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2017高考成绩不理想_高考分数不理想

tamoadmin 2024-06-24 人已围观

简介1.[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2.对高考分数有异议怎么办3.高考成绩不好,该如何选择?4.明天就出高考分数了,感觉考得很差,心里很不安怎么办啊,睡不着觉啊5.高考失手后,如何做决定是复读还是上大学?6.高考完不甘心要不要复读?高考失利,你会选择复读吗?作为一个参加过三次高考的学渣,我觉得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发言权的。先简单来说下自己参加三次高考的经历。第一次高考,由于

1.[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

2.对高考分数有异议怎么办

3.高考成绩不好,该如何选择?

4.明天就出高考分数了,感觉考得很差,心里很不安怎么办啊,睡不着觉啊

5.高考失手后,如何做决定是复读还是上大学?

6.高考完不甘心要不要复读?

2017高考成绩不理想_高考分数不理想

高考失利,你会选择复读吗?作为一个参加过三次高考的学渣,我觉得自己还是有那么一点发言权的。先简单来说下自己参加三次高考的经历。第一次高考,由于高一高二都是玩过来的,虽然高三幡然醒悟、奋起直追,也确实取得了些进步,班级排名从倒数几名进入到前十。但是第一次高考依然没考好,成绩只能上本三,没去,因为学费贵啊!

第二次高考,考上了一所安微的二本院校,报道的时候跟着我爸去学校转了一圈,发现学校很小,教学楼很破旧,宿舍黑漆漆的暗无天日,我跟我爸说我不在这念,所以就回去了。第三次复读其实很轻松,我没怎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很多课也没去上,晚自习也经常一个人窝在家里打游戏,虽然吊儿郎当,但是由于那些知识点都念了三年了,成绩倒也不差,最后考了一所还算不错的学校,只是值得吗?我自己也不知道。下面来说说哪些高考失利的人更适合复读:

确实有实力的,但是高考临场发挥没发挥好,自己又有决心再拼一年的;成绩一般的,但是复读的决心很大,学习效率高,之前没认真读书的,家里条件又允许的,可以再多一次尝试,万一上了呢。

哪些人我又不建议复读呢?有以下几个:

有实力,但是没决心的,不要去复读。因为这一年会很苦,承担的心理压力要比应届高三学生大得多,如果没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复读过程中松懈、堕落了,最后的结果很可能还不如之前的高考成绩。成绩一般的,学习效率很低,虽然不甘心很想去复读,但是建议也不要去复读啦。在我三年的高考生涯中,我看过很多这样的学生,每天就像小蜜蜂一样辛勤,整天钻在厚厚的书本里,但是,没有效率,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所有的努力也仅仅是看起来很努力,有用吗?最后的结果是很少能把高考成绩提高,还白白吃了一年的苦。我始终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独特的天赋,你的天赋可能不在读书高考这,浪费的这一年你应该去寻找自己的天赋才对。当然还有很多家里连逼带骗的未列举的情形,欢迎你们补充!

[转评] 上海浙江新高考改革:为何理想与现实的差距这么大?

当然是可以复读的。

2017年的高考,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到2018年,就要开始不分文理科了,所以你要复读的话,就要好好把握这最后一次机会了。

另外,关于复读的话,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不是所有的考生都适合选择复读。高考成绩过高或过低的考生,复读效果均不太明显。考生须认真分析自己是否适合复读。没人敢保证复读后的成绩一定能提高。选择复读,就得做好考得一次不如一次的心理准备。

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复读:生理、心理或涂错了卡、漏做了题等原因导致发挥失常的;平常学习态度不认真和学习方法不当的;报考志愿失误的等。而不适合复读的,则包括分数过低或过高;遇到大考容易紧张的考生;自我约束力较差的考生,这类学生成绩很难提高,复读的意义不大。

你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看看自己要不要复读。

对高考分数有异议怎么办

前言:

最近想了解新高考改革,看了不少文章。以下两篇文章有助你了解改革措施及问题,辩证看待改革。

浙江和上海2017年的高考录取已结束。总体看来,虽然浙江省出现了极少数考生的“误报”志愿事件,但是,两地作为我国高考改革的首批实验省份,第一轮高考实验较为平稳收官,不论是浙江实行的分段专业平行志愿录取,还是上海实行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录取,最终投档、录取结果,都基本符合考生的期待。

