高,排位也一定不会太靠前。也就是说要想高考取得成功,选择题得分必须要高,而选择题(单选题)要想得高分、得满分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命题规律

1. 题干围绕一个中心,选项和题干的关系一致。

2. 干扰项有效,能反映考生的典型错误。

3. 各选项的结构、长度大体一致。

4. 正确选项分布均匀。

应试技巧

一、选择题的解答

(一)明确题干要求,分析答题条件。?

1. 明确题干要求。?

题干是选择题的主体部分,由提供条件的疑问句或陈述句构成,长短不一,图文并茂。理解题干的关键指导语言。如“最多的是”“最合适的是”“最主要的是”“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等等。

例1 读表1,据此回答(1)~(3)题。

2. 分析解题条件。?

全面分析题干内容,充分挖掘题目提供的条件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明示条件:题干中附有明确的解题条件。

3. 分析选项本身叙述的正确性。?

对选项叙述的正确性判断是做好选择题的核心任务。?

选项叙述错误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误为因果,如“在副高控制下,长江中下游多雨”。?

?表述绝对化,如“迎风坡降水一定多于背风坡”。?

?前后矛盾,如“卫星在大气层中高速运转能较好地散热”。

?概念混淆,如“海岭海沟等构造带将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表述错误或不完整,如“赤道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太阳系是由行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行星际物质组成的天体系统”。?

以偏概全,以点代面,举例不当,如“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4. 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选项内容是否完全符合题干要求。?

尤其有的选项本身叙述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对这种选项要特别注意。

(二)运用科学方法?

1. 直选法(再现法)。?

把记住的知识再现出来,主要考查记忆的准确性;做题时要审清题干、题支,判断与所记内容是否完全一致,切忌似是而非、只看大概,或只看前一两个选项。

2. 排除法。?

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较多时,可将选项与题干条件对照,将错误选项排除(1~3项),缩小范围,重点分析剩余选项。切忌将正确选项排除,即排除该项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自己有

100%的把握。运用此法最后要复查。

3. 优选法。?

题目提供的四个选项如果都符合题干要求,但题干中又有“最”、“主导”、“主要”、“第一”、“核心”等字样,就应该取选优法进行取舍。

政治

一、审题技巧

审题是答题的前提,审题不准不全就会答错答偏。审清题意就是要细心读题,推敲题意,掌握已知条件,看准未知条件;判断该题属于哪部分知识范围,明确解答该题需

要哪些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联想它与过去做过的习题有什么异同。经过这样的审题后,对一般问题就能思索出解答的方法。审题时一定要做到:一不漏掉题,二不看错题,三要看准题,四要看全题目的条件和要求。要细而又细,反复推敲。尤其是看来较容易的题目,更要字字认准,句句看清,严防错觉;对一些似曾相识的题目,更要严防疏忽大意,造成错漏。

审主观题要注意一般步骤:第一,注意类型:文字材料、图表(数字统计表、曲线统计表、直方统计和条形统计图、圆比例统计图)、混合型。第二,审材料:首先要审清材料的意思、层次和关键词(特别是注释);其次要注意审背景,要审一下这个题目的时间、地点、人物、数字以及隐含背景。第三,审设问:(1)数量(分别、以及、各、和、并);(2)范围(历史,地理,政治——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3)方向(是什么——原因、道理、依据、问题、现象,为什么——必要性、重要性、意义、作用等,如何——认识、说明、理解、分析、评价,解决、处理、进行、启示、设想、措施、对策等)。第四,迁移、筛选知识(寻找理论依据、注意相关考点之间的联系)。第五,及时渗透时政语言和题目信息。

二、答题技巧

1.选择题答题方法

(1)抓住立意。每个选择题只有一个立意,即一个中心思想。因而,看到试题后,认真阅读,并很快地总结出它的中心思想,最好用一句话的形式提取出立意。然后,再看题干的设问,对照题枝,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到答案。当然,对于简单的试题来讲,读完也就应该做完。

(2)找关键词。一般来说,每个选择题的关键词大多在题干的最后一句话中。例如,范围关键词:经济学道理、哲学道理等;内容关键词:措施是什么、制度是什么等;形容词关键词:根本、主要等;动词关键词:表明、说明、体现等。把立意和关键词相结合,对做难度稍大的题目有较大的帮助。

(3)排查误项。高考试题中有一部分是难度大的题目,甚至有些题枝的设置一时难以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用排查法,先把明显错误的选项去掉,然后进一步缩小范围。

(4)不得已,猜。对于实在拿不准的题目,千万不要放弃猜答案的机会。

通行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综合

公共科目:语文、数学、外语

文科综合: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

外语:英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多选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普通高考或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的全国性考试之一,是中国大陆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是由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普通高考于每年的6月7、8日举行,部分地区(如江苏省)因其科目安排而将考试延长至6月9日。

普通高考闭卷考试形式,考试科目根据个人选择而不同,必考内容为语文、数学和外语。选考内容因考试地区的考试制度不同而不同,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分别参加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科目考试。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1949年之前,中华民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

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统一高考制度正式设立。

在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被中断。

16年四人帮倒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任并恢复了全国高考,恢复高考后第一次高考于17年12月10日举行,是次高考也成为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高考。

1994年至1999年期间,除上海市外的全国所有地区均用“3+2”考试制度。“3”指“语文、数学、外语”、“2”指文科“政治、历史、地理之中选2”、理科“物理、化学、生物之中选2” 此后,在“3+2”的基础上又发展出全国广泛使用的“3+X”的考试制度。

改革后,截至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部分地区,每年举行一次高考:2003年以前在7月举行,2003年开始改为每年6月举行。部分省市每年举行两次高考,多增加的一次在1月举行,称为春季高考(春招)。

百度百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章标签: # 材料 # 高考 # 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