从2017年9月起,北京、山东、天津、海南4个省市,将在浙江和上海之后启动新高考改革。在这个时候,分析浙江和上海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接下来进一步完善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以及推进全国新高考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轮高考改革实验结束:理想很丰满

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具体内容包括:实行3+3科目组合、文理不分科、外语科目一年多次考、将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纳入高考、对学生实行综合素质评价、取消高考奖励性质加分、逐渐取消高考录取批次,等等。

最核心的内容就是“3+3”科目改革,浙江省是3+(7选3),上海是3+(6选3)。科目改革在高考改革方案推出时,被赋予很多意义,主要就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具体包括:

其一,扩大学生科目选择权。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不像以前3+文科综合或者理科综合只有2选1,可以鼓励学生按照学科兴趣来选择科目。

其二,扩大学生课程选择权。

以前学生都被安排在一个固定的班里学习,现在则实行选课走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课程学习选择空间,不能说是国外中学那样的完全学分制,但可以说新高考之后,很多高中都开始实行走班制。

其三,扩大学生考试选择权。

根据新高考改革方案,外语科目考两次,选择最好一次计入高考成绩,全国各省今后都一样,因此学生的考试选择权扩大了。浙江省更进一步,7选3的选考3门也可以考两次,因此浙江有4门科目考两次,改革的复杂程度和难度程度比上海也因此大很多。

其四,扩大学校对学生的选择权。

新高考不仅有“3+3”科目改革,还有要求取消录取批次的改革。今年浙江省把所有录取批次都取消,所有学生可以同时填报本科和高职志愿(在浙江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学生志愿填报失误的“乌龙”事件与此有密切关系,当然,这不是取消批次改革的问题,而是说改革还存在其他需要解决的问题。)

上海在2016年时,就取消了一本、二本录取批次的区别。取消录取批次,非常重要的价值是可以扩大学生的选择权,学生可以不再按照批次、按照“身份”来选择学校,而要关注学校本身的办学质量和办学特色。

其五,扩大学生专业选择权。

实行新高考改革之后,浙江和上海两地的高考志愿填报、录取发生了改变:上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录取,学生可以填报24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可以填报4个专业,总共可以填96个专业;浙江省实行分三段填报志愿,每一段所在学生可以填报80个专业平行志愿。

现实很骨感:不可忽视的功利倾向

改革的重要出发点和目标是扩大学生的选择权,但是,从实践情况看,扩大学生选择权的改革存在被功利对待的情况。

客观而言,在有的地方、学校,学生的权利是落地了。但是, 由于制度设计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以及学校、学生、社会以功利的态度来应对这一轮改革,因此,有的地方反而出现更加严重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 部分学校以功利的态度对待新高考。

学生自由选科变味“套餐制”

6选3有20种组合,7选3有35种组合,这是理论上的组合,理论上可以扩大学生的科目选择权。但是,调研显示,大多数学校能够提供7到8个组合给学生选择已经非常不错了。

学校认为,如果要给学生提供这么多的科目组合选择,意味着必须开设更多的课程,也就需要更多的师资,可学校师资不够!来自上海浦东新区的研究显示,要落实新高考改革方案,教师要增加30%,使师生比达到1:8左右。如果实行大规模的走班制,则需要有更高难度的学校管理,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能力。最重要的是,不管怎样选,学校必须关注学生最终的高考成绩,给了学生20种组合选择,如果最后高考成绩不理想,家长不满意、学生不满意。

综合各种情况,有的学校就采取“套餐制”,结合学校师资情况,给学生设置几个科目组合套餐,供学生选择。不可否认,套餐制相对于以前也有进步,但距离实现学生充分的科目选择,还有很大的距离。

浙江省有4门科目考生可以考两次,高二就有两次选考机会,结果导致有部分高中在高一时,同时进行8门选考科目的学习。这样做的意图很明白,就是争取让学生高二完成3门选考考试,之后就只学语数外。

上海比浙江的情况好一点,因为上海每门选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试机会,且高二只安排了生物和地理两门科目的选考,其他科目的选考则安排在高三下学期。但就是如此,包括上海有的著名高中,也明确告诉学生,必须在高二把这两门干掉,或者高二至少考掉一门,否则高三要3+3,很难和其他3+1的学生比拼。很多家长很苦恼,说学校告诉我们必须选两门,如果不选两门,今后你们自己出了问题我们不管的。

外语科目有两次考试,按理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其中一次。但从实践情况看,上海参加秋季高考的学生,至少95%以上两次考试都参加,第一次100%都参加,第二次只有极个别没有参加(有一所高中,高三毕业生400名,只有4人没参加,而且这4人准备出国留学,要学习德语)。一方面是学生觉得多考一次,说不定可以考出更高的分数,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告诉学生,第二次除非特殊原因,必须参加。

其次, 学生和家长也以功利态度来对待。

选学校只图虚名,选科目只求高分

新高考改革设计,没有打破一个基本框架,就是按照3+3的总分进行排序、录取。所以学生在选择科目的时候,首要关注的还是哪一个科目组合会得到高分,不管3+(6选3),还是3+(7选3),很多学生在选择的时候,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包括学科兴趣、未来的大学兴趣和专业兴趣)。

今年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出现误报的“乌龙”,有考6分的学生填报了作为独立学院的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原因何在?

除了浙江省高考志愿填报系统把独立学院招生计划和母体学校招生计划混在一起,对独立学院的标识、提醒不够外,出现这种情况也与学生在高一选科时,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长远的升学规划,是有关系的。因为高一选科,就应该基本确定大学、专业目标,要了解学校,了解专业。在填志愿的时候,连同济大学和同济大学浙江学院都分不清楚,意味着他在高中选科时,没有考虑这个问题,还是以能考出多高的分数来选科,而非结合自己的兴趣选科。

来自浙江省的数据显示,2017年全省高考共有29.13万考生,比去年减少1.6万人;其中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5.01万人,单独考试招生报名4.12万人。但是选考物理的学生只有8万多,占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的30%多一点。而2016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26.86万人,其中文科9.95万,理科16.91万,也就是说,选择理科综合的学生占63%。上述数据对比告诉我们,实行新高考之后,选考物理的学生几乎减少一半。

为什么很多学生不愿意选物理?主要是觉得物理科目比较难,和高手比拼得到的等级不高,会影响高考分数。虽然有的高校的专业明确要求需要选考物理,但这些学生的考虑是宁愿考更高的分数,选好的大学,而不是选好的专业。

众所周知,如果学生以功利的态度对待选科,选物理科目的学生减少,这会对基础教育中的自然科学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会引起基础教育质量的下降。

第三是社会功利对待新高考。

仍然关心分数,文理分科更明显、更提前

今年浙江高考成绩公布后,媒体马上关注的还是高考状元,这名状元物理化学生物三门是3A+,被媒体解读为3科满分,这是和改革背道而驰的,因为这三门是以考生的百分位计等级,目的是为了扭转每分必究,可是,却又被解读为分数了。因此,针对计等级的改革,学生和家长质疑,既然最终录取看分数,为何考试时计等级呢?

高考改革中,文理不分科是一项重要措施,其目的是希望避免学生过早分科,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可是,为应对选考,选科基本上在高一就进行,“分科”反而提前了。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中考改革将推进4+X科目组合,在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之外,由学生在其他科目中根据当地教育部门的要求任选X门。如果中高考改革导致的功利选科的问题不解决,有可能从初一起,学生就开始选科、分科了。比如一个偏理科学生,就主要选理科科目,文科达到基本合格要求即可。

新高考:理想和现实差距为何如此大

为什么会出现高考改革被功利化对待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高考改革方案本身存在比较大的需要改进的空间。

总体看来,这一轮高考改革,重点是科目改革,而没有触及录取制度改革。也就是说,考试科目调整了,增加了考试次数,但是,最终仍是按考生的科目总分排序、结合志愿进行录取。虽然新高考改革方案提出,实行“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但在实践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作用没有体现出来。

比如,浙江省给考生的选考科目提供了4次考试机会(高二两次、高三两次),学生可从中选择两次。从考生选择权角度看,这样的改革似乎扩大了考生权利,但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这刺激部分学校、学生,在高二时,就把选考科目考掉,这无疑冲击了高中教学秩序,也把高考延续到整个高中三年,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就是为最后录取做准备。

另一方面,如果选考科目是按百分位计等级,是不适合考多次的,因为每一次参加考试的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比如甲乙两组跨栏比赛,A组有刘翔,B组没有刘翔,但AB组的第一名、第二名是等值的,那就会促使学校、学生对考试做功利的选择。

上海所有选考科目只考一次,而且最主要的一次是放在高考之前,因此,这没有整体影响到高中教学。而浙江的改革把高中教学打乱了,所有考生从高一开始就准备高考,拉开了战线,这是必须注意的问题。在没有对高考录取制度进行根本性改革的背景下,扩大学生的考试科目选择权,不但会让选择权的落实受限,也会诱发新的应试倾向。

二是改革配套措施没有跟上。至少几方面配套改革,是明显缺乏的。

(1)政府部门应该结合新高考,解决学校的师资、场地等问题。新高考实行选课走班,对高中阶段的师资、场地条件有很更高的要求,如果师资不足,选课走班就难以走下去。在教育资源相对丰富的上海,推进新高考改革之后,都存在师资、场地不足的问题,在其他地方推进新高考,这一问题会更加突出。

可目前来看,其他省市还没有针对新高考改革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在师资、课程建设上做出实质调整。比如有的高中,一个年级招3000多人,人数是上海一个年级的八九倍,这么庞大的规模,怎么走班?这些问题必须未雨绸缪。

教育部门需要根据3+3科目组合在高中推进遇到的问题,提高高中办学标准,包括师资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校舍建设标准。根据新高考的选课走班要求,全国范围内的高中生师比要确定为1:10为宜,各地可以结合现实情况,明确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生师比,按照这一比例加强高中学校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目前,全国高中的平均生师比为14.95,北京为9,上海为9.45,浙江为12.92。如果按生师比10计算,推进新高考要增加50%高中教师,这是巨大的挑战。上海和浙江在推进新高考改革时,都觉师资紧张,那有的生师比达17的省市,师资缺口将特别大。

(2)在不改革高考按总分录取模式的制度框架下,实行多次考试的意义并不大。因为多次考试,服务的仍只是一次集中录取(这与国外多次考试、多次录取不同)。因此,建议浙江和其他将开始改革试点的省份,将选考科目的考试设定为一次,且安排在高三时进行。

多次考试从实践看,只是看上去很美,实践效果并不理想,不但增加政府部门的组考成本,还增加学生的考试负担,拉长高考战线。今年浙江高考,有记者在现场问学生、家长,今年高考轻松不轻松,学生和家长都说很轻松。因为这样的高考已经参加过多次了,从高二就参加了。这是真正的轻松吗?!

(3)高中学校要根据新高考,对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这是学生理性选择学科、选择考试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性、独立性,适应新高考选课走班的新学校管理方式的需要。

(4)谨慎推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改革。实行专业平行志愿录取,需要学生有非常明确的专业兴趣,对大学和专业都十分了解,同时大学各专业有自己的办学特色。从当前情况下,这些条件并不成熟。

(5)高考改革必须坚持推进招考分离。只集中进行科目改革,将无法根本扭转应试倾向和功利选择。只要还实行集中录取制度,用单一标准来评价学生,高考改革不管怎么进行科目调整,改来改去,都可能原地打转。

在浙江和上海的高考改革中,上海的春季高考是真正具有招考分离意义的改革。考生先参加统一测试,再参加学校的面试,一名考生可以申请两所大学,拿到两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目前上海所有地方本科院校都参加这一考试、招生。但遗憾的是名额还有限,在2000名左右,如果上海本科院校50%以上的录取名额,甚至更高比例的名额都通过招考分离形式的春考录取,其他外地院校也逐渐参加,那么,招考分离的改革就可以扩大。

只有大学实行自主招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而不是把学生纳入一个分数标准体系排序、投档、录取,才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科,发展个性和兴趣。

以上转自网帖。

下面补充说明浙江高考选考科目等级赋分制度的意义,来自知乎@神采洋

链接:

不考虑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被坑了后的愤怒和某些高中在读生觉得自己走运了的欣喜,单纯从心理统计和测量的角度来分析一下“等级赋分”这一制度。

对于按照成绩在该次考试中的所有考生中的相对排名赋予相应的成绩这一制度,其实并不是什么新奇的制度,我们熟知的四六级就是按照同样的思路来给出最终得分的。而高考曾有一段时间也是按照这样的方式来打分的,只是大部分省市后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而改回纯粹的卷面分直接相加。这种赋分方式其实就是统计学中的z分数(标准分数)的变式。标准分数的换算公式是这样的:z=(X-M)/SD,其中X表示原始分数(卷面分数),M表示平均数,SD表示标准差。 如果所有参加考试的学生的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 ,则由z分数可以直接得出某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例如:如果某次考试所有考生分数分布满足正态分布,某人原始分数是90分,所有考生平均分为60分,标准差为10分,则该生z=(90-60)/10=3。根据正态分布表可以知道该生成绩比99.86%的考生都高。

使用标准分数至少有若干优点是原始分数所不具备的:

1.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而原始分数原则上是不能直接相加的。由于标准分数采用了相同参照点——即以标准差为“单位”,以原始分数的平均数为零点——所以标准分数可以直接相加来表示某人在各门不同科目上成绩的总和。但原始分数不具备这一优点,因为不同科目的难易不同,总体分布也可能不同。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相对而言,数学的难度会大于生物,那么在总分一百分的情况下,A数学考了98分,生物考了95分,B数学考了96分,生物考了98分,谁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水平更高呢?如果单看总分,那B会以1分的优势超过A,但是数学的难度可能是A的98是全省第一,而B生物的98分可能全省排下来几百名,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A的数学98和B的生物98对于我们评判两人的能力具有相同的权重。如果按照标准分数进行转换,则A的总成绩可能好于B(在数学平均分50,标准差5,生物平均分80,标准差15的情况下就是如此)。

2.标准分数可以直接反映个体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很难做到这点。如前所述,在满足正态性的前提下,标准分数可能直接算出来相对位置,所以z分数本质上是一个相对量数,用以衡量个体在总体中相对位置。而原始分数直接相加几乎永远做不到这点,除非是满分或零分之类的极端情况。另外,在原本的原始分数制度中,高考录取仍然是按照个体在整个省中的相对排名进行的,这也就是我们说高考分数不重要,重要的是省排名的原因。试想,如果在一场满分750的高考中,我考了740,够高了吧?但如果其她人都是740+甚至750,那PKU,Tsinghua难道还有录取我的理由?如果以IQ为唯一评判标准,那么人才的选拔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在选IQ最高的(即使IQ最高的人得分只有100),而不是选IQ高于140的。

3.标准分数受到运气成分和试卷难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单次考试中得分受到运气和试卷难度的影响比较大,但标准分数考量的不是原始的得分,而是相对位置,因而受到的影响比原始分数小一些。如果群体的异质性比较大,那么甚至有可能虽然运气不好涂错了答案但是最终的得分仍然不会变化。

考虑到以上几点,采用标准分数或其变式作为选拔标准是最符合统计和测量的,或者可以说是最科学的。这大概也是国外考试多采取标准分的原因。但这也不是说用标准分就是万无一失的。

标准分的优点建立在几个假设之上:

1.样本具备足够的代表性。这也是引发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不满的罪魁祸首之一。如果某次考试重点高中的优秀学生参加得很少,而很多一般的高中生来“试运气”,那么该次考试的考生就不能代表全省考生的水平,这会导致区分度下降的问题。

2.总体应满足正态分布。如果因为试卷难度问题或考生水平问题等原因,总体不满足正态分布,那么标准分数便不能直接反映考生在总体中的相对位置,而浙江省又是按照百分比来赋予等级分,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最终的得分被强行正态化了,不能反映考生之间实际的差距。

如果就等级赋分这一制度在心理测量上的意义而言,浙江省的改革是非常有价值的,改正了总分这一原始而粗糙的计分方式,考虑了不同科目试卷难度不一等问题,采取了更为科学的计分方式。但是从实际实施的情况来看,似乎出了问题,在上述两个标准分数的前提假设并未满足的情况下就使用了标准分数,引发某些考生的不满,且从实际情况来看说是不公平也并不是很过分。至于从政策,社会公平等角度评价该次改革,以及如何应对结果,不在本答案讨论范围内,不予置评。

皮皮说

从理想到现实,总是隔着一条长长的路,尤其是当这个理想牵连的人足够多的时候。知乎的大部分回答在喷在骂,因为涉及到他们(老师家长学生)的切身利益,网上的资讯文章大部分重点关注改变,因为他们是政策制定者传播者。

作为关注教育并参与教育的理性分子,我在意改革的初衷以及合理性,我想知道改革实施的影响。改革方案不够完美,是否就要回到原地?那社会永远不会进步。改革不够体察民情,是否就要一意孤行?那国家永远不会进步。当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当落实着眼于逐步完善,当我们放下抱怨和愤怒,共同去探索更好的路,教育方能进步。我们看到,关于走班排课,选专业等问题,有的公司已经在利用科技手段去解决,比如智能生成一人一课表,人工智能评测学科和兴趣进行招生专业介绍和推荐等。

转这两篇,也是希望大家在观望,迷茫,痛骂之后,能够辩证看待,聚焦问题,为改革的完善努力。说到底,很多社会变革对于弱者的意义大于强者,因为改变才有希望重新洗牌而变强。

高考成绩不好,该如何选择?

对本人成绩有异议的考生可持本人准考证、居民身份证到报名所在市、县招考办提出成绩复核申请。

以2017山东高考为例:

2017年3月24日,《山东省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夏季高考)工作实施意见》(下称《意见》)出台,2017年高考语文、数学由省自行命题,外语、文综、理综由教育部命题。

考生高考文化课成绩于6月25日前公布。考生对成绩如有疑问,可于成绩公布之日起3日内,向考试地县(市、区)招生考试机构申请复核,逾期不再受理。

高考成绩复查:

高考成绩复查需要考生先填写书面申请,填写完书面申请后由招办的工作人员进行复核,考生是看不到自己的试卷,招办的工作人员,主要是复查考生的试卷有没有漏评,条形码,准考证号有没有出现错误,试卷的分数核算有没有问题等。而评卷的宽严是不再审查的范围内的。

高考采用的是网上阅卷,考试结束之后,工作人员会对考生的试卷进行扫描,扫描完之后计算机会根据答题卡的区域,对考生的试卷扫描版进行切割,重新编码。一般客观题也就是选择题,由电脑自动阅卷,主观题,也就是填空题和解答题之类的题目,是划分区域之后,由阅卷老师在网上进行阅卷。

查询高考成绩的注意事项:

1、查分时间:高考成绩公布时间是固定的,考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查询成绩。一般来说,成绩公布时间是在高考结束后的一个月左右,具体时间需要关注当地招生考试部门的通知。

2、成绩查询方式:高考成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查询,如网上查询、短信查询、电话查询等。考生需要提前了解当地的成绩查询方式,并保持查询渠道的畅通。

3、身份证和准考证号码:在进行成绩查询时,需要提供准确的身份证号码和准考证号码。考生需要确保这些信息的准确性,以免因信息错误而导致成绩查询失败。

4、安全防范:在进行成绩查询时需要注意防范网络和信息泄露,不要在不安全的网络环境下进行查询,也不要轻易提供个人信息。

明天就出高考分数了,感觉考得很差,心里很不安怎么办啊,睡不着觉啊

高考结束了那么久,该如何面对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是北大青鸟北京计算机学院还是得说一说,关于IT的道路选择。

高考分数不理想,该如何选择?大家可以得知一个这样一个共性:这些低分高考生并不是学不会高中文化课,而是对于文化课没有兴趣,如果能找到他们的兴趣点,兴趣驱动,他们也会成为优-秀的学生。

高考后,我们该如何做好人生的第二次选择?

第一步,扬长避短,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选择学一门你感兴趣并且有前途的技术,你的未来不会太差。

近日,麦可思研究院发布了一份有关中国大学毕业生收入情况的报告。数据显示,在2017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职业类别中,“互联网开发及应用”领跑职业高薪榜,毕业半年后平均月薪达8K起。对此,教育界“老司机”北大青鸟北京计算机学院不得不提醒大家,IT将是未来-主流,选择它你不会吃亏,更不会上当。

第二步,请记住,如果对计算机IT技术感兴趣,那就就请找一所靠谱的学校。

北大青鸟北京计算机学院不仅传授技术,还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在这里,经常有分享故事、学习经验的机会,来锻炼学生的演讲能力。在自发准备的班会上,台下坐着观摩的老师,我们都能做到全程不看稿词,融入到角色当中,有条不紊的互相配合,完成班会。事后,很多老师都会夸很多以前不善言辞的同学经过练习都能够变得语言表达清晰,表情动作流畅,控场能力强,能够带动全场气氛。北大青鸟北京计算机学院已将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因素与传统IT职业教育相结合,打造出了独具青鸟特色的O2O模式,形成了从考试到评价、到课堂教学、到资源平台,云端以及面向个人学习的完整体系,为互联网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出色的IT人才。

人生的路还很长,高考只是其中一个节点,并不能决定你的一生,高考之后又是新起点,对于低分考生来说要重新审视,选一门好技术,上一所好学校,也就是选了一个好未来!

高考失手后,如何做决定是复读还是上大学?

明天就出高考分数了,感觉考得很差,心里很不安怎么办啊,睡不着觉啊

首先,祝愿楼主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佳绩!

不论结果如何,我们都要对自己曾经努力过的过程而自豪。

好,不要沉溺于成绩,要向前看。

坏,不要死在过去,也要向前看!

在此,祝愿所有高考生能够到自己理想的高校!

为中国的继续崛起而努力奋斗!

[高考]考前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啊?

学生中都会有几个人因为焦虑而睡不着觉。这个问题不光出现在高考之前,也有可能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因此,我们更要提前让孩子们掌握解决的办法,消除其不良影响,才能让孩子们在真正的大比之前睡得安心,考得自如。昨天,我在给高三学生小F做辅导咨询时,她就告诉我,经常在白天感到很疲惫,但是真正到了家里、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却常感到没有困意,很长时间也无法入睡。为此,我将多年总结的经验告诉她,主要是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让自己安心。用很短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回顾一下今天的所学,想清楚自己今天的收获。这样,在潜意识中就会形成这样的看法,“我今天进步了不少啊!”然后,告诉自己,“已经思考完了可以睡觉了!”当然,你还可以在床头放一个本子,随时记下自己想不起来的知识点,以便明天再次复习之需。这样就不必担心明天记不住这些问题所在,而反复在脑子里惦记,造成心烦难以入睡。

感觉高考分数不对怎么办?

你可以去查分啊 应该是查一科收费多少 地区有不同标准 你如果真的觉得自己的分数有问题的话 就去交钱 查分

有了伤疤,心里很沉,睡不着觉怎么办?

哎!我前段时间失恋跟你一样吧!没心情工作夜里睡不好!我选择了去云南旅行!又跑深圳来了!心里的伤疤很难治愈,时间长了自然就好了!多出去走走,多充实自己!别老想他!

2017高考分数感觉分数不对怎么办

理论上你可以去查分数,但他只会帮你算算分数有没有加错,而不会检查有没帮你改错了,而且从理论上说一般来说都不会加错分的,所以……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心神不安睡不着觉怎么办

你好,这肯定是有原因的,

也许把心结开启比较好,

要是身体原因,

就要到医院接受检查了。

高考后就整天睡不着觉

还没适应过来,而且有点但心成绩,

我快高考了,晚上睡不着觉,怎么办啊?急!

别太紧张了…我是个高四学生,跟你一样,马上要参加高考了,去年我也很紧张导致经常失眠。今年几乎没有失眠…我建议你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我觉得比较有效:1、每晚去运动,运动到大汗淋漓,运动结束半小时后你会出现疲倦感,然后就去睡觉。

2、减少午睡时间,将午睡时间减少后,你会到下午6点左右就出现暂时的疲倦感,但过会就消失,到晚上你在持续做一件事,疲倦感会再次出现,趁那个时候马上去睡觉。

3、找个抱枕抱着,这是我今年采用的最多的办法,成功率基本上是100%,抱着会很有安全感,当是抱着自己的女友,几下就睡着了。

4、多安慰自己,想好最坏的结果,想开些就好了

感觉高考分数改错了怎么办?

问下学校的教务处就知道怎么查分了,这个要登记和缴费的,有的地方是直接去教委登记查分,这个你就要问了

考驾照我心里素质很差连觉都睡不着怎么办

这样你平时要多开车到人多的地方溜达溜达锻炼自己的胆量

高考完不甘心要不要复读?

当时心里毅然决然的选择上大学。我就说说十分让我印象深刻的选择

说实话, 其实难的并不是高考,是选择!

说起,高考在我心中无味杂陈。提起来也挺心酸的,这段回忆在自己的回忆中并不那么完美。苦乐交织。奋斗了一年信心满满结果失手了。

高考完后,我心里始终放不下也有一段时间十分的迷茫,不知道上大学还是复读。看着别人都急急忙忙的报志愿,有的直接决定复读。而我在这两个之间徘徊。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什么,想着父母日日夜夜盼着自己能上大学,心里却充满愧疚的自己。为了不让他们失望,早日能回报她们。脑海里就一直浮现出一个念头,就想着早点上大学,早点进入社会,努力挣钱。不想看着他们一天天老去,而自己还没出息。

但时间还是会给你最真的考验。让我在高三这一年想过很多次复读,从头再来。

高考对我来说是决定我命运的时刻,经常感觉压力很大整夜睡不着,感觉自己每天都在苦苦挣扎。时刻也幻想着高考那天赶紧到来。?

高一,高二的时候本来成绩还挺好,我们每一届都要分班,我本来在实验班,高三的时候分到了普通班。普通班的课堂纪律不如实验班。那时候心里特别不服。特别想找个地方哭,没人安慰,也很自卑。觉得自己高考没希望了。夏天还特别容易浮躁。自己也静不下心来。就想着想开点大不了复习一年。

那时候对高四,真没有想太多,也没有什么概念。看着他们上高四,想着自己明年也是这样吗。也想着不能白白浪费这一年,找到自己弱的科目,还和老师申请一下当了课代表。觉得找个方式锻炼一下自己,自己也学会慢慢坚强起来,学习独立。认真去思考,一步一个脚印。竭尽全力为自己最后一博。

迷茫中又对各大高校充满着向往,对大学充满憧憬,想着上了大学就自由了。但又对自己当时的成绩不甘心,好多人说我学习方法不对,说实话,我也付出很多,半夜12点自己拿台灯坐到楼梯那看书。但每次考试后的排名都不尽人意,失望中夹杂着觉望。还一直劝自己,高考没来之前一切还有希望。

高考成绩出来,我看了看分数线能走一个差不多的本科。还是选择上大学给自己一个考研的机会,不想再浪费自己的青春。就期盼着大学能不能遇见一个适合自己的平台。觉得自己在复习一年也不会有很好的结果。所以我就选择了上大学。

作为一个高考过来人,我可以告诉你高考完不甘心要不要复读?你可以选择复读,也可以依你高考后的成绩上一所普通的大专,但前提是:你必须要认清自己,不要让自己有后悔的机会。

高考,是人生的头等大事,但高考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只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罢了。

很多人对高考有误解,以为高考失败,后半生就岌岌可危,可事实不是这样滴,是金子在哪里都总会发光,你应该在乎的是曾经有么有努力过。

高考,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简称,从解释里,我们可以知道,高考只是一种考试,落榜并非人生落榜,请记住这一句话。

? 高考,虽然监管很严,但还是有个别的人作弊;重点大学,招生的分数高,但有钱人成绩差照样可以读大学,因此可见,成绩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知识水平,大学只不过是一个人继续深造学习的居所,可以说上大学的学子并不全是优等生。明白了这一点,高考落榜后你才不会无故失落至极点。

每年6月7-8号,是全国统一高考的时间,每逢考试时节,天宫都会下雨 ,给考生们营造良好的考试环境,有些家长还陪考生上战场,对于考生来说,是动力还是压力?

高考当天应该如何正常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

考生之前的努力拼搏已成定局,高考前老师都会带考生们提前到考场住宿,熟悉环境,这个时候考生们就要注意了:不要再去做题,要注意饮食,注意身体,注意休息

高考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维持良好的心态,不要心急,看清题目再做题,实在想不出来的,先做后面的题,精神一定要集中,不可轻题,做完题目记得回头检查做了的题,避免简单的题丢分。

高考结束后,有知识底蕴、考场发挥正常的考生榜上就会提名,落榜的考生心里就会叹息,或难过,或无所谓,对自己高考成绩抱有希望却达不到理想成绩的考生就会不甘心,纠结着要不要复读,其实心里面在自问自己:复读一定有理想的成绩吗?

首先,要不要复读,得从自身的实际出发。

如果你基础知识扎实,爱学习,不怕苦不怕累,承受能力很强,复读的学费家里也负担的起,高考失败是因为没有正常发挥导致的,那么,你可以选择复读,心态要端正,但要做好两手准备,也许下次高考你会一马成功,也也许会重蹈覆辙,所谓天有不测风云,月有阴晴圆缺。

如果你学习成绩一般般,高考分数达不到你想要的结果,而不是大学录取的分数线,无论你的家境如何,都不要复读了,建议你上一所你成绩能上的大专,选择感兴趣的专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好比浪费一年的青春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你高考后落榜,建议听听我以上的建议,当然,我还是希望高考的考生们能榜上提名的。

文章标签: # 高考 # 学生 # 改